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法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馆和社会名流们漫谈。
  这里曾是伏尔泰游历各国归来后最后的居所,我们注意到,咖啡馆转角处的墙上刻着这样一行字:“伏尔泰,1778年5月30日在这里去世。


  ”
  “这栋建筑是维莱斯·沙特莱太太的,她是伏尔泰家族的成员,伏尔泰在这里去世,为了纪念伏尔泰,我们把咖啡馆起名为伏尔泰咖啡馆
  。”咖啡馆女老板,一位慈祥的法国大妈介绍说。
  在老板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坐下来每人要了一杯咖啡。细饮慢酌间,听她把咖啡馆的历史娓娓道来:
  “在伏尔泰生活的年代,巴黎的所有建筑的最底层都是用来停放马车和养马的。所以这个咖啡馆是当时伏尔泰停放马车的地方。”
  “1945年抵抗(希特勒)运动时期,咖啡馆的主人是我的公公婆婆,那些抵抗运动的战士常常躲在地窖里,并在这里用餐。那时候,德国兵
  就住在附近的旅馆,也常来这里吃饭,我的公公婆婆就在他们之间周旋……”
  不知不觉,日已西沉,我们的采访也该结束了。虽然今天的工作量依然不小,但此时每个人竟然都没有一丝倦意。
  当我们准备结账并礼貌地对她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表示感谢时,没想到这位太太竟然大度地说:“开个玩笑,如果你们是日本人,那我一
  定是要收钱的。不过既然是中国朋友,咖啡就不能收钱,是我请你们的,希望你们在法国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005年10月9日
  ● 铁塔的故事
  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以后,决定为隆重纪念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于1889年在巴黎举办一次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
  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要在巴黎建造一座千尺高塔。
  此事非同小可,能够在巴黎这个建筑之都和艺术之都留下自己的痕迹,是当时(当然也包括现在)每一位建筑设计师追求的梦想。
  政府一下子收到了700个建筑方案,经过严格的审查,最后仅确定了一个可行方案,就是建筑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方案。
  1887年1月26日,铁塔动工了,但却遭到当时很多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像有名的作家莫泊桑、小仲马和有才华的作曲家古诺等也都加入
  了反对者的行列,联名上书市政府,要求阻止这项工程。
  “我们这些身在巴黎、追求美的人,现在受到了打击,我们愤怒抗议在我们的首都市中心建造埃菲尔铁塔这样毫无用处的怪物。难道巴黎
  要同一些设计机器的人的惟利是图的想象力共存下去,往自己的脸上摸黑吗?”名流们这样说。
  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对埃菲尔进行起诉。
  但建筑师埃菲尔力排众议,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他精打细算,一丝不苟,尽量杜绝一丝一毫的偏差。他在工地上搭起的巨大“积木”,
  精确度几乎高达1/10毫米。
  1888年春天,4根倾斜的塔柱开始合拢,第一块板安上去时,每个孔洞都相当精确以至铆接时都不用锉一下。铁塔的安装工作于1889年4月5日彻
  底竣工,耗资7799401法郎(埃菲尔原预算为800万法郎)。
  建成后的铁塔高320米,分三层,共1711阶台阶,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钢铁7000吨,12000个金
  属部件,由250只铆钉连结起来。
  1889年5月15日11点50分,埃菲尔为国际博览会开幕式剪彩。这是第一次,红白蓝三色的法兰西国旗升到了300多米的高空。
  铁塔从此震动了世界,人们蜂涌前来一睹它的风采。建成的当年,它就接待了近200万参观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反对者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则越发喜爱它、珍视它。今天,埃菲尔铁塔已变成“美丽的贵妇人”、“巴黎市的伟大标志”、“法国的象征”
  。那位曾经反对建塔的音乐家古诺甚至在铁塔建成时就改变了看法,专程前来向埃菲尔工程师表示祝贺,还当场演奏一段乐曲为揭幕助兴。
  为了铭记建筑师埃菲尔,人们将铁塔命名为“埃菲尔铁塔”,并在塔下为他塑了一座半身铜像。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参观铁塔的各国游客


  络绎不绝,估计总数已达1。9亿多,其中有近8000万人次登上了铁塔。
  据说,仅故事发生在铁塔或情节与铁塔直接有关的影片至少可以列举出30部。
  巴黎人对建筑的包容似乎是无止境的。这从他们对铁塔的包容就可以看出。往远说,他们包容了古埃及的方尖碑,将它立在路易十五广场
  ,并把广场改名协和; 近的说,他们包容了现代建筑师贝聿铭将玻璃金字塔建在古色古香的卢浮宫门前。
  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罗兰·巴特在一篇优美的散文中写道:“埃菲尔铁塔是友好的。埃菲尔铁塔也是呈现给整个世界的献礼。”
  这也许能代表着今天法国人对铁塔的普遍看法。
  2005年10月11日
  ● 采访法国前总统,现任欧洲制宪委员会主席吉斯卡尔·德斯坦
  10月6日结束了德国拍摄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回巴黎,进行法国部分的扫尾拍摄。这部分拍摄中最重要的就是今天这个采访了。原因显而
  易见,被采访对象是著名的法国前总统,现任欧洲制宪委员会主席吉斯卡尔·德斯坦。
  采访地点定于德斯坦先生的办公室。11点30分,在我们布置完灯光以后,德斯坦先生如约赶到。采访持续了半个小时,从法国历史到中法
  关系,从法国大革命到欧盟建立,德斯坦总统侃侃而谈,足具大家风范。
  在采访中,德斯坦先生特意提到了中国:“中国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国家而且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我对中国未来完全充满信心。”
  令人欣慰的是,采访结束后,德斯坦总统特意打来电话,对中国记者在采访拍摄中表现出的优秀的职业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感谢。
  解说词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
  300多年前,它凭借路易十四的强大王权,称霸一时;200多年前,它依靠拿破仑的军功横扫欧洲。在19世纪,它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
  英国。
  这里曾经孕育出影响近代世界的启蒙运动,曾经进行过各种社会理想的实践。
  300年来,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幻,总是能够听到它在大国舞台上发出的声音。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情和理想气息的国家,究竟凭借着什么
  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激情岁月
  镜头画面:【法国国家档案馆 路易十六的日记原文】
  法国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790年,这里收藏着法国自7世纪以来的珍贵文物和档案资料。这是一本200多年前的记事簿,它的主人是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国王的日记写得非常简洁,除了在出门打猎的日子里,记下猎物的数量之外,其他的时候,都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因为,连经常进行的猎鹿游戏都没有,所以,无事可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镜头画面:【动画特技: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
  因为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
  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镜头画面:【动画特技:拆毁巴士底狱】
  这场革命被后世称为法国大革命。
  路易十六刚刚从睡梦中惊醒,革命已经开始了急风暴雨般的进程。法国的最高权力很快就从国王手中转移到国民议会那里。攻占巴士底狱
  之后仅仅20天,国民议会就宣布:废除一切封建特权。这意味着120多年前由国王路易十四建立起来的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法国为什么会爆发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革命?在过去的1个多世纪里,路易十四和他创建的制度究竟给法国带来了什么?
  镜头画面:【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雕像】
  1661年,就在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的前一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临朝亲政,后人在这两位东西方的君王身上发现了诸多相似:同
  样是幼年称帝、雄才大略,同样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把自己的国家带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是人们遐想300多年前法国盛世的最佳标本。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正是当年路易十四表演绝对王权的硕大舞台。
  年轻的路易十四亲政后,第一个措施就是废除首相,一切国家事务的决定权都集中到他一人手中,政府中一共只有6名由他本人亲自选定的
  大臣,大臣们每周开会讨论国家大事,但做决定的人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国王自己。
  采访: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
  让·吕克·杜米纳克
  当路易十四说“朕即国家”时,他实际上是在说三件事。首先他代表国家,然后他统治国家,最后他是国家精神具体化的表现。跟当时的
  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因为法国不仅有君主专制的政体,更有一套强大的国家机器,这套国家机器允许法国首先可以深
  入地发展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同时建筑了很多要塞、城堡,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一场战争。
  镜头画面:【路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