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卫兵档案 作者:吴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字报的“首都红卫兵五·一六兵团”,而是变成了一种残酷打击的手段。
  清查“五·一六”,直到1976年“四人帮”彻底垮台,才不了了之。在此期间,红
卫兵运动遭到了摧毁性的打击。“红卫兵”一词的光辉与神圣,也渐渐脱落,渐渐显出
悲哀的结局。


  
6-2、红卫兵的祭日
  红卫兵运动的两次浪潮

  红卫兵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有着其诞生期、成长期和衰落期。综观
红卫兵运动的全过程,在变幻莫测的传单和战旗下,红卫兵运动有着两次大的浪潮。
  文革之初,最先揭竿而起的是北京市以革干、军干子弟为主体的一拨老红卫兵。他
们高举“造反有理”的大旗,向学校党委和工作组率先发难。然而,他们又是最先退却。
一旦他们“造反”的旌旗指向自己的父母亲,一旦形形色色的红卫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
冒出,他们最先有了失落、委屈和恼怒。
  这是红卫兵运动的第一次浪潮。这次浪潮以毛泽东“8·18”接见红卫兵为其鼎盛时
期,以“联动”被取缔为谢幕的日子。
  取而代之的是红卫兵运动的第二次浪潮。
  这次浪潮的主体是“造反派红卫兵”。其中的红卫兵领袖的骨干多是些文革前受压
抑、受排挤的知识分子以及平民子弟。他们不计较家庭出身,更为看重的是个人表现。
但是在阶级斗争的长期影响和社会压力面前,他们也往往推举几个出身红五类的红卫兵
进入领导圈子。造反派红卫兵宣称:“我们红卫兵以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革命学生为主
体。”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行动上,造反派红卫兵都要比老红卫兵走得更远。他们普遍
热衷于揪“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即使是在1967年秋天以后,造反派
红卫兵内部普遍又分化成两大派别时,揪走资派的矛盾焦点仍没有改变。两大派别红卫
兵组织都认为自己是最革命、最正确的。他们的争论从来不体现在该不该揪走资派上。
  造反派红卫兵也打击其他“牛鬼蛇神”。但是这些打击,都只是第二位、第三位。
  红卫兵运动的两次浪潮,都在经历了辉煌之后转为衰落。其辉煌让人炫目,其衰落
又让人悲哀。
  老红卫兵从文革之初的促进派、造反派,变为怀疑派、保守派、逍遥派、反动派,
他们的命运也人天之骄子变成阶下之囚。恰如毛泽东所断言的:红卫兵夏季是革命的,
冬季变成了反革命。
  老红卫兵的衰落过程正是造反派红卫兵兴起的过程。他们因为作了中央文革的“铁
拳头”而红极一时,迅速取代了老红卫兵。1967年夏季以后,全国真正“天下大乱”了,
毛泽东感到局面难于控制,屡屡给造反派红卫兵打招呼。但是,热昏之中的造反派红卫
兵仍然热衷于冲击“资产阶级司令部”,他们利用有利于自己的一部分毛泽东指示,继
续争取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毛泽东由希望变为失望,又由失望变为恼怒。后来,毛泽东
断然派出解放军、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从而结束了他曾寄予过厚望的红卫兵运动。
  造反派红卫兵的命运比老红卫兵更惨。在1968年以后,他们一次次被清查,一会儿
是“五·一六分子”,一会儿是“三种人”,在退出政治舞台多年之后,政治仍然频频
光顾他们,给予他们无情的清洗和打击。
  报告文学作家胡平、张胜友在《历史沉思录》中曾经描叙过这种“历史的误会”。
他们在文章中写道:
  无论是老“狗崽子”与新“狗崽子”,还是红卫兵内部总是存在的“唯我独革”的
两派,突然发现彼此又呆在了一起,虽然失去了一样的课桌,一样的课本,但眼前却一
样的远离故乡亲人,一样在风吹雨打、飞沙走石里劳作,一样地对昔日悲哀,对明天秘
不可测。有时在风雪弥漫的小镇,或是在蓬草枯瑟的山路上碰到,看到彼此都是同样褴
褛的衣着,同样疲惫的神色,这时再想不到不久前“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还有各自在“誓死捍卫”的口号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双方便只能在目光里飘过自嘲自
讽自贱,在嘴角挂上几丝无可奈何的、怆然的苦笑。你当过看客,我也当过看客。你曾
是角色,我也曾是角色。你可悲,我也可悲。你可笑,我也可笑。有了脓溃之后新生的
肉芽,有了痛定思痛的灵魂的大不安……。

  清华园百日大血战

  回顾红卫兵运动的历史,清华园的位置至关重要。
  清华园初建于明朝,是一位武乡候的庄园。明亡后,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
入主中原,建立起大清帝国。这些游牧民族的后裔们对造园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除世
人尽知的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建起的圆明园外,清华园也被扩建和重修。
  清末,满清皇帝顺应世界潮流作出了一些变革的举动。废科举,仿效西方兴建学堂,
便是其一。1911年,清廷利用“庚子赔款”退回的一部分,创立清华学堂,作为留美预
备学校。1925年,清华学堂正式发展成为清华大学,从而开始名扬四海。
  文化大革命开始,清华园便以红卫兵运动策源地的地位引人注目。清华园中,不断
出现一个个风云人物。
  如前所述,1966年5月29日,清华附中学生率先扯起第一面战旗,使“红卫兵”一词
脱颖而出。
  随着“联动”的垮台,以清华附中等中学学生为代表的老红卫兵,在独领风骚之后,
惨淡地退出了政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造反派红卫兵”。
  而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902班学生蒯大富,又是造反派红卫兵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因反工作组,蒯大富曾被关押,他以绝食绝水相抗争,顶住了突如其来的命运厄运,
成了清华园中的头号英雄。
  首都造反派红卫兵跨校际大联合时,蒯大富任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副司令,同时
兼任京城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核心组副组长。在其鼎盛时期,他与北大聂元梓、北
航韩爱晶、北师大谭厚兰、北京地质学院王大宾,并称为红卫兵五大领袖。而蒯大富的
位置,又居五大领袖之首。
  文化大革命进入1967年以后,全国范围内不断发生两派武斗,而且逐渐升级。在清
华园里,更是不例外。
  清华园,当时堪称红卫兵运动之源。清华红卫兵不仅仅在校园内搞运动,还插手外
地、外单位,去“支左”,支持“革命的左派”。
  清华园内,两派的斗争也势不两立。
  一派,是蒯大富为司令的“井冈山兵团”;另一派,是一沈姓学生为司令的“4·1
4兵团”。两派原是一同造反的战友,随着运动的发展,两派观点出现分岐,进而分化,
成为仇敌。
  其时,双方都在抢占楼房、构筑工事。
  清华园分为东西两区。其分界线是昔日著名的京张铁路路基。西区是一大片风景地
和少量建筑物,东区则有一幢幢宿舍、饭堂、教学楼馆、浴室及实验室。
  中央主楼是东区的主要建筑。它的外观厚重庄严,室内门厅高大,楼层空间很高,
连走廊都有两三米宽,十分气派结实,其建筑风格与莫斯科大学相同。
  武斗升级后,“4·14”派抢占了中央主楼、东区浴室、5号楼以及西区大礼堂附近
的科学馆;“井冈山”派则占领了7号楼、8号楼和西区大礼堂、旧电机馆、力学馆。
  双方剑拨弩张,作决一死战姿态。

          ※         ※         ※

  红卫兵在忙于打派仗,中央高层决策人物却在操心红卫兵的出路。
  文革之初,毛泽东要摧毁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便借小鬼打大鬼,极力支持红
卫兵的造反行为。到了1967年夏天,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已全线瓦解,天下大乱,
谁也难以控制当时的局势了,这时,毛泽东想要收回这些小鬼,让天下归于平静。
  他想让红卫兵先回到教室里。
  1967年秋天,毛泽东已委婉地在各种场合谈了自己的想法。其后不久,《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大、中小学都要复课闹革命》。
  同时,毛泽东对前一段的文化大革命大唱赞歌。同样也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
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最高最新指示”:“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整
个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有些地方前一段好象很乱,其实那是乱了敌人,锻炼
了群众。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形势会变得更好。”
  毛泽东头脑里的小小混乱导致了社会的大混乱。红卫兵大张旗鼓地宣传毛泽东关于
“形势大好”的另一个声音,对“复课闹革命”采取冷淡态度。他们虔诚地相信:曾经
戴过红卫兵袖章、热烈支持过红卫兵的毛泽东,会再一次支持红卫兵。
  因此,武斗不仅没有制止,反而一天天升级。
  1967年12月26日,毛泽东的生日。
  每逢生日这天,毛泽东都要安排一桌家宴,邀请他认为可以交谈的人来中南海钓鱼
台一聚。这天,也不例外。
  毛泽东的客人是中央文革小组的一帮秀才。
  这次,毛泽东重点谈了学校的问题,他说:“学校里要落实政策。”“政策不落实
是个大问题。尽管有清华的经验,有的就学,有的就不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有一
个就传达,有一个就不传达,并且还关了许多人,解放的人很少。”
  毛泽东的话中,有明显的不满意成分。
  在场的人谁也不敢接话,有的凝神聆听,有的埋头做笔记。接下来,毛泽东继续说:
“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放毒,几个反动标语在学校出现怕什么?教授、讲师不像军队,
他们手无寸铁。教授、讲师要放,我们把这些人推向国民党方面好吗?……”
  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