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平有些疑惑地看看他,把速写纸接过来,一张一张慢慢看着。
顾晓鹰注视着她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心中有些紧张。“我主要是想把你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不知是否表现对了?”他小心地解释道。
“您平时每天都画吗?”赵世芬又在一旁问道,出于对冬平的嫉妒,她此刻明显在献殷勤了。
这反而增加了顾晓鹰对她的某种轻视。“啊,啊……”他一边敷衍着她,一边还看着冬平。
冬平把速写纸又还给了他。
“你觉得怎么样?”他硬撑着笑脸问道。
“不知道。”冬平又低下头看着手里的刊物。
这时,黄平平回来了,她一眼就看明白了顾晓鹰的用心。好哇,竟跑到她家里打起她四姐和嫂子的主意来了。她第一次比较强烈地憎恶这个顾晓鹰了。
“好,咱们接着开会。”她招呼着,其实重要的事情差不多都说完了。“顾晓鹰,”她对顾晓鹰一笑,“往下我们要商量的事儿不便于外人听。你到我房间里坐会儿吧,我一会儿就完事。”她已经回过房间把抽屉锁上了。
顾晓鹰只能讪讪地站起身,进了屋。
看着顾晓鹰关上房门,黄平平才压低声音显得很随便地对家里人说:“他这个人名声可臭了,艺术界没人爱理他,跳舞连舞伴儿都找不下。”
她知道,只这一句话便足够了。
下卷:第三部分还是以前残存的记忆
预定的九点半快到了,通知的人怎么一个没来?应该提前一点儿陆续到了呀?是雷彤林忘了?不会。他是个很乖觉的人。是人们星期日早晨家务太忙碌吧?谁也很难一起来就拔脚离家的。自己急什么呢?到时就都来了。没问题。
他从各个角度打量着客厅。沙发、椅子已经摆够,布局也做过几次调整。现在这样比较理想。他的沙发在中间,两面两个半月形,各放着五个沙发和椅子。这十来个人恰似他忠实的左右手。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他又看了看茶几,上面烟、茶杯、茶叶筒已然放好。他拿起茶叶筒上下晃了晃,里面沙沙的,沉甸甸的,足够。再打开烟盒,烟也是满的。其实,刚才他已经反复查看过几次了。不过,这些年他老是有这么个不放心的毛病。每次出门,明明把抽屉锁上了,明明是拉过好几下,确凿无疑了,可刚一出院子,立刻觉得不放心,站住,犹豫,最后还是返回来再拉几下抽屉才能出去。好几次,他马上要上公共汽车了,又突然咚咚咚地走回来,再检查一下抽屉。其实家里人谁会翻他抽屉?可他就是不放心。后来,他干脆这样:每次锁上抽屉后,屈指数着,一,二,三,四……拉十下。这总可以放心了,即使走出院门,手中还留着刚才屈指数数和拉抽屉的感觉。那应该是比较确凿的了。可就是这样,他时而也要站住,怀疑自己手中的感觉是刚才的呢,还是以前残存的记忆?想来想去,只好再走回来,再拉一拉抽屉,死死的,拉不动,噢,确实锁上了,他这才笑笑自己,出了门。
现在,他看着桌上的几个暖瓶又寻思开了:暖瓶灌满了吗?刚才已经掂过好几次了,可好像还是不放心。算了,应该相信自己刚才的检查,可眼睛就是要往暖瓶上看。他摇了摇头,还是走过去把暖瓶依次掂了一下,都是满的,这才准备坐下。又想到看表:时间就要到了,人怎么还不来?他还是再准备一下自己今天的讲话提纲吧。
夏平进来了。家庭会开完了。
“来,夏平,趁协会人还没来,我口述个东西,你记录一下。”黄公愚说道。他一刻也离不开自己的二姑娘,一见她就有事儿。
夏平顺从地坐下,拿起纸和笔。她的时间除了上班,就是陪父亲。
口授笔录还没开始,春平进来了。“他来了。”她走到夏平身旁小声说。
“谁?”
“就是……给你介绍的那一个。”
夏平垂下眼沉默了一会儿,轻声推托道:“我现在有事儿呢。”
“爸爸,您又有事儿啊?”春平转向父亲。
“啊,我有点儿要紧事儿。”黄公愚低头不看女儿,手颤抖着不自然地收拾着茶几上的东西。
“您先让夏平离开一会儿吧?”
“啊……要不,你还是先去?”黄公愚小心地问夏平。
夏平低着头沉默不语。
“夏平,你先去吧,爸爸的事儿也没那么急。”春平劝道。
“急当然是急的,不过……”
“不过什么呀,爸爸,夏平也不能老不解决生活问题啊。”
“……春平,你介绍的这个人怎么样,配得上夏平吗?”
“爸,别说了。”夏平不爱听这些。
“我昨晚不是和您详细谈过了吗?”春平不满地说。
“噢……他是不是二婚哪?”
“爸,我不都和您讲过嘛。”
“噢,噢……是不是腿有点毛病?”
“爸爸,您说的是上次介绍的那一个了。”春平更不满了。
夏平这时抬起头:“大姐,我不去了。”
“为什么?”春平问。
“啊,去还是可以去的,今天不行,还可以找个时间。”黄公愚说。
“不,我什么时候也不想去了。我什么人也不想让你们介绍。”夏平细声细气然而是固执地说。
黄公愚站在那儿有些愣了,小心地看着女儿:“夏平,爸爸没有说不让你去啊。”
“是我自己不感兴趣。”
“夏平,你不能老这样生活下去啊。”春平说。
“我这样妨碍你们谁了?我现在一听你们跟我说这些就烦,你们知道不知道?”夏平有些激动。
春平一下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好,那过些时候再说吧。”她转身慢慢走了。
“爸,您有事儿就说吧。”夏平又拿起笔。
“啊,不忙,夏平,你喝水吗?爸爸给你倒。……不喝?吃糖吗?不吃?吃个苹果吧,爸爸给你削。都不吃?对了,想起来了,有一样东西我昨天就要送给你,我去拿,我去拿……”黄公愚有点儿语无伦次地说着,老态龙钟地推开里间卧室门,打开抽屉翻寻着。过了一会儿,拿出一块金表来:“夏平,这给你吧,这是你妈妈留下的遗物,你戴上吧。”
“不,我不要,你保存着吧。”
“给你戴上吧。这是爸爸决定给你的……还有,这一支金笔,”他颤颤地把一支笔盒放到夏平面前,“是爸爸上次去南方开会时朋友送的,也给你吧。”
“爸,我都不要。您有什么事就快点说吧。”
下卷:第三部分幸运与不幸只差一点
黄公愚不知应该做什么才能表达一下他对女儿的爱。
春平又进来了:“夏平,有人找你。”
“我说过了,我不去。”
“不是他,他早已经走了。”春平说道,“是你过去的同学。”
“谁?”
“郭策。”
他?夏平内心悸动了一下:“爸,我能不能先去一去?”
“去吧,你去吧。”黄公愚连忙摆着手说道。
她一边快步走出客厅,一边匆匆理着自己随便梳就的短发,拉整着身上的衬衫。
郭策是她的高中同学,还是同桌。两人除了正常的友谊似乎再没有别的什么。只记得一次物理实验课,在观察一台仪器时,两个人的头挨在了一起。及至都由脸热而觉察时,迅速分开了,一时都有些脸红。1968年她去东北插队。临走那天,她在从学校到公共汽车站的路上遇到他。他骑着车,下来推车和她并肩走。两个人都有些没话找话地说了一些最平常、最没用的话。那段路实在太短了,终于走完了,汽车也来了,两个人都朦朦胧胧感到要说的话没说,然而,他们太单纯了,谁也没成熟到能掌握这种谈话的程度,便怅然分手了,也便失去了联系。如果,那段路再长点儿呢?如果那一天汽车再晚来半个小时,或许她和他就会是另一种关系?
人的命运,幸运与不幸,有时就只差一点。
大前年,她在整理图书时突然发现他写的一本书:《心理学中的新方法论》,并从“图书通讯”中看到了作者介绍。她当时很激动,立刻给他写了封信。及至收到回信,她知道他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她一下平静了,这时才多少有点审视到自己写信时的潜意识:她以为他还是单身。
想不到今天他来看自己了,他不是在厦门吗?
他站在她的房门前等她,很文雅很成熟的形象。见到她,他的目光陌生地闪动了一下。他一定想不到她会显得这样衰老。
“认不出我来了吧?”她拘谨地伸手给他,“快成老太婆了。”
“不不,一下就认出来了。”郭策掩饰着刚才那含着失望的表情,很热情地握住了她纤瘦的小手。他们坐下谈话。小孩儿多大了?叫什么?为什么不同你爱人一起来我这儿?她问询着对方的家庭情况,这样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坦然。
“你为什么还不解决生活问题呢?”郭策关心地问。
“一句话也说不清楚。”她温和地笑笑。第一次对别人谈及她的生活问题没有反感。
“我能理解。有时候确实是几句话很难讲清的。”郭策说,“我觉得,对于你,这件事既不能着急,也不能不急,既不能随便凑合,也不能不考虑。”
“遇不到合适的。”她垂下眼说。
“这么多年一直没遇到过吗?”郭策沉默了半晌,问道。
“……遇到过一个,1978年在大学里,”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有些恍惚,“不过,他是已经有妻子的。
“你肯定还会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