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一起,成了主要的媒介物,湖南维新运动的思想和活动就是通过它们公 
  开宣传的。唐才常、谭嗣同、易鼐和樊锥等激进派控制了这两份报纸。特别 
  是唐才常,他在两报的编辑部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思想观点方面,唐才常和康有为、谭嗣同二人是接近的。象康有为那 
  样,他公开声称是今文学派的信徒,相信儒家的中心思想是历史进步和制度 
  变革的理想。虽则在表述思想上不如谭嗣同那样有系统,他在对待中国传 
  统,特别是中国的政治秩序方面,和谭嗣同有许多共同的看法,持同样的批 
  判态度。他象谭嗣同一样,谴责君主制是人类自私心理的最赤裸裸的表现, 
  欢呼民主制应该是未来的秩序。正与康有为和谭嗣同的情况一样,唐才常的 
  道德的和政治的激进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兼收并蓄的,不但受各种传统思想影 
  响,而且也带有西方的深刻烙印。唐才常由于有这种吸收各家之说的背景和 
  激进的观点,所以能和谭嗣同以及其他年青的湖南学者一起,把《湘学报》 
                                                    ② 
  和《湘报》变成促使新思想萌发的肥沃园地。 
       随着这些新的文化机构在1897年末和1898年初的出现,维新运动变得 
  更加激进起来。这既使保守派,也使绅士…官员感到惊慌,虽然后者前此一 
  直是许多维新计划的强有力的支持者。结果是维新者的队伍产生了分裂。温 
  和派此时和保守的绅士…官员合力攻击激进派,并且试图向他们泼冷水。分 
  裂最后在1898年春天爆发成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 
       由保守派和温和派联合发起的攻击在夏初达到顶点,当时王先谦和省内 
  绅士的其他领袖组织长沙三个书院的学生起草湘省学约。在学约中他们试图 
  提出共同的思想立场,来反对他们认为的当时正风靡全省的危险的异端。对 
  于他们来说,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和信仰正处在危急关头。为了保卫这些价 
  值和信仰并反对日益猖獗的异端,他们认为自己正在遵循孟子和韩愈的受人 
  尊敬的道统。正象孟子拒杨墨和韩愈辟佛老来保卫儒家那样,他们现在决心 

王 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第101—133 页。皮锡瑞:《师复堂未刊日记》,见《湖南历史资料》, 

 Ⅰ(1958 年)第80 页。 
② 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第189—197 页。另见唐才质:《唐才常和时务学堂》,载《湖南历史 

资料》,Ⅲ(1958 年)第98—108 页。 

… Page 251…

  要反对康梁集团的异端以保卫儒家。       ① 
       按照这些湖南绅士的意见,这些异端中最主要的危险,总的来说是对中 
  国政治传统的公开批判,具体地说是对清政权的赤裸裸的攻击。同样使他们 
  感到惊骇的是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激进的解释。湖南绅士们对所有这些情况 
  的反应是强烈的。有些人进行全面的谴责;其他象叶德辉等人则逐点加以批 
  驳。所有这些反应的特点就是情绪激昂,这和儒家传统中进行学说之争时一 
  般所持的宽容态度截然不同。② 
       这种不同不是偶然的。传统的学说之争之所以容易持宽容态度是基于这 
  样的事实:若干世纪以来在儒家学者中间的思想分歧通常是在共同信仰传统 
  的主要价值和制度的基础上出现的。湖南的绅士发现,康梁集团的思想正在 
  向他们的基本信念挑战。首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一口气同时否认了理 
  学正统和流行的汉学学派二者的正当性。况且在康氏的《孔子改制考》中, 
  他进一步断言,在儒家思想体制中改变君主政体这个神圣的政治制度,不仅 
  是正当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进一步证实康有为的这些解释隐含政治 
  颠覆之意,湖南人指出,在康梁集团的书信和著作中普遍以孔子出生纪年来 
  代替当时在位的清帝年号纪年。在大多数湖南士大夫看来,这等于是否认了 
  清王朝的合法性。 
       更加令人惊骇的是,激进的维新派公开鼓吹西方的民权和平等理想。对 
  于大多数绅士来说,宣传这些理想,是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的神圣核心— 
  —儒家三纲学说——的正面挑战。三纲说有两个明显的性质:一是独裁主 
  义,因为三纲是无条件的统治;一是不可违抗性。正统的儒家世界观认为, 
  人类秩序是和宇宙秩序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作为人类秩序核心的 
  三纲被看作是宇宙秩序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所固有的。这种儒家宇宙观的 
  神话仍然支配着大多数中国士大夫的道德观和社会思想。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新思想间接和直接地向这种学说挑战。当西方的自 
  然科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入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自然主义世界观时便 
  出现了间接的挑战。这就不可避免地逐步破坏了儒家所主张的人类社会秩序 
  寓于宇宙秩序之中的宇宙观的神话。一旦没有这种神话的支持,三纲之说必 
  然会丧失它的大部分传统的神圣性和说服力。① 
       新思想还直接破坏了三纲的道德合法性。谭嗣同的哲学坦率地攻击三纲 
  学说,但是他的《仁学》直到1900年后才出版,而且其影响只限于他的亲 
  密友人的有限范围之内。正面对三纲学说的挑战,只是在宣传有关人权和社 
  会平等的西方自由理想时才趋于公开的。 
       这些自由的理想和三纲学说的矛盾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当人权否定君臣 

① 《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142—145 页。也可参见苏舆:《翼教丛编》,卷5 第14—18 页。 
② 苏舆:《翼教丛编》,卷3 第30—34 页;卷4 第183 页。 
① 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第51 页。 

… Page 252…

  之间的独裁主义关系时,社会平等理想便和整个这个学说的独裁主义要旨发 
  生了冲突。因此,许多湖南士大夫斥责平等理想是对集团特权的伦理观和上 
  下隶属原则的彻底否定,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认为这两者是古老的社会 
  和道德秩序的中心。这种斥责在一个保守的湖南人曾廉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得 
  最为简明扼要:“变夷之议,始于言技,继之以言政,益之以言教,而君臣 
  父子夫妇之纲,荡然尽矣。君臣父子夫妇之纲废,于是天下之人视其亲长亦 
  不啻水中之萍,泛然相值而已……悍然忘君臣父子之义,于是乎忧先起于萧 
  墙……而隶卒优倡俨然临于簪缨巾卷之上。” 
       曾廉与他的许多同伴都认为,接受社会平等理想简直是意味着颠倒了乾 
  坤。尽管激进的维新之士从来没有全面而公开地攻击三纲学说,可是几乎所 
  有斥责新思想的湖南绅士都大声疾呼反对这些理想,这也没有什么可以奇怪 
  的。因为对于大多数绅士学者来说,已不是某个儒家价值观或某个传统制度 
  处于危险之中的问题,而是危及全部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神圣核心的问题。对 
  于他们来说,西方思想的传入正在威胁着儒家思想体系与中国人之所以为中 
  国人这二者的本质。① 
       对于康梁新思想的理论上的攻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运动。当1898年春 
  夏这种攻击在湖南展开时,反对激进派的运动也在其他地方进行着。御史们 
  向朝廷提出弹章,揭发康有为的异端学说和变法活动,一个官僚学者王仁俊 
                                                      ② 
  在上海的《实学报》上批驳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但是湖南之外最有力的反 
  击来自以张之洞为中心的一群著名的官僚学者。 
       1898年春,张之洞出版了他的《劝学篇》,他同意湖南绅士的基本论点, 
  但是发挥得更加深刻。从春末到仲夏,此书在《湘学报》上分期刊载,给反 
  对激进派的十字军运动以有力的思想支持。 
       按照张之洞的观点,康有为的思想可以用他提出的作为运动目标的三句 
  口号来概括:保国、保教、保种。但是张之洞认为,把这些目标割裂开来作 
  为独立的目标,则是错误的。应该只有一个目标,即保国;达到这个目标, 
  就自然而然地会达到其他两个目标。 
       张之洞认为保种有赖于保国,其原因是很容易了解的;但是他为什么认 
  为保教可以归结为保国,这就有必要探究一下他所使用的“国家”概念了。 
  必须记住,张之洞所确定的保国思想,主要是为了反驳康有为的思想。在康 
  有为的思想中,至少如在保国会的序言和指导章程中所反映的那样,“国” 
  很清楚地指包括中国版图内全体人民的共同的实体。在梁启超的政治著作 
  中,特别是在他的“群”的思想中,“国”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地理区域 
  中全体人民的集合体,这一定义就表述得更为清楚了。然而,这种“国”的 
  总概念在张之洞的政治思想中是没有位置的,他把中国完全等同于具体的清 

① 苏舆:《翼教丛编》,卷4 第1—83 页;卷5 第12—13 页、14—18 页。 
②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丛》,第251 页;苏舆:《翼教丛编》,卷3 第14—25 页。 

… Page 253…

  王朝的皇室。保国,首先是要保清朝。因此在他论及忠时,他列举清朝过去 
  执行的十五项政策作为它的仁政的表现,以此强调清朝是人民效忠的当然对 
  象。这些仁政使清朝有别于欧洲国家,也有别于包括汉唐在内的以前的中国 
  王朝,所以它完全有理由要求人民效忠。张之洞的思想中有一种寓意,即象 
  康梁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