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无敌前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因其作战环境的特殊性,采用了电渣重熔精炼钢和自紧身管等先进技术,可使其寿命达到800发全装药穿甲弹。副炮为4座双联76毫米炮,高炮则与中国其它舰只相同,为标准的双联37毫米高炮。在后烟囱两侧各装一具三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有12枚鱼雷。

水上飞机也成为该舰的标准装备,在后烟囱后部有一个机库,可容纳两架“铁血一号”或最新的SZ-1J型水上侦察机,弹射器则装在后部3号主炮塔顶部。可随着炮塔的转动,朝着最合适的方向弹射起飞。由于此时中国的舰艇制造技术已经相当先进,所以,自动化程度或者应该叫机械化程度还是相当高的,整个舰上的人员编制为421人。不过,国代会核准的造价没有设计院自行报的624万元那样高,只有595万元,而海军评估委员会的批准的报价则为610万元。当然,海军评估委员会通过将原本建造2艘的订单增加为3艘,使设计院认为可以降到610万元的标准。国代会也被海军评估委员会的建造3艘,可随时保持有2艘在航,1艘在船厂内维护或改造的理由打动,同意建造3艘。

而补给舰的研制显然有些问题。三大设计局除了重庆船舶工业设计院对我的意图领会较深,并对此种“颇有前途”的军船设计抱有浓厚的兴趣外,其它两家都只对巡洋舰的设计更感兴趣。所以重庆船舶工业设计院的CB1101型补给舰就一次通过了委员会的评估。为了满足陈海提出的任务书中的指标,CB1101型补给舰采用了船楼后置的方式,使船首可以设计得更尖削一些,航速也就跟着提高了1。5节,但仍没有达到任务书中的17节航速,只有16节。不过,海军评估委员会也没有多做苛难。

按照我的意思,补给舰可至少同时为两艘军舰进行补给,也就是说在补给舰的两侧,同时为不同的两艘战舰进行各种补给活动。于是CB1101型补给舰设计了一前一后2座门形塔楼,前面一座可向两侧进行干货补给,如弹药、食品、零部件等;后面一座则进行油水补给。在舰身前部甲板上还装有一座旋转起重机,可起吊30吨重的物品,舰尾也装有一座旋转起重机,可起吊8吨重的物品。其燃油货舱内可装载6286吨舰用燃油(重油)和2055吨柴油,干货舱内可装载4180吨各种弹药及其它物品,在船楼前侧的一个小货舱内还可装载320吨航空汽油。这虽然与任务书中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但也足以满足海军的需要。

动力系统则全部采用了4台CNC-25/18B型柴油机,总功率为24000马力,双轴推进。舰内载有本舰使用的2000吨柴油,在必要时,也可使用货舱中的柴油。续航力也因此达到16800海里至33000海里。由于是辅助军舰,所武器装备则显得有些薄弱,只在舰艏装了两座双联37毫米高炮,舰员也部分配备了冲锋枪之类的自卫武器。全舰的编制为326人。

当然,性能不错的CB1101,也付出了超重的代价,整艘尺寸为157。8米×;22。5米×;8。62米的舰体,满载排水量就达到了24000吨,远远超过了任务书的2万吨的指标。令重庆船舶工业设计院完全没想到的是,CB1101型这种中国第一种补给舰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成为中国海军装备最多的两种补给舰之一,到大战结束时,总共就建造了86艘,成为当时中国海军的主力补给舰。当然这型补给舰也有很多不足,首先不能满足为破交舰更换炮管的任务,其次,机械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很多作业仍靠人工完成,再次,由于设计时,没有考虑为航空母舰等进行补给的任务,而使得其只能对其它舰只进行补给,任务比较单一。

海军评估委员会在评估了CB1101型补给舰后,感到其性能相当不错,决定增加原定的只为破交舰队服务的2艘订单,而要求每个舰队配备2艘,从而将订单提高到8艘。而人大也出人意料地没有否决,通过了委员会的决定,且造价也令人满意,达到了设计院最初设想的175万元的价位。

而意大利和德国海军在得知中国正在设计新的巡洋舰和用于破交舰队使用的补给舰时,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意大利海军甚至没经中国同意,就直接“猴急”地向上海江南造船厂订购了两艘“鄱阳湖”级补给舰,然后再慢慢地向中国政府补交各种手续。中国政府对意大利海军的这种完全可能引发外交冲突的行为啼笑皆非,但鉴于与意大利“良好”的关系,加上有钱可赚,也就没有再在手续问题上追究什么。德国则派海军代表长驻中国,详细研究中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及战术使用。同时,海军军购代表及国内一些船厂的工程师也长驻中国各大船厂,与中国同仁一起工作。

当然,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也引起了美英等国的严重关注,他们纷纷要求中国政府增加军事透明度,并要求中国政府参加定于1927年4月召开的新的裁军会议。为了让中国政府能够参加这次会议,美国政府还特地将会议的基本议题向中国透露:陆军、空军的谈判将没有什么限制,主要限制海军的规模,并提出了确实让我心动的各国海军主力战舰的比例,即10:10:7:7:4:4。实际上,美英两国已经把中国视为一个重要的强国,将中国海军规模调整到与日本相当的层面上,甚至越过了法国和意大利。

这个会议如果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全造就了中国大力发展海军的合法空间。虽然铁血政府可以通过不签订任何协议达到同样的目的,但在国际上将会处于相对孤立的态势,甚至引发其它列强的敌视,从而进行全面遏制,实在是得不偿失。同时,借助中国现有的技术和造船工业实力,完全可以在单舰的战斗力上下工夫,形成事实上的可比肩美英的海军实力。更何况,我最重视的倒不是战列舰的建设,而是航空母舰!

但同理,我们参加了此次会议并签订了条约的话,虽说主力舰的限制让我觉得无可无不可,但条约中肯定会加入对航空母舰的限制。这将会使我的最初意愿受到严重的制约。就算我们争取到在航空母舰上的吨位与美英两国相同的地位,按《华盛顿海军条约》上的规定来推断,也顶多不过2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只能够建造最多10艘航空母舰。这在未来的战争中,将会明显处于不利的位置。

虽然美国这个在二战中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舰(主要以护航航空母舰为主)的海军强国在战前也仅有5艘航空母舰(总吨位13。5万吨),但我却不认为,中国也能象美国那样,在战争中突击生产几十上百艘航空母舰。我必须在战前就拥有强大的海空实力,才能保证中国完全掌握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当然,我没想到的是,我仍然低估了中国工业化完成后的真正实力。

第一百零七章 … 讨论

上述原因使我有些困惑,到底是同意参加会议呢还是根本就不加理会。于27年2月底召开的政治会议上,我提出了这个话题,也让与会的政府及人大代表非常着难。陈海首先表示支持参加会议,他兴奋地说:“我们应该立即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这是中国海军的一大机遇,经此,我们可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地大力发展海军。海军本来就是一穷二白的,按照现在日本海军特许的45万吨的主力舰规模来计算,就算列强把“重庆”级破交舰也算上,最多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中国海军就可以拥有至少10艘战列舰。”

简天行也立马表态:“不错,就算财政预算有困难,但一年建造一艘战列舰绝对没有问题吧?”这句话他问向了张英,张英苦笑着摇了摇头。简天行接着说:“而且我们本来就没有战列舰,不需要淘汰旧舰,不需要改装旧舰,全部建造全新的战舰,即便数量上不如美英等国,但在质量上,也就是说海军的整体实力上绝对可以胜过他们。”

已加入国民革命党,并刚刚担任对外贸易部部长的宋琳美显然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合格政治及商业家的素质,她接过话说道:“再说了,我们可以边造边卖嘛。”她的话一落,大家都看向了她,此时正在与龙战天热恋,但还未婚配的她被大家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龙战天护花心切,大声说道:“哎哎,看什么看,听宋部长把话说完嘛。”大家一愣,随即轰然大笑。宋琳美经此更加害羞起来,狠狠地瞪了龙战天一眼。李长山打趣他道:“嘿嘿,你这个甲壳司令(龙战天是装甲兵司令,但陆军高层多戏称他为甲壳司令)不说还好些,越说越乱。”

龙战天正想反唇相讥,被我打断,我说:“大家先别笑,我明白宋部长的意思。列强许多老旧的战舰过几年就得淘汰,需要新的战舰,我们可以针对这个庞大的出口市场,专门开发出适合各国的战舰来。这样一来,列强在淘汰旧舰的同时,能够立即得到新舰,比他们重新设计,重新建造要快得多,而且以咱们中国相对低廉的人工费用,造价也低得多。我们在这个战舰市场上可以狠狠地捞上一票。”说完我向宋琳美笑了一下,宋琳美也感激地对我笑了笑。但同时,我查觉到一丝凉意,回头一看,一双充满醋意、幽怨及愤怒的眼神向我射了过来。奶奶的,我忘了白玉也在,马上向她谗笑了一下,她立即翻了个白眼给我。

不过,海军方面赞成参加会议并不代表其他军种也有同感。李长山是个大陆军主义者,他摁灭烟头说:“我反对参加这次会议。”看了看周围有些惊讶的眼神,又说:“我们不参加这次会议,我们的海军同样就莫得任何束缚,想啷个发展就啷个发展。到时候头上弄个箍箍,反而还缩手缩脚的。”这句话虽然表面上是为海军考虑,但实际上是不希望海军借此向国代会申请增加海军军费。毕竟,有了这个条约,海军可以名正言顺地借口没有达到条约规定的规模而给国代会施加压力。

胡玉是个厚道的人,心里虽然不希望海军夺去更多的军费,但也没有附和李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