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逐渐殖民化,其主要表现:①欧洲殖民者入侵的国家,经济失去独立地
位。许多殖民地国家的经济都受宗主国的控
制与垄断。②殖民地逐渐沦为宗主国的附庸国。印度原是一个封建国家,
自主发展经济,殖民者入侵占领后,遂沦为宗主国的附庸国。③经济畸形发
展。欧洲殖民者强迫殖民地片面地发展某种经济,如强迫印尼人在安汶岛种
植丁香、咖啡、豆蔻,从事单一的农产品生产,使印尼经济发展畸形化。
(2)破坏经济结构,阻碍经济发展
欧洲殖民者入侵前,亚、非、美洲等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经济体系和
经济结构,并按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规律发展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后,对亚、
非、美洲等国家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役,严重地破坏了殖民地社会经济,使原
有的社会经济体系混乱无序,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它表现在以下4个方
面:
①破坏非洲经济,阻碍非洲经济发展。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前,大多数
非洲国家如埃及、马格里布、苏丹、埃塞俄比亚等,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
个别部落处于原始公社制末期。这些社会都属自然经济或独立的部落经济。
它由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部门组成,盛产黄金、象牙、胡椒等珍贵物产。
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后,建立殖民地,实行殖民制度,推行奴隶种植园经济,
开采金银矿、掠夺黄金、象牙、胡椒等物产,破坏了非洲土著人世代相传的
社会经济结构,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②破坏美洲经济,阻碍美洲经济发展。欧洲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等
土著居民的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生产有所发展,社会经济包括农牧业、
手工业、采掘、纺织等部门。西、葡、荷、法、英等欧洲殖民者入侵后,先
后在北美、墨西哥、加拿大、巴西等美洲国家建立殖民地,推行殖民政策,
实行奴隶种植园制和徭役制,强迫奴隶劳动,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美洲的社会
经济结构和经济的发展。③破坏欧亚经济,阻碍欧亚经济发展。
俄国入侵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波兰、瑞典等国后,强制推行封建
农奴制,严重地破坏欧亚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摧毁殖民地经济资源和文化遗产。欧洲殖民者入侵前,亚、非、美洲
等国家都有丰富的经济资源,灿烂的文化遗产,如:美洲有丰富的资源,盛
产金银,创造了著名的玛雅文化等;西伯利亚等地盛产毛皮;亚洲的印度,
经济发达,物产富饶等。欧洲殖民者入侵后,在亚、非、美洲等国家推行殖
民制度,对各洲的经济资源和文化遗产进行疯狂的劫掠和破坏。在农业中强
… Page 104…
制实行单一作物制,垄断对外贸易,限制工商业发展,进行掠夺性的矿藏开
采等。这些殖民政策,给殖民地经济资源和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摧
残。
(3)毁灭人类资源,摧残社会生产力
亚、非、美洲人民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入侵亚、非、美洲后,实行殖民统治,残酷
地奴役各洲人民。殖民者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进行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和
贩卖人口。“从16至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运到美洲的黑人达1500
万人,其中:16世纪为90万人,17世纪为275万人,18世纪为700万人”
①。加上在捕捉、残杀和运送过程中的死亡人数,非洲黑人损失约1亿人。其
后果是严重地摧残了人类资源,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4)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从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欧洲殖民者进行了一系列殖民扩张掠夺活
动。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欧洲殖民者采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掠夺殖
民地,通过暴力掠夺人民财富,实行垄断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贩卖奴隶,
推行奴隶种植园制,依靠封建剥削方法等,从亚、非、美洲殖民地攫取了巨
额金银货币财富,运回本国,转化为资本,发展工商业,从而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5)激起亚非美洲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欧洲殖民者占领亚非美洲的领土,建立殖民地,对亚非美洲人民实行残
酷的统治、奴役和剥削,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殖民地人民组
织起义、暴动,反对殖民者入侵、掠夺、屠杀、统治和奴役,进行了英勇不
屈、前仆后继的斗争,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历史。亚非美洲
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不仅打击了殖民者在亚非美洲的统治,而且为后人
进一步捍卫国家独立,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斗争经
验和教训。
① 参阅杜波依斯 (美国黑人学者)著:《黑人》。
… Page 105…
八、世界近代前期的社会经济制度
1。近代前期社会经济制度的类型
世界近代前期(1453至1640年),人类社会经济制度获得了巨大的发
展。所谓社会经济制度,简称经济制度,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
上的经济基础,也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总和,
形成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它是社会政治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的基础,受到
上层建筑的保护。进步的社会经济制度,将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将会束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
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经济制度也发生变革,并从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向高级的
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在世界近代前期,社会经济制度主要有五种类型:即原
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以及殖民地经济制度。每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
观规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1)原始社会经济制度
原始社会经济制度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
度,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经历的第一个社会经济制度。世界上每个民族
在其社会发展的初期,都经历过这种制度。近代前期,非洲、美洲、亚洲、
大洋洲等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土著人社会,尚处于氏族公社制度阶段。在非
洲,东非的芬吉素丹国边远地区保存着氏族部落制度,西非沿海、南非地区
有些氏族部落的社会还处于原始公社制度的不同发展时期。在美洲,印第安
人的许多部落或部族社会,还处于氏族公社制度的阶段,即“到发现美洲的
①
时候,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都已依照母权制组成为氏族”。在大洋洲,当
16世纪欧洲人发现它时,这里的土著人还处于原始公社制的新石器时代。这
个时期,亚洲的西伯利亚汗国的一些地区,也还在实行原始公社制。
亚、非、美各洲的原始公社制度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是实行生产资料及
土地的公社集体所有制;二是氏族公社是原始公社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三
是使用简单生产工具,实行集体劳动;四是劳动产品公有,消费品按平均原
则在公社成员中进行分配;五是生产力很低,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财产,
没有商品交换,也没有阶级和剥削。
原始社会有自己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商品交换,并在氏族公社中出现了私
有制、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随着商品生产、私有制、阶级关系的发展,
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并被奴隶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由于社会历史发展
的不平衡,近代前期,亚、非、美洲原始公社制瓦解时期是不同的。总的来
说,原始公社制都是在奴隶制形成时期解体的,例如美洲的玛雅人氏族公社,
是在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奴隶及贵族、商品交换等条件下建立城邦时,从原
始公社制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而在17世纪中叶,南非的柯伊萨族人的社会
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85 页。
… Page 106…
(2)奴隶社会经济制度
奴隶社会是近代前期社会经济制度的一种类型。所谓奴隶社会经济制
度,就是指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生产者)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经济
制度。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也是社会生产力发
展的产物。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经历了奴隶社会制度。在近代前期,世界上
有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尚处于奴隶社会阶段。例如:欧洲的东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亚洲的西伯利亚汗国,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
西亚等国,都处于奴隶社会后期。非洲的桑给帝国各城市、国家都在广泛实
行奴隶制。刚果、津巴布韦等国,都是在原始公社制解体基础上形成的奴隶
制国家。马尔加什也是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