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其周围,则有4艘航空母舰、5艘护航航母、3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
近700架舰载机并有空军数百架飞机的支援。
吕霆在接到命令后,也终于下达了让部分鱼雷机半截特种武器的命令。
23时10分,24架携带特种武器的鱼雷机飞临“东京”号上空,在稀落的防空火力下,从容地调整好进攻航线和姿态,将机腹下的直径达457毫米的火箭弹发射了出去。
超过2倍音速的火箭弹让“东京”号根本作不出任何规避动作,24枚火箭弹有18枚击中“东京”号。
半穿甲战斗部能够穿透300毫米厚的装甲,在上层建筑内爆炸,将上层建筑基本洗劫一遍。
破甲战斗部则发射出炽热的金属射流,轻松地穿透其主将甲,最终引燃了主油舱。
燃油被窃断后,导致前主机舱内的主机全部停机,航速一下子降到了15节以下。
接着2枚航空鱼雷也正好击中了左侧推进器,变形的主轴打坏了后机舱内的变速器,于是“东京”号的整个动力系统均被损坏。
23时30分,庞大的“东京”号超级战列舰终于静止了下来,中国登陆舰队的安全也最终得到了保障。
第二百一十九章 … 灭日之震慑美国海军
今晚出席成都晚报搞得客户答谢酒会,喝多了,回来倒头就睡,10点半,酒醒了,人也跟着醒了,只好爬起来,继续码字。
终于写完,再更新一章。
各位大人,兄弟是不是活得很累?男人就是这样,没办法。
看在我不顾躯体健康,拼命码字的份上,就把你们手中的票票扔给我吧。
象死鱼一般漂浮在海面上的“东京”号超级战列舰,已经不可避免地步入被中国舰载机击沉的境地。
舰上燃起熊熊大火,在漆黑的夜间,形成最醒目的标识,几十公里外的空中都能清楚地发现。
小栗孝三郎明白,此时“东京”号能否生还,完全取决于美国舰队能否击退中国舰队。
但更让小栗孝三郎感到不安的是,中国潜艇群肯定正拼命地从各个海域赶来,面对没有什么编队防御力量,且一动不动的“东京”号,哪怕是那些实习艇长都能轻松地将其击沉,更何况身经百战的中国潜艇的艇长。
陈海也知道了美国舰队参战的消息,他愤怒之余,立即仔细地分析了情况。
在目前看来,“东京”号已经对中国舰队没有任何威胁了,那么,中国舰队完全可以将其抛在一边集中全力摧毁美国的支援舰队。
毕竟,首先消灭敌方的海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海军目前绝对的战术标准。
于是,他向吕霆下令,集中全部兵力摧毁美国的支援舰队。
这一命令也正好符合吕霆的想法。
23点15分,侦查哨舰地雷达终于在奄美诸岛以东100海里处。
发现了一片较大的回波。
此时的西太平洋上由于处于战争状态,基本没有什么商船队出现,因此,雷达操作员当即判断为美国舰队。
于是,吕霆立即派出了俯冲轰炸机,向美国舰队地方向飞去。
但这一批12架俯冲轰炸机只携带了照明弹,他们将为后继的俯冲轰炸机、鱼雷机提供照明。
23时55分,第一颗照明弹投下后,没有发现任何船只,两分钟后又再另一方向上投下了第一颗照明弹,但却只有数艘驱逐舰。
不过。
这数艘驱逐舰则暴露了美国舰队的方位。
24时,4枚照明弹在四个方向上同时投下,将美国舰队大部分舰艇的位置暴露了出来。
但中国的飞行员仍然非常沮丧,因为美国的护航航母未在此照明范围内。
仅有的三艘战列舰并不是中国飞行员的首要目标,因此。
携带照明弹地飞机不得不继续寻找目标。
3月13日凌晨0时20分,在离美国战列舰以东20海里处。
一枚随意投放的照明弹将美国4艘护航航母的轮廓显示了出来。
一刹那间,天空中的电波急剧增加,正因为没有找到美国舰队护航航母。
而准备攻击美国战列舰的攻击机群,立即从西方围了过来。
当然,美国的护航航母也在第一时间放飞了全部的舰载战斗机。
这一波攻击让中国的攻击机群没有捞到什么便宜。
反而被数量众多的美国战斗机击落了一半的飞机,损失惨重。
当然。
找打了美国地护航航母的确切位置,接下来的不仅是派攻击机群击沉他们,更需要先做到地是派遣战斗机去争夺那片海域的制空权。
凌晨0时50分,6艘中国护航航母上起飞了120架战斗机,与美国地F6舰载战斗机进行殊死搏斗。
整个空战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但双方的战果都不尽如人意。
由于只能在照明弹的照明范围内空战,超出此范围双方都不可能发现对方的战斗机,所以只有5架美国的F6和一架中国的CF…3J型战斗机。
中国战斗机群由于长途作战,燃油的消耗量要大一些,于是不得不于1时20分退出了战场。
美国的护航航母也在放飞第二批警戒战斗机后,开始回收第一批战斗机着舰。
1时45分,又一波攻击机群在4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飞向了美国的护航航母编队。
照明弹狭窄的照明范围对双方都是一种牵制,但也都是一种机会。
中国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可以从黑暗中发起攻击,在照明范围内一掠而过,很快投下炸弹或鱼类,根本不给美国战斗机什么机会。
为了规避美国战斗机,匆忙中投下的炸弹和鱼类也基本没有什么准头。
这种情形,对中国海军来说有利有弊,但却把中国海军的主要战斗力牵制住了。
浮在海面上的“东京”号仍然象一个巨大的火炬一样照亮了大片的漆黑海空,而中国海军则因为兵力不够,无法对其兼顾。
好在空军轰炸机机群对固定目标的轰炸还是相当心得的,13日凌晨2时30分,百余架CB—3型轰炸机,携带1。5吨重的特种炸弹再次飞临“东京”号的上空。
密集地投弹,加上目标相对固定,终于有2枚炸弹击中了“东京”号。
1。5吨特种炸弹具有相当巨大的威力,仅凭自身重量,在3000米的高空落下,就足以贯穿数百毫米厚的钢板。
两枚重磅炸弹一枚落在舰体前部左侧,贯穿数层甲板后,又透过舰体在吃水线附近爆炸,当即撕开了一个长12米,宽7米的裂口,另一枚则落在了烟囱基部部位,摧毁了整个烟囱,并使前机舱的所有发电机组完全毁坏。
而在唯一幸存的那搜驱逐舰附近,一枚重磅炸弹也形成可近失弹,巨大的水柱和水下超压立即将这艘排水量仅2000吨的驱逐舰的舰体龙骨压断,钢板也沿焊缝碎裂成数片,海水涌入后,不到4分钟,就将这艘驱逐舰“压”入了海中。
舰艏的巨大裂口,使“东京”号超级战列舰出现了一定的首倾现象,但舰上地日军仍在奋力抢救。
所幸的是,舰上的备用电力未遭破坏,抽水泵不停地向舰外排水。
经过数个小时地抢救。
“东京”号甚至已经恢复了身位,首倾现象被消除了。
一直监视着“东京”号的侦察机在第一时间将该舰的情况适时向上作了汇报。
为此,吕霆也立即报给了王楷庭,王楷庭在知道对美国舰队目前也无法有效攻击后,便让吕霆分兵。
小部分兵力保持对美国舰队施加持续的压力,而主力则携带空射火箭弹对“东京”号做最后的一击。
凌晨3时40分,36架鱼雷机携带这种特种武器开始对没有任何防御的“东京”号做最后打击。
黑夜中的“东京”号,其上面的烈烈打火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根本不需要照明弹。
36架鱼雷机分成数个方向几乎同时向“东京”号发射了火箭弹。
数十枚火箭弹以两倍音速的速度扎进了“东京”号的舰体内,强烈的爆炸摧毁了大量的设施,并使全舰电力完全中断。
3时50分,燃油舱被炸开。
燃油泄露到海面上,并形成了包围整个舰体的巨大火墙。
虽然舰上地日军早早地将海水阀打开。
让海水淹没了主炮弹药舱,避免了主炮弹药的殉爆,但泄露的燃油却最终成了元凶。
“东京”号在这样的大火中作最后的垂死挣扎。
舰体的钢板已经被烧的微微发红,海水以冲击,便产生巨量的蒸汽。
粗大地蒸汽柱即使在夜间,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舰上的日军水兵在这样地高温蒸汽下几乎被蒸熟。
无一人幸免。
3月13日凌晨5时10分,当太阳在还天线微微露出了轻柔的光线时,被烧热又被海水激零下的钢板断裂了。
海水漫进了舰体,舰身终于开始加速下沉。
10分钟后,在中国海空军上千架飞机的攻击下,被命中了上百条航空鱼雷和上百枚炸弹后,“东京”号超级战列舰,这艘被日本帝国海军视作最后一丝曙光的希望之舰最终沉没了。
“东京”号沉没前,小粟孝三郎用明码电报向国内汇报了战况,这一电报被中、美、日三国监听部门同时收听到。
收听到明码电报后,最初,吕霆认为美国舰队会因为日本南下舰队的覆灭而撤离战场,但侦察机发回的消息则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美国人并没有走,相反,他们开始转向,其目标正是登陆舰队!天亮时,消息再一次确切地传来:美国海军的这支拥有三艘战列舰、4艘护航航母及十余艘其它战舰的舰队,正迅速向中国军队的登陆场赶来。
在中国军队已经开始灭日战役之际,美军的这种做法让海军无法决断,于是一层一层地上报,最后到达我这里。
我接到这个情报后,开始慎重地思考起来。
显然美军是希望打断至少是延迟中国军队的灭日战役,以便拖住中国海军,以争取足够多的时间来重新武装美国海军而中国军队现在也无暇对其它事情分心,如果美国海军不断地进行骚扰的话,确实会延迟中国军队的行动。
那么,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震慑美国海军,使其不敢轻掳虎须。
想到这里,我立即亲自给吕霆发去电报,要求其以雷霆万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