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无敌前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为是自己的强攻取得了效果,因此在此后的战斗中一直采取这种办法,却也歪打正着,一路打得不愿承担更大损失的英军“狼狈而逃”。并于4月17日会合法军占领了阿拉曼。

本来应该在黎巴嫩登陆的法国北非军团第5军,因为运输舰队及护航舰队遭到英军地中海舰队三个巡洋舰分队的全力抵抗和阻击(主力回撤到本土,加强本土舰队的实力,以弥补因合同美日海军围歼欧洲新舰队而离开的海峡舰队留下的力量空白),再加上法意联军在先期对英军的攻击中耽搁了较多的时间,因此,联军总司令下令第5军立即于16日在苏伊士运河北口的塞得港登陆。

突然袭击的法军第5军表现不错,于当天便控制了塞得港的主要码头。当然,这也与塞得港的炮台事先被意大利及法国海军的重炮摧毁有直接关联。到了17日,法军一路南下,沿途因为没有太多的英军(几乎都集中在了阿拉曼),所以非常顺利地先后占领了伊斯梅利亚和小苦湖。然后分兵,一路沿联通小苦湖和尼罗河的比勒拜斯运河向开罗杀去,另一路则沿着苏伊士运河边的铁路向南方的苏伊士进攻。

法国北非军团第5军的突然登陆打乱了英军的布署,英军第8军和第4军残余部队约万余人立即向开罗撤退。但在4月20日,英军刚刚到达奈斯尔,就接到了开罗被占,且苏伊士的英军守军也被全歼的“不幸”消息。此时的英军正陷入法国第5军、第3军和意大利的第10集团军的包围中,面对敌人近20万人的强大兵力,仅有万余人的英军不得不在4月24日宣布投降。而此时从南面进攻的意大利第12集团军才刚刚进入埃及境内。

埃及的英军投降后,整个苏伊士运河也落入到了欧洲手中,美国第6舰队的驱逐舰队也只好黯然离开红海。而英军的地中海舰队的三支巡洋舰分队在意大利和法国海军的强大压力下,虽然选择了战斗,但仍无法丝毫改变地中海的局势。最后于4月28日,残存的舰队在克里特岛附近海域集体自沉,舰上官兵则在岛上与英国驻守的陆军官兵一道,被闻讯空降而至的德国伞兵部队俘获。

直布罗陀面积只有约6平方公里,但其却能直接控制着长90公里,宽12至43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布罗陀于1501年正式纳入西班牙版图,在1700年,没有子嗣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在临死前立下遗嘱,由法国的波旁王族的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蒲继任。但奥地利查理大公按哈布斯堡王族的血统关系也提出要求,要继任西班牙国王。本来无事的西班牙国王继承一事由此陡生变故,并于次年爆发王位继承战争。

英国与荷兰支持奥地利的查理大公,而法国理所当然地要支持菲力蒲。战争持续了很多年,英国于1704年攻占直布罗陀,但整个王位继承战争的最后胜利者仍是菲力蒲。1713年,没有可能再将查理大公扶上王位的英国,与西班牙、法国签订了乌特勒支和约,作为交换条件,英国、荷兰承认菲力蒲西班牙国王的合法地位,但直布罗陀被割让给英国。英国夺占了直布罗陀后,立即着手构筑大量工事,使之成为要塞。而西班牙也一直没有放弃收回直布罗陀的主权,而此次,正好给了西班牙一个绝佳的机会。

就在4月10日,法意联军在北非向英军发动进攻的同时,西班牙国防军也开始向直布罗陀发动了猛烈地炮击。由于英国人的殖民政策以及西班牙政府在几周前的通知,此时在直布罗陀几乎没有一个西班牙人。因此,西班牙军队用长达两个小时的炮击拉开了收复直布罗陀的战斗序幕。

炮击虽然让英军在整个直布罗陀的表面工事遭到了严惩毁坏,但长达两百多年的经营,使直布罗陀布满了地下工事。直布罗陀的地形非常独特,它是一个半岛,连接陆地的一面地势平缓,而临海的一面几乎全是陡直的悬崖。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英国人利用各个天然的溶洞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地下堡垒群。这是一处非常明显的易守难攻的要塞,真要攻占这个要塞,只能是从地面上进入。至于临海的一面,面对九十度的垂直壁岸和从崖壁上凿开的各大炮台群,从一开始,西班牙人就没有从海上进攻的这种疯狂想法。

但从地面上进攻,狭窄的半岛(地峡)使西班牙军队的人数优势荡然无存。英军士兵可以轮番从各个地下工事中对进攻的西班牙军队进行单方面地“屠杀”。这种地形也使西班牙军队一开始的进攻变得伤亡惨重,仅仅10日一天,西班牙就丢下了3000具尸体,并且只向前推进了数百米,连外围阵地也没有拿下来。

这种伤亡惨重换来的战果确实让西班牙人不能接受,于是从11日起,西班牙就用从中国进口的CA…1、CB…1等飞机对英军阵地进行不间断地轮番轰炸。但这种轰炸对藏身于地下的英军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直到16日,西班牙动用了从中国刚刚进口的CB…2型轰炸机,并投掷由中国研制的1。5吨级的重磅炸弹,才使战事有了新的进展。这种重磅炸弹由于采用了二级战斗部,使其能够穿透5米厚的岩层,虽然精度不高,但投下了30多枚后,终于有数枚炸弹炸塌了近1/5的地下工事,并将其核心工事的地下通道给暴露出来。

蜂拥而至的西班牙士兵立即冲入通道,虽然凭借勇猛和血性,但地形路线的完全陌生,仍让英军给其造成了重大杀伤。从16日至25日,整整十天的时间,双方逐条巷道、逐个堡垒地进行反复争夺和厮杀。直到25日晚,数名西班牙敢死队员,抱着炸药炮冲进了英军的地下弹药库引爆,巨大的爆炸将差不多1/3个地下堡垒和几乎全部的岸炮阵地摧毁后,仅存的三百余名英军官兵才在口鼻流血、神智不清的状态下走进了战俘营。但此时用于攻击直布罗陀的2万西班牙军队也只剩下了不足4000人,战斗惨烈可见一斑。

4月25日,西班牙夺取直布罗陀,4月28日,英军在克里特岛投降使得欧洲不仅完全控制了地中海,更控制了通往地中海的两个战略咽喉——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这一影响深远的具有极高战略意义的军事成功,不仅让我及中国绝大部分高层人物略微放下了心,也让墨索里尼兴奋地狂叫:地中海,我们欧洲的海!

第一百七十四章 … 铁血大洋(一)

非常抱歉这么久都没有更新,主要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因为新车上市加上要让老车型尽快库存,使得这段时间的广告宣传及各项准备工作非常繁琐。同时女朋友也要把她的硕士论文让我给处理处理,就一直耽搁了下来,确实让我感到无奈,只好在这里肯请各位读者大大原谅了。当然,高高在上的网编不让我进VIP也是我的一件憾事。但我向各位大大保证,本书绝不太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米高的海浪一个又一个地砸向“靖边”号驱逐舰,将这艘3000多吨的战舰推搡得东倒西歪,时起时伏。舰桥上,舰长肖伟中校一边听着旁边新从学校分来的电子军士的呕吐声,一边闻着呕吐物散发出来的刺鼻的气味,心中无奈地感叹:这人就跟舰上刚装备的CSHL-2型对海搜索雷达一样麻烦,天气好的时候,还能正常工作,一旦碰上恶劣天气,雷达好象也晕船,跟着就歇菜。本来这位正吐得不亦乐乎的电子军士应该立即在雷达出现故障的时候进行维护,可现在看来,指望他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上头怎么分配了这么一个旱鸭子来?他心中不由得无名火起。

发火归发火,此次巡航的任务就是为了搜寻“失踪”已久的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在这漆黑的、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了望是没有任何能力发现哪怕是近在呎尺的目标,还只能依靠雷达。于是他转过头,大声喝斥着让三副立即带着这个倒霉的电子军士立即去鼓捣那台该死的雷达。他左手持着扶手,透过舰桥上的钢化玻璃窗无聊地望向外面,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起来。出港已经快一个礼拜了,但却没有任何发现。在他眼里看来,与其说是进行搜索,还不如说是在与那台该死的雷达进行战斗。这么多天来,那台雷达就从来没有安生过;好不容易工作几个小时,然后绝对会因为电子管发热等原因立即停机。

至于随同装备这台雷达一起进行升级的电子战系统,肖伟也感到一丝无奈。这部电子战系统部是不断地发出警报,哪怕是收到了商船上民用无线电的电波,也会嘀嘀地叫个不停,让在舰桥后电子室的电子战军官牺牲了无数打的脑细胞,远没有未升级前那样稳定。而他自己也被这部电子战系统给扰得心神不宁,不得不下令关闭了这个系统。

都是那帮喜欢“高科技玩意儿”的领导们搞出来的事,肖伟心中恨恨地想道。他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明白,那些电子战系统除了预警外还有些什么用?对于升级后的电子战系统能够干扰敌方雷达乃至通信,他不认为这对战斗有什么大的帮助。在他眼里看来,这些不如训练有素的水兵、炮手以及性能稳定的舰炮来得实在。而那个刚刚从海军军官学校进修出来的副舰长在此点上,还态度坚决地跟他唱反调,这也让他更加仇视这些“高科技玩意儿”。

他感到有些疲倦,加上那几大堆呕吐物还没有来得及清洗掉,所以他下令让副舰长进行指挥,自己决定回舰长室睡上一觉。躺在床上,在昏暗的灯光下,他脑子里仍然一片混乱。自从2年前,他担任“靖边”号舰长以来,数次基地训练考核,他的舰都获得了优秀。这让他非常短时间,尤其是让他感到宽心的是,舰上的水兵们在他的强制训练下,战斗技能都有相当大的提高。这些小伙子们可以让8门130毫米主炮在一分钟内完成射击准备,这比海军条例要求的2分钟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更让他满意的是舰上装备的两座6联装的457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