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宁:成长的真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以终端为中心的管理控制体系为确保连锁店面、物流、售后、客服体系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苏宁建立了营销、市场策划、财务、结算、人力资源、行政、信息等体系对服务提供基础的保障,并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控制措施(见图7)。图7苏宁以终端为中心的管理控制体系
  (1)业务支持体系。为保证终端服务的正常开展,苏宁建立了以营销、市场策划、结算为主体的业务支持体系。营销、结算提供服务资源的贮备,是前端顾客服务的保障;市场策划则对服务信息进行整合,对品牌形象的树立、与顾客保持沟通等进行组织和传播。
  (2)后勤保障及控制体系。终端服务的开展需要必要的后备资源,为使服务的开展有足够的保障,确保达到100%顾客满意的服务目标,苏宁将人力资源、财务、行政、人事、信息作为服务的保障体系,主要对服务人才的储备、培训,作业服务设施工具的准备,信息的流畅等进行控制与管理,在保证最大限度满足顾客服务需求,确保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实现服务价值最大化。






       
苏宁组织运作的要求(1)苏宁组织运作的要求(1)

  战略决定组织,组织保障战略。对苏宁来讲,连锁战略能否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仅取决于能否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要取决于这一结构下的组织运作状况如何。对此,苏宁提出了组织运作要实现“四化”管理要求,即制度化、标准化、简单化、信息化。
  制度化
  有一则关于制度效力的案例:有七个人一起喝粥,由于每个人都比较自私而且他们没有称量的用具,因此怎样做到公平的分粥成为令他们很头疼的问题。后来他们发挥各自的智慧先后尝试了不同的分粥方法:
  方法1: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2:每人轮流负责分粥。虽然这样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饱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熬。
  方法3: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4: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5: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安排的作用:方法1显示了“权力会导致腐败”,而方法2又造成了资源浪费,方法3又可能会出现堕落和风气败坏现象,而采用方法4又会使效率变得低下,只有方法5才是最经济和最合理的。
  无疑,只有在制度安排的框架下,组织行为才是最高效的。苏宁向来以严格的制度化管理著称,那么,它是如何实现自身的制度化管理的呢?
  在苏宁看来,要实现制度化管理首先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如何看待制度,将制度置于怎样的地位;二是如何制定和执行制度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起到效果。
  关于第一个问题,张近东在苏宁郑重提出“制度重于权力,我们苏宁不是人选人,而是制度选人”,并且带头将自己置于制度的管辖下,模范地执行制度,从而保证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也达到了上行下效的效果。
  这在笔者看来,确实难能可贵。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管理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企业——可惜在我们大多数的企业中,看到的往往不是机制和制度在起作用,而是创业者的传奇故事、英雄事迹、个人魅力在流淌。当企业由小做到大,需要通过制度规范来实现有效管理时,企业老板往往很难躲避得了爱迪斯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提到的“创业者陷阱”,即创业者(老板)第一个要求建立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而往往第一个破坏制度的就是他本人。“创业者是企业制度的创造者,往往也是企业制度的破坏者。”
  在我国企业中有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与方式,这就是“遵守制度”和“服从权力”。
  苏宁人认为,制度是一种公共规则,一旦制定,任何人都应该也必须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动结果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同时,制度的另外一个意义是它反映了事物运作规律性的要求,着眼于组织的整体利益。因此,遵守制度或制度化管理就能保障企业的各项工作符合事物运作的基本规律要求,保障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而权力是领导者(或处于组织中某个特殊位置的人)要求别人服从自己意愿的力量。一般来说,权力是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赋予的,因此,从原则上讲,权力的使用必须符合组织的目标和利益。但是,如果我们把制度和权力作一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制度是刚性的、公共的、惟一的,它一般不取决于特定的人,而权力是由个人掌握使用的,存在很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如何使用权力以及使用的效果取决于权力拥有者的目的、心态、境界和能力。在现实中,一旦权力的使用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制度约束,就可能偏离组织的目标和利益,甚至成为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






       
苏宁组织运作的要求(2)苏宁组织运作的要求(2)

  然而,在现代市场中,随着游戏规则的不断完善和复杂,个人统治的成功并不能确保组织基业长青目标的实现。现代管理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劳动分工、流程设计、绩效考核、战略规划等科学工具来建立强大的组织功能,弱化个人的随性而为和权威统治。本质上讲,就是用制度来替代权力,用规范来取代感觉和经验。这就意味着:要用“组织基业长青”的远景来结束“个人权力统治长青”的欲望,从而将组织推进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所以,苏宁上下特别强调制度重于权力,权力服从制度,形成了企业上上下下注重组织管理,尊重制度的工作氛围。制度化管理给苏宁带来至少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
  (1)有助于提升团队精神。苏宁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达到一定的程度,个人的能力就无法包揽整个企业管理,这就必须依靠管理团队和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去努力。“制度化”就是对企业各个成员行为共性的提炼,这些共性来自于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及企业成员与企业的共同利益。制度对与企业整体利益相背离的个体行为的约束,就是对团队共同利益的最好维护。因此,推行管理制度化可提升苏宁的团队精神。
  (2)有助于避免权力滥用,避免管理中的灰色行为。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员工的数量大幅增长,各种商业行为很多,不可避免地有少数品质差的人可能会利用各种机会挖公司的“墙脚”,损公肥私。制度化管理可提高企业管理透明度,让那些容易产生腐败的地方公开化,形成“防火墙”,一方面减少了公司的损失,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企业管理队伍的纯洁性。
  (3)有助于实现公开、公平的奖惩。如今的苏宁多达7万名员工,有上万个作业岗位,企业运作十分复杂。如何进行公开、公平的奖惩呢?采取了制度化管理的方式就能保证公开、公平地奖勤罚懒,优升劣降。这样既大大减少了主观性和情面的干扰,又使员工明确了工作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4)有助于产生强大的集体力量。苏宁在全国进行连锁扩展,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规范,所有的运作都有明确的规定,全体员工都照章办事,实现号令统一、步调一致,像军队那样产生强大的力量。在苏宁看来,这是苏宁连锁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最最可靠的保证。
  关于第二个问题,苏宁强调,在企业中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依据,即制度。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制定制度,要特别注意消灭制度的空白点。
  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苏宁作了如下一些规定:
  (1)在制定制度时要把握政策性和实效性,即使是阶段性的制度也要充分地体现这一点。同时在制定制度时要注重多一些标准,少一些概念;多一些定量,少一些定性。
  (2)建立制度关键在执行,这样的制度才有生命力。企业的领导层是制度的决策者,要做执行制度的模范,要做到高层带头执行、中层不折不扣执行、基层自觉执行,同时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按制度办事,各个按制度规范行为,要形成以制度治事、治人的良好氛围。
  (3)制度要在执行中规范,在实践中完善,绝不能不执行。无论制定哪一项制度,尽管有不完善的地方,一旦出台就要坚决执行,只能在制度修改以后予以纠正,否则制度就失去了严肃性。
  (4)确保制度的连续性。企业的管理制度在没有修订创新之前,原有的制度仍要继续执行。在修改创新制度时,要注意保持制度的连续性,要避免全盘否定原先制度的现象,否则就会造成负面效应,容易形成制度上的复杂性和不连续性。
  标准化
  由于连锁经营中特有的管理复制性要求,苏宁也就特别强调管理的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的东西才有可能复制。
  事实上,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其中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企业生产和商业运作的标准化管理。在苏宁,标准化管理就是在整个管理体系中,针对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