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40-吕景琳正说洪武大帝朱元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水路狭窄,只能容三舟并进,不便展开,便从大胜港撤出,一起顺入长江,共驶江东桥。到江东桥一看,哪是什么木桥,分明是一座铁桥,不免有些怀疑,急忙呼“老康,老康”,又不见回音,知道是上了当。但人多势众,并不畏惧,友谅同他的弟弟“五王”陈友仁统率舟师千艘直扑龙湾,分遣万人上岸立栅安营。友谅现在这个位置,北有常遇春、冯国胜石灰山(幕府山)伏兵,张德胜的舟师;南有徐达南门守卒;面对的,就是元璋卢龙山的大部队。这一天又是一个燥热天气。几天南风刮过,眼下东北微风,天边片云南移,显然是一场风雨之兆。当有人建议向友谅发起进攻的时候,元璋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他让部队先用饭,吃饱喝足,等待出击。实际他是在等待将临的这场暴风雨。果然,东北风越刮越急,东北的乌云越扯越大。夏日的江南,片云作雨,那倾盆大雨真的飘落下来。元璋命令一下,山左一片赤帜高举。部队立即向友谅栅寨冲去。突来的风雨正把友谅的部队搞得缩头缩脑四处躲避,但见元璋军队冒雨冲杀而来,不觉有些胆寒。交手格杀之间,雨过天晴,真是天助我也,元璋急命擂鼓,鼓声响动,山右一片黄帜摇动,石灰山侧常遇春、冯国胜三万伏兵一时俱起,徐达和张德胜的部队也同时赶到,配合卢龙山正面大军内外夹击,使友谅陆续登岸的数万部队望风披靡,死的死,降的降。更多的人向江岸溃退,准备登舟逃跑,谁知又正赶上退潮,战舰搁浅,无法开动,于是淹死的,踩死的,不计其数,两万多人做了俘虏。还缴获了名叫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的百余艘大舰和数百艘小艇,连陈友谅的指挥舰也被俘获,友谅另乘小船逃跑。元璋急命徐达、常遇春、张德胜追击。在太平府北面的慈湖,火烧友谅战船,至采石,陈友谅、张定边稍作喘息,出动外号黑旋风的黑旗军迎战,张德胜陷敌阵亡,冯国胜怒发冲冠,挥队冲杀,黑旗军纷纷溃逃。友谅边战边退,昼夜不敢停息。最后不得不放弃太平、安庆,收拾残军,向九江方面奔去。    
    陈友谅惨败如此,张士诚也自然不敢动作。    
    陈友谅龙湾之败,原因之一,在于轻敌。康茂才一纸文书竟能诈降成功,出乎常理之外,难怪朱元璋在陈友谅的卧舰上发现康茂才的书信时,竟得意得放声大笑,骂他愚蠢。陈友谅兵强将广,疆域广阔,又地控长江上游,如果与张士诚联手,上下夹击,足制元璋于死地,元璋担心的也正在于此。奈陈友谅狂妄自大,根本不把张士诚的分量放在台盘上,加上张士诚不识大体,犹豫怯懦,致使联合战线终不能形成,结果把一个很好的局面搞得一塌糊涂。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他的内部相互排挤,矛盾重重。陈友谅外战外行,却是内战内行,杀普胜、弑寿辉,对上对下一律靠武力挟制,形成他的致命弱点。龙湾大战的主力之一是赵普胜的安庆守卒,而最早举起降旗并建议元璋乘胜追击攻打安庆的,正是这些将士。陈友谅得天时地利不能充分利用,所欠缺的“人和”又不善补救,使他与元璋第一次大战便把胜局搞成败局。龙湾大战(也称石灰山大战)在朱陈争夺中有着扭转全局的战略意义。经此一战,友谅损兵折将,锐气受挫,又丢掉了几个战略要地,已经丧失了以强压弱的优势。元璋拓疆进土,冲出战略内线,搞得士欢马腾,已经从被动地位解脱出来,在整个力量对比中,可以与友谅平分秋色,一决雌雄。回头来看看当初刘基对友谅的分析,对形势的把握,以及“取威制敌以成王业正在此举”这种战局的预测,不能不使我们惊叹他的远见卓识、高明神奇。    
    与此同时,胡大海信州之战也取得胜利。起初,胡大海也措置失宜。作为牵制力量,他只派出元帅葛俊率一支小部队前往。路过衢州时,中书省都事王恺将葛俊劝止,而后飞骑至金华,面见胡大海,说:“信州是友谅东出江浙的门户,他倾国出战,不能不在这里摆下重兵镇守,主公派将军出兵牵制的深意也正在这里。所以将军非派大将统帅大军攻伐不可。像现在这样以偏师相临,不但不能攻克信州,还可能招致失败,弄不好衢州动摇骚乱,便会影响大局了。”胡大海觉得有理,便亲率大军前往。果然牵制了敌人,并攻克了信州。不久,在友谅内部又发生了浮梁州院判于光和徐寿辉手下大将袁州欧普祥向元璋投诚的事件,使友谅内部的裂痕进一步显示出来。    
    东西战场都暂时沉寂。元璋抓紧时间进行根据地内部建设。重点在整顿财政,建立正常制度,保证军需供应。原来的粮饷征收筹集,一是临时摊派,称为“寨粮”,一是向攻击区劫取,称做“捎粮”。这是农民军初起时惯用的手段,基本是一种掠夺式筹饷办法,它的弊端是可想而知的。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巩固统治和严明纪律也是困难的。元璋很想改变它,但战事频繁,没有机会顾及,也暂时没有可能改变。闰五月二十九日,胡大海关于取消寨粮办法的请示报告递到应天,元璋下决心利用战争间歇解决这个问题。取消临时摊派和战地掠取,就要建立正常的赋税制度,按亩征税。然而多年战乱,人口流徙死亡,土地荒芜,李善长手中所掌握的各县地亩册子,好多已经不足为凭。于是只好重新踏勘,登记。元璋就把这项繁难复杂的工作交给了督水营田司佥事章溢和叶琛。他们首先在江东老区摸索经验。这里流亡百姓虽然陆续返回家园,但是战争的残破景象到处可见。有的土地仍然荒芜,有的废弃土地重新开垦,还有的大户人家乘战乱霸占了更多的土地。现在听说重新登记,不少人户报熟为荒,章溢他们发布严禁欺隐的命令,在好多村镇进行了重新踏勘,并雷厉风行地打击了几个向弱家小户转嫁负担的豪强恶霸,使呈报、造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而后,在其他地区陆续推进。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把大部地区耕地、荒地、人口、土地占有等情况基本掌握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赋税制度。虽然这个制度还是粗糙的,但依然起到了巩固根基,保障供给的作用。    
    为了增加税收,开辟财源,元璋还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初命李善长制定了盐法、茶法和钱法。盐法规定,严禁私盐,设官盐局实行专卖。令商人贩运,以二十分之一取税,后来一度增加到十分取一。茶法也是一种专卖政策。规定:商人到产茶区买茶,必须向政府缴钱买贩茶凭据茶引,每引茶一百斤,纳钱二百文,不到一引叫畸零,给由贴。没有引和由帖或茶数与引、由不符,就叫私茶,准人告发或直接逮送官府。政府在宁国府和溧水州设茶局批验所,批验引由,检查茶货。凡私茶出境或关隘放私的,以及用过引由不及时缴还而辗转影射的,都处以重罪。与商人争利,在当时的环境下是解决财政困难的必要措施。所谓钱法,就是政府设局铸钱。元代交易本来用钞,就是纸币。这种纸币用金、银、丝作钞本,发行有限额,还可以转兑金银,起初信誉很高。后来,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就大量印造,钞票就愈来愈贬值。随着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军需供应浩繁,更加日夜赶造,以致船装车载,舳舻相接,弄得到处都是钞票,就成了一堆废纸。政府又转而铸钱,但质地脆薄,易于损坏,同样无法流通,民间只好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法。这既阻碍了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也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社会粗安,生产渐渐恢复以后,李善长就建议元璋通过发行铜钱,促进货物流通,增辟财源。至正二十一年(1361)二月,在应天设宝源局,正式铸钱。所铸“大中通宝”铜钱,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当年铸四百三十一万贯,与历代钱通用。这个办法,一定程度上繁荣了经济,政府也得了利。整个军需供给的状况一步步转向正规。


第四章 大踏步往皇帝宝座奔去一、刘基掐指算天意(3)

    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朱元璋决定对西部强敌陈友谅主动发起攻击。在这一年之内,有几场战事与西进关系密切。一是信州争夺战,一是安庆争夺战。至正二十二年(1361)五月,陈友谅将领李明道向信州发动反攻。信州守将胡大海的儿子胡德济向金华求援,胡大海挥师西进,父子合兵大败敌军,生擒李明道及宣慰王汉二。大海将他们送给镇守严州的元璋之甥李文忠,李文忠转送应天。李明道是陈友谅的干将,王汉二是陈友谅的建昌守将王溥的弟弟。元璋把他们放回原地,官复原职,以便于下一步攻打江西。李明道到达应天后,元璋向他详细询问了陈友谅的情况,李明道告诉他:“自从杀死徐寿辉以后,陈友谅将士离心,政令不一,骁勇的将领专权跋扈,像赵普胜这样的将领又遭到忌杀。所以他的将士虽广,却不足以为他所用。”这就增强了元璋必胜的信心。正在这时,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二十四日,陈友谅太尉张定边向安庆发动攻击,守将赵仲中战败逃回应天,安庆陷落,使元璋大为震怒。他要的是将士与城池共存亡,大战就在面前,岂可弃城逃亡?这会给出征将士留下什么影响?为了严肃军纪,惩懦立威,他即命将赵仲中处死。这个赵仲中与他的弟弟赵庸都曾是巢湖水寨统领,与俞通海、廖永忠兄弟等一起归附元璋的。常遇春请元璋看在是渡江旧人屡立战功的分上,免他一死。元璋不允,说道:“今天法令不行,怎么惩治后来犯法的!”朱元璋给了赵仲中一根丝弦,令他自尽,立即委派他的弟弟赵庸接替了他行枢密院佥事的职务。这样一打一拉,既严肃了法纪,又买了赵庸的心。部众们除了继续卖命也没有话说。    
    他命令太平知府范常改筑了太平城,使它离开姑溪水二十余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