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08-三指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涤其邪而泄自止;诊其脉迟,而虚之由内生者,属脾,其气积而为寒,轻则焦术和中,佐以燥湿补脾之 
味(经验方∶黄 、白术、云苓、莲肉、法夏、诃子、陈皮、苡米、姜枣引)。至于胀满呕逆,则泄之剧者也, 
必附片、干姜(经验方∶黄 、附片、干姜、焦术、肉桂、莲肉、炙甘草、生姜大枣引,尝与道人分别是症, 
知其随手辄验者,有由来矣),温其寒而泄乃 
除。夫泄,显而小者也,以其泄天妙趣而言,则为水先(混沌之初,冲漠无朕,先天一团氤氲之气,降而为水, 
犹未见其昭着,渐至昭着而生火;犹未有其形质,渐有形质而生木;犹未至于坚实,渐至坚实而生金,土则随 
行而生。郭璞《葬经》∶泄天妙趣水居先。”《河图》之数,天一生水);以其承天时行而言,则土为重(坤 
承天之施,奉以行之,时未至。不敢先时以立始∶时既至,不敢后时以堕功。坤道之所以顺也,然载万物者坤, 
含万物者坤,非有坤以承天,则天亦将虚于所施。故曰浓德至静,无成有终,可知配天之功用者惟坤土独也。 
正许氏《说文》,重字从土,是以土为重之义)。脾为己土,胃为戊土,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互相为用,所 
以十二官中,各司一职,独脾胃统司仓廪之官。以其物之资始而论,惟恃动气(战乎干,战即鼓荡之意,谓资始 
也。杨子云∶“太初者,气之始;太素者,质之始。禀干之始,出而为动。”);以其物之资生而论,全仗谷 
气(致役于坤,役即孳字之意,谓资生也。《淮南子》云∶“毛虫则横生, 虫则纵生。”萃坤之生养而归谷)。 
脾主消谷,胃主纳谷,一表一里,一刚一柔,还相为质。所以五行宝内,但养一脏,惟脾胃实养性命之宝。 
至哉坤元,厥惟脾胃。拟七斗以摩霄(上顶心,心有七 
窍)高悬西北;断六鳌以立极(下临六腑),美尽东南。富媪(《汉书》后上富媪)敷文,宅中叶裳元之吉; 
媒婆(方书脾为媒婆)践约,婚媾迨冰至之辰。卜操柄之有归(《说卦传》∶“坤为柄”),应差竖亥(《史 
记·天宫书》∶“竖亥步经大章行纬”);占括囊之无咎,稳塞夷庚(《左传》∶“以塞夷庚。”谓要道也)。 
象推吝啬,义取含章,后得无患乎。先迷方外必根据直内。 
以故胃与脾合,马之所以称牝也;脾与胃分,龙之所以战野也。调理得宜,百体从兹而安;调理失宜,百病 
从兹而起。夫泄,显而小者也。 

卷二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
属性:《脉经》曰“水肿之脉,浮大易愈,沉细难痊。”余谓医不细揣脉与症,斯已难矣。果脉清症确,浮大固 
可十全,沉细未必难痊。余少时曾患水肿而回生者,欲知水肿幽明路,说法何妨我现身。人生饮入于胃,气化 
之妙,全凭脾、肺、肾三经。脾专运用之职,肺擅通调之官,肾司熏蒸之用,而后云兴雨施,渗入膀胱。三经 
失权,其气不化,蓄诸中州,横流四肢,泛溢皮肤,一身之中,无非水为之灌注矣。以其脉之沉细者言之,脉 
而沉细,病愈深而侵入脏矣。即脉之沉细分症之阴阳,其为阴水肿也,形寒伤肺,湿寒侵脾,虚寒埋肾,大 
便溏泻,小便清利,脉则沉细而迟,补土以温金,实脾汤(焦术、茯苓、炙草、浓朴、肉桂、草蔻、木瓜、木 
香、附片、干姜、大枣引),实开斯世之福;壮水兼补火,肾气汤(熟地、茯苓、山药、丹皮、枣皮、淮膝、 
车前子、附子、肉桂、泽泻),能挽造化之穷。其为阳水肿也,火盛克金,热郁侮土,燥过枯水,大便坚硬, 
小便黄赤,脉则沉细而数, 
石膏友麦冬(经验方∶石膏、麦冬、粳米、炙草、大枣、生姜),本草中足称治水之橇(《史记·夏纪》,禹 
治水,泥行乘橇,山行乘 。橇,履器之有齿者,今之木屐仿之);黄连伴黄柏(经验方∶黄连、苡米、黄柏 
、车前、肉桂三分,知母、炙草),医方内大是分水之犀(《抱朴子》∶犀角一尺以上者,刻为鱼形,衔以入 
水,水即分开)。余尝阅是症,阴阳俱厥,有令人不可测度。阳水之厥,更有十倍于阴水者。阴水误以阳治, 
先或声哑而死;阳水误以阴治,定是吐血而亡。至于脉之浮大,邪犹在表,病之最浅者也。水蓄膀胱,五皮饮 
(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可洁清净之府;水行肌表,越婢汤(石膏八钱,麻黄六钱, 
大枣一、二枚,炙草三钱,生姜三钱),足开鬼门之关。其朝宽暮急,暮宽朝急者,水随气之升降也,何必曰 
阴虚阳亏;上气喘促,夜卧难安者,水淫肺之叶孔也,何必曰子胎母宫。曰风水,曰石水,曰皮水,多其水名;曰湿肿, 
曰血肿,曰风肿,总 
是水肿。揣摩脉症,辨别脏腑,沉细浮大,有何难易之分?酌理准情,无非从前所有之语;披肝沥胆,尽是劫 
后余生之言。其于是症,煞吃苦辛矣。愁成白发三千丈,历尽洪涛十八滩。 
人但知浮大为阳,沉细为阴,而不知沉细中有迟数,即有阴阳。治之之法,相去甚悬。世之患是症者,多 
为药饵所误,惜不早得是而读之也。 

卷二
偏正头痛不问脉论
属性:医有不知其病而不能治者;亦有明知其病而不能治者,有莫解其病而莫能疗者,亦有了解其病而仍莫能 
疗者。与哮 
痫相颉颃而深藏之固,更甚于哮痫者,正头风一症。或数日一发,或数月一发,其发也,突如其来,不因邪触 
;其止也, 然而止,非藉药医。揣其痛之根,不越风毒之客于髓海焉。六经皆有头痛,三阳之经上于头,随 
其经而医之,药到而痛自除。痛居经络不到之处,羌活、防风,无所施其勇;升麻、干葛,无所竭其力;柴胡 
、黄芩不能消其事而逐其邪。三阴亦令人头痛,或痰壅于胸膈(太阴);或气逆于脑顶(少阴);或冷逼乎督 
脉(厥阴)。而痛不关于痰气与风,南星、半夏,燥其痰;麻黄、附片,温其经;吴萸、干姜去其寒。燥者自 
燥,温者自温,去者自去,而痛者自痛也。本草胪陈,空对神农而数典;万书案积,莫向仲景而问建。抑又闻 
之剑阁之危险,四面拒敌,而偏以缒入之(邓艾破蜀至阴平,山势险绝,军士不得过,以缒入之);逼阳之深, 
固万夫莫当,而偏以老克之(《左传》逼阳城小而固,晋荀偃、HT 伐逼阳,入于逼阳请于荀 曰∶“水潦 
将降,惧不能归,请班师。”荀 曰∶“牵帅老夫,以至于此,七日不克,必尔乎,取之五月庚寅。”荀偃、 
HT帅卒攻逼阳,亲受矢石,甲午灭之)。阅方书鼻渊,称为脑漏,脑可漏之出,亦可注之入,以口服药而经不 
通者,以鼻注药而窍自通。在拣其解毒去风性味之平正者,淡淡注之(白菊、陈茶煎汤冷注。一方,皂角、细 
辛,研细末,吹鼻得嚏则解),而痛自渐渐减炙。以鼻代口,休防郢人之垩(《庄子》郢人鼻端有垩,使匠石 
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垩去 
而鼻不伤,郢人立不改容);追风拔毒,何假华佗之刀(华佗字符化,汉末沛国谯人。通五经,精方脉,能刳 
骨疗疾,为外科之祖。有《青囊》书,惜乎无存)。然此法肇自前人莱菔汁注鼻之方,特取而变化之者。至于 
偏头风痛,丹溪以为左属风、属火,多血虚;右属热、属痰,多气虚,用之未必大验。究其根,亦是风毒傍于 
脑海之旁,病之去路,多从目出而解。同邑石光南所传淡婆婆一方(淡婆婆根为君,天麻、京子为臣,川芎、 
白芷为佐,菊花、当归、木贼为使,黑豆百粒为引),初起者用之屡效,殊不可解,录之以备急用。一种手三 
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其受邪与正头风无异,而其来也速,其死 
也速,更有甚于偏正头风者,古无救方,质诸海内名公,不知家亦藏有秘方否? 
石光南家累千金,广为结纳,高人异士,过其地者,辄馆于书斋,所得多医书未传之秘方。淡婆婆,又名 
淡亲家母,未考其性,但尝其味,亦属平淡,草药肆购之。 

卷二
心气痛脉论
属性:古传心痛有九,循其名而责其实,纤毫难溷(混)。一曰虫,凡痛脉多伏,今反洪数者,虫也。厥名曰蛔, 
长寸许,首尾通红,踞于心窝子,吮血吸精,伤心之患,莫惨于是。以雄黄、槟榔、白矾为丸,杀之而痛自除。 
二曰疰,疰者,自上注下也,令人沉沉默默,心中隐隐作病,甚有疰至 
灭门户而莫名其病者。脉则乍短乍长,乍涩乍细,非寻常药饵所能疗,惟苏合丸(麝香、沉香、丁香、檀香、 
香附、荜茇、白术、诃子、朱砂、青木香、乌犀角各二两,薰陆香、龙脑各一两,安息香二两,另为末,用无 
灰酒熬膏,上为末,用安息香膏加炼蜜为丸,每两十九,蜡包裹,温水化服)、阿魏膏(楂肉、胆星、法夏、 
麦芽、神曲、黄连、连翘、阿魏、蒌仁、贝母、风化硝、枯碱、萝卜子、胡黄连,上为末,姜汤浸,蒸饼为丸。 
相其本体之强弱寒热,体强而热,阿魏丸;体弱而寒,苏合丸),庶可以治。三曰风,风得火而益炽,火得风 
而愈威。风而入于心,则痛之猝者也。其脉浮紧而数,以白菊、白矾为君,侯氏黑风散(白菊五钱,白矾钱半, 
防风、白术、桔梗八分,人参、茯苓、秦归、川芎、干姜、细辛、牡蛎三分,共为末,温酒调),可采也。 
四曰悸,有触而惊曰惊,无触而惊曰悸,悸而至于痛,则悸之甚者也。其脉虚而滑,加乳香、没药为使,李氏 
养心汤(黄 、茯苓、秦归、川芎、法夏、甘草、柏子仁、枣仁、远志、五味、人参、肉桂、乳香、没药、姜 
枣引),盍用之。五曰食,食入于胃,停滞未化,攻冲作痛,其脉短而涩,平胃散(苍术、浓朴、陈皮、炙草), 
洵为对症之方。六曰饮,饮入于胃,攻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