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儿子乖巧的在炕上坐着,认真的听黛玉讲用三字经编成的小故事,胤禛心里非常的满意,又有着淡淡的歉意。上前抱着儿子,捏着黛玉的手,歉疚的说:“你把弘昊教养的很好,唉,儿子周岁的时候也没有热闹一下,委屈你了。”
七月份的时候,去荷庄避暑,之后发生了弘昊落水的事。本来康熙给弘昊赐名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眼红,那事发生之后,就有传言说弘昊没有那么大的福气,压不住他的名字,所以才会有此一劫。
若仅是如此胤禛还不会在意,酸言醋语听过也就算了。可是还有人传言,说是弘昊的命格压不住名字,反而会被名字克死。这就让胤禛不由得不上心了。
说白了,胤禛已经害怕了孩子们一个个夭折,更何况还是白白胖胖招人喜爱的弘昊,胤禛对他的期待也就仅次于当初对嫡子弘晖的期待了。
所以,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弘昊的周岁宴胤禛没有大办,只简单的抓了周。弘昊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抓了一本论语、一把弓箭、还揣了一个小算盘,当初弘晖也才抓了一本论语而已。
黛玉靠在胤禛身上,摇头笑道:“这有什么委屈的?爷也是为了弘昊好才这样做的,我要是不理解爷,岂不是辜负了爷的一番苦心?”
黛玉确实一点也没有怨他,虽然在她看来,外面那些传言根本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小孩子哪有不磕着碰着的?就凭这个就说弘昊命薄配不上那个名字也太可笑了。不过胤禛却是信这个,这也是因为他心疼儿子才会这样小心在意,要是他不在乎儿子,就不会管他会不会被克了。
因为知道胤禛的心理,所以,对于他的所作所为,黛玉没有一点的介意,心里反而觉得无比的温暖,让那些想要看她哭闹的人大失所望。
胤禛闻言更紧的搂住了黛玉的肩。
在胤禛怀里趴了一会儿,黛玉轻声问:“爷今天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如果没什么忌讳的,可以说给我听听,便是我不能帮爷解决,也能让爷有个纾解一下心中的郁气。”
这事儿没什么好隐瞒的,不用多久,大街上就能传遍,所以胤禛深深的吸了口气,“今天早朝的时候,许多大臣都上书,请皇阿玛早日立储,以便稳定朝局。于是皇阿玛就让文武百官推举储君,选择众望所归之人担任。”
黛玉默默一哂,竟然是到了这个时候了!
这事儿她是有印象的,前世各种小说电视剧上都曾提到,康熙借此发现朝廷上下大半的官员居然都选择了胤禩,让他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为了避免胤禩的势力继续膨胀,避免自己被人架空,康熙果断的将自己的八儿子打落云端,踩进淤泥之中。
只是这时候胤禛肯定是不知道的,恐怕是以为康熙真的会选择“众望所归”之人担当太子呢。
这些念头只是一瞬间的事,黛玉惊愕的道:“皇阿玛英明神武,怎么会选择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决定储君的人选?虽然我对时局不是很明白,约摸也知道,朝廷上下,因为八贝勒的刻意结交,倒是有许多想要投机的和他走得很近,想来支持他的人应该是最多的。”
胤禛脸色很臭,谁说不是呢,就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要强了一辈子的皇阿玛竟然会将这么要紧的事交由别人来决定。
胤禛猛然一震,他竟然忘了这点,要强了一辈子的皇阿玛怎么可能将这么要紧的事交由他人决定?要知道太子就是因为触碰到了皇阿玛的权力底线才被废的,皇阿玛又怎么会让一个得到大多数朝臣拥护的人来窥视他的地位?
“哈哈哈哈,玉儿你真是爷的福星!”胤禛高兴的抱着黛玉转了一圈,然后风风火火的出去召集谋士商议去了。
☆、第251章 诈唬
十一月十四这天,康熙在畅春园召见诸位臣工。日前命众人推举太子,已经有了结果,不过那结果却不是康熙乐意见到的。满朝文武超过半数的人都推举八阿哥胤禩,这让康熙感觉到了威胁。
康熙冷着脸说:“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乃辛者库贱籍出身,八阿哥如何可以担当大任?尔等应详加思量再报与朕!”
胤禩原本是神采飞扬且满怀希望的,他算了一下推举他的人数,保证能够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想着从今天开始,他就能成为太子搬入毓庆宫,他也不禁有些轻飘飘。
然而康熙的一句话却让他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其母乃辛者库贱籍出身……胤禩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几乎就要站不稳了,他现在有一种仰天长笑的****。他想问皇阿玛,你既然嫌弃额娘是辛者库贱籍,当初又为何要宠幸她?
在场的文武官员都悄悄的把眼神放在胤禩身上,有惊愕不甘、有幸灾乐祸、有算计退缩。
胤禛低垂着头,脸上毫无表情,心里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果然,老八势力太大以至于让皇阿玛都有些忌讳了,可怜的老八怕是没有想到自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吧!
八爷党人自然是不甘心眼看着就要到手的从龙之功付诸流水的,除了一些外围的墙头草外,其余的人更加加紧了勾连,毕竟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他们在改换门庭不说别人愿不愿意接纳他们,就说这将来的功劳也会小很多。更何况目前来说,八阿哥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毕竟有超过半数的朝臣支持,其他阿哥就差远了,不值得他们投资。
第二天,康熙又招满蒙大臣,说:“太皇太后在世之时,对朕颇为爱护,近来因为胤礽的事,朕几次梦见太皇太后神色不大高兴。唉,太皇太后当日对胤礽非常的看重,胤礽不仅是皇后嫡子,立为太子名正言顺,从小又好学聪慧、谦和明理,太皇太后对他抱有很大的期许。”
孝庄在满蒙大臣之中有着非常高的声望,特别是年纪长、地位高的满蒙大臣是亲历过太宗皇帝去世后,孝庄以一己之力与多尔衮周旋,扶持世祖皇帝上位的那一段历史的,对于孝庄是非常敬服的,此时听康熙说起,也不由想起了当日孝庄对胤礽的喜爱来。
众人面面相觑,皇上提起此事所为何来?
康熙继续道:“除了太皇太后,朕亦多次梦见元后静默垂泪,朕每当思及元后为生胤礽难产致死,朕便心痛难当。特别是如今朕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除,将来到地下如何向元后交代?”
众人此时便都恍然,皇上这是想要为太子开罪吧?
康熙一改煽情的语气,转而正色道:“朕尤记得当日捉拿太子之时,天忽然就昏暗下来,回京前一天,又有大风萦绕御驾之前。朕当时未及思量,后来大阿哥诅咒太子之事事发之后,朕才恍然,莫不是因为太子因咒术之故移了性情,所以天降异象以示其冤?”
******众纷纷出列道:“皇上圣明,太子自来是好的,必定是因为被大阿哥施了诅咒才会转了性子,万幸大阿哥东窗事发,想必让萨满多多祈福,让太医悉心调理,太子一定会恢复往日的贤明的!”
康熙满意的点头:“朕也是如此想。”
从那天之后,康熙在其后的日子里多次重复类似的话,又经常说胤礽目前的状况一日好过一日,有痊愈之相。
到了十二月,康熙将从前给胤禛考评的“喜怒不定”四字划去,不日,又夸奖胤禛说他不趋炎附势,坚定保奏太子,当为众阿哥典范。
其后不久,康熙又以胤礽疯病已经痊愈为由将他释放,不再拘禁于咸安宫。胤礽获得自由之后,首先就宴请了胤禛和胤祥两人,感谢两人在他被废期间依然坚定不移的支持他,席间隐晦的许下了许多的承诺。
可以说,整个废太子一事,竟是胤禛获利最多。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多数人都明白了,康熙属意的还是胤礽,除了八爷党的一些死忠还没放弃之外,其余的势力都慢慢的消停了。
四爷府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胤禛重又开始留宿后院,特别是去黛玉院子里的时间越发的多了起来。此次能够体悟到康熙的心意多亏了黛玉不经意间的提醒,胤禛得了大大的实惠,自然是对黛玉越发的宠爱了。
原本因为弘昊落水之事,胤禛去钮钴禄氏屋里的时间多了些,想要查清楚弘昊落水的真相,不过事情在查到钮钴禄氏和被软禁的李氏有比较密切的来往之后,就没有更深的进展了,时间一长,胤禛也就将这事放下了,也不再委屈自己去宠幸钮钴禄氏了。
“主子,李氏传话来,问及主子何时助她出来。”
钮钴禄氏皱着眉头道:“她难道不知道现在朝廷上下都因为废太子一事搞得人心惶惶的吗?这时候大家都恨不得缩着脑袋做人,她就这么蠢,非得在这个时候折腾?”
春燕小心的说:“奴婢担心李氏被关怕了,千方百计的想要出来,主子您若是不帮她,奴婢担心她会陷害主子,当初弘昊阿哥……”
“闭嘴!”钮钴禄氏低吼一句,“你个蠢货!这事是可以随便放在嘴边提起的吗?你给我记住了,弘昊阿哥的事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只是看到他站在荷塘边眼看着要摔倒,才跑过去救他的,其他的事情你最好给我忘记得一干二净!”
春燕砰的一声跪下,白着脸,浑身哆嗦着说:“主子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奴婢一定好好记着,在弘昊阿哥落水的事情上,主子从头到尾都是一片好心。”
钮钴禄氏轻哼一声,端起茶水慢悠悠的喝了几口,看着春燕额头上都冒出汗来,才淡淡道:“起来吧,你是知道我的手段的,这次就算了,以后若是再不小心,给我仔细着你的皮!”
说实话钮钴禄氏对春燕是不大满意的,她聪明是聪明,却只是些小聪明,在大事上往往有些愚笨。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钮钴禄氏才选她作为陪嫁。她不需要太聪明的奴才,却绝对不要心大的奴才!春燕胆子小,这点就很好。
钮钴禄氏怎么也没想到,她和春燕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