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仍然存在着继续抵抗的某些精神条件,虽然这意味着:当人们发现最后攻势走向失败时,他们的反响将更大。随着阿登攻势的破产,德国最后的预备队也消耗殆尽,它所剩下的力量也就不足以保持有效的防御。一时,忠于职守、自我牺牲、同志友爱的精神使人们还能抵挡一阵,后来抵抗的意志终于垮了。无可奈何,前线士兵被迫承认,敌方的陆、海、空优势如此之大,以至于不再有希望进行有效的抵抗了。
  这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在干希特勒曾公开预言,德军将重演它一九四0年的胜利冯·蒂佩尔斯基尔希著作的第598页也写道希特勒无视诸如此类的考虑:“(德军)素质下降,在许多方面已无法与在1940年装备精良时相比。”他的计划是建立在过高估计德军力量,过低估计西方盟军力量,特别是过低估计美国人经受挫折、恢复元气能力的基础之上。
  一九四四年底德国可动用的兵力与世界上三个最强大国家可动用的兵力之间的持久差距,不象希特勒说的可以“一举”消除,而且用他现在西线集结的部队来消除当然也是不成的。即使德国的最后攻势果真达到目标,重新占领了安特卫普,这对盟军将只不过是个暂时挫折,决不会是他们的最后失败。充其量,把西方盟军计划的执行推迟几个星期——即便如此,也只有在利用如此赢得的时间来取得军事上特别是政治上的有利条件以后,才真正会有所得。但是,这种可能性从一开始就被排除了,因为在交战双方充满仇恨的气氛中,不可能达成政治协议,而军事拖延是以高昂代价换来的,因而一文不值。攻势甚至没有使进攻德国的敌军受到很大削弱,而为了进行这次攻势得到加强、改编的德国师却丧失了大量人员、物资,陆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凑合起来的最后预备队也给报销了。这些预备队的不复存在,在东西两线都被痛感到了。倘若把抵抗重点及时地从西线转移到东线,那里的防线肯定可以守得更久一些扫校者注:这个观点恐怕并不公允,毕竟我们今天都已知道:那时东线苏军的实力比西线强大得多。;当然,采取了这个解决办法,西线就要听其自然,就要面对处于压倒优势的西方盟军而迅速瓦解冯·蒂佩尔斯基尔希对丘吉尔赋予军事行动以政治目标的“最后尝试”的评论。到1945年3月底(他的著作第643页),“使丘吉尔大为失望的是蒙哥马利没有奉命赶在苏军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攻占柏林。丘吉尔去找艾森豪威尔,没想到扑了一鼻子灰。艾森豪威尔拒绝别人对他军事行动的实施进行干涉,他宣称,柏林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军事目标。同时,他不无道理地向丘吉尔指出,德国被占领后的政治分界已跟俄国人议定。……这条分界线划在柏林以西约九十五英里处。……艾森豪威尔的观点得到白宫的支持,他执行了他自己的计划。”富勒著作第346页:“就政治上来说,【德国人】最好的方法或许还是放弃西线,集中全力对付俄军。这样德军就会把整个德国和奥地利交给美国和英国,而给俄国一个致命的打击。”蒙哥马利同意丘吉尔的见解。富勒(第360页,第46条脚注)写道:“英格索尔断言,政治上缺乏远见,决定不进攻柏林的责任不在艾森豪威尔而在布莱德雷。”。
  因为希特勒清楚地知道,盟军决不会撇开苏联单方面跟他媾和,所以他就主张进攻西线,然而德国的最后预备队由于这次进攻失败而崩溃却主要使苏联得利。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二日,俄国人在向德国发起的最后攻势中突破了巴拉诺维齐桥头堡。这次攻势所以取得迅雷不及掩耳的胜利,其根子毫无疑问是德国的阿登攻势。原以为在西线赢得的时间到头来被证明是一场可怕的幻觉:红军第一个猛攻德国首都。四月二十五日,他们的前卫部队与美国人在易北河畔会师。只是在敌人的一目了然的胜利的影响下,德国终于才在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接受“无条件投降”——然而却太迟了。

  英文版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现在这个英文版在一个重要的方面与原来的德文版不同。考虑到自己德国的读者( 其观点毫无疑问极大地受到欧洲大陆看法的影响) ,德文版的编者感到特别有必要对欧洲的战争与欧洲以外的战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说明。为了较清楚地说明欧洲以外的战争——比如太平洋战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同盟国在欧洲战区的战略,也为了说明同盟国对日作战如何依赖于欧洲的战况,太平洋战争的两个决定性战役也就编入了德文版,一个是由于尔根·罗韦尔撰写的一九四二年中途岛的空海战役,另一个是由贝尔恩·安德森撰写的一九四四年的莱特湾战役。
  上述两篇论文中,第一篇的作者是德文版的编者之一,他是一位对太平洋战争作过专门研究的海军历史学家。第二篇的作者是一位美国海军上将,他在莱特湾战役中负责指挥一艘巡洋舰,后来作为美国海军战史的撰稿人而研究了这一战役。这两篇论文意在使德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以日本和同盟国的战略计划为背景的海战性质、海战中争夺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斗争以及海战中的两栖作战。不言而喻,英美读者对海战问题要比德国读者熟悉得多,而且不管怎么说,关于这两个战役已有许多用英文写成的杰作,因此没有必要把这两篇论文纳入这个英文版。
  然而,这却导致本书的宗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德文版的宗旨在于将这些不同战役作为一场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提供给德国读者。而英文版的宗自却在于向英美读者提供德国在研究欧洲战区最重要的战役方面的现有成果,因此也可以说这是向英国读者提供德国对这些战役的看法。
  同原来的德文版相比,这种宗旨的变化还使英文版又出现另一个变化。对德文版的编者来说显然有必要从同盟国的角度即从进攻一方的角度来向德国读者介绍诺曼底登陆。因此,原来德文版中关于诺曼底登陆的这篇论文就由阿尔贝特·诺尔曼来撰写。此人在一九四四年负责记载布莱德雷将军集团军群的战争日志,而且作为一位战史学家他还对“海王星”作战计划作过专门的研究。这样,德国读者便能以陌生的眼光,即从进攻者的角度来了解西欧这一决定性的战役。另一方面,现在看来也很有必要向惯于从英国观点来看这次登陆的英美读者提供从防御角度对这次登陆的看法。因此,弗里德里希·鲁格( 一九四三年——一九四四年为隆美尔陆军元帅的海军顾问) 便应邀撰写了诺曼底这一战役。
  这个英文版的地图是由约翰内斯·许伦根据罗韦尔的示意图重新绘制的。
  军事研究协会
  弗里德里希·鲁格退役海军中将( 主席)
  汉斯—阿道夫·雅各布森博士
  于尔根·罗韦尔博士
  一九六三年五月于波恩一斯图加特


  德文版序言
  克劳塞维茨给“歼灭战”下的定义是:那种将敌人重创到不能继续再战的作战称为歼灭战。这意味着不仅要在物质力量方面重创敌人,而且还要在精神力量方面重创敌人。
  “决定性战役”可指那些决定战争进程的作战,而且也可指反映某种战况和某一特定战区的作战。
  我们知道,胜仗可能导致尔后的败仗,而败仗也可能为尔后的胜仗铺平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堪称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战役均在尔后的正文中从三个领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一日贝克将军曾经这样写道:“在这次战争中,实战只是起了一种辅助的或支援的作用。最重要的因素应在其他方面找。”我们不应忘记,现代战争不仅光由军事行动或军事因素来决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尤其是“精神因素”也都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总之,真正打仗的还是人。
  腓特烈大帝曾经说过:“关于经验,除非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毫无用处。”由那些业经证明有才能的权威人士撰写而成的这本内容广泛的著作分明是鼓励这样的论断。因此,本著作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的政治军事训练很可能是很有价值的。

  德文版编者的话
  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无疑是当代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西方同盟国根据自己的档案和从敌方缴获的文件,已经出版了名目繁多的战史著作,既有官方的也有半官方的,既有详细的也有简略的。苏联政府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现在也已经出版了四卷一套内容广泛的《伟大卫国战争史》。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只有在一九四五年的战胜国把它们保留的那些文件归还给它之后,它才能出版那样的著作,然而这必将需要时间。
  但是,除了这类官方或半官方的战史著作外,于一九五四年成立的德国军事研究协会也已着手科学地研究德国史上致命的这一篇章。它已经出版了不少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重要的阶段和问题的著作。在诸如《军事科学评论》和《海军评论》这类期刊上也刊登了不少论文。在研究编写的准备过程中一再发现,尽管德国尚存的史料常常是零碎和很少为人所知的,但幸运的是,其数量和广度却比原先估计的要可观得多。此后由于许多学院、档案馆和图书馆以及国内外从事军事史和时事工作的学者的密切配合,这样的史料巳被大量地加以搜集、整理和提供。
  尽管各种困难仍然存在,但是这种对史料较广泛的使用却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可能超过阿斯曼、格利茨和蒂佩尔斯基尔希——这里只提这三位最有名望的军事作家——先前所达到的那个水平,并且还有可能较多地根据现存的研究深度编写一本有关一九三九——一九四五这几年战争的崭新而又全面的著作。任何一本内容广泛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