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成仿吾、董鲁安等人。他还写了傅作义、阎锡山等美蒋军官。在延安他
只能停留一夜,宴会餐厅是用马灯来照明的,他在马灯下见到了主人毛泽东、
朱德,还有活跃在宴会上的江青:“江青女士从在飞机场上迎接马歇尔的一
刹那起,不论到那里,她都形成为一个中心人物。。。她方从重庆医牙归来,
她说重庆的物价吓死人,她又说在那里看了两次话剧,很不错。记者问她今
后是否还要从事话剧演出,她想一想说道:‘如果团体让我去做,我就做,
如果不需要,就不做。’”我不知道“文革”当中,徐盈先生是否为了这段
文字吃了苦头,也不知道“造反派”和江青本人,是喜欢他这样的描写呢,
还是很不喜欢。
很久不见徐盈先生了。他身体不太好,正在家中休养,很想去问候他,
并同他聊聊《烽火十城》的事。
女作家施济美
一部形成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实在也挤不下众多作家的名字,所以
某些作家和作品尽管流行一时,也只能时过境迁,随风而逝,人们忘记了也
就忘记了。这不能责怪史家。但是,对于文学史家来说,又不能只着眼一流
作家的作品,否则何以断定谁是一流?谈史论文凡在大处无创见者,往往也
正是忽视了无数个小处的结果。若是写某一阶段的详史或研究某项专题,更
不能大而化之。
1990 年第三期《随笔》杂志,刊有一篇补白《施济美》,施是一位四十
年来未见提及的女作家的名字。作者说,施在四十年前的上海,与女作家张
爱玲齐名,在读者当中曾经形成过一批“施迷”。笔者当时不在上海,不敢
轻易断定如何,如果讲起沦陷区上海的知名女作家,除了张爱玲、苏青以外,
应该数施济美了。三位女作家在抗战胜利后仍有新作发表,比较活跃的反而
是施济美。那时她才二十几岁,正是创作力旺盛的时期。1947 年5 月,上海
大众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小说《凤仪园》(见图82),似乎是她的第一本书。
据说她又有小说集《鬼月》、《莫愁巷》问世,笔者未见。
施济美的作品对象,主要是城市青年。她的文笔流畅俊美,还含有一点
幽默感,而大部分主题都离不开家庭和学校、恋爱与忧伤。这很适合当时城
市青年的口味。她的作品就如她的年龄一样,生活阅历太浅,很多故事都是
虚幻的,美丽而不真实。读她的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写《鬼恋》的徐讦,
或当今写纯情小说的台湾女作家琼瑶。生活天地狭小,观察社会生活的深度
不够,但作品里却保留着少女的一种纯真。她的小说大体也属于纯情小说一
类。
读她的小说,也不知道那些故事是发生在战前还是战后,即以中篇《凤
仪园》来说,只是讲一个青年家庭教师与单身主妇之间的爱情故事,最后当
然是个不了了之的结局。作者讲她所以要写小说和出书,正如她喜欢珍藏幼
时的用物一样,在她那家传的樟木箱子里,“锁着多少个昨天,和昨夜的月
亮、太阳、星星和年华”。总之,如果一个作家抱着为创作而创作的理想,
那么很可能什么也讲不清楚。然而,她的作品也不是一无是处,如短篇《蓝
天使》、《痴人的喜悦》等,刻画小市民的心态颇为生动,证明作者熟悉城
市生活,且有能力表现他们。《蓝天使》讽刺了一对爱虚荣而又自私的母女,
从侧面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危。《痴人的喜悦》写小职员生活的悲辛,带
点酸味的幽默。作者也发表了不少散文,风格近于清丽典雅的一派,可惜不
曾结集。
据《随笔》上的文章介绍,上海解放后,施济美加入了文协,还以笔名
发表过诗,也参加过文艺界的一些活动。开会时,她常常故意迟到,然后,
悄然无声地坐在一角。“三十几岁,身材稍高,朴素清雅,还有些不易觉察
的抑郁;虽然总是默默地微笑着。”应该说,她完全可以在新社会施展才华,
也有可能加强作品的深度和力度。想不到“文革”初期,她不堪“造反派”
对她的批斗污辱,同另一位也不曾结婚的同住女教师,打开煤气,一起“主
动”地告别了人间。这当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一个悲剧。
丁玲编《长城》
抗战胜利后,延安的一批作家出发到新区开展工作,那是个热火朝天的
大时代,人们兴高采烈地准备去创造新局面。由艾青、江丰率队到华北去的
队伍浩浩荡荡,最后到了张家口。作家孙犁在《<善暗室纪年>摘抄》中说,
一路上队长分配他先打前站,后来又为女同志赶毛驴,“路上大军多路,人
欢马腾,胜利景象。小孩置于荆筐,一马驮两个,如两只小燕”。丁玲和陈
明、杨朔等人也以延安文艺通讯团的名义准备去东北。走了两个月,于1945
年12 月到了晋察冀中央局所在地的张家口市,结果因东北发生内战,交通暂
时阻隔,只好留在这里。这个时期,聚在张家口的作家很多,除了艾青、丁
玲等人,连高长虹、陈学昭、萧三等人也在这儿。有的还从这里到国统区去
工作,或者上了前线。孙犁同志从这里回到故乡冀中去工作。
在《晋察冀日报》主持工作的邓拓同志,利用这个好机会,请丁玲主编
报纸的文艺副刊。1946 年7 月,由丁玲主编的文艺刊物《长城》(见图83)
也在张家口创刊了。在近年出版的《丁玲研究资料》(1982 年3 月天津人民
出版社)和《丁玲纪念集》(1987 年7 月湖南人民出版社)里都说,这刊物
是由华北文联办的,不确,应是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主办的。华北
文联办的刊物是《华北文艺》,时间要推迟两年。所谓华北文联,那是1948
年8 月,晋察冀边区文联和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合并以后成立的华北文艺界协
会,地点不在张家口,而是在石家庄的冶河镇,刊物的主编人是欧阳山。
丁玲同志编文艺刊物的经验是丰富的。她在延安便编过《解放日报》的
文艺副刊。早在1929 年她就在上海与人合编过《红黑》,稍后又主编了左联
的机关刊物《北斗》,那时她还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女青年,已经闪露出她的
文艺才华和组织才能。丁玲的性格没有旧式女子的闺阁气,她是一个热情奔
放而又能干的女战士。
《长城》十六开本,封面由美术家江丰设计,丁玲写了《编后记》。她
说:“刊物取名《长城》,是中国人民在和平、民主、独立的目标上团结起
来,保护革命的胜利的意思。”她希望刊物多发表通过艺术形象正确反映现
实的作品,更注重真正大众化的作品。她还透露刊物的编委有丁里、艾青、
江丰、沙可夫、康濯、萧三等人。丁玲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政论《海燕行》,
热情地称赞了国民党起义空军刘善本上尉的正义行动。
刊物发表评论、创作、诗歌、美术、歌曲、翻译等。显然是大型的综合
性文艺刊物的规模,还是继承了左翼文艺刊物的传统,然而又保持了解放区
出版物简朴的特色。读者对这一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的出版物倍感亲切。创
刊号有周扬、艾青、华山、刘白羽、秦兆阳、徐懋庸的文章,丁玲说外面的
来稿不多,熟人的作品多了些。《长城》第二期于8 月出版,沙可夫、欧阳
凡海、康濯、田间、水华、陈学昭发表了作品。这也是终刊号。9 月初我军
放弃了张家口,刊物只好停办了。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张家口集中了那么多知名的作家,文艺活动也
开展得比较活跃,值得人们回忆。两期《长城》只能是历史的片断,这对丁
玲来说却是一个珍贵的纪念。
新文学家的祝愿
“五四”前后,京剧作为旧戏曾经被部分新文学家所不齿,甚至想把它
作为封建余孽的颓靡之音而推翻之,完全代之以新剧。这当然是绝对化的观
点,一种过激之词。
“五四”以后,我国新文学家中不乏重视古代戏曲遗产者,如欧阳予倩、
洪深、田汉等人,他们善于同戏曲演员合作,推进了旧剧的改革。另一方面
旧戏曲演员中的有识之士,亦乐于同新文学家合作,吸取新的营养。这些先
进人物中就有周信芳、程砚秋、梅兰芳等人。
抗战胜利以后,在上海的戏曲舞台上发生了两件轰动全国的事,即梅兰
芳、程砚秋的重登舞台。两位京剧戏曲演员出于爱国的要求,已经息影舞台
多年,现在欣逢日本投降,重又粉墨登场。这是中国现代戏曲史上值得纪念
的一段佳话。两位大艺术家的道德规范和人格力量,也许超出他们艺术成就
的影响,这次演出活动深深地吸引了大众。人们都知道,梅兰芳拒绝敌伪的
威胁利诱,蓄须明志。程砚秋则迁移北京青龙桥郊外,习农隐居。他们在侵
略者面前保持了一个艺术家的尊严,以维护民族的荣誉。这在世界反法西斯
史上,也是值得骄傲的一页。
为了反映广大戏曲观众和文化界对程砚秋的这种热烈的感情,十六开本
的《程砚秋图文集》(见图84)应时而生。图文集附有彩色剧照多幅,光程
氏的生活照及历史照片就有六七十幅之多,即在当时也是显得十分珍贵的。
从当时的印刷条件来看,堪称一本优秀的纪念册。出版的时间是1946 年11
月。
图文集中执笔的人很广泛,文学界的朋友有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
洪深、吴祖光、周瘦鹃、姚苏凤、陈灵犀等人,戏曲界的有俞振飞、翁偶虹
等人。程砚秋在卷首写了《希望与感谢》,除了回答人们对他的热情关怀以
外,他特别讲到多年来便已经感到京戏是必须改良不可的,而七七事变,突
然终止了他正在进行的这一工作。他说:“数年来,砚秋蛰居青龙桥畔,心
情的冷淡,几乎忘了我的本身职业。”此文未见《程砚秋文集》收入。
我们很少机会看到郭沫若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