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大。很明显,进口机制棉纱的主要市场就是棉花种植和手工业最不发达的 
  地区。廉价的进口棉纱使过去从江南或湖北购买棉布或较贵的原棉的那些地 
  区的手工织布业的经济发展有了可能。产量很低的那种手工纺纱业衰落了, 
  而用进口纱制的经纱和本地纬纱织成的土布在四川等地区同纯手工纱织的 
  布以及外国布匹竞争;例如在那些地方,据报告说,“印度棉纱正在扼杀当 
  地仅有的一些棉花种植业,而印度棉纱一旦织成棉布,就打击了土布,还程 
  度较轻地打击了进口的灰衬衣布。”② 
       所以洋纱流入量增加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原来在十九世纪上半期集中 
  在主要产棉省的手工织布业向各地分散。虽然较老的织布中心在一开始就受 

① 布莱克本商会: 《1896—1897 年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报告书》,内维尔和贝尔部分,第212 页。 
② 《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报告书》,F。A。S。伯恩部分,第5 — 6 页。 

… Page 26…

到了打击,但它们为了在原来的市场上竞争,也不得不采用机制纱。从十九 
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日本纱在沙市和汉口地区开始被大量用作经纱。虽然 
进口棉纱没有在江南获得巨大市场,但江南的手工织工在二十世纪初期成了 
上海日益发展的棉纺厂的产品的主要购买者。此外,机制纱的采用加强了整 
个手工织布业。用进口纱和手工纺纱混合织成的布在价格和耐用方面都特别 
适合当时的中国市场。使用国产原棉的家庭纺织业在中国农村的许多地方仍 
占重要的地位,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市场出售的纺纱首先被进口纱代替,后 
来又被通商口岸的华资和外资纱厂的机制纱代替。 

               表八  1899—1913年创办的142家手工业织布工场中 
                          有关资本、织机和工人数字 

                         有资料的 
                                    总数       平均数 最大  最小 
                         工场 数 
       资本(中国元)          67 660;2209;85470;000200 
       织 机  数               37  3;307 89                36012 
       工 人  数               96 14;9721561;2645 
        材料来源:彭泽益编: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1840—1949》;第2 
        册;第369—376页。 
     虽然织布业主要仍是个体户手工业,但在刚进入本世纪之际,工业组织 
的其他形式已在有些地方出现。由于有了较便宜的机制纱的供应,有了能提 
高织布者日产量的改进的木质织布机和从日本引进的铁齿轮织布机,这些变 
化加快了。有一份计算材料记载,在1899—1913年期间共创办了142家手 
工纺织工场,其中69家设在江苏省,以上海制的棉纱供应它们,15家设在 
山东,14家设在直隶(河北),9家设在四川,山西、福建和广东各设7家, 
6家设在湖北,4家设在满洲,3家设在浙江,1家设在贵州。表八说明了这 
些工场的规模和设备。 
     有一种转手的织布形式,布商把棉纱贷给其中有的已经不干农活的农村 
织布者,由他们按商人雇主指定的花样织布,计件取酬;这种形式在许多地 
方与自己经营的农村织布者一起得到发展。还没有材料可以说明这种贷放制 
度的实际规模,但在直隶(河北)的高阳和宝坻、山东的潍县和浙江的硖石 
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例子。在前三个例子中,贷放的方式从二十世纪第一个 
十年直到二十年代中期发展得相当快。它特别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及 
其后不久,但随即急剧衰退。对那些不能再依靠农业收入来缓和需求动荡不 
定的冲击的人来说,这类农村织布业本质上是一种不稳定的职业。它是一种 
为非本地市场生产的工业,但缺乏对不可避免的变化作出反应的近代组织和 
财政设施。 
     棉布进口的增长速度比棉纱慢得多,这主要是手工织布业的规模和力量 
造成的;在前面我已谈过,手工织布业因采用了机制纱而得到加强。相对地 

… Page 27…

  说,农村地区很少使用进口洋布;洋布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城镇较富裕的工匠 
  和商人。驻厦门的英国领事在1886年报告说: 
        “在十八个省及其他大片土地上艰苦劳动的千千万万下层中国人不穿 
  洋布而穿土布,这个事实早已人所周知了。经询问一个中国人原因何在时, 
  他回答说: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经穿三到五倍,因为它不 
  那么容易穿破,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得多。为什么土布比较暖和?他 
  说,因为织土布用的纱与洋纱大不相同,它是暖性的。因此,当一个富商穿 
  破了三四套漂亮的洋布衣服时,工人、农民、脚夫和船夫会对一套较粗糙的、 
  但事实上质地较好的衣服感到心满意足,而且一定会心满意足。”① 
       机制经纱和手工纬纱结合起来使用,就制成了完全能与外国布匹竞争 
  的、甚至更好的棉布。布莱克本访华团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 
  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① 
       根据1871—1880年原棉的年平均产量为七百万担而1901—1910年的数 
  字与此大致相同这一假设,我曾试图计算在这两个十年中年平均消费的纱和 
  布的数字。表九扼要地列出了这个计算。从表上马上可以看出,棉纱的总消 
  费量从第一段到第二段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了。但是在第一段时期几 
  乎占垄断地位的手工棉纱不但在绝对数字上,而且在占棉纱总供应量的比重 
  上,都急剧下降。产量下降了二百四十万担,这样,手工棉纱在1901—1910 
  年的年平均产量只有1871—1880年年平均产量的一半。手工棉纱占棉纱总 
  消费量的比重从98%下降到42%。手工棉纱被国内的和进口的机制棉纱代 
  替。在第一段时期,中国还没有建立近代的纺纱厂,但到1901—1910年期 
  间,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的华资纱厂和外资纱厂生产的棉纱将近棉纱总消费 
  量的18%,按绝对数字计算,这个产量约等于1871—1880年到1901—1910 
  年棉纱消费量的增加总数。但远为重要的是,1901—1910年进口纱的增长数 
  量几乎与手工纱产量相等。进口纱从1871—1880年占总消费量的2%增加到 
  1901—1910年的40%,按绝对数字计算,后一段时期是前一段时期的二十 
  四倍。 
       布的总消费量,不论按码或是按平方码计算,也都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 
  加。国内织布厂的产量在1871—1880年还等于零,在1901—1910年也依然 
  微不足道;大发展只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才出现。进口布匹虽然从第 
  一段时期到第二段时期有所增加,但与进口纱比较,增加的程度并不显著。 
  1871—1880年 

                    表九  1871—1880年和1901—1910年棉纱棉布 
                                   消费量的估计数字 

① 《厦门领事区关于土布使用的报告》(英国外交部档案,杂项,1886 年第19 号),第4 页。 
① 《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报告书》,F。S。A。伯恩部分,第36 页。 

… Page 28…

                        1。 棉       纱 
                         1871—1880年             1901—1910年 
                         担           %           担          % 
       国内纺织厂        —           —         1;055;04017。98 
       进      口        97,451 1。96 2;363;00040。27 
       手 工 业         4;882;38198。04 2;449;71541。75 
       合      计       4;979;832100。005;867;755100。00 
                      2。 棉           布 
                         1871—1880年 
                         码           %         平方码        % 
       国内纺织厂        —           —          —           — 
       进      口     414;805;00011。40376;165;00018。92 
       手 工 业  3;224;960;44088。601;612;480;22081。08 
       合      计  3;639;765;440100。001;988;645;220100。00 
                         1901—1910年 
                         码           %         平方码        % 
       国内纺织厂      25;200;0000。57 24;494;4000。97 
       进      口     721;400;00016。23654;200;00025。87 
       手 工 业  3;699;890;43483。201;849;945;21773。16 
       合      计  4;446;490;434100。002;528;639;617100。00 
      材料来源:费维恺:《1871—1911年中国手工业的和机制的棉纺织业》, 
      载 《经济史杂志》;第30卷第2期 (1970年6月),第338—378页。 

的年平均进口布为棉布总消费量的11%(码)和19%(平方码),而在1901 
—1910年的年平均数分别增加到16%和26%。与进口纱数量的显著增加形成 
明显对比的主要原因是,手工织布从前一个十年到后一个十年这段期间,在 
外国竞争的面前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手工织布的比重稍有下降,但织布的绝对数量从1871—1880年每平均 
年度的32亿码增加到1901—1910年每平均年度的37亿码。这一增长是值 
得夸耀的,它显示了手工织布业的力量,但如果没有洋布进口的话,肯定会 
增长得更多。许多过去以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