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涛吐出一个长长的烟圈,旋即在温热的风中被吹散。 “晓雪……”安在涛缓缓蹲下身来,从地上捡起一块,轻轻在地面上划着圈圈,一五一十将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声音非常地低沉和压抑。 夏晓雪娇美的脸上滑落两行清泪,她哽咽着拉起安在涛,扑进他的怀里。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爱人竟然有这样凄苦的身世,从小到大,他到底承受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 两人紧紧相拥着。见夏晓雪这样激动,安在涛倒是平静了下来,所有的话都说了出来,心里反而感到了异样的轻松。他叹了口气,“晓雪,都过去了,这没有什么……晓雪,这些,不要跟外人讲,行吗?” 夏晓雪使劲点了点头。 …… …… 门铃响了。 孙彦打开门,见是夏天农,不禁有些惊讶,但马上她的惊讶便被遮掩过去,她微微一笑,“老夏啊,快,进来坐。” 夏天农呵呵笑着走了进去,见杜家的客厅里光线昏暗,只亮着一盏台灯,不由问道,“老孙,杜书记在不在?” 杜庚的声音从书房里传了出来,人也出现在书房门口,“哦,老夏来了。” 夏天农快步走了过去,手里捏着那叠资料,“杜书记,我有些工作想要跟您汇报一下,您看——” 杜庚眼中闪过一抹讶然,闪身让客,“老夏,来,我们到书房谈——老孙,送两杯茶进来吧。” 夏天农用极快的语速将从安在涛那里得到的“消息”复述了一遍,又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了杜庚。杜庚一边翻看资料,一边听着夏天农的话,脸色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眼中那一闪而逝的惊喜还是落入夏天农的眼里。 “杜书记,高架桥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我看市里必须要拿出实质性的行动了——”夏天农瞥了瞥杜庚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道。 杜庚轻轻合上资料,霍然起身,点了点头,“老夏,你说得很对,高架桥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民生福祉,车祸频发,问题非常严重……这样吧,老夏,后天我们召开市委扩大会,把这事儿议一议。” 夏天农心里一阵轻松,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笑着起身来,“好了,就这事,天不早了,我就不打扰杜书记休息了,我回去了,杜书记你歇着吧。” 杜庚微微一笑,伸出手去,“老夏,我来滨海时间短,对滨海的很多情况都不熟悉,你是滨海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希望我们能精诚合作,一起把滨海的事情做好。我们这届班子啊,将来还是要调整一下的。” 夏天农跟杜庚握了握手,强忍住内心的兴奋,矜持着离开了杜家。
041章【专访】
泪求票票! —————— 夏天农踏着轻快的步伐进了自家的门。 石青和她的姐姐石荔正窝在沙发上小声说着家常,而孙茜则坐在一旁百无聊赖地换着台,搜索着电视节目。石青抬眼扫了夏天农一眼,“老夏,你上哪去了?看到晓雪没有?晓雪出去送那小子,到现在也还没回来。” 夏天农心情很好,微微一笑,“年轻人处在热恋期间,自然会多说些话,就在咱们这大院里,你还担忧什么?好了,你们继续聊,我洗洗准备睡觉了。” 正在这时,夏家的防盗门发出一声轻响,夏晓雪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来,也没说什么,径自换上拖鞋,去了自己的卧房。孙茜柳眉儿一挑,放下手中的遥控器,也跟了进去。 夏晓雪伏在自己的床上发怔,眼圈还是微微有些发红。 孙茜缓缓坐在床上,有些好奇地问道,“晓雪,你怎么了?那小子欺负你了?” 夏晓雪回头来瞥了孙茜一眼,摇了摇头,“没事,茜姐姐。小涛对我很好。” “哦。”孙茜起身向门口走去。她本来想问问夏晓雪询问过安在涛他跟陈近南之间的关系没有,但见夏晓雪情绪有些不太对劲,便又咽了回去。 好在她只是微微有些好奇,想了想也便就撇开了这个念头。 …… …… 安在涛回到家,天色已经不早了。他站在滨海二中院内这座土黄色的教工宿舍楼下,望着楼上那昏黄的万家灯火,慢慢梳理着自己激动的心绪。只待心情完全平复,他才慢慢沿着楼梯上去,打开了自家的老式防盗门。 母亲的卧室内传出低沉悦耳的钢琴声,是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不知道为什么,安雅芝很喜欢弹这首曲子,这首曲子几乎伴随着安在涛从幼童走向青年。安在涛有些讶然,停了停,这才向母亲的卧房走去。靠在门框上,他望着已经停下手不再弹琴的安雅芝,笑道,“妈,好久没有听你弹钢琴了。” 安雅芝轻轻合上套着灯芯绒“外套”的琴盖,起身笑了起来,“我也是闲着没事干,等你回来,忍不住就练了练手。” 这是一架非常陈旧的老式钢琴,是安在涛的姥爷留给母亲的唯一财产,而就算是如今,也是安家最值钱的家当之一。 安在涛走过去,掀起琴盖,顺手在琴键上轻轻一滑,发出一串清脆的颤音,“妈,其实你的钢琴比学校教音乐的刘老师弹得好多了……” 安雅芝叹了口气,“你姥爷弹的那才叫好,想当年你姥爷在文化馆里可是响当当的大拿。” 安在涛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安雅芝一边往外走,一边轻轻道,“小涛,妈妈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 说着,安雅芝风韵犹存的脸上泛起了一层薄薄的红晕,眼角的鱼尾纹变得更加的浓重起来。 安在涛心里一跳:难道,妈妈终于转过弯来了,开始考虑她跟孙继福之间的事情了? 他心里一喜,嘻嘻笑道,“妈,你不要征求我的意见了,孙叔是个好人,这年头想要找一个像孙叔这样的憨厚人已经不容易了……妈,儿子支持你!” 安雅芝一怔,继而面色变得更加涨红,她旋即瞪了安在涛一眼,嗔道,“小孩子家,胡说八道——妈妈是听说,刘老师利用暑假和周末带几个孩子学钢琴和电子琴,每月能收入将近2000块呢,比工资还高……妈妈觉得,我也能行,所以,我决定也尝试着带几个孩子。” “钢琴家教?”安在涛楞了一下,“妈,你怎么想起这个了?” 安雅芝微微一笑,“妈妈闲着也是闲着……” 其实,安雅芝有些话并没有说出口来。自家经济条件太贫寒,儿子马上面临着娶亲成家,家里没有钱怎么成。虽然夏晓雪并不在乎什么物质,但作为副市长家的千金,婚事办得太寒酸,也叫人笑话。安雅芝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脸上无光,最近便开始琢磨着怎么赚些钱来,存起来给他准备结婚用。 但这些话安雅芝不会说,她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如果她这么照实说,安在涛肯定不会同意让她这么辛苦。 = 第二天一早,安在涛早早地就去了奕辰住的宾馆,顺便还给他带去了两根油条和一袋豆浆。 奕辰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安在涛带来的豆浆油条,一边跟他商量着今天的采访行程。昨晚在临睡之前,安在涛都考虑好了,这次报道,最关键的是到交通局等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关于高架桥的数据、信息,用翔实的数据来说服人,而不是泛泛的说教。 你说这高架桥危害多多,但到底危害在哪里?老百姓看报纸不会考虑那么多,需要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譬如这高架桥自打建设成投入使用以后,一共发生了多少起车祸,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少经济财产损失——这些数据的罗列,远远比“妙笔生花”更动人。 毕竟,通讯报道不比散文小说。 等奕辰吃完,两人正要出门时,赵策却闯了进来。 赵策的神色很着急,也顾不上跟奕辰寒暄,直接就向安在涛道,“小安,市委办赵主任打来电话,让你今天早上9点跟奕主任一起去市委采访杜庚杜书记。” 安在涛似乎并没有太吃惊,“采访杜书记?面对面专访?” 赵策点了点头,“是啊。别废话了,赶紧走,市委办的车就停在楼下。” …… …… 黄泽名安排来的摄影记者张超早已等候在车上,见到安在涛和奕辰上车,不由笑着向两人打了个招呼,“奕主任是吧?您好,我是晨报摄影记者张超。小安啊,你现在可真正成了大红人了……面对面采访市委书记,这在我们滨海晨报历史上还是头一回。据说是杜书记点名让你过去的,啧啧。” 安在涛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倒是奕辰很是热情地跟张超寒暄了两句才坐下。 面包车飞驰而去,向着市委的方向。 望着飞速后退的车流人流,安在涛的思绪如飞,心里却一片淡然。他明白,昨晚夏天农肯定是亲自过去跟杜庚达成了某种“共识”。而正是因为心里有了底气,杜庚才会显得这么迫切,竟然不惜亲自出现在媒体视野中来推动高架桥拆除的事儿了。
042章【杜庚】
市委办公楼很破旧,大概是滨海50年代的建筑,已经老得不能再老。外观破旧一些还不打紧,主要是里面的功能设施问题多多。不是漏水,就是漏电,再就是厕所被堵。 滨海市是一个沿海经济强市,市政机关的办公楼这么寒暄,这在国内来说也是不多见的。前任高洋高书记早有在新区建设新的党政机关办公楼的心思,但不知为何这事儿却耽搁了下来。而杜庚到任之后,更是坚决不同意花钱盖新大楼,所以市委的一干人等不得不还是窝在这烂楼里苦捱着。 机关干部叫苦连天,但也就是在背地里发发牢骚。 当然,大楼后面的常委小楼,虽然外观跟前面的大楼一样陈旧,但里面却是重新装修过的。 一个瘦高的青年焦急地等候在常委小楼门口,见面包车姗姗来迟,不由嘟囔了几声,“赶紧的,杜书记已经催了好几遍了,杜书记时间有限,一会还要开会。” 安在涛淡淡地扫了这人一眼,知道他便是滨海市委配给杜庚的秘书张亚楠,但杜庚却不怎么让他跟班,只是留在办公室里处理些杂事和文件。 常委小楼里非常的幽静,幽静地让人多少有些毛骨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