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氖菇诿谴蚪坏馈�
相比较之下,陪着李世民聊天的莫迟,看似比较轻松,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今日莫迟入宫,本为了带女儿李琬给李世民看看,再迎回儿子,但此时她却已经紧张得汗湿了衣衫。
两年未见,李世民显得苍老了许多,但那股帝王的威严却与日俱增,气势格外慑人。
“昔年朕初登大宝,李淳风曾对朕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朕为此事,日夜难安已有多年。”李世民只略抱了抱孙女,便令人暂且抱走李琬,单独留下莫迟说话。一边说,边以手指轻轻叩击着面前龙案。“你这丫头心思灵敏,头脑精明,若不是你和武字扯不上关系,又生了个爽直的脾气,朕早就……”
李世民的话没有说完,但莫迟仍是打了个寒噤。
李恪从薛延陀九死一生归来之后,莫迟对李世民的感情便已经有了转变。从虽有算计却不乏真心,变成如今的小心提防。她其实曾经真心将这位帝王当作父亲去敬爱,但乌卿的话却让莫迟感到了帝王心的冷酷。难道李治是你的儿子,李恪就不是?有几次,莫迟几乎想要这样质问他,问他为什么要让李恪身陷险境,还让他背负上通敌、谋逆这样大逆不道的罪名?她好恨!
当年杨妃打算对她下毒,她也恨,却不及对李世民这样的强烈。或许这其中有着一种被亲近之人背叛一般的感觉,毕竟李世民当年那样的欣赏、赞赏过她。但是今日听李世民提到这事,她才知道自己的备受赏识之中有多少风险。她这才明白,自己当年那些从武则天处照搬来的政见,着实曾让知道这预言的李世民一度心生警惕。幸好她后来一直做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架势,不然自己现在的处境,大概还真的很难说。
“后来,玄龄称赞你毫无机心,淳风也说那女主武王不是你,还说那人已经在我身边,我就明白了。”李世民今日的话,无一不是令莫迟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的话题。“那个人,应该是媚娘吧!”
李淳风的预言可谓大唐皇室的秘辛,但今日李世民却对莫迟讲了出来,似乎他正等着莫迟从安州回来,对她说这一番话一般。
武媚娘!李世民居然猜到了!
李世民微微闭上眼,不去看莫迟露出的惊讶神情,像是格外疲惫似的沉默了一会儿,才继续道:“自从知道这件事以后,朕便不敢让她离了朕身边。”
莫迟这才知道这位武才人在当年曾因兄弟牵连失宠之后复又“受宠”的真相。
“然后,朕便想着,要看一看,这个女人,究竟能从朕的哪个儿子手中,颠覆了朕的大唐江山!”李世民说到这里,猛地睁开双眼,龙目中闪过一丝厉芒,竟是老态全消。“莫迟,你说,谁最有可能成为这个罪人?”
“若父亲一定要莫迟说,那莫迟便实话实说了。”怎么他又把这种敏感的问题拿来问我?一瞬间,莫迟心头闪过这样的困扰,然而几乎只用了半秒钟,莫迟就已经下定决心,毫不犹豫的把答案说了出来:“毫无疑问,是九弟。九弟的性子天生有些绵,容易为人所控,等他察觉,后悔自己太过放纵他人时,或许便是为时已晚。”
“不错,你不愧是教过雉奴的,这孩子的毛病你看的很准!”听到莫迟继续直言不讳,李世民露出饶有深意的笑容:“那你说,恪儿就不会被那武媚娘摆布么?”
“他不会的!……呃,王爷不会的……”这次,莫迟是真的脱口而出了。她笃定的说出这一句,其实倒不是想要肯定李恪不会输给武媚娘,而是想要在心里说服自己相信李恪不会像李治那样迷上武媚娘。不让武媚娘有机会参与朝政,那自然也就不会有这种危险。
不过莫迟这一句,却勾起了李世民的回忆。还记得当年妻子长孙无虞也曾对自己贴身婢女说过这样的话,那时候那婢女担心李世民纳妾后长孙无虞会失宠,一向淡然的妻子,那时候却决然的说出了这样的话,那语气,几乎同此时的莫迟一模一样!
“殿下不会的!”正是这一句全心全意信任的话,让长孙无虞从此彻底成为李世民心中最爱的女子……地位再也不曾动摇。
“好一句不会的!”李世民从回忆中醒来,看着莫迟的眼神柔和了许多,更是忍不住拊掌大笑,只是才笑了两声,便被咳嗽打断。“咳……咳……莫迟,把多宝格上那个玉盒拿到朕这儿来。”
莫迟犹自忐忑自己的答案会不会令李世民不满,谁知李世民却突然转了话题。等她将玉盒取来,李世民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法,打开了那个锁住的玉盒。李世民将玉盒里取出的一叠锦笺取出,缓缓的打开,放在莫迟面前。
莫迟看的一呆,她怎么也没想到,李世民给她看的,竟然就是那份遗诏!原来,这遗诏的确是写好了,但是那关键的人名,却还是空着的!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了莫迟一眼,当着她的面,提起笔,在空处填上了李恪的名字。锦盒里的遗诏共有五份,唯有最后一份,上面的空处却已经填好了李治的名字。注意到李世民故意给自己看的这一份遗诏,莫迟眉毛一动,心中隐约想到了什么。
“这件事……”李世民将那锦笺收好,重新锁起玉盒,望向莫迟。“朕不希望其他人知道。”
“今日之事,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莫迟郑重其事的保证:“莫迟可向父亲发誓。”
“朕今日说了这么多,累了,你去吧,接了仁儿不用到朕这儿辞行了,那孩子盼着你这个娘可是盼得狠了……”李世民疲惫的笑了笑,“朕让你知道这些,是因为你是个好孩子,你们夫妻又一心一意。若恪儿有个什么,你也可以劝说一二。好歹,让这东西能够安安稳稳发挥作用吧!”
“莫迟晓得。不过,相信父亲只要精心保养,又有仙长金丹为佐,必定可以益寿延年,百病全消的,到时候这东西恐怕还要好久才能用得上呢!”莫迟的神色并没有十分兴奋,而是带着七分难过和三分振作,强颜欢笑着对李世民道:“就请父亲好好休息吧,莫迟告退了。”
明明是难得的冬日暖阳,莫迟却放任自己伫立在宫墙的阴影之下。她转过头,望向这座自己来过无数次的宫殿,默不出声。
分明知道那些用重金属炼成的所谓延年益寿的金丹对人有害无益,她却不打算阻止李世民服用,甚至刚刚还出言煽动李世民服食。
明年是贞观二十二年,按照历史,房玄龄和萧瑀都会在这一年离世,而李世民的死期则要迟上一年。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也影响到这三个人的寿命,但若真按照历史如此发展,房玄龄和萧瑀的死,对李恪方面的影响,绝对要比高士廉之死对李治的影响大得多。她想留住房玄龄和萧瑀,但却不想让李世民的死期延迟。
李恪可以冷起心肠整肃属下,那么她,也是时候冷起心肠了吧……但愿这一次,大局已定!
【写完这章以后电脑突然蓝屏重启,成果付诸流水,这是重写了一遍的,艰难的程度远在第一次之上……泪奔……为什么总是在快写完时才遇到这种悲剧……】
一四三 深宫将夜惊变动
更新时间2013…11…1 16:08:04 字数:3590
两年不见父母,李仁的心情自是兴奋非常,但是规规矩矩先见礼之后才扑进母亲怀中的他,还是叫莫迟暗暗感叹在皇宫中生活的这两年,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两年时间的宫廷生活,让李仁养成了一种不同往日的特殊的气质,也不知这种变化对这孩子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回府之后,李恪在听到李仁提起李世民的亲自教导时,表情很有些微妙。
李恪一直忙到新年,才将这些狼子野心的使节们打发走。这些属国秋风没打到,还要准时向大唐朝贡的结果,李世民自然很是满意,但也并没有露出太过喜欢的表现,反倒是对李治一如既往的疼爱有加。李恪冷眼旁观,心中自是有些失落的,但也已经练就了不形于色的本事,只有回到府邸才和莫迟牢骚两句。
往日听李恪这样说,莫迟还不觉什么,顶多开解李恪两句,但自从看过密诏以后,莫迟反倒不自在起来。密诏的事情,李世民泄露给莫迟的事情,其实并没让莫迟真的觉得太开心或是太安心。诏书没有公布,那就永远还有变数。如果李世民是打算利用自己来让李恪麻痹大意呢?抱着这样的想法,对于密诏的事情,莫迟竟是真的把它放在了心里,半句也没对李恪提起。
但是病情刚有好转,李世民自己却公开宣布,将自己选定继承人的遗诏,分别密封起来,交给了朝中三名重臣——梁国公房玄龄、赵国公长孙无忌、英国公李绩。又另留一份在皇宫之中,届时待李世民驾崩,共示天下。李世民如今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索性趁着发布遗诏的机会召回了所有儿子。旨意上说是为父为国分忧,但实际上很明显,是不希望在自己死后有哪个儿子在封地起兵作乱。
长孙无忌心中顿时大定。如果因为之前自己极力推荐李治而使得李世民对自己有了间隙,诏书中的人名不是李治,那李世民绝不会把诏书托付给自己。房玄龄素以忠于李世民著称,李绩之前又是李治的长史,还曾暗害李恪,这最后的赢家还不清楚么?
然而长孙无忌并没有想到,事情远不像是他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就像是李治笑吟吟的和自己的三哥打招呼,却丝毫看不穿兄长那爽朗笑容背后眼底的一抹深重的阴寒。
等到了新年大宴时,李世民的精神愈发好了起来。如此一来,这一年的新年长孙无忌过得更是格外开心。如此一年半载,李治麾下的人马齐备,威望日盛,便足以和李恪匹敌。到时候等李治登基为帝,就能寻个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个最大威胁除掉!
在这种风向一时都朝着不利于李恪的方向转变的时候,不少原本靠向李恪的人都犹疑起来,更有不少原本靠向李恪的墙头草又转而去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