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论考试第一道题,一般是要求概括材料的主题。所谓概括主题,就是要求同几百字的篇幅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的内容、性质。在写作上,它类似于普通文体写作中的综述,即在综合叙述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评论。
概括主要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分析过程,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一)概括中心。概括中心的顺序:
1、段意:注意关键句。“关键句”多数是写自然段的首句或尾句,极个别的是自然段中间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
2、层意:对同类的段落或多个小材料,加以合并、归纳和提炼,即可得出层意。
3、中心思想:对多个层意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提升和抽象概括,抓住问题的本质,即可得出中心思想。在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注意把握核心词的内涵,所谓“核心词”,就是内涵较为丰富,最能体现材料主题的词汇,请注意“状况”、“态势”、“影响”、“表现”、“情况”、“特点”、“前景”等词汇及其后的解释性的话语,在这些重要词汇的后面,大多是词汇内涵的展开,而这不是我们在概括主题时需要把握的某些重要线索和内容,对此切切不可忽视。
(二)按照字数要求,落笔成文。
二、提出对策
申论考试的第二道题,一般是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提出切实可行而又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就必须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如何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呢?我们这里介绍一种简捷实用的方法,即注意相关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如“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等,这类词汇后面紧接着关于该词汇内涵的具体内容。
要找到针对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还应该注意材料中的相关字眼,如“办法”、“作法”、“措施”、“方针政策”、“要”、“将”、“必须”这些词语后面的具体内容,国为那不能就是解决问题对策的某些相关对策、措施。
在考查提出对策的题型方面,2005年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不再要求考生提出对策,而是要求考生就试题中给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我们将这种新题型称之为“对策有效性分析”。
三、论证表述
申论考试的第三道题,多数是要求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证,这是申论考试中最核心的内容,它能全面考核和衡量一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近年申论考试的论证表述考查有两个趋势:
一是重视议论文的写作,因为它是议论表述中难度最大、要求较高的一种文章体裁,它的布局结构是多种公文的雏型,是写好其他公文的基础,所以申论考试一贯重视对议论文写作的考查,如2001年、2002年、2005年、2006年的申论考试均是如此。在写作议论文时,除个别限定文章内容外,可以全面论述,也可就材料主题中的某一个侧面进行论述。
二是公文式的申论文章,更加贴近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公文式申论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近年申论考试主要考查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如2003年申论考试,要求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2004年的申论考试,要求以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报告。考生除重点演练议论文的写作外,还应重视常用应用文讲话稿、报告、演讲稿,调查报告等的实践演练。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备考重点
我们先一起来分享一组数据,去年6月18号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招录公务员考试结束以后,新浪网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认为这次考题不难和难度一般的人,大约占了80%,但是行政能力测试有70%的人没有做完,考完以后,认为自己考的不理想的人也占了70%。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有60%的人很确定地表示,如果今年考不过,明年还会来再考。那么从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本身公务员考试的题目难度并不大,而最大的困难是做不完,尤其是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为代表。
我们都知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是120分钟做135道题,平均每一道题用时53。33秒,也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我们要把一道题阅读完,而且要分析,要理解,然后做出正确答案并且填充在答题卡上。这一系列工作,只能在五十几秒里面完成。那么应对这样的一个考试,我认为只有两个方面,实际上也是行政能力测试主要测查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解题方法,第二个是解题速度。
1。解题方法。如果是第一年参加考试,这个解题方法从哪来,只有两种方式。第一就是多做题,你多了解这些题型,而且在你做题的时候,只要是你会的题型你就不用再多去做了,因为复习的时间有限,而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你一定要抓住这个时间,去多看一些题型。第二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比较好的培训班,因为那些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能够总结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尤其是一些快速解题的方法。比如说,在这个数学运算题里有行程问题,而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你要马上能够反映出这是速度和的问题,如果是追赶问题呢,你马上反映出是速度差的问题等等。
2。解题速度。速度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优化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这些题80%的考生认为不难,也就是说如果给你们足够的时间,每一个考生都能得90分以上,但是关键是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要用很快的速度去解题,考生就觉得很困难了。比方说有一些数学运算题你要列方程去解答,可能花个两三分钟你能做出来,题答对了,时间没了,一共135道题,后面有很多题你可能没有时间去和它们见面,这样是很遗憾的。所以如果你能够掌握一些优化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题,那么你的分数一定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二是来源于专业的训练。考生一定要拿出一部分时间,找出历年的真题去练习,熟悉考试内容。三是来源于情境模拟。在考试的前几天,考生要抽出一些时间拿出两三套真题,包括答题卡、2B铅笔、橡皮等进行模拟,这个时候不是去模拟考试的内容,而是主要是模拟这个形式。因为很多朋友复习的时候往往认为考题很容易,而且自己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认为掌握它,或者是快速掌握它都没有问题了,沾沾自喜,结果一进考场,发现要填答题卡,要这个,要那个,一下子自己就慌了神,最后题目还是没有做完。所以在这种情境模拟的过程中,自己拿出试卷,拿出答题卡实际演练一下。如果说你习惯于答一道题涂一道题,我认为可以,习惯于答五道题涂五道题也可以,但是你自己要找出一个你自己觉得最快的方法,这样能帮你节省时间,这个速度就能够提升起来。
二、申论的备考步骤
1。申论的考查重点
申论主要是模拟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比方说我们是北京市教委的公务员,3月某日某某中学今天发生了食物中毒,4月某日又有一个中学发生了食物中毒,在一个短时间内发生的同类的事故比较多发,那么教委的领导就对你说:这段时间食物中毒的事件比较多,请你把这个材料统一汇总一下,然后一起研究研究,我们作为北京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对策来,防止类似事情的再一次发生,甚至在一些严重事故发生的时候,市教委还会要有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公布相关的事件以及采取的对策,这个时候你就要形成一系列的文字材料,首先是资料汇总,接着是研究分析,然后是提出我们的对策和政策,最后形成文字在媒体上发布,这实际上是我们作为一个公务员的日常的工作。
申论这个题型就是这样的,给你一组材料,这组材料可能反映的是一类或者是几类社会现象,首先我们要找出现象中反映出来的共同的问题,然后再对这个给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和加工,考察的就是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如果说在备考期间考生去注重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觉得你的成绩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里面也有方法:考生可以去找参考书籍,看看写的比较好的范文,尤其是学习文章的结构和分析问题的脉络;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你也可以找一些比较好的培训班,那里的老师会给你总结出申论的思路、框架、套路等等,这些对你在短时间内学会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申论的复习方法
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更可能的是体现出考生长期的积累,要在两个星期之内,或者是一个月之内要有一个巨大的提高,我认为有难度。当然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不是说不可能,但是这和考生平常的积累有关。综合分析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在短时间内还是有可能提高的,那么提高的唯一可能就是你去参阅一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一些书籍、报纸、杂志,去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思路,针对一个社会问题政府部门是怎么解决的。有很多考生,虽然对公务员的职业很感兴趣,但是平常也没有对公共政策进行专门的分析,那么在备考的时候,你去加强学习,是很有用的。
三、行测和申论复习时的侧重
这个侧重点因人而议,不能够哪一方面强就放到哪一方面,或者哪一方面弱就放在哪一方面。行政能力测试,它的题型比较广泛,题量比较大,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复习,那么你的强项和弱项都要加强,要加强强项、补充弱项;如果离这个考试的时间已经很近了,而且你平常又要工作,复习的时间很少,那么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