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人中如果长一寸,就可以活到一百岁。’”
肃立下面两边的文武官员一齐鸡啄米似地点头称是:“对对对!皇上所
言极是!”
只有东方朔却哈哈大笑起来。
汉武帝面露不悦之色:“爱卿为什么要笑朕,难道朕说得不对吗?”
东方朔摇头说:“我哪里是笑陛下呢?我是笑彭祖面长!”
武帝不解地问:“彭祖面长有什么好笑的呢?”
东方朔说:“传说彭祖活到八百岁。如果《相书》真的很准的话,那么
彭祖的人中就应有八寸长,而他的脸就该有一丈多长了。想到这儿,我怎么
还忍得住不笑呢?”
汉武帝一听,也不禁大笑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游览上林苑,看见有一棵树长得很奇特,问东方
朔:“你知道这棵是什么树?”
东方朔并不知道此树的名称,随口胡说了一句:“它叫‘善哉’”
武帝听后也不应声,暗中派人削掉它的枝干为记号。
一晃几年过去,汉武帝又来到上林苑游玩,又问东方朔那棵树是什么树。
东方朔早就把上次的答案忘了,又胡说了一句:“叫做‘瞿所’。”
汉武帝却没忘记,脸一沉说:“上次你说这树叫‘善哉’,这次又称这
树叫 ‘瞿所’,怎么两次说的不一样呢?”
东方朔愣了一下,但马上笑着辩解道:“大的马叫马,小的马叫驹;大
的鸡叫鸡,小的鸡叫雏;大的牛叫牛,小的牛叫犊;人初生时叫小儿,老了
叫某老;以前这树叫善哉,现在这树叫瞿所。世上人的老小、生死,万物的
衰败、成长,哪有分固定的名称呢?”
东方朔的巧辩使武帝很是佩服,他只是连连称赞东朔:“说得好!说得
好!”
李广阵前空城计
汉景帝在位时 (前156年——前143年),匈奴大举入侵上郡 (今陕西
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皇帝派了一个宦官随“飞将军”李广训
练军队。一天,这个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奔向前方,遇到三个匈奴人,
… Page 20…
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三个人转身射箭,射伤了宦官,并把他带去的骑兵几
乎都射死。那宦官急忙逃回李广那里。
李广说:“这三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就带领100多名骑兵,飞
也似地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走了几十里,追上那三个徒步而行的匈奴人。
李广命令部下左右散开,从两边包抄过去。李广拉开弓,只两箭就射死
二人,剩下的一个被活捉了。一审问,果然是匈奴的射雕人。李广喝令把俘
虏绑在马上,正准备回营,远远望见几千个匈奴骑兵飞奔过来,那扬起的尘
土遮天蔽日。但是,那匈奴将领见了李广他们百来人,以为是汉人的诱敌疑
兵,恐怕中了埋伏,立刻上山列下了阵势。
且说李广的骑兵见了对方,也大吃一惊,都想掉转马头往回撤退。李广
阻止道:“匈奴人不敢攻击,反而防御,这说明他们不知我们的虚实。现在
我们离开大军有好几十里路,如果慌张逃跑,他们追上来一顿乱箭,我们马
上就会被杀光。如果我们留下来不走,敌人一定会认为我们在施诱兵之计,
那就绝对不敢来攻击我们。”李广接着命令部下向前进发。直到离开匈奴阵
地约二里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李广又命令说:“大家都下马,把马鞍也卸下来!”
有个骑兵问:“敌人是我们的数十倍,又离我们这么近,一个冲锋便到
我们眼前,这太危险了。”
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退走,谁想我们偏偏都卸下马鞍,他们就更
相信我们确是诱敌的骑兵了。”
部下都提心吊胆地卸下马鞍,躺在地上休息。匈奴果然不敢攻击他们。
这时,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检查他的部下。李广飞身上马,率领
十几个骑兵,向那个匈奴将领冲去。李广一箭射死了他,又重回队伍,卸下
马鞍休息。一会儿,天色渐渐暗了下去,匈奴人心里十分疑惑,始终不敢发
起攻击。到了半夜,匈奴人生怕汉军会发动偷袭,就悄悄撤走了。
第二天天刚亮,李广见敌军已不见影踪,才率队返回军营。
李广装死脱险境
西汉武帝元光六年 (公元前129年),汉骁骑将军李广居然成了匈奴的
阶下囚。
李广心急如焚:这次匈奴大举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一带),来势凶猛。
我们汉营准备不足,吃了败仗。自己被俘不说,看着一个个情同手足的士兵
倒在血泊之中,心中真不是滋味啊。
匈奴骑兵们却得意洋洋地瞥着他。他们知道,匈奴主单于早闻李广是员
猛将,在双方大动干戈前就下过命令:“捉到李广,要活着给我送来。”
李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了,左右肩给各砍了一刀,左臂还给深深地射了
一箭,伤口血流如注,脸色惨白。匈奴骑兵撇着嘴讥笑他:“李广,你可是
大名远扬的飞将军啊。我们大王要请你喝酒,不吃敬酒就吃罚酒!”李广紧
咬牙关,闭上双眼,不接话茬不出声。
匈奴骑兵拖来了一个绳子编织的大网兜,把受伤的李广放进兜里,架在
两匹马中间,边拖边走。
这拨匈奴骑兵耀武扬威地走了十多里路。一路之上,唠唠叨叨地嘲笑着
李广。这位一代名将不言不语,一直紧闭着双眼装死,各种念头却在脑中飞
… Page 21…
速转动:找准机会,快速逃脱!
匈奴骑兵斜睨着李广,发现他早已眼皮合上,便渐渐麻痹了。
又行进了一段路,李广偷眼斜视,见路旁有一名匈奴骑兵胯下坐一匹好
马,马上心生一计:何不施个夺马脱身之计!
李广突然趁颠簸的劲儿直直跳起身子,飞身扑到旁边那敌兵身上。说时
迟,那时快,李广顺手夺过马背上那个匈奴兵手中的弓箭。电闪雷鸣般的一
刹那间,匈奴兵尚未反应过来,已被李广重拳击落下马。
匈奴士兵一片骚动。
李广一夹马背,那马腾地窜出大老远,笔直地向南逃跑,一口气跑出好
几十里。
几百匈奴骑兵醒过神来,紧追不舍。李广一边猛夹马背狂奔,一边抽出
那骑兵留下的弓箭,弓似满月,箭似流星,弯弓射出,打头的匈奴兵给击中
眉心,当场倒毙于马下。
匈奴兵迟迟疑疑,放慢了速度:李广有了弓箭,他可是有名的神箭飞将
军啊。小心点,别送掉了命!
就这样,李广慢慢甩掉了他们,死里逃生。
徐福上书汉宣帝
汉宣帝的龙案上放着一封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茂陵的徐福写来的,
信上说:“霍家掌权的时间太长了,他们的子孙人人封侯,连霍家的女婿都
掌握了兵权,权势实在太盛了,连皇上都不放在他们的眼里。皇上如果不采
取措施抑制他们的势力,说不定霍家要走上反叛灭族之路呀!”
汉宣帝虽然对霍家也有成见,可是皇后都是霍家的人哪,如何下得了手
呢?再说,自己对霍家恩重如山,他们也不至于会心怀二心谋反篡权。他把
书信丢在一边不予理睬。
没有几天,徐福的书信又到了汉宣帝的案头,再次提醒皇上对霍家要提
高警惕。汉宣帝仍然把信搁置一边不理。
几个月后,当汉宣帝第三次收到徐福上书的时候,开始讨厌这个人了。
事隔不久,霍家果然阴谋政变,幸好被人告发,没有造成大害。汉宣帝大怒,
咬牙切齿地严令将霍家消灭,重赏告发的人,唯独没有赏赐三次上书的徐福。
有人为徐福受到皇上的冷遇忿忿不平,上书汉宣帝说:“我听过这样一
件事,有个客人到人家去玩,看见这家的烟囱是笔直向上的,旁边还堆着不
少柴草,就劝告他们说,这种状况很容易发生火灾,应该把烟囱砌成弯曲的,
把柴草搬到较远的地方去。那家主人说烟囱已经砌了几年了,都是这个样子,
从没有出过事。不久这家真的失火了,附近的人都赶去救火。火灾扑灭了,
主人请救火的人到他家去吃酒,唯独没有请那个提醒注意火灾的客人赴宴。
后来经人批评后,才把那位客人请到宴席上坐了上位。”
汉宣帝看到这里,觉得那家失火的人把提建议的客人忘了,这是不足取
的。接着,他又读了下去:“茂林徐福三次上书陛下,指出霍家权势太重,
应该防止他们走上谋反的邪路上去。如果皇上采纳了徐福的意见,限制了霍
家的权力,那么,霍家就没有力量谋叛了,也不致遭到灭族之祸,国家也就
没有必要拿出大量的土地和官侯会分封众人。可是,陛下却偏偏不赏徐福,
这同遭到火灾的主人独独不请提建议的客人上酒宴一样,是不公平的。这样,
… Page 22…
以后谁还敢冒着危险上书陛下,去揭露你身边潜伏着的隐患呢?”
汉宣帝觉得这个上书人说得合情合理,就把徐福召进宫殿予以重赏,还
让他当了个郎官。
何武凭剑判遗产
西汉的时候,沛郡太守何武,某日受理一件遗产继承案。原告是个 15
岁的少年,被告是他的姐姐、姐夫。
原来,这少年3岁丧母。父亲是个家产有20余万的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