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考点:DNA合成、损伤及修复 6。写出真核生物 mRNA的结构特点,简明叙述真核生物 mRNA 前体的加工过程。(北医 1 998) 答案: mRNA的结构特征:5′端有帽,即 5′…pmGpppG;3′端含多聚腺苷酸的尾;不含内含子; 个别核苷酸有甲基化修饰。 ①5′端加帽:5′端加帽,即把5′…pppG转变为5′…pmGpppG。其过程需磷酸解、磷酸化

和碱基的甲基化。 ②3′端加尾:polyA聚合酶识别mRNA的游离3′…OH端,并加上约200个A残基。 ③剪接:剪接加工能够切除内含子,把外显子连结在一起。剪接加工中,需要由多种snRN A 与蛋白质共同组成的并接体,基本过程为二次转酯反应。 ④甲基化修饰:在mRNA中存在甲基化核苷酸,位于5′端和非编码区。 ⑤mRNA编辑:插入、删除、或取代某些核苷酸,使mRNA获得正确的翻译功能。 考点:RNA转录后加工 7。解释:①ribozyme; ②molecular disease; ③cDNA; ④reverse transcriptase(北 医1998) 答案: ①核酶:具有催化功能(酶的作用)的RNA分子。核酶通常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如锤头结 构。 ②分子病:如果DNA分子的碱基发生变化,由它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或量就发生相应的改变, 从而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称为分子病。例如运输性蛋白病、凝血及抗凝血因子缺乏 症、免疫蛋白缺陷病、膜蛋白病、受体蛋白病等。 ③cDNA:是指以mRNA或病毒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合成互补单链DNA,再聚 合生成的双链DNA。 ④反转录酶:属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具有三种酶活性,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RNA 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即以 RNA 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与RN A 互补的 DNA 单链,形成杂化双链,反转录酶将其中 RNA链水解,在以互补的 DNA链为 模板,合成双链DNA。 考点:核酶,分子病,cDNA,反转录酶 8。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由哪些成分组成?图示该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北医 1997) 答案: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由甲酰蛋氨酰…tRNA(fMet…tRNAfMet)、mRNA和核蛋白 体大小亚基组成。步骤如下: ①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②30S亚基在IF3和IF1的促进下与mRNA的启动部位结合,在IF2的促进与IF1的辅 助下与fMet…tRNAfMet以及GTP结合,形成30S起动复合物。30S起动复合物由30S 亚基、fMet…tRNAfMet、mRNA和IF1、IF2、IF3、GTP组成。 ③30S起动复合物形成后,IF3即行脱落,50S亚基与30S起动复合物结合,形成70S 起动前复合物。70S起动前复合物由核蛋白体大小亚基、fMet…tRNAfMet、mRNA和IF1、 IF2、GTP 组成。 ④70S起动前复合物中的GTP水解释放出GDP和磷酸,IF1、IF2随之脱落,形成起动复 合物。完成蛋白质合成的起动步骤。 考点:蛋白质生物合成 9。①何谓不稳定碱基对?不稳定碱基对应于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哪个碱基配对?(北医 1997) ②写出Eli DNA聚合酶的亚基组成;叙述其中任二亚基功能,说明因子功能意义。 答案: mRNA密码子的前两位碱基和tRNA 的反密码严格配对。而 mRNA密码第三位碱基与 tR NA 反密码第一位碱基不严格遵守配对规则,称为密码配对的摆动性。这种配对的碱基对称 为不稳定碱基对。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由多个亚基组成:α2ββ′称为核心酶,转录延长只需核心酶即可。 α2ββ′σ 称为全酶,转录起始前需要 σ 亚基辨认起始点。α 亚基可能与转录基因的类型和种 类有关,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β亚基具有促进聚合反应中磷酸二酯键生成的作用。β′亚基 是酶和模板结合时的主要部分。σ因子是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的成份,功能是辨认转 录起始区,识别位点在转录起始点上游—35bp处,称为—35区,共有序列为TTGACA。 σ 因子与核心酶的集合不紧密,转录起始完成后 σ 因子从 RNA 聚合酶全酶中脱落下来,由 核心酶催化RNA延长。 考点:密码配对的摆动性,RNA聚合酶 10。如不考虑生长条件,若使 Lac操纵子 O基因突变,可能会对 Lac基因表达产生什么影 响?为什么? 答案:乳糖操纵子包括三个结构基因(Z、Y、A)、三个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 CAP 蛋白结合位点),以及一个调节基因,调节基因编码阻遏蛋白。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 结合可阻止RNA聚合酶对结构基因的转录。当乳糖存在时,乳糖的分解产物半乳糖与阻遏 蛋白结合,导致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解离,诱导基因的转录。但是阻遏蛋白脱离操纵基因而 解除封闭后,如果没有CAP的作用也不能启动转录。细胞内葡萄糖缺乏、cAMP水平升高 时,cAMP与CAP结合形成复合物,并与CAP结合位点结合,可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 基因结合并启动转录。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诱导作用既需要乳糖的存在又需要葡萄糖的缺乏。 根据以上原理,可知当操纵基因突变后,阻遏蛋白不能再结合操纵基因。因此即使没有乳糖 存在,只要有葡萄糖缺乏、cAMP水平升高的情况,细菌就会强制启动结构基因转录,生成 半乳糖酶。如果没有葡萄糖缺乏、cAMP水平升高的情况,细菌仍然不会启动半乳糖酶基因 的转录。 考点:乳糖操纵子 11。详尽解释“DNA 生物合成”的概念,写出参加DNA 复制的主要酶,蛋白因子及主要功能 答:DNA的生物合成包括:(1)DNA复制。细胞增殖时,DNA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 代传递到子代。(2)修复合成。DNA受到损伤后进行修复,需要进行局部的DNA的合成, 用以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遗传。(3)反转录合成。以RNA为模板,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 DNA。 以原核生物DNA复制为例: ①复制起始点识别蛋白:在Eli,复制起始点称为oriC,具有特定结构能够被DnaA蛋 白辨认结合。 ②拓扑异构酶:通过切断并连接DNA双链中的一股或双股,改变DNA分子拓扑构象,避 免DNA分子打结、缠绕、连环。复制完成后使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 ③解螺旋酶:将DNA双链解开成为单链。大肠杆菌中发现的解螺旋酶为DnaB。 ④单链结合蛋白(SSB):保持模板的单链状态并保护模板不受核酸酶的降解。 ⑤引物酶:催化合成引物。 ⑥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催化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或DNA链的3 '…OH末端,合成互补的 DNA新链,即 5'→3'聚合活性。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有DNA polI、DNA pol II和 DNA pol III,DNA pol III是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还 有3'→5'外切酶活性,识别错配的碱基并切除,起即时校读的作用。DNA pol I用于切除 引物以及突变片段,起切除、修复作用。 ⑦DNA连接酶:连接双链中的单链缺口,使相邻两个DNA片段的3'…OH末端和5'…P末端

   

形成3,5磷酸二酯键。 考点:DNA的生物合成,DNA复制所需酶类 自测题及模拟训练 一、DNA合成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Meselson 和 Stahl 利用 15N及14N 标记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A。 DNA 能被复制D。 DNA 可表达为蛋白质 B。 DNA 可转录为mRNAE。 DNA 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C。 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 2、合成 DNA的原料是 A。 dATP; dGTP; dCTP;dTTPD。 ATP; GTP; CTP; UTP B。 ADP; dGDP; dCDP;dTDPE。 AMP; GMP; CMP; UMP C。 dAMP; dGMP; dCMP; dTMP 3、参与打开 DNA超螺旋结构过程的酶是 A。 解链酶B。 拓扑异构酶 IC。 DNA 结合蛋白 D。 引发前体E。 拓扑异构酶 II 4、DNA复制时; 以序列 5'…TpApGpAp…3'为模板合成的互补结构是 A。 3'…TpCpTpAp…5'D。 5'…GpCpGpAp…3' B。 5'…ApTpCpTp…3'E。 5'…TpCpTpAp…3' C。 5'…UpCpUpAp…3' 5、关于真核生物DNA 复制与原核生物相比; 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复制起始点只有一个 D。 引物长度较短 B。 冈崎片段长度较短 E。 由DNA 聚合酶α 及 δ催化核内DNA的合成 C。 复制速度较慢 6、关于哺乳类动物DNA复制叙述错误的是 A。 RNA 引物较小 D。 DNA聚合酶 δ和α 参与 B。 冈崎片段较小 E。 片段连接时由 ATP 供给能量 C。 仅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7、在DNA 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 A。 使 DNA聚合酶III 活化 D。提供3'…OH末端作合成新 DNA链起点 B。 使 DNA双链解开E。 提供3'…OH末端作合成新RNA链起点 C。 提供 5'…末端作合成新DNA 链起点 8、关于 DNA聚合酶的错误说法是 A。 底物都是 dNTP D。 需要ATP 和Mg2+参与 B。 必须有DNA 模板E。 使 DNA双链解开 C。 合成方向只能是 5'→3' 9、关于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I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 DNA复制的聚合酶 D。 dUTP 是它的一种作用物 B。 具有 5'→3'核酸内切酶活性 E。 可催化引物的合成 C。 具有 3'→5'核酸外切酶活性 10、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II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催化 dNTP 连接到引物链上 B。催化dNTP 连接到DNA 片段的5' 羟基末端 C。 需要四种不同的 dNTP为作用物 D。 是由多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

    来  自      

E。 在 DNA 复制链的延长中起主要作用 11、关于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DNA pol。 α催化随从链的引发作用 D。 PCNA 参与 DNA pol。 δ 的催化作用 B。 DNA pol。β催化线粒体 DNA的生成 E。 真核生物 DNA pol。有 α、β、γ、δ 和 ε数种 C。 DNA pol。δ 催化前导链的生成 12、下列对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 pol。 I 可分为大小两个片段 D。 以四种脱氧核苷作为作用物 B。 DNA pol。 II 具有 3'→5'的外切酶活性 E。 DNA pol。III 由四个亚基组成 C。 DNA pol。 III 在复制链延长中起主要作用 13、下述为原核生物 DNA 复制错误率低的原因,但除外 A。 DNA pol。 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