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能读到这篇文章。他们的“希望”并非凭空而来,在“八·一八”大检阅宋彬彬给毛
泽东戴上了红卫兵的袖章之后,在毛泽东亲笔写了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支持信之后,
《出身论》的拥护者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希望”。
在他们尚且纯真的心灵中,毛泽东看过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奇迹般地“表示热烈的
支持”。因为,据说毛泽东家庭出身也是富农,毛泽东一定会同情、理解他们这些出身
不好的子女。
基于这种“希望”,遇罗克曾先后5次给毛泽东写信,呈上洋洋万余言的《出身论》,
并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他要求给一个机会,让他向中央汇报《出身论》的写作依据,
阐述《出身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信一封封发出去了,他和同伴们耐心地等待着。
然而奇迹始终都没有发生。
倒是等来了另一个坏消息:1967年4月14日,戚本禹代表中央文革表态:“《出身论》
是大毒草,恶意歪曲党的阶级路线,挑动出身不好的青年向党进攻。”
戚本禹的表态,宣判了《出身论》的死刑,遇罗克随时都面临被“专政”的危险。
面对冷酷的现实,遇罗克无声地低下了头,他失败了。真理又一次输给了邪恶,又
一次输给了权势。他的失败,意味着正义被污辱,意味着亿万出身不好的“狗崽子”将
坠入更黑暗的深渊。
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遇罗克写道:“无论怎么讲,围绕《出身论》的斗争,我是失
败的一方,也许是‘光荣’的失败,也许是‘暂时’的失败,但归根到底还是失败。”
但是“这个问题终究是会解决的。把一部分人的尊严建筑在另一部分人的侮辱之上,是
不合理的。这种尊严是维持不住的,这种手段也是不能奏效的。”在给另一位友人的信
中他写道:“我们不是阴暗角落里的跳蚤,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那么脉络分明。整
个一部历史,并非一册因果报应的善书,罚不当罪的决不是没有,即使将来真相会大白
于天下。”
他已经预感到了前途不会平安,遇罗克坦然地对伙伴们说:“把一切都放到我身上
好了,你们不必去承担什么,因为那样也不会减轻我身上的罪名,反而只能给你们自己
找麻烦。”
中央文革不相信《出身论》会出自一个20多岁的青年工人之手,他们怀疑在遇罗克
的身后一定有背景,有黑手操纵。于是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跟踪、盯梢、邮件屡
屡被检查。凡是与遇罗克有关系的人,也一个个遭到了各种各样的审查和“帮助”。
在被捕的前几天,遇罗克在一则日记中写道:“如果我自欺了,或屈服于探索真理
之外的东西,那将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事。我要做一名马列主义的忠实信徒,为共产主
义事业而献身。”
1968年元旦,新年带给遇罗克的是一份黑色的礼物。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
部部长亲自批准逮捕了遇罗克;1月5日,一辆囚车开过来,在阵阵凄迷的警笛声中,遇
罗克被投进了监狱。
※ ※ ※
共和国最优秀的儿女,被共和国剥夺了所有的权利。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历史就是
这么辛酸。历史就是这么沉重。
遇罗克却依然那么执着,他还是坚持他的真理。
在狱中他说:“历史是会评价我的功过的。”
是的,历史总有一天会把这所有的一切重新评说。但是很多人等不到那一天了——
比如遇罗克。
1970年3月5日,遇罗克被指控犯有“恶毒攻击罪”和“组织反革命集团罪”,“罪
大恶极,民愤极大,依法判决死刑,立即执行。”
一声枪响,大地也在抖动。
追求真理,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难怪在这个国家追求真理的人总是少得可怜。
为追求真理,失去生命的何止遇罗克一人!在北京,一名少不更事的少年因为贴了
张“《出身论》作者永垂不朽!”的标语,被判处8年徒刑;受《出身论》的感召而与遇
罗克联系过的人,被定为“遇罗克反革命集团”成员,横遭迫害;北京市地质学院附中
女学生郑小舟,珍藏并宣传《出身论》,公开提出18个问题向中央文革挑战,最后身陷
囹圄,惨死狱中……。
现在已说不清究竟有多少人为此付出过代价了。
悲凉吗?惨痛吗?当然是的。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样悲凉、惨痛的人间戏剧何
其多,遇罗克的悲剧,只是无数幕悲剧中的普通一幕。
让我们以生者的名义请求历史记住:人类曾有过这黑暗的一页!人类不应该再出现
这黑暗的一页!
3—3、老红卫兵失宠
“联动”诞生前后
“血统论”与《出身论》经过一番厮杀,两败俱伤,谁也没逃脱掉失败的下场。伤
虽伤矣,但程度仍有所不同。当遇罗克用鲜血和生命祭奠了《出身论》时,《出身论》
事实上已经粉身碎骨地入下阵来,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恐怕再也没有谁有勇气去
重新举起这面浸满鲜血的大旗了。而“血统论”的受伤,只是伤在表皮上。在有数千年
封建传统的中国,“血统论”有根深蒂固的基础。刚在文化大革命中兴起的红卫兵运动,
更是同“血统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随着谭力夫被批判,从表面上看,“血统
论”开始遭人唾骂,然而在人们思想深处,“血统论”依然牢固地占据着原先的地盘,
一时半会肯定不会退出。在这种背景下,实际存在的血统论,被批判的“血统论”以及
潜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血统论,三者扭结在一起,以三种变形的形式各自发展着。
“联动”的诞生,便是其中一种形式的发展结果。
※ ※ ※
破四旧后,开始大串连。牛皖平,北京大学附中一位品学兼优的高材生,约了几个
红卫兵战友去外地开开眼界。这位天真的学生预备党员,以一腔热诚响应党的号召,积
极投身文化大革命,真挚地向往全国都能成为一所“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在
大串连途中,他甚至还和红卫兵战友在一起商议过,是不是把北大附中搬到东北或内蒙
古,搞成半工半读、半牧半读的学校呢?
很快,现实和理想发生了冲突。在牛皖平和他的红卫兵战友所到之地,“炮轰”不
断升级,省委、市委的各级领导班子基本瘫痪,党委和党委负责人纷纷落马成了黑帮……。
如果说这一切还能容忍的话,回到北京之后,他们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被“打翻在
地,再踏上一只脚”,造反带来的灾难已经降落到了他们自己的头上,他们原先“红色
贵族”的地位正在动摇,甚至还有可能坠入社会的最底层,成为连云黑帮后代,成为新
的“狗崽子”。
他们愤怒了。他们突然清醒过来,共和国的危机和自身的危机纠缠在一起,使他们
卷入漩涡之中。他们开始了一轮新的思考和战斗。
这些敏感的老红卫兵们,即使在愤怒之中也没有忘记斗争策略。他们中间,有着极
其复杂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条条根脉甚至可以把他们同中南海直接联系起来。从各
种途径,他们已经听出了中央有两种不太一样的声音。
他们得选择其中的一个声音。他们知道,如果中央的两个声音都不支持他们的话,
他们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
在喧嚣的声浪中,他们的耳朵在搜寻着。
10月22日,周恩来在国务院小礼堂接见红卫兵多数派代表时说:“怀疑一切是不科
学的,不能除了毛主席、林副主席都怀疑。怀疑是允许的,但总要有点根据。”在另一
次接见全国红卫兵的会上,周恩来又说:“是不是所有的领导机关都是黑帮呢?我们,
你们,没有一个人是这样看的。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一分为二。犯了路线性错误而没
有实际的反党行为,这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一般犯错误的人不能采取无情打击、残
酷斗争的态度。”
陈毅大声疾呼,仗义直言:“有人要搞垮我们党,我们要警惕他们的阴谋诡计!”
叶剑英说:“有的干部心脏病发了,倒下了,还要抓人家斗,还不让人家走。我对
这件事很愤恨!这些人没有无产阶级感情,不是无产阶级的军人。”
徐向前说:“我们解放军、海军、陆军、空军,随时保持战斗状态,一声令下,就
要开得动。”
周恩来和几位老帅的讲话使老红卫兵兴奋不已。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鼓舞了他们的勇气。
※ ※ ※
1966年11月27日,在北大附中教学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正酝酿一项重要的决定。
参加会议的是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石油学院附中、北京工业大学附中、八一学校等海
淀区十几所中学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他们大多数是革干、军干子弟,历史的使命感和
严峻的现实使他们紧紧地抱作一团,努力要形成一只铁拳头,准备朝他们认为应该打击
的地方打过去。
“联动”成立之后,所办的会刊名为《准备!》,鲜红的封皮上写着血淋淋的“准
备”二字,准备什么?封面下方是一片空白,只有“准备”二字后边拖着个巨大的惊叹
号,像虎视眈眈的炸弹悬在半空中,随时“准备”落下来爆炸。
11月27日的会议是由牛皖平主持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当前运动中出现的一系
列问题。
会议开始后,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共同的遭遇和相同的命运使老红卫兵们的话题集
中到了一点:
“中央文革就是中央文革,它既不是毛主席,也不是党中央,对它有意见为何提不
得?”
“现在谁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