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敬以德(尉迟敬德x李世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什么条件?说来听听。”世民却是一脸心不在焉的神色。
  “第一个条件,请元帅同时受降寻相。末将要与他同进共退,末将是什么职级,请元帅也授予他什么职级。”
  世民随意地点了点头,道:“行,没问题。”
  “第二个条件……”敬德的双眼看向墙上的宝剑,“这把长剑是寻相的家传之宝,末将求元帅把它归还给寻相。”
  世民这次却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双眼凝视着敬德的脸庞,直看得他惴惴不安起来,因不晓得世民这样久久地看着自己是什么用意。
  好一会儿,世民才缓缓的开了口:“你说你要提两个条件才愿意投诚,可是你提的条件都是关于寻相的,这跟你自己投不投唐有什么关系?”
  敬德心中怦怦乱跳,只觉得脸庞像烧了起来似的发热。
  他知道什么了吗?他知道什么了吗?
  世民那分明是澄净平和的眼眸,在敬德看来却像是一把可以一直刺穿他层层心锁的利刃——就像世民在雀鼠谷里一鼓作气地突破宋金刚设下的层层防守一样。
  世民却没有等一时张口结舌的敬德反应过来,起身走到墙边,摘下挂着的宝剑,回到敬德身前,“啪”的一声重重地放在他身边的书案上,道:“这是我在战场上夺来的东西,我是不会还回去的。不过,所谓‘红粉赠佳人,宝剑配英雄’,这把宝剑我就送给将军,作为欢迎你加盟唐军的礼物吧。”说罢,坐回到那座椅上,见敬德仍怔怔地盯着书案上的宝剑,一时没有拿起来,便补充道:“送了给你,就是你的东西,你想再转赠给谁,那就是你的自由了。”
  敬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双手把案上的宝剑拿起,向着世民的方向俯身行礼:“谢元帅恩赐。”
  世民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吧。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右一府统军,介休的八千部属仍归你统辖。至于接收介休、永安两座城池的事,找任城王李道宗去跟你办就是。”说着,长长的打了个呵欠,脸现倦容。
  尉迟敬德应声退出。
  才一出房门,迎面就看见屈突通这老将匆匆赶至。他一见到敬德,脸色便是一沉,再定神看时,见他手上竟然还握着宝剑,更是大惊失色,喝道:“大胆竖子!你手执利刃立于元帅房外,是何居心?”说着伸手就要来夺他的宝剑。
  敬德纵身跃开,抗声道:“这是元帅赠予我的宝剑,你凭什么要抢去?”
  屈突通一怔,伸到一半的手顿住。他也想到,以李世民的性子,随随便便就把利器交到尉迟敬德这样的“敌人”手上,倒也并非全无可能之事。
  他转身向着厢房。敬德才刚刚出来,还未来得及带上房门,因此屈突通能看到房内的景象,只见世民坐在那柔软的座椅里,眼帘低垂,似乎又要陷入睡梦之中了。他连忙高声叫道:“元帅,此事当真?”
  世民微微睁开眼睛半分,道:“尉迟将军已经归附我军,现下是右一府统军,是以我赠他宝剑作为信物,屈突将军不必多疑。”
  “元帅……”屈突通脸现焦虑之色,但看了敬德一眼,却欲言又止。
  敬德知道他想在李世民面前说些什么于己不利的话,但又不好意思当着自己的面说自己的坏话,便冷哼一声,向着房内的世民朗声道:“末将告退!”便扬长而去了。
  屈突通待敬德走远,赶紧走进房内,对世民说:“元帅,尉迟恭这个人不可靠,元帅可千万不能这样对他信之不疑啊。”
  “为什么他不可靠?”
  “他之所以能崛起于草莽、名扬于天下,全靠宋金刚对他的赏识提拔,他对宋金刚有很深厚的感恩戴德之情,实在难以想象他会真的背叛宋金刚。现在他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这才勉强地投降我军。只要宋金刚在世一日,那就难保他不会怀有异心。就算以后宋金刚死了,只怕他还是会对元帅逼死他旧主之事耿耿于怀,一直怀恨在心。如此心腹大患,元帅竟然还把他引为右一府统军,那可是亲军指挥官的职位,元帅这……这不是拿你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
  世民倚在座椅之中仍是半阖着眼养神,道:“我就是看中他是知恩图报的君子,所以放心地施恩于他。而且,他不仅只是忠直之辈,也是聪明之人。刘武周大势已去的情形,他是看得通透的,所以才这样马上就来请降。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要是不相信他,那索性就不要受降;我既受了他的降,那就要当心腹一样重用。”
  “可是……”
  “屈突将军……”世民忽然睁开了眼,看着眼前这白发苍苍的老将,“如果你怀疑尉迟恭会因为感念旧主之恩而于我不利,因此我不应如此信任重用于他,那你自己呢?当初你不也是念念不忘要尽忠于前朝炀帝而不肯归顺,还说‘食人之禄而违其难,吾不为也!’吗?但是,自将军投我麾下以来,何曾有动过半分逆念,我又何曾对将军抱有半分猜疑?今天之敬德,当日之将军,何以将军就不能将心比心呢?”
  这一番话直说得屈突通老脸通红,再也作声不得。
  世民起来走到床边,一个翻身又上了…床,道:“我还很困,你就不要再吵我了。除非是天塌下来的大事,你们都不要来叫我……不,就算是天塌下来,你们也先给我顶着,等我睡够了再说。”言罢,一拉被子,又蒙头大睡了起来……
  这边屈突通与李世民絮絮不休,那边尉迟敬德径自向任城王李道宗转述了世民的意思。李道宗于是叫上宇文士及,与尉迟敬德一起前往接管介休、永安二城。
  接下来的几天里,唐军主力大部队陆续通过雀鼠谷往北而来。尉迟敬德整顿了所属的八千兵马后,也加入了唐军。李世民让他们与唐军各营参杂驻扎,一视同仁。
  后来,敬德听说,宋金刚落败的消息一传到太原,本来在那里坐镇的刘武周立时知道大势已去,不思抵抗,直接就逃往突厥去了。反倒是宋金刚仍未死心,还一度想把介休一役中散失的八千多定杨军兵士重新收拢再战,但已经没有人肯听其号令,最后也只好仍领着他那百余骑亲卫,紧随刘武周之后亡命突厥。
  再后来,刘武周和宋金刚在突厥寄人篱下的日子都过得不好受,先后逃离,最终被突厥追斩而死。这一度声势浩大得占据了唐室龙兴之地、严重威胁唐室基业的定杨可汗,也就到此告终。而一度所向披靡的定杨军,也就只剩下了尉迟敬德……和寻相。只是,他们现在,已经是唐军里的人了。

  (转贴)陶大米评《唐·李世民——凌烟阁24攻臣》

  一开始看了文文的题目,就有点被雷到的感觉。24攻臣,呵呵!乍一看,还以为是24功臣,可身为耽美狼的我,看到那个攻字,全身的细胞都活了,这名字取的好啊!一开始还以为是历史小说,没想到的是居然是耽美文。
  李世民与他24位功臣的情史,不得不说,作者迪迪的文章构思真的是胆大的可以。李世民,也是大米我最喜欢的一文皇帝,可不曾想过把他写做耽美故事的主角。所以,从文文的人物设定和情节构思来说,这篇就已经大大的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吧。
  再说一说作者的文笔,看来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文中唐时期发生的各个大小事情,均被作者巧妙的写出了新意,那个有着大名的太宗皇帝竟也有那般的爱情。仿佛皇帝也不是自己印象中所认识的那个皇帝了,总之一切都觉得很有新意。
  24攻臣,如今写到的第一攻臣,长孙无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人,原来也是那么的心思细腻。真亏的作者能写出来啊!佩服佩服。一样的人物,却是不一样的故事。温婉的笔峰细腻的写出了人物之间那淡淡的喜,淡淡的爱。一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看着熟悉的历史人物做着不一样的事情,真的是很过瘾。
  千重苦夏!是第一篇,很清晰的章节分录,对每一阶段的发展都选用了很好的章节名称,迪迪真的是煞费苦心。文章的字句也很是优美,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说法。
  以前看第一人称的小说时,总觉得不是很喜欢。因为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很容易给人一种幼稚的感觉,可本文却不同。一开始就以长孙无忌的口吻回忆起了事情,奇妙的文笔运用,能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跟着主人公的思绪在看文,不可不说是一种特别的奇妙之旅。
  本文彻底的颠覆了我对李世民的看法,历史上那么有名的一位皇帝,本以为驾驭这样大家都熟悉的历史人物来写文章有些困难,可迪迪做到了。瞧着文,原本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完全就没了,让我明白原来同人文也可以这样写的。
  很期待接下来的攻臣哦!迪迪快些写那!很是期待那!

  紧急公告

  时近年关,国内又要加强建设“和谐”社会了,于是我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爆!
  今天收到晋江编辑的群邮件,列出了一系列的过滤词,连“白…皙”、“下…身”之类的都要过滤掉,纯情如《大唐女儿红》只怕也难以幸免于难,这部就只怕更加难以容身~~~为保险起见,本文凡有可能犯禁之处一律锁文,虽然会继续更新,但读者会看不到有关的章节,想看的朋友请加我QQ,我通过QQ发给你看。
  我的QQ号是:337439111~~

  07 长春宫(上)

  四月底,李世民留下真乡公李仲文镇守太原,自己则率领唐军主力凯旋班师。
  进入长安之前,大军先在京城之外的长春宫稍事休整。
  一进长安,免不了就要举行一连串的庆功活动,送往迎来,可以预见将有好一段日子闲不下来。于是,反而是在这即将入城之际,唐军兵将可以忙里偷闲,因此众人纷纷互相串门或结伴出游。可是尉迟敬德与寻相这些新降之人,却自然是无人理会,被排除在这些热闹之外。
  敬德为人孤傲,自归降以来,一直不屑于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