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典音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彪斯最感兴趣的音乐是穆索斯基与爪哇的甘美朗音乐(他发觉甘美朗音乐也运用对位法);对过去的音乐家一个也看不上眼,而且还批评的很难听;德彪斯相信:音乐因其本性使然,绝不可能被局限于传统与固定形式窠臼中,音乐是颜色与韵律的组合,他拥有得天独厚灵敏双耳,能创造出正确的音乐色彩,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无法用后天的训练培养。 
  德彪斯创作了不少钢琴曲,但他却没有专业的钢琴技巧,他犀利的触感足以弥补一切缺憾。德彪斯穷其毕生精力要将钢琴从电光石火声音中释放出来,弹琴时就像直接在琴弦上挑抹,未曾经过琴键与琴槌干预,大量运用踏板创造出前所未有效果,从他指尖流泻出来的音韵简直就是一首首清澄优美的诗歌。 



古典音乐花园(三十三):戴维斯 


  后毕勤时代;英国最重要的指挥家应非戴维斯莫属。他的演出范畴不但包括了歌剧与自家人的音乐;尚也含盖不少重要德奥曲目与民族乐派音乐;当然绝对令人无法忘怀的是他在白辽士音乐上所作的努力。萧提让柯芬园得到难以辩驳的地位;戴维斯则不但力保住萧提的「战果」;同时将柯芬园的艺术水准带入另一个高峰;因此在1980年受封爵位。 
  他的指挥技艺是无师自通的;这点令人有点惊讶;因为他在指挥艺术上所展现出来的高手级表现;让人五体投地。他对音乐有著崇高的热爱;并且感染他人。他在排练时不大摆架子;和团员很容易打成一片。他总是先把整个作品走过一遍;接著慢条斯理的整修他不满意的乐段;有时却又过度重视细节而牺牲了整体感觉。他的音乐整个来说就是英国文化的翻版:冷静、清冽。他德奥曲目的特性:「不加佐料的德国猪脚」;所有德奥精髓大概都被蒸馏掉了;但是你说他像托斯卡尼尼;那也不大对;因为他最极力避免的就是作出和托老差不多的音乐风格;毕生对「完全忠实原作」论调提出质疑。也就因此;他对现代音乐的东西十分反感;不认为里头有多少真实的情感。 
  综观戴维斯到目前为止的表现;最突出的当属他在白辽士音乐上所作的努力;提到这点法国人真的要汗颜了。戴维斯努力挖掘白辽士各种几乎要被遗忘的作品;并加以推介给大众。最有名的应该是『特洛伊人』;这部歌剧录音在唱片史上有著相当的意义;成就斐然——或许如此;使得近三十年来没有人敢再灌录同曲录音。另外一个让人难忘的演出是西贝流士;他的西贝流士交响曲全集可称是〃西迷〃的至宝;不过这个领域倒不是一面倒的受赞扬;他经常运用异常速度;而受到不少抨击;但可以确定的是西贝流士也是他手头一绝。另外无论指挥歌剧或是灌唱片;他的莫札特音乐也渐受注目。 
  他的录音曲目除了白辽士、西贝流士与莫札特外;英国作曲家的作品有提贝特;另外加上贝多芬、布拉姆斯、史特拉汶斯基、德佛札克等人的作品;而他最近慢慢把触角伸到马勒与布鲁克纳;著实相当令人期待。他有著雄辩性的指挥才华;表现恰到好处;说服力不错;但有时就是太清淡了点。以青壮指挥家而言;他可以伸展的领域还很多;或许还会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古典音乐花园(三十四):腾斯泰特 


  腾斯泰特;在乐坛上给人的印象一向是:诚恳、温文、细致、用心;在他几十年的指挥生涯中;他的踏实与稳健的音乐风格给予无数爱乐者深刻的印象。在多年的癌症病痛后撒手西归或许对他而言也算是另一种解脱吧! 
  腾斯泰特原籍东德;而他一向反当局的立场;一直到东德政府解除他出国演出禁令后才得以在国际性音乐场合中出现;在此之前他在国际乐坛中就已经有一定的声誉了。他和那些个人风格浓厚;且以权威方式诠释德奥浪漫作品的德国指挥大师不同。他的外型和言行举止常被拿来与萧提相提并论:两个人都是高个儿;对乐团也都很敬重。他推崇伦敦爱乐是个「浪漫的乐团」。有个乐团认为他兼具两位前任音乐总监:海汀克与萧提的优点。海汀克对乐曲旋律的重视超过乐句分析;萧提则是重视乐曲的生命力。腾斯泰特相信一个指挥家具有乐团团员的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在你自己知道如何去产生某种音色时;才能去指挥他人达到它」。他认为演奏乐曲必须在情感的表达和理性的控制之间保持平衡。一些乐评家注意到:这种敏锐、细致的平衡是腾斯泰特音乐中最主要的精神;让人留下不平凡的印象。 
  这个理念在他录制马勒的作品中更可明显看出。腾斯泰特很晚才开始指挥马勒;他说:「当你决定要指挥马勒时;最好先别急著尝试;因为你太年轻了;需多点人生经验。马勒把他的生活、人生经验与痛苦融入作品当中。所以;如果你想把马勒指挥好;就得靠人生经验来帮忙。所有人性的要素都可以在马勒的作品中找到;如:愤怒、爱、快乐、悲伤。。。。等。」 
  腾斯泰特曾与伦敦爱乐、柏林爱乐合作录音;其中的佳作是和伦敦爱乐合作灌录的马勒交响曲。他曾提到;马勒第六是他目前最锺爱的录音;在诠释布拉姆斯作品方面;他认为交响曲内抒情与沈重之间的冲突必须找到个平衡点。也许是因为缺少耀眼动人的明星气质;他的其馀德奥曲目几乎都被马勒交响曲全集的录音给盖过去;事实上他的音乐意念明晰;说服力极佳;未能留下重量级的德奥交响曲录音实在有点可惜。也或许如此;在许多乐迷的心目中;腾斯泰特是个「后期浪漫派指挥家」。 
  腾斯泰特也是个很好的伴奏合作对象;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和他合作愉快;像郑京和、甘乃迪两个气质与脾气都完全不一样的人;腾斯泰特就是有办法跟他们配合;演绎出两种风格与意念几乎南辕北辙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这其实是高手级的表现;在为独奏家优异表现喝采之际;有多少人会想到幕后功臣腾斯泰特呢? 
  腾斯泰特已逝;我们不敢言其接班人应为谁谁云云;腾斯泰特所留下来的典范与演出;将透过CD;一次次在乐迷心中、回忆中缭绕;并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终生成就不容我们忽视。 



古典音乐花园(三十五):加甸纳 


  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乐团供他发挥;贾第纳的实力仍然为当今乐坛所肯定。他是目前几位专门研究以古乐形式演出巴洛克乃至古典时期音乐的指挥家(另外还有哈农库特、霍格伍德及雷帕德等);但尽管如此;他似乎并不愿意被定位为巴洛克音乐专家。他的曲目范围出乎意料的广泛;也是当今中生代指挥家中相当得人心的一位。 
  他的古乐主张是: 1750年以前的作品;应该使用古乐器;但是在演奏巴洛克音乐时;就应该考量音乐厅的声响条件;据此决定乐团的类型与规模。他在使用古乐器演出巴洛克及巴洛克前期作品上有相当程度的贡献。早期的他;演出重心几乎都集中在这些乐曲上面;但是到前几年;他似乎不甘于被定型;开始主动扩展曲目范围。古典乐派、后期浪漫乃至二十世纪都被他归入曲目范围内;而且其演出证明他在其他曲目方面的能力。 
  贾第纳在莫札特歌剧近几年的演出也成为乐坛话题;他亲自审定莫札特歌剧手稿文件;试图复原当时最原始的演出情况;同时舞台上的表演也尽量跳脱一般传统;达成令人惊异的演出效果。以『唐乔凡尼』为例;终场的部份;合唱团居然亲自走下舞台;拉起观众的手形成一道人链;观众们也成了乔凡尼的追命天使。 
  唱片则忠实地反映他的成长。除了早期的巴洛克音乐外;包括莫札特的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交响曲、布拉姆斯的安魂曲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歌剧方面;他目前已经灌录『唐乔凡尼』、『魔笛』、『伊多梅尼欧』以及雷哈的『风流寡妇』;张张都有相当不错的评价。以他目前的年纪;理应会有更惊人的成绩;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古典音乐花园(三十六):莫扎特 


  此文为傅雷先生一九五六年莫扎特诞辰200周年时所作,然至今仍鲜有能出其右者。即使读者对莫扎特的音乐了解不多,读来仍有指导意义。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四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五岁那年,一天下午,父亲雷沃博带了一个小提琴家和一个吹小号的朋友回来,预备练习六支三重奏。孩子挟着他儿童用的小提琴也要加入。父亲呵斥道:〃学都没学过,怎么来胡闹!〃孩子哭了。吹小号的朋友过意不去,替他求情,说让他在自己身边拉吧,好在他音响不大,听不见的。父亲还咕噜着说:〃要是听见你的琴声,就得赶出去。〃孩子坐下来拉了,吹小号的乐师慢慢地停止了吹奏,流着惊讶和赞叹的眼泪;孩子把六支三重奏从头至尾都很完整地拉完了。 
  八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十岁写了第一出歌剧。十四至十六岁之间,在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别忘了他是奥地利人),写了三出意大利歌剧在米兰上演,按照当时的习惯,由他指挥乐队。十岁以前,他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伦敦各大都市作巡回演出,轰动全欧。有些听众还以为他神妙的演奏有魔术帮忙,要他脱下手上的戒指。 
  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而就能参加三重奏一样,他写意大利歌剧也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童年时代常在中欧西欧各地旅行,孩子的观摩与听的机会多于正规学习的机会:所以莫扎特的领悟与感受的能力,吸收与消化的迅速,是近乎不可思议的。我们古人有句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欧洲人也认为早慧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真正伟大的成就。的确,古今中外,有的是神童;但神童而卓然成家的并不多,而像莫扎特这样出类拔萃、这样早熟的天才而终于成为不朽的大师,为艺术界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