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啸黑镜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还没有接到疏散命令,一切都太晚了,鲁伊斯火山泥流在瞬间将它吞没,造成2.3万人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第二天早晨,在阿美罗镇上空飞行的求援人员报告说,仿佛这个城镇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似的。这就是著名的 “阿美罗的毁灭”。   飓风:常常一刮数千公里   飓风又称台风或龙卷风,是形成于赤道晦洋附近的热带气旋。飓风常常行进数千公里,横扫多个国家和地区,给所到之处带来巨大损失。地球上风灾最严重的是加勒比海地区、孟加拉湾、东南亚、中国等,其次是中美洲、美国、日本、印度,南大西洋影响最小。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产生80多个风力达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达10万以上的飓风灾难就有8次。   历史上重大的飓风灾难有:1737年印度加尔各答飓风,死亡总人数估计为30万。1900年9月美国加尔维斯顿飓风,整座城市被毁,6000多人丧生,是美国历史上危害最大的飓风侵袭。1970年11月孟加拉飓风,席卷孟加拉,3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计量,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飓风灾难。1974年12月澳大利亚达尔文飓风,整个城市化为一大堆凌乱的瓦砾,值得庆幸的是,只有49人丧生。1974年9月洪都拉斯法夫飓风,造成1.1万人丧生,60万人无家可归。


第三部 思考第43节:天灾,一直危胁人类安全(3)

  洪水:对我国危害很大   洪水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洪水会吞噬生命,冲毁建筑、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和村镇,造成人们流离失所。全世界每年均有国家和地区遭受洪水灾害之苦。据统计,在各种自然灾难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全部因自然灾难死亡人口的75%,经济损失占到40%。在孟加拉,1944年发生特大洪水,淹没了孟加拉一半以上的土地,淹死、饿死300万人,震惊世界。1988年孟加拉国发生骇人洪水,淹没1/3以上的国土,3000万人无家可归。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洪灾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河在历史上曾决口1500多次,重大改道26次,最严重的黄河水灾事件有:1887年水灾,200多万人死亡;1931年水灾,约300万人丧生;1938年决口,89万人被淹死。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的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等江河的“世纪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0多人。   在欧洲,1953年1月北海洪水,造成比利时和荷兰1800多人死亡。2002年8月,欧洲又遭遇罕见的洪水,洪水袭击许多国家,造成近百入死亡,财产损失150多亿美元。  传染病:像幽灵一样难以对付   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疫病始终是危害人类的凶残杀手,而人类也始终与传染病进行着顽强斗争。当传染病的起因和传播途径还未被弄清楚时,这些传染病常常会延续数年,夺去无数生命,进而带来经济和社会动荡等灾难。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鼠疫和霍乱之类的传染病已经被消灭或控制,但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非典”等又幽灵般地出现,似乎注定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是没完没了的。   历史上严重危害人类的传染病灾害有:公元542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发生鼠疫(俗称黑死病),这次鼠疫肆虐了4个月,高峰时每天有1万人死于该病。1348—1350年鼠疫迅速传遍欧洲,此后又多次爆发,整个14世纪黑死病共夺去了25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1817—1832年,霍乱大爆发,先是在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突然流行,后又传到欧洲和美洲,英国有7.8万人丧生,每20个俄罗斯人、30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人死于该病。1519—1540年,美洲爆发天花疫情,西班牙军队入侵墨西哥时带去了天花这种致命的疾病,致使两三百万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后来该病又传人南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在告诉我们一次次灾难对人类的打击和毁灭,大自然的威力是多么势不可挡。而且,灾难还将继续,人类还得承受和面对。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人类神经的一次敲打。面对灾难,人类应该做什么,该怎样做?是积极应对,还是听之任之,甚或很快便置之脑后?印尼等国绝不是第一次遭受海啸袭击,但至今尚未建立起海啸预警机制。也许建立这样的机制需要花很大的代价,不如投资于房地产、旅游业之类可以赚大钱,但是,这样的代价难道比人类为发生灾难所付出的代价还要高吗?   “吃一堑,长一智”是对人类智慧的最通俗的描述,但有时候人类并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从而导致灾难的重复发生。如在印度,西隆和阿萨姆位于印度东北部地震多发地带,这两个地区的人们都曾经经历过地震。西隆在1897年发生8.6级大地震,造成1500人死亡;阿萨姆在1950年发生过8.3级地震,死亡1542人。随着时间推移,如今这两个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分别比地震时增长了2倍和7倍。但这两个地区的人们似乎并没有从地震中得到多少教训,建设规划极不科学合理,导致现在的道路、建筑等状况非常糟糕混乱。专家估计,如果这两个城市再发生同样的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大大增加,西隆会死亡4.3万人,比上次多26倍;阿萨姆死亡人数会达9万人,比上次高出57倍。但愿这仅仅是一种假设,这样的悲剧不会发生。   灾难也许不可避免,人类要做的是如何预防灾难,如何减少灾难损失,对此人类应该每时每刻都有灾难危机意识,不要等到大祸临头了再悔之晚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老话永远是真理。   (稿源:《环球时报》2005年1月7月第23版)     

 


第三部 思考第44节: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1)

  中科院院士 何祚庥   印度洋大海啸,夺走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还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信心。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类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有人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有人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   然而,不少科学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自身能力和开发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印度洋大海啸余波未平,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侃侃而谈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思考,显示出当代科学家对科学力量和作用的信心。   人与自然,以谁为本?   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这几年来,“天人合一”的说法甚为盛行,有人把“天人合一”解释为人和自然相处和谐。对这样与词语原意不甚相符的解释我并不反对,但是我认为,人类要看到天与人之间不完全是和谐的一面,还有不和谐的一面。如果我们在人天关系上没有一个冷静的估计,就会放松警惕,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个问题从哲学角度来看更加值得反思。   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年来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好像自然界的许多问题人类都能够解决,所以目前有些人生怕人类对自然界破坏得太过分,以至于反而对人类不利,所以强调要和谐。   我以上的这番话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一些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许多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醒社会公众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年来,人类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确有些环境和生态不必要地被破坏了。但我还是要说,我们有的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有一些片面的地方,也就是认为环境和生态是不能动的,一切“改造大自然”的主张都遭到某些环境学家、生态学家的反对。然而这种观点不符合人类的利益。   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因为它牵涉到实际工作。现在中国电力短缺,需要开发水能,需要修水库,这就不可避免要破坏一些环境和生态。这里有一个权衡得失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那么水库就不能建设。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形,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就应该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好几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我觉得,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们的思维不能片面。回到人与自然的话题上,就是我们也要看到大自然和人类不相友好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何进一步改造大自然,使大自然的改造后果符合人类发展的利益,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意义值得一些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深思。


第三部 思考第45节: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2)

  驳“人要敬畏大自然”   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   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人类对“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