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就把这项
和约的文本交给你们。”
6月23日下午德国政府被迫决定无条件接受和约。6月28日,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宫正式签署和约,即《凡尔赛和约》。法国人把48年来所受
的屈辱加倍送还给了德国,他们的政策是“让德国佬把老本赔光”。阿尔萨斯和洛林还给法国,法国监管盛产煤炭的德国萨尔区15年,德国军
队降到10万人,另外还有100亿金马克的经济赔偿。
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
和平,是一个虽然打了火漆,但火漆稀软,尚需不断加上新的印记的和平。”
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2。“法国当时很快就组织起来了。……戴高乐很快就制定了计划……消灭德国人。”
有一个法国少年14岁的时候写过一本叫《德国战役》的剧本。剧中假设法国和德国在1930年发生冲突,有一个“戴高乐将军”把处于危难
之中的祖国拯救了出来。该剧这样描述:“法国当时很快就组织起来了。……戴高乐很快就制定了计划……消灭德国人。”
这个少年的想法与当年威尔逊的话很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年,战争风云又起。而此时的法国却不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骁勇与坚忍
,上层人物面对法西斯一味妥协,看不清形势。1939年8月26日,法国总理达拉第给希特勒写信称:“你我25年前都是士兵,深知战争的恐怖和
灾难。”这封信被认为是迂腐的。
5天之后,希特勒突袭波兰,英、法政府先是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于9月3日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
爆发。英、法虽然宣战却守在马奇诺防线不动,眼看着波兰被吃掉。
这种“平静”的战争持续了8个月后,希特勒向法国下手了,德国装甲部队没有硬啃马奇诺防线,而是从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入法国
,短短40多天,法国兵败如山倒。
5月下旬,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40多万英、法军队追逼到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块三角地带。英国动员了大批船只,经过9昼夜苦战,才
把近34万士兵运过海峡,撤入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初,德军由北向南,向法国腹地急速推进,直逼法国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14日,巴黎陷落
。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这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食的又一颗苦果。
那位写《德国战役》剧本的小男孩已成为一名法国将军,他流亡到了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坚持反法西斯的斗争。历史与少
年人虚构的情节如此相似,令人不可思议。
1940年6月18日,正当法国贝当政府在德军的凌厉攻势面前张皇失措、准备投降之际,一位政治上默默无闻的法国准将,在伦敦通过英国广
播公司向法国人民庄严宣告:“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位将军,名叫戴高乐。
在当时混乱的状态下,听到这次广播的法国人少之又少,而BBC也没有对这次讲话进行录音,它只是留给后人一份简单的常规记录:“时间
:4分钟。无酬金。播送时间:22时。”正是这4分钟,使戴高乐开创出一个“自由法国”的神话,开启了他道义权威和政治领袖的历程,也最
终将法国纳入战胜国的行列之中。
在他的带领下,自由法国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法兰西民族应有的贡献,而且在第二次世纪大战之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
1944年8月26日,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正在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戴高乐,他身后是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的成员。这
时候,国内抵抗运动的领袖皮杜尔赶了上来,境内和海外的抵抗领袖似乎“并驾齐驱”了。而让人吃惊的是,身高超过两米的戴高乐
低下头对皮杜尔说:“先生,请您稍微往后一点。”
在戴高乐看来,法兰西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戴高乐。
然而,法国当时的政坛以及各种党派,并不认同戴高乐的主张。
尤其在选择政治制度方面,这位法国的救星遭到了激烈的抵抗。
戴高乐坚决抵制第三共和国那种反复无常的议会制。他主张,国家实权应该在元首和政府手里,国家的命运不应当由纷争不息的议会来决
定。
但是,战争结束了,在和平时期爱出风头的职业政客们,想在法国政坛上分一杯羹。他们更熟悉这种由政党操纵议会,议会操纵总统和政
府,总统和政府只对议会负责的政治模式。
所以,当戴高乐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时,这些政客们就指责他是想搞独裁。无党无派的戴高乐开始在选举中处于下风。
在1945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皮杜尔领导的人民共和运动政党领先,最终建立了由共产党、社会党和人民共和运动党三党联合的临时政府
。无党派的戴高乐出任总理。
没有达到自己政治理想的戴高乐备感失落,1946年1月20日,他突然宣布辞职,在辞职声明中他写道:“排他性的党派制度又要卷土重来了
。我是不赞成这个的。但是,除非用武力建立一个我所不能同意的、无疑也不会有好结果的独裁政权,我就无法制止这种尝试,因此,我必须
告退。”
1947年1月,社会党人奥里奥尔当选为总统。艰难诞生的法国第四共和国驶上了崎岖之路。
在政治斗争中逐渐成熟的戴高乐,看到了自己个人力量的渺小,1947年3月,他建立了自己的政党——法兰西人民联盟。在当年进行的市政
选举中,他的法兰西人民联盟获得了40%的选票。但是,由于先前他的形象让人们感到害怕,因此对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最后,戴高乐放弃了
,1952年9月,他又一次退出了政坛。后来,他的忠实跟随者安德瑞·马尔罗回忆说:“戴高乐将军发动我们全速向(意大利中部的)卢比肯河前
进,然后告诉我们扔掉手中的鱼竿。”
3。辉煌30年。
1945年到1974年的30年内,法国取得了比自己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优秀的经济成就。
1947年,第一个国家计划开始,一直持续到1952年,基础设施得到了重建,重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得到了发展。而战后美国马歇尔
计划的帮助,也大大加快了法国经济的增长。
从1950年到1958年,法国工业产量增长了80%,而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每年大于5%的速度。
农业也出现了大发展。拖拉机的数量从1946年到1958年增长了10倍。而政府也帮助法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以最大地提升法国农业
的竞争力。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1965年,有一半的家庭拥有一台电冰箱,比6年前高了42。5个百分点。1958年到1973年,电视机的数量增长了近10倍
。而汽车则从500万辆增长到1500万辆。
而这一时期政治上的特征则是殖民地问题的解决和现代民主国家的建立。
第四共和国的内阁依然反复无常。在1947年到1958年期间,产生了24届内阁,平均每个内阁存活的时间仅5个多月。而且,仅存在一天的内
阁就有两个:1955年2月17日到18日的比诺政府与1957年10月日17到18日的比内政府。
而且,1947年确立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仅仅是名字的改变。在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背景下,第四共和国一再出兵镇压殖民地人民的独
立起义。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已成为法属殖民地132年的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运动成为法国最为头疼的事情。
以退为进的戴高乐最终等到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那一天。1958年6月戴高乐接任法国总理。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历史的探照灯突然照到”一个人的身上,会“使他光彩夺目”,1958年夏,法国历史的探照灯照射在戴高乐的身上。5
月29日,法国总统科蒂向国民议会发出咨文,宣布他请戴高乐出任政府总理,并说,如果议会拒绝他的请求的话,他将提出辞职。
6月1日,戴高乐宣布新政府的组成,阿尔及利亚形势随即走向缓和。
1959年9月,戴高乐果断地宣布,接受阿尔及利亚民族自决,并且开始和民族解放阵线谈判。1962年,双方签订了《埃维昂协定》,阿尔及
利亚完全独立。
尽管法国人是为了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而请出戴高乐的,但是戴高乐政治理想一直在他心中酝酿。
1958年9月28日,以总统制代替议会制的新宪法出台,由此诞生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戴高乐以绝对多数的优势当选为首任总统。1959年1
月8日,戴高乐正式出任总统,当天下午,他按照传统和前总统科蒂前往凯旋门,向无名战士表达敬意。然后,在蒙蒙细雨中,戴高乐走向总统
专用的大轿车,而将第四共和国末任总统科蒂留在历史的身后。在阿尔及利亚之后,法国继续推动非殖民化运动。1958年,戴高乐给予中西非
殖民地两种选择:要么放弃后续援助获得独立,要么继续保持与法国本土的联系但只能拥有部分自治。几内亚选择了前者,其他国家则选择了
后者。
戴高乐结束了法国头痛的殖民地问题,殖民地从法国本土获得的援助迅速减少,法国和殖民地的贸易也在缩小,但是,法国的经济却在不
断地发展,因为法国发现它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在欧洲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