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5年8月7日
● 凡尔赛宫与卢浮宫
一天之间走完这两座辉煌宫殿,对来巴黎旅游的游客来说,算是一项“不可能胜任的任务”吧。但是我们却做到了,原因很简单,我们不
是以游客身份来参观的。拍摄直奔主题,现在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尽管这两座人类艺术最宝贵的殿堂散发出的扑面而来的文化艺术气息无时
无刻不在吸引着大家,但毕竟自己的工作任务更重要啊!
在凡尔赛,我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1789年6月20日著名的“网球场宣誓”的发生地——网球场,竟然出人意料地保存完好,而且对游人开放。
网球场大厅正中悬挂着大卫那幅和他的《拿破仑加冕图》齐名的巨幅油画——《网球场宣誓》。墙边立着代表们的大理石头像,正对门的
是议长巴里的全身雕像,手指前方,神色坚定。
身处在这个算不上宏伟的大厅,遥想当年,第三等级的代表们,走进这座大厅,在议长巴里面前神圣宣誓:“我们宣誓永远不脱离国民议
会,在形势需要的任何地方开会,直到王国的宪法制定出来并且在坚实的基础上得到巩固。”不禁令人心神往之。
上午在凡尔赛的拍摄,拥挤的人流让人印象深刻。
岂知,下午到了卢浮宫,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摩肩接踵。
这里参观的游人如织,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前,更是人潮人海,密不透风。
比之《蒙娜丽莎》,收藏着大卫《自由引导人民》的巨幅油画厅显得稍稍冷清些。但是走过这幅充满了浪漫激情的伟大作品之时,所有人
都会不禁为她侧目,她代表了法国大革命,代表了一个时代。由于卢浮宫不允许用三脚架和大型摄影设备拍摄,我们用小型摄像机记录下了这
幅名画的风采。
2005年8月8日
● 上午,巴黎的象征——凯旋门
巴黎的古建筑多,每栋建筑都讲述着一段历史。
但如果让一位法国人来选择,什么建筑最能代表法国、代表巴黎?我想或许他会毫不犹豫,或许他会考虑再三,但最终的回答很可能都是
——大凯旋门。
巴黎的凯旋门有两座,一座在卢浮宫附近,法国人习惯称它小凯旋门,另一座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大凯旋门。人们常说的巴黎凯旋门,指
的就是这座大凯旋门。
凯旋门是巴黎的象征,自诞生那天起,就注定要见证法国今后的历史兴衰。
1806年2月,拿破仑为了纪念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战役,下令兴建凯旋门。在这次战役中,他指挥的法军大败奥俄联军
。
从那以后,注定成为巴黎象征的凯旋门就一次又一次地见证着法兰西的荣耀和耻辱:
拿破仑的灵柩曾从这里穿过,被安放在先贤祠;
纳粹德国的军队曾从这里穿过,接受希特勒的检阅;
戴高乐的车队曾从这里穿过,受到巴黎人民的欢呼。
法国的官方旅游杂志上是这样介绍凯旋门的: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
多精美的雕刻。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
1792年~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地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这其中
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
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据说,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时代的将军,但死后名字并没有刻在凯旋门内壁的名单上,这曾令雨果十分生气。法国人爱雨果,一直记着这
件事。雨果死后,法国人特地让他的棺柩在凯旋门下停灵一夜。
这是凯旋门另一段不为人所熟知的故事。
凯旋门中心拱门的中央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无名烈士墓,里面埋葬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墓外只有一块横卧在地上的
墓碑,碑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法国军人。”墓前经常摆放着鲜花,一团长明火,昼夜燃烧。
我们来拍摄的时候,正是下午6时,只见一批穿着不一的老战士举着战旗在这里集会,在无名烈士墓前献花,向死难者表示敬意。军乐队在
一旁奏乐伴随。这时“长明火”火势加大,熊熊燃烧。一位在凯旋门值勤的法国警察介绍说,这里的悼念活动是由老战士协会组织,人们自愿
而来。自1922年起,举行这种悼念仪式就形成了传统,日复一日,终年不断。
我想,有凯旋门在,许多美好的东西都会因为它而得到永恒,许多历史也会因为它而更值得怀念。
结束拍摄之时,一对年轻的法国情侣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他们在凯旋门前的香榭丽舍大街马路中央的白色安全线里长长地拥吻,任凭身边
的车来车往,任凭绿灯亮了又灭,他们一直就站在那里深吻。
法国人是如此看重凯旋门,凯旋门下曾发生过多少的故事。看来,这见证过法国轰轰烈烈历史的凯旋门,又将见证一场轰轰烈烈的浪漫爱
情了。
● 下午,1787咖啡馆
根据拉杜里教授的提示,我们来到了位于喜剧院附近的杜伊勒里王宫花园,据说在大革命期间,这里经常聚集着大批的革命群众和很多慷
慨激昂的演说家。
物是人非,在现在的王家花园中,很难让人想象当年的情景。花园中绿树成荫,树下孩子们在嬉戏。偶尔飞过几只鸽子,时而停落在长椅
上休憩的游人脚边。这一派祥和的气氛,不由地会让人留连其中、乐而忘返。
在王家花园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家很有特色的1787咖啡馆。咖啡馆店面不大,墙上挂满了大革命时期名人的画像,我们一一辨认,伏尔泰
、罗伯斯比尔、丹东、拿破仑……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咖啡馆老板吉尔介绍说,这家咖啡馆始于1787年,当年“永不受腐蚀的”罗伯斯比尔、“大革命之子”拿破仑等人,这些曾处于权力顶峰
的大人物都在这里喝过咖啡。
“革命时期的军人薪水很少,拿破仑也是这儿的常客,他们经常欠账,拿破仑从来没有偿付他在这里的欠款,从来没付过钱。同时也是在
这里,拿破仑第一次结识了约瑟芬(后来成了他的王后)。”吉尔笑称。
小小的咖啡馆见证了大革命的全过程。200多年过去了,曾经叱咤风云的名人们都已作古,只有这间小小的咖啡馆仍然矗立在原地,向过往
的人们讲述着那个非凡的年代里发生着的一个个非凡的故事。
2005年8月16日
● 历史凝聚的广场——协和广场
初闻协和广场之名,恐怕不会有人将它与血腥恐怖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在方尖碑下方的一个不甚醒目的铜牌上,我们赫然发现了路易十六的名字。
此时,即便是不通法语的我也猛然醒觉,这块牌子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路易十六的断头处!
曾经,这里是法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为向世人展示他的至高无上而修建的“路易十五广场”,法国大革命时期,这里又成为法国展示王
权毁灭的舞台。
当年,这个广场曾一度被称为“革命广场”。人称“黑寡妇”的断头台高高地耸立在这里,无情地夺去了1000多个生命。
这些人中,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有他的王后玛丽·安东瓦奈特,也有一手把他们送上断头台的丹东和罗伯斯比尔。
我想每个来这里的人,念及此,呼吸都会为之一屏的。
历史有惊人的巧合,那些创造历史的人是再也看不到了,但我们这些后人却看得很清楚:路易十六、丹东、罗伯斯庇尔,这三个曾把握法
国命运的人,死于同一个刽子手手下,死于同一座协和广场之上。
历史是人们无法预知,也无法左右,更无法改写的。200多年来的历史凝聚在今天的协和广场。
但现在是人们可以创造的。
当法国人将方尖碑树立在广场,当他们将这个曾令人充满厌恶憎恨的地方改名为“协和”之时,他们也表达出了心中渴望和谐美好的愿望
。
如今,协和广场成为巴黎人公认的最美的广场。
我们在协和广场,恰好碰到一对中国情侣在此举行婚礼,新娘一身白色婚纱,笑靥如花;新郎一身黑色西装,端庄大方。一对新人给协和
广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听着他们用熟悉的乡音对话,无形之中,觉得自己也与这个异域国家拉近了许多距离。
高大的卢克索方尖碑就矗立在广场的正中,见证着这对异国青年的婚礼。
此时,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美好。
也许,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现在的协和广场才真正是名副其实了。
希望永远如此。
2005年8月23日
● 采访法兰西学院院士巴斯蒂夫人
巴斯蒂夫人是法兰西学院人文科学院院士,也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对法国及中国的历史捻熟于胸,她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也溢于言表。
采访结束后,我注意到巴斯蒂夫人家的烟灰缸里有残留的烟灰,于是拿出国产的红旗渠烟,客气地请她吸烟,巴斯蒂夫人微笑地接受了。
我向她解释道,红旗渠位于中国河南林县,是中国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处著名的灌溉工程。红旗渠烟的产地也是河南林县。夫人听后,
又笑了笑,对我们说,60年代时,她曾去过林县。
“当时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见过外国人,更不用说农村的百姓了。他们见了我,都吓得躲在门后。但躲在门口,还是忍不住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