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议和条款的商定将较前容易了,中日战争亦将停止进行”。 1895年4月17 
   日马关条约签订。条约规定:(一)清政府承认朝鲜国独立自主,不再向中 
  国朝贡;(二)向日本赔款二亿两;(三)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四)开放重庆、苏州、杭州和沙市为商埠;(五)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开设 
  工厂,从事工业和各项制造业。 
        中国方面的反应十分强烈。李鸿章被指责为卖国。当时驻南京的总督张 
  之洞反对批准条约,一些聚在北京应试的举子几次上书,要求清廷废约,继 
                            ① 
  续战斗 (见第五章)。 但是清政府不顾这些反对意见,还是在1895年5月 
  8日交换了条约的批准书。 
       台湾岛上的中国领导人强烈地抵制割让他们的岛屿;这个岛屿自中法战 
                                               ② 
  争以后已改为行省,而且经过首任巡抚的努力经营已在现代化方面有了相 
  当可观的进展(见第四章)。5月25日,岛上的领袖们宣告独立,并宣布台 
  湾为共和国,改现任巡抚为总统。在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之子李经方— 
  —的压力下,再加上日军的行动,这一地方性运动终于在1895年10月被镇 
  压下去,台湾转归日本统治。 
       今天再来估计这场战争,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首先, 
  战争的一方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 
  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作为另一方的中国,它的政府和人民基本 
  上是各行其是的实体。日本的战争努力动员了举国一致的力量,而中国人民 
  几乎没有受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和李鸿章的淮军。其 
  次,中国方面事权不明确,指挥不统一,没有全国范围的动员。总理衙门、 
  地方当局以及不负责任的清流党官员各执一词,主张互异,使得清廷难下决 
  心。李鸿章掌管外交和朝鲜的军务,却无权决定政策性事宜,也无权控制他 
  所辖范围以外的舰只和军队 (见第四章)。 
       第三,清廷的腐败和北洋水师指挥的昏庸,从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中国 
  的命运。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数百万两建造颐和园的行径,她对太监的信 
  任以及世风普遍败坏,都是造成这次失败的原因。李鸿章在北洋水师中选用 
  僚属只凭与他个人的亲疏关系和是否为他私人效劳,而不管他们方正与否, 
  因此在北洋水师指挥部中不正之风盛极一时。许多将领都向阉宦总管李莲英 

祸历史丛书》,第5 册。 
② 李守孔:《中国近代史》,第464—465 页。 
① 在1895 年4 月30  日的请愿书中,签名的人数有1200—1300 人。 
② 即刘铭传。 

… Page 102…

讨好,用贪污的公款给他送礼,李莲英又转而庇护他们的不法行为。尽管北 
洋水师貌似强大,实际上已不堪一击了。李鸿章深知北洋水师的弱点,所以 
他在决心作战以前曾使尽了外交手段。 
     第四,李鸿章的外交有它的局限性:他不懂国际上的政治形势;迷信个 
人说服本领;想依靠那套陈旧的以夷制夷政策。当俄国没有出面替中国斡旋 
时,李鸿章便转向英、美求助,但是它们谁也不能有效地遏制日本。 

… Page 103…

                              “瓜分中国”的危险 

                                      三国干涉 

       1895年4月23日,俄、法、德三国联合照会东京提出警告说,日本占 
  有辽东半岛将直接威胁北京的安全,使朝鲜的独立成为欺人之谈,并且还威 
  胁着整个远东的和平。俄国对日本登上亚洲大陆存有戒心,它自己也在觊觎 
  大连和旅顺这两个不冻港,所以就鼓动了这次干涉。俄国的财政大臣维特伯 
  爵强调指出,“当务之急是制止日本渗入中国心脏和在辽东半岛取得立足 
         ① 
  点”。 因此,俄国决定要使辽东半岛保持“战前原状”,并决定采取任何 
  必要的行动——包括轰击日方港口——以求取得日本同意。参加俄国这一行 
  动的有它在俄法同盟中的盟友法国,还有很愿俄国继续忙于东方事务以期减 
  缓它对欧洲的压力的德国。为了使这项劝告更为有力,俄国召回了它驻在中 
  国和日本港口内的舰只,宣布海参崴为战争地带,并在该地集结军队。英国 
  执行不介入的政策,主要是因为辽东地区与英国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而且英 
  国首相罗斯贝利害怕对日本用兵。① 
       早在和约签订以前,伊藤和陆奥宗光就已认为欧洲可能干涉,并且力主 
  日本应克制对大陆的领土要求。然而日本的军界却坚持割地是战争胜利的主 
  要标志。这时,日本在三国干涉面前有三种选择:(一)拒绝警告,不惜一 
  战;(二)就辽东问题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三)接受三国提出的主张。1895 
  年4月24日,御前会议赞成第二项行动方案,但是外相陆奥宗光反对,因 
  为他耽心西方列强可能乘开会之机改动和约的其他条款。最后,日本政府决 
  定由中国付银五千万两赎回辽东。列强将赎款减为三千万两,于是李鸿章便 
  与日本驻中国公使林董于1895年11月4日签订了正式的赎辽协定。 
       俄国人由于进行这次干涉,并且应允在还债第一年借银一亿两给中国偿 
  付对日赔款,因而赢得了中国人的感激。当时清政府的岁入为八千九百万 
  两,在此情况下它几乎不能偿付这样一笔巨额赔款。1895年,北京向俄…法 
  银行财团借款四亿法郎,利息为四厘。随后于1896和1898年,又向德…英 
  银行总会借款两次,每次一千六百万英镑,利息分别为五厘和四厘五。 

                                   中俄秘密结盟 

       由于俄国表现的友谊给人留下了好感,中国的高级官员们纷纷赞成联 
  俄,以保证将来不致受日本和西方国家的侵略。在1874年的争论和1878— 
  1881年的伊犁危机中已表现出亲俄倾向的李鸿章,对英国在中日战争中没有 

① 维特:《维特伯爵回忆录》,亚莫林斯基翻译并编辑的英文译本,第83 页。 
①  L。K。杨: 《1895—1902 年英国的对华政策》,第17—18 页。 

… Page 104…

  帮助中国颇感失望。此事促使他把联俄看成未来中国外交的主要原则。结 
  果,慈禧太后也同意联俄方针。 
       就俄国来说,维特伯爵希望清政府同意俄国取道满洲把西伯利亚大铁路 
  修到海参崴,所以他是欢迎中俄结盟的。这条取道满洲的线路可以使铁路缩 
  短三百五十英里,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和金饯,还可以促进维特提出的向中国 
  和平渗透的政策。维特遭到外交部亚洲司以及阿穆尔省省长的反对,反对者 
  觉得这一计划会引起其他列强的反对,同时可能加速对中国的瓜分。可是, 
  维特因有沙皇的支持,便指令驻中国公使喀西尼向李鸿章解释,说这条大铁 
  路将便于调动俄国军队以保卫中国。虽然进行了几次讨论,但是双方并未形 
  成正式条约,尽管英国的《字林西报》曾作过“喀西尼协定”的报道。 
       有关铁路修筑权以及中俄结盟的谈判终于在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加 
  冕之际实现了。原先一名中级官员奉命参加加冕典礼,可是喀西尼私下表示 
  不满,认为换一位与李鸿章品级相当的人赴此盛典似更为合适。据说沙皇曾 
  给慈禧太后发电,表示宁愿中国派李鸿章前往。这位已经失宠的七十四虚岁 
  的李鸿章便被任命为一等钦差大臣首次出使西方,去参加俄皇的加冕典礼和 
  历访英、法、德、美各国的统治者。维特在他的回忆录中曾就此事写道:“…… 
  我希望在他到达俄国以前,劝阻他访问其他欧洲国家,因为我很清楚,李鸿 
                                                                  ① 
  章在欧洲必然会成为欧洲政治家们施展种种阴谋的对象”。 因此,沙皇派 
  遣了他的亲信大臣乌赫托姆斯基亲王前往苏伊士“邀截”李鸿章,并将他护 
  送至敖得萨。 
       在圣彼得堡期间,维特竭力使李鸿章相信,为了在紧急情况时能向中国 
  提供军事援助,俄国需要有一条从欧俄部分直达海参崴的最短的铁路线。这 
  条铁路线由于横贯蒙古和满洲北部,可以提高它所通过的土地的生产能力, 
  也不会遭到日本反对,因为它能把日本和欧洲连接起来。李鸿章暗自欣赏这 
  个计划,他向北京奏报说,该计划可阻止英国和日本日后的扩张,所以对中 
  俄双方都有利。维特和李鸿章就下列三项原则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中国允许俄国自赤塔修筑一条铁路到达海参崴,铁路可交由一商 
  办的中东铁路局管理。 
        (二)中国划出一片土地足够供铁路建筑房屋和管理之用,路局在该地 
  区内拥有全权,包括设置警察权。满三十六年后中国可用七亿卢布赎回该铁 
  路;如满八十年则可无偿地交还中国。 
        (三)日本如进攻中国、朝鲜或俄国在远东的土地,中、俄两国应互相 
  援助。 
       据传说,李鸿章曾从俄国受贿一百五十万美元,至少第一笔报酬似已付 
  清。维特否认有此事,不过即使此事属实,这笔贿赂在李鸿章思想中也不是 
  决定性的,因为他来到俄国的明确目的就是要缔结一项密约。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