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王别姬--李碧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小豆子,在陌生的环境,黑。伤口开始疼。一下子少了一小截相连过的骨肉,它不在了,他更疼。干瞪着眼;发愣,咬着牙在忍。 

      静夜里,忽地传来呜咽声,断续调嗽,一如鬼哭。小癞子在另一头,念着娘: 

      “……娘呀,我受不了啦……你们把我打死算了……呜呜呜…… 

      小豆子恐怖地,一动也不敢动。泪水滚下来。小石头被弄醒了。 

      “怎么还不睡?烦死人!” 

      “惦着……娘。” 

      “哦,”小石头一转念,信口开河来安慰他,“不要紧,过年她准来看你的。睡吧。” 

      见小豆子不大信任地瞅着自己,只好岔开点儿: 

      “爹呢?” 

      “跑掉了。你爹跟娘呢?” 

      小石头只豁达地打个哈哈: 

      “那两个玩艺儿我压根儿没见过。我是石头里钻出来的!哎呀,好困呀——” 

      小豆子忍不住破涕苦笑。 

      只见小石头马上已睡着了,真是心无旁骛。天更黑了。 

      第二天一早,剃头了。关师父用剃刀一刮,一把柔软漆黑的头发飘洒下地,如一场黑色的雪。一下又一下…… 

      小豆子非常不情愿。一脸委屈。 

      “别动!”关师父把他头儿用力按住:“叫你别动!” 

      小豆子巴嗒着大眼睛。他一来,失去一样又一样。 

      关师父向着门外;“谁,给拿件棉衣来。”又吩咐:“小粽子你们两个换煤球去。顺便看看水开了没有。” 

      “是。”都是朗朗的应声。 

      小石头拎了棉衣来: 

      “凑合着穿。” 

      “谢谢师哥。” 

      头剃了,衣服一套,小豆子跟同门的师兄弟一个模样了。他把头摇了摇,又轻,又凉。不习惯。但混在一处,分不清智愚美丑,都是芸芸众生。 

      以后每天惺忪而起,大地未明,他们共同使用一个大汤锅的水洗脸。脸洗不干净,肚子也吃不饱。冻得缩着脖子,两手笼在袖里,由关师父领了,步行到北平西南城角的陶然亭喊嗓去。 


      陶然亭,它的中心是一座天然的土丘,远远望去,土丘上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寺宇,寺宇里面,自是雕梁画栋,玉阶明柱,配厢回廊,布局森严。但孩子们不往这边湾,他们随师父到亭下不远,一大片芦苇塘,周围丘陵起伏,荒野乱坟,地势开阔。 


      正是喊嗓的好地方。 

      孩子四散,各找一处运气练声: 

      “咿——呀——啊——呜——” 

      于晨光暧昧之际,一时便似赶不及回去的鬼,凄凄地哭喊。把太阳哭喊出来。 

      童稚的悲凉,向远方飘去,只迎上一些背了书包上学堂的同龄小孩,他们在奔跑跳跃追逐,佣人唤不住,过去了。 

      天已透亮,师父又领回四合院。街面上的早点铺刚起火开张,老百姓刚预算一天的忙碌。还没吃窝窝头,先听师父训话,大伙站得挺挺的,精神抖擞,手放背后,踏大字步。 


      师父在训话时更像皇上了: 

      “你们想不想成角儿?” 

      “想!”——文武百官在应和。 

      “梨园的饭碗是谁赏的?” 

      “是祖师爷赏的!” 

      “对!咱们京戏打乾隆年四大徽班进京,都差不多两百年了,真是越演越红越唱越响,你们总算是赶上了——” 

      然后他习惯以凌厉的目光横扫孩子们: 

      “不过,戏得师父教,窍得自己开。祖师爷给了饭碗,能不能盛上饭,还得看什么?” 

      “吃得苦!长本事!有出息!” 

      关师父满意了。 

      练功最初是走回场,师父持一根棍子,在地面上敲,笃、笃、笃…… 

      孩子们拉开山榜,一个跟一个。 

      “跟着点子走,快点,快点,手耗着,腿不能弯,步子别迈大了……” 

      日子过去了。就这样一圈一圈地在院子中走着,越来越快,总是走不完。棍子敲打突地停住,就得挺住亮相。一两个瘫下来,散漫的必吃上一记。到了稍息,腿不自已地在抖。好累。 


      还要压腿。把腿搁在横木梁上,身体压下去,立在地上的那条腿不够直,师父的棍子就来了。 

      一位香点燃着。大伙偷看什么时候它完了,又得换另一注耗上。 

      小癞子又泪汪汪的。 

      关师父很不高兴: 

      “什么?腿打不开?” 

      随手指点一个: 

      “你,给他那边撕撕腿,横一字。” 

      小豆子最害怕的,便是“撕腿”。背贴着墙,腿作横一字张开,师父命二人一组,一个给另一个的两腿间加砖块,一块一块的加,腿越撕越开。偷偷一瞥,小癞子眼看是熬不住了,痛苦得很。 


      此时,门外来了个戴镶铜眼镜的老师爷,一向给春花茶馆东家做事。来看看货色。 

      关师父一见,非常恭敬: 

      “早咧。师大爷。” 

      便把徒儿招来了: 

      “规规矩矩的呀,见人带笑脸呀。来!” 

      一壁赔笑: 

      “这些孩子夹磨得还瞅得过眼去。您瞧瞧。” 

      一个一个,棍子底下长大,什么抢背、鲤鱼打挺、乌龙绞技、侧空翻、飞腿、筋斗、下拱桥……,都算上路。老师爷早就看中小石头了,总是着他多做一两个,末了还来个摔叉。 


      “来了个新的。这娃儿身子软,好伶俐。小豆子,拧旋子看看。” 

      小豆子先整个人悬空一飞身,岂料心一慌,险险要扑倒,他提起精神,保持个燕式平衡,安全着陆。师父在旁看了,二话不说,心底也有分数。是比小石头还定当点。 

      谁知他立定了,忽儿悲从中来,大眼睛又巴嗒巴嗒地眨,滚着劫后余生的惊恐泪珠。 

      师父叱骂:“没摔着就哭,摔着了岂不要死?”小豆子眼泪马上往回滚去,一刹间连哭也不敢,心神不定。 

      “表演个朝天蹬,别再丢脸了。” 

      小豆子抬起腿,拉直,往额上扳,有点抖。 

      “朝天蹬嘛!”师父急了,“抬高,叫你抬高!直点!” 

      他一屁股跌在地上。 

      关师父气极,连带各人的把式都前功尽废似地,颜面过不去,怒火冲天: 

      “妈的,你也撕撕腿去!” 

      小豆子望向可怖的墙根。小癞子正受刑般耗着,哭哑了嗓子: 

      “疼死了!娘呀,我死给你看呀,您领我回家去吧,我要回家……” 

      他想,自己也要受同样的罪,上刑场了。脸色白了,先踢腿,松筋骨。 

      “哎——” 

      小三子给他加砖块。一、二、三、四……撕心裂肺的叫声,大伙都听见了。小石头心中有点不忍。 

      乘师父讪讪地送老师爷出门时,小石头偷偷开溜,至墙根,左右一望,双手搓搓小豆子的腿,趁无人发觉,假装踢石子,一脚把砖踢走。一块,两块。又若无其事地跑开。 


      为此,小豆子觉得这师哥最好。 

      小石头为了自己的义举窃喜: 

      “好些吧?嘻嘻!” 

      只见小豆子脸色一变。情况不妙了。一回头,关师父满脸怒容: 

      “戏还没学成,倒先学着偷工减料!丢人现眼!都不想活了!” 

      一声虎吼: 

      “他妈的!还拉帮结党,白费我心机!全都给我打!搬板凳,打通堂!” 

      “打通堂”,就是科班的规矩,一个不对,全体株连,无一幸免。 

      孩子们跑不了,一个换一个,各剥下半截裤子,趴在长板凳上,轮流被师父打屁股。啪啪啪啦的响。 

      隔壁的人家,早已习惯打骂之声。 

      关师父狠狠地打: 

      “臭泥巴,吃不得苦!一颗老鼠粪,坏我一锅汤!” 

      心中一股郁闷之气,都发泄在这一顿打上。不如意的人太多了,女人可以哭,孩子可以哭,但堂堂男子,只能假不同的借口抒泄:轰烈地打喷嚏、凶狠地打呵欠、向无法还手的弱小吼叫。这些汹涌澎湃,自是因为小丈夫,吐气扬眉的机会安在?又一生了,只能这样吐吐气吧。生活逼人呀,私底下的失望、恐慌、伤痛……都是手底下孩子不长进,都是下三滥烂泥巴。 


      他的凶悍,盖住一切心事。重重心事,重重的不如意。想当初,自己也是个好角儿呀…… 

      轮到主角爬上板凳了。 

      小石头是个挨打的“老手”,在痛楚中不忘叮嘱小豆子:“绷紧——屁股——就不疼——。” 

      小豆子涕泪淋漓,绷紧屁股,啃着板凳头。 

      “你这当师哥的该打不该打?” 

      又怒问: 

      “你说,你师哥这么纵容你,该打不该打?说!” 

      小豆子一句话也不肯说。 

      “不说?你拧?” 

      把气都出在他身上了。关师父跟他干上了:“我就是要治你!” 

      忽尔像个冤家对头人。打得更凶。 

      小豆子死命忍着。 

      交春了。 

      他也来了好几个月,与弟兄们一块,同游共息,由初雪至雪霁。 

      孩子们都没穿过好衣服。他们身上的,原是个面口袋,染成黑色,或是深颜色,做衣服,冬天加一层棉,便是棉衣。春暖了,把棉花抽出来搁好,变成两层的夹衣。到了夏天,许是再抽下一层,便是件单衣。大的孩子不合穿,传给小一点的孩子。破得不能穿了,最后把破布用浆糊校起来,打成“袼褙”做鞋穿。 


      天桥去熟了,混得不错,不过卖艺的,不能老在一个地方耍猴,也不能老是耍猴。难道吃定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