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唯一遗憾的事坎布里亚山脉几乎覆盖了整个威尔士。
更重要的是,爱尔兰会不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从我们的后面来上一下子?”
我站在地图前,边看地图边在听叶飞的说话。
当他说到在威尔士登陆时,会不会受到爱尔兰的干扰时,我立即回头说:“爱尔兰?绝无可能。
自从1170年安格鲁撒克逊人入侵爱尔兰以来,两国地冲突就持续了近八百年。
1800年,联合法令又取消了爱尔兰国会。
爱尔兰的存在还是通过起义实现的,但直到现在。
在爱尔兰北部仍有很大一部分被英国统治着。
两国的关系可以说非常恶劣,别说爱尔兰会不会从后面给我们一下,我想就是让爱尔兰也出兵攻打英国都是很有可能的。”
说到这里。
我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说:“我们不在威尔士登陆,先不说这个地方地地形不适合展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就是我们把威尔士全部占领之后,我们也无法给英国太大的打击。
而且也无法充分调动英国地军队。
因此,我认为我们新的登陆地点不适合选在威尔士。
我选择这里,利物浦。”
我一说完,叶飞就立即大叫一声:“好!”
李长山也笑着说:“哈哈。
还是主席的眼界更开阔一些。
打利物浦,我们就可以直接占领英国中部的重工业区,完全摧毁英国的战争潜力。
到时候,英国不投降也难了。”
郑耀邦也赞赏地说道:“是啊,主席还真的是高屋建瓴。叶飞啊,看来你这个总参谋长还不如主席哟。”
叶飞笑着恭维我道:“当然了,主席的军事才华,那是全世界都公认了的。”
我听得面红耳赤,挥了挥手说:“不说了,不说了。
叶飞。
你立即拟定作战计划,发给远征军,让他们必须赶在德军提出登陆要求前。
吧欧洲联军也拖下水,在利物浦登陆。”
总参地作战计划制订的非常迅速。
虽然仍有很多漏洞及不完善的地方,但总的作战方针却清晰无疑。
远征军也立即行动了起来,钱坤亲自拜访勒布朗,向其阐述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计划,并建议欧洲联军或法军与中国一道登陆利物浦。
勒布朗对钱坤的建议非常感兴趣,如此一来,百万德军将没有任何理由进入法国,这对历来受德国入侵惨痛的法国来讲,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因此,他立即命令达尔朗制订欧洲联军的登陆计划,与中国军队一道完成对英国新的登陆作战。
7月9日,第一批约5万中法联军搭乘数百艘舰船,开始绕过兰兹角,通过凯尔特海,沿着爱尔兰沿海,穿过圣乔治海峡,于7月10日晚进入爱尔兰海。
英国海军一直将此处视为自己的内海,因此,除了极少的巡逻舰外,基本没有多少战舰。
中欧海军也正因为如此,才没有将威力强大地战列舰等纳入新登陆舰队中,继续留在英吉利海峡用于迷惑英军。
10日晚上23时,中国舰队开始实施强烈的电磁干扰,使整个英国中部的无线通信全部失效。
11日凌晨2时。
抵近到利物浦湾地战舰开始放下无数的小艇,上面地海军陆战队官兵向预定的目标进行渗透,接着,三个营的空降兵又秘密地空降地空降在利物浦郊区,并在英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占领了机场。
海军陆战队秘密渗透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码头,虽然英军驻扎在利物浦的部队被大量抽调到南线,支援伦敦,但剩余的一个师的英军,仍有上千人负责码头的防御。
海军陆战队的奇袭非常成功,仅用了两个小时就控制了大部分码头,但此时,英军也发现了中国军队的进攻,双方在码头附近展开了激战。
被优势兵力压制的海军陆战队获得了湾内的战舰火力支援。
转眼间,8艘驱逐舰上的数十门130毫米炮就对英军阵地展开了炮击。
这给英军带来了较大的伤亡,而机场被占,也使英军指挥官产生了错觉。
认为中国军队已经大量登陆。
在心惊胆战之余,他错误地下达了撤出利物浦的命令。
这给了中国军队极大地方便,完好无损的码头也使中国军队的卸载速度加快,装甲部队也立即登上了利物浦海岸。
在黎明还未到来之前,中国军队已经控制了这个利物浦市区,而临近的伯肯黑德、克罗斯比、埃尔斯米尔港、沃灵顿等市的英国驻军也立即逃之夭夭。
英军在利物浦的迅速撤离,让中国军队大吃一惊。
摸不着头脑的中国军队立即停止了向纵深发展,谨慎之余,却让法军占了个便宜。
法国军队地指挥官可能比中国人更了解英国人一些,他们立即分兵占领了上述几个城市,要知道,法军这批登陆的总兵力也不过三千余人。
法国人的“勇敢”刺激了中国前线指挥官。
他立即在天明后,让刚刚奇装的装甲师向曼彻斯特发起冲击。
7月11日上午11时许,中国的这个装甲师在曼彻斯特城郊区与刚刚退到此地的利物浦守军发生交战。
由于心无斗志。
英军在战斗进行了不到10分钟,便完全崩溃。
但中国军队继续向前推进时,却受到了英军地强力抵抗,由于英军拥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使得中国装甲部队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进攻。
曼彻斯特是英国中部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在这个基地内,生产英国陆军绝大部分装备。
坦克、火炮曾经大量在这里下线,装备英军。
虽然在先前地战略轰炸中。
曼彻斯特的主要工业厂房、设施都被炸毁,各种军工武器的生产也停顿了下来,但原在的库存武器仍然相当巨大。
这给中国军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7月12日,重新组织的中法联军开始向英军阵地发起新一轮的进攻,首先是数百门各型火炮对英军阵地进行了持续一个小时的炮击。
但英军地炮兵也毫不犹豫地进行还击,大意之下,使中法炮兵部队遭受较大的损失,两百余门火炮被英军摧毁。
好在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攻击机群在英军炮兵暴露之时,就对其进行了轰炸,也使得双方的炮兵火力处于同一水平。
但作为攻击方的中法联军。
显然就更吃力一些。
虽然装甲部队的威力足够击溃英军,但数量庞大的反坦克武器却使中国的坦克群不敢妄动,双方在短时间内又陷入僵持。
中国在利物浦的登陆,极大的震撼了英国高层。
英国政府立即将苏格兰地区的三个军团(集团军级)调入英格兰,同时,英格兰北部的6个军也迅速南下,凭借该城大量的武器装备库存,彻底冻结了法联军的攻势,使中法联军的登陆场不能继续扩大。
但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显然有些幼稚,中国空军在7月14日派出了三百余架重型轰炸机,对曼彻斯特进行轮番轰炸,将整个城区的50%炸成废墟。
加上原先的战略轰炸中损毁的城区,曼彻斯特城已经被完全摧毁。
由北方赶来的55万英军,在路途中,就被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进行长时间的蹂躏,约有8万人死于轰炸,其余的英军也分散逃进乡间和丛林。
这使英军的行军速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夜间行军成为英军的唯一选择。
不过,因为家园被毁,曼彻斯特市民出于愤怒,也开始自发地加入到抵抗队伍中。
60万男性市民纷纷从地下仓库中取出武器,在英军城防司令的指挥下进入各自的战斗区域。
由于曼彻斯特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使中国装甲部队的进攻受到严重阻碍。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中国远征军参谋部决定动用刚刚运抵欧洲的另一批燃烧弹。
7月17日,中国装甲部队的坦克群开始对英军阵地发起冲锋,英军的反坦克阵地也立即进行了还击。
经过近半小时的不断冲击和撤退,终于将英军大部分的反坦克阵地暴露了出来。
于是地面引导人员立即将英军的反坦克阵地坐标通报给了空军的轰炸机及海军的攻击机群。
数百枚燃烧弹投下后,在英军的各个反坦克阵地上形成了高高的火墙,并隔断了英军数个阵地之间地联接。
中国军队立即沿着被火墙隔离出来的“安全区域”突入到英军阵地的内部。
装甲部队在阵地内横冲直撞,将英军阵地搅得乱七八糟。
失去反坦克武器的英军,根本无法抵挡装甲部队的冲锋,很快就发生了全面溃退。
中国军队跟着英军进入曼彻斯特城区,并在废墟之间与英军展开血战。
但中国军队也立即陷入了英国的“人民战争”市民们几乎都持有武器,他们奈何不了坦克、装甲车辆。
但却对徒步前进的步兵威胁极大。
不知道如何分辨武装市民与非武装市民地中国军队损失开始徒增。
这种情况还是在法国军队赶紧来后发生了改变。
与英国数百年的民族仇恨,使法国士兵在处理非武装市民方面显得更干脆一些。
他们不分军人和武装市民,只要不是中国人和法国人,这些法国士兵都会一起杀,虽然法国人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合人道,但却使中法联军的进攻显得更加顺利。
到了7月20日,曼彻斯特城区已经有70%掌握在中法联军手中。
5万佘英军在战斗中丧生。
当然更有近50万曼彻斯特市民被杀,就在中法联军即将占领全城的时候,由北部增援来的英军也陆续到达了城区。
但这些援军却让城防司令感到寒心,近十万地援军。
有80%的编制发生了混乱,近一半的士兵手中地武器没有足够的弹药,有许多士兵甚至没有武器。
增援的英军士兵们听从了军官们的话,认为曼彻斯特有足够的装备来武装他们,因此在中国空军的轰炸中,他们为了加快逃跑速度,纷纷将武器扔掉。
但城防司令却明白,主要的武器仓库都已经被中法联军占领或者被炸毁。
虽然早就知道英军会有大量的增援部队。
但突然增加的英军让中法联军吃了一惊,他们立即停止了进攻,并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和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