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献通考】
东坡《广成子解》一卷。晁氏曰:皇朝苏轼撰,取《庄子》中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一章,为之解,景迂尝难之。其序略曰:某晚玷先生荐贤中,安敢与先生异论?然先生许我不苟同,翰墨具在。
【淮南鸿烈解】
《诠言训》:能有天下者必不失其国,能有其国者必不丧其家,能治其家者必不遗其身,能修其身者必不忘其心,能原其心者必不亏其性,能全其性者必不惑于道。故广成子曰:慎乎而能内,周闭而外。注:广成子,黄帝时人也。多知为败,毋视毋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不得之己。而能知彼者,未之有也。
【林和靖言行录】
广成子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而千二百岁,其形未尝衰。今人便望他千二百岁也。
【抱扑子】
《地真篇》:广成子黄帝过洞庭,从广成子受自成之经。
【宋刘后村诗】
《广成子》:不能战涿尘,聊复隐崆峒。挥手谢轩帝,毋烦顺下风。
士成子
【仙传】
周隐君子也。自楚来见老君,曰:吾闻子大圣人也,吾故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踵趼而不敢息。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有馀蔬而弃妹,不仁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涯。老君漠然不应。士成子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有刺于子,今吾言信而心屈,直吾形而立矣。吾心正却何故耶?老君曰:夫巧智神圣之吾自以为脱矣。昔者子呼我为牛,而我为之牛,呼,我为马,而我为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则受其殃。吾服常服者,吾非以服有服也。于是士成子雁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奈何?老子曰:尔容崖然,而目冲然,而颡并页然,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以系马而止也。动而持,发也若机。察而审,智巧而睹于泰,凡以为不信,近境有人焉,其名为窃。成子惭而退。
田子
【玉海】
《田子》《汉志》:道家,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吕氏春秋》作陈骈
【汉志】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师古曰:骈音步田反。
老成子
【汉志】
《老成子》:十八篇。
【胡氏致知编】
老成子,未知其姓氏,著书一十八篇。
长卢子
【汉志】
《长卢子》:九篇,楚人。
王狄子
【汉志】
《王狄子》:一篇。
宫孙子
【汉志】
《宫孙子》二篇:师古曰:宫孙姓也,不知名。
【胡氏致知编】
宫孙子,姓宫孙,无名,著书二篇。
抱朴子
【仙传】
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墨,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仙公别傅》云:仙公谓从弟吏部郎奚曰:“吾门子弟,通才博学,驰誉朝廷,克昌门祚者,固有之,第未有好道学仙者耳。但笃修文义,亦不失为君子也。吾升举之后,当生睿哲雅素通玄之子,振起仙裔。”后果生稚川焉。性寡欲,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靓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是非,而才章富赡。大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王巳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剌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于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练丹以祈遐寿。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剌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宫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撰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伎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奥,祈理深微。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期便发。岳得疏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其所著书二十卷,号《抱朴子内篇》篇目曰《畅玄》,详玄字。《论仙》,详仙字。《俗》,详俗字。《金丹》,详丹字。《至理》,详理字。《微旨》,详旨字。《塞难》,详难字。《释滞》,详滞字。《道意》,详意字。《明本》,详本字。《仙药》,详药字。《辩问》详问字。《极言》,详言字。《勤求》,详求字。《杂应》,详应字。《仙药》,详药字。《辩问》,详问字。《极言》,详言字。《勤求》,详求字。《杂应》,详应字。《黄白》,详白字。《登涉》,详涉字。《第真》,详真字。《遐览》,详览字。《驱惑》,详惑字。抱朴子外篇目录曰:《嘉遁》,详遁字。《逸民》,详民字。《勖学》,详学字。《崇教》,详教字。《君道》,详君字。《臣节》,详臣字。《良规》,详规字。《时难》,详时字。《官理》,详官字。《务正》,详正字。《贵贤》,详贤字。《任能》,详能字。《钦士》,详士字。《用刑》,详刑字。《审举》,详举字。《交际》,详交字。《备阙》,详阙字。《擢才》,详才字。《任一七八
命》,详命字。《名实》,详明字。《清鉴》,详鉴字。《行品》,详行字。《弭讼》,详讼字。《酒诫》,详酒字。《疾谬》,详谬字。《讥惑》,详惑字。《刻骄》,详骄字。《百里》,详里字。《接疏》,详疏字。《钧世》,详世字。《省烦》,详烦字。《尚博》,详博字。《汉过》,详过字。《吴失》,详吴字。《守》,详春字。《安贫》,详贫字。《仁明》,详仁字。《博喻》,详喻字。《广譬》,详譬字。《辞义》,详辞字。《循本》,详本字。《应嘲》,详嘲字。《喻蔽》,详蔽字。《百家》,详家字。《文行》,详文字。《正郭》,详郭字。《弹祢》,详祢字。《诘鲍》,详鲍字。《知止》,详止字。《自叙》,详叙字。
【隋志】
《抱朴子》:葛洪撰。外内篇共五十一卷。
【郑樵通志】
《抱朴子》:葛洪撰《内篇》二十卷,《外篇》三十卷。
【玉海】
《抱朴子》,《隋志》:道家《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音一卷。葛洪撰。《唐志》十卷。杂家《外篇》三十卷,梁有五十一卷,《唐志》二十卷晋葛洪传,《内篇》玄黄白,《外篇》驳杂,通释内外一百六十一篇,号《抱朴子》。
《书目》《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合内外篇,今存共七十卷。
【抱朴子内篇序】
葛洪稚川作。洪体乏超逸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凌厉玄霄,聘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故欲戢劲翮于鹪鹩之群,藏逸迹于跛驴之伍。岂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于至驽之蹇足,以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龟而追飞兔之轨,饰嫫母之陋丑,求媒扬之美谈,堆沙砾之贱质,索千金于和肆哉?夫以僬侥之步,而企及跨父之踪,近才所以踬闵也。以要离之羸,而强赴扛鼎之契,或作势秦人所以断筋也。是以望绝于荣华之徒,而志安乎穷否之域,藜藿有八珍之甘,而蓬荜有藻之乐也。故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道士渊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可咨问。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其至妙者,不得宣之于翰墨,盖粗言较略,以示一隅,冀悱愤之徒,省之可以思过半矣。岂为暗塞必能穷微畅远乎?聊论其所先举耳。世儒徒知伏膺周孔,桎梏皆死,莫信神仙之事,谓为妖妄之说,见余此书,不特大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不以合于世。余所著子书之数,而则为此一部,名曰《内篇》,凡二十卷,与《外篇》各起次第也。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其不可与言者,不令见也。贵使来世好长生者,有以释其惑岂求信于不信者乎?谨序。
【马总意林】
《抱朴子》四十卷:《外篇》二十卷,《内篇》二十卷。葛洪,字稚川。
清醪芳醴,乱性者也。红叶素知,伐命者也。班狄不能削石作芒针,欧冶不能铸铅锡作干将。《汉中起居注》云:李少君欲去,武帝梦与同登高山,半道有使者乘龙持节,从云中来,云,太一请少君。帝曰:少君将舍我去矣。数日而少君死,久之发看,唯衣冠在焉。以蚁鼻之缺,损无价之淳;钧分寸之瑕,弃盈尺之夜光。朱公所以郁邑,薛灼所以永叹,犹人不学仙也,道术乃令变形易貌,吞刀吐火,坐在立亡,兴云起雾,召致蛇虫,聚合鱼鳖,入涧不溺,蹴刃不伤。陈仲弓《异闻记》云:同郡人张广遭乱,有女四岁不能行,弃冢中,以数月粮与之。后三年乃还,欲收葬之,女犹坐家中。问其故,女曰:粮尽以后,见冢角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