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斯福担任主席。
他致欢迎词后,便请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海军上将发言。
蒙巴顿提出缅甸作战方案,代号为“斗士”,共分四方面:1阿拉干方面:由英国第15军负责实施。
该军先在吉大港(印度)集中,预定1944年1月15日攻入缅甸西部阿拉干地区,目的在于掩护吉大港和加尔各答之安全。
2英帕尔方面:由英国第4军负责实施。
预定1944年1月15日前出亲敦江(旧译更的宛河),2月15日渡江,3月中旬攻密支那,与中国新一军会师;再以伞兵一师占领英多,与利多方面的中国军队会师。
3利多方面:由中国驻印军和云南远征军负责实施,于3月15日前出猛拱和密支那附近。
4月以主力攻占八莫,另以一个师前出卡萨与英军会师;云南远征军则于3月15日前出龙陵、腾冲,4月进军八莫、腊戍,预定中英军于4月间可抵腊戍、八莫与卡萨一线。
4美国突击队:预定于3月初以滑翔机降落于卡萨东南及八莫南侧的伊洛瓦底江南岸,向梅谋、腊戍中间地区活动,协助中国远征军作战。
蒋介石全神贯注倾听蒙巴顿的发言,一位译员逐字逐句地为他翻译,宋美龄也在身旁不时地补充一些要点。
蒋介石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
回想一个月以前蒙巴顿在重庆明明说得一清二楚,英国要用强大的海军舰队和空军从孟加拉湾发动攻势,实行南北夹击。
现在到了开罗,蒙巴顿怎么把英国海军的进攻忘得一干二净?
难道他们只想用中国军队去为英国收复缅甸吗?
想到这些,蒋顿时怒火中烧,面有愠色。
老谋深算的丘吉尔坐在蒙巴顿的左边,嘴里叼着雪茄,冷眼旁观,早已看出蒋介石的心绪。
蒙巴顿话音刚落,丘吉尔马上发言。
他说,由于意大利投降,英国现在已能抽调强大海军舰队去孟加拉湾使用。
这支舰队将包括最新式乔治五世级战列舰2艘、重型战斗巡洋舰1艘、荣誉级15英吋口径炮战列舰3艘、大型航空母舰4艘、小型舰母10艘。
他相信这支舰队必然超过敌人能派到孟加拉湾的任何海军舰队。
盟国部队共有32万人,其中英军占18万,定可胜利。
但丘吉尔的长篇大论也未具体谈到实施南北夹击的地点和日期。
此时,蒋介石发言道:今天承丘吉尔首相告知海上使用舰艇的数目,至为欣慰……
反攻缅甸胜利的关键,完全取决于海陆军能否同时配合。
仅仅陆军集中,如海军未集中,仍无胜算把握……
敌人在缅甸使用的兵力,可达10个师团,如不能截断其援路,则敌人力量尚可增加。
我请罗总统和丘首相注意,敌人生死关头有三:一为缅甸,二为华北,三为东四省,可见缅战之重要;故陆海军同时集中,实有必要。
就实质上讲,陆军集中之日期,应视海军集中之日期以为定。
在这次首脑会议上,中、英两方只是各抒己见,并未做出决定。
会后,三国幕僚又进行了多次会商,首脑们也进行了私下会谈、拜访。
其间,蒋介石坚持两点:南北缅甸要同时发动进攻,水陆夹击;英军应进至缅甸中部重镇曼德勒。
对于第一点,丘吉尔始终不肯明确表态;对于第二点,英方以运输机不足为由,坚不接受。
中方另案要求加入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C.C.S.)。
马歇尔倾向于在讨论有关中国作战事务时,可邀请中国代表出席,但英方拒绝。
于是蒋介石在25日下午拜访罗斯福,提到会议进行情况。
罗斯福对于丘吉尔不愿使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态度,深表不满。
最后,他向蒋介石做出保证,只要缅甸北部陆上战事开始,缅甸南部海军必将同时采取行动。
这样,蒋便接受了蒙巴顿方案,但又明确两点:1英国海军在孟加拉湾取得制海权;2缅甸南北同时对日军发动水陆两栖进攻。
11月26日,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对蒙巴顿方案正式做出决议,主要内容是:1接受蒙巴顿在第一次首脑会议上所提方案;2蒋主席关于“1944年3月在缅甸发动水陆两栖战事”之意见,应予关注;3孟加拉湾,应于3月配置适当海军力量,以便利作战及掌握制海权……
然而,盟国之间关于缅甸作战的争论和决定都是徒劳的;因为在几天以后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决定1944年5月实施“霸王”作战计划,而美英大量军队在法国西北部登陆,痛击德寇;此外,还要在法国南部作牵制性进攻。
这样,在美英全球战略中,缅甸的地位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在德黑兰会议后,罗斯福马上写信给蒋介石(12月7日):“经过同斯大林元帅会商后,我们将于今年晚春在欧洲有一场大战,可望在今年夏末结束对德战事。
因是之故,遂使吾人不能供应足量登陆艇于孟加拉湾,实行两栖作战……”
10。会议桌上波诡云谲(7)10。会议桌上波诡云谲(7)
以上就是开罗会议关于反攻缅甸的决议以及在德黑兰会议之后对决议的否定。
开罗会议有关政治问题的会谈主要是在罗斯福和蒋介石之间进行的。
如前所述,此时美国对华政策的要旨是,保持中国继续抗战,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以便在战后有一个亲美的中国,在远东可以监督日本,在北方可以抗衡苏联,在联合国中还可以牵制英国。
所以11月23日晚上,罗斯福在宴请蒋介石夫妇之后,与蒋长谈。
罗氏表示,中国应取得四大国之一的地位,平等参加四强机构,参与制定此类机构的一切决定。
对此,蒋介石欣然同意。
罗、蒋还谈到中国领土,两人一致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中国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罗斯福还向蒋表示,希望他“在战争还在进行的时期与延安方面握手,组织一个联合政府”。
蒋介石同意,但有一个条件,即美国保证苏联将允诺尊重满洲的边界。
关于中国近邻朝鲜、印度支那和泰国等,罗斯福认为,美中应就朝鲜、印度支那和其他殖民地以及泰国的未来地位达成一项相互谅解。
蒋表示同意,同时强调朝鲜必须独立,泰国则应恢复其独立地位。
对此,罗斯福表示同意。
罗、蒋还谈到战后对日本的处理问题。
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对日本的军事占领中,中国应担任主要角色。
蒋说,中国不具备这些条件,这项重大任务应在美国领导下执行,中国可作为辅助力量参加。
在一夕长谈中,罗、蒋还讨论了其他问题。
开罗会议最重要的一项成果,就是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发表了开罗宣言。
这个宣言是由霍普金斯起草的,经罗、丘、蒋讨论并一致同意后,又被带到德黑兰去征求斯大林的意见。
斯大林表示完全同意。
于是开罗宣言于1943年12月1日在开罗正式公布: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表示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诸方面加诸残暴的敌人。
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407页。
开罗宣言明文规定我国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战后应该归还中国。
以后,在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三大国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日本投降后,我国已收复上述固有的领土,所以开罗宣言是重要的国际法渊源,是我们收复国土的有力根据。
在开罗会议期间,三国首脑们除了商讨一些严肃的军事、政治问题以外,也忙里偷闲,搞一些宴会和娱乐活动,进行会外协商和交往。
在这些活动中,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备受瞩目。
英、美记者更是舞弄生花之笔,刻意描绘她雍容华贵,落落大方,明眸皓齿,光彩照人。
她那典雅合体的中式旗袍凸现出东方女性的韵味,她那地道流利的英语又流露出西方贵族的遗风。
她说话柔和动听,时而也具有学者之风。
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对蒋氏夫妇都有很深的印象。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夫人使我感到意外。
她待人和善,或许有一点像女王似的。
她虽然习惯自行其是,但却是一个勤勉而认真的译员,并不如我过去听说的那样轻浮,爱发脾气。
我挺喜欢他们两人,尤其是蒋,愿意同他们多接近。”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52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和蒋介石夫人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谈话。
我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出色而又富于魅力的人物……
在罗斯福总统的别墅举行会谈时,有一次罗斯福总统让我们大家合影。
虽然许多过去曾经崇拜蒋介石大元帅夫妇的人们,现在都把他们看成是邪恶的和腐败的反动人物,但我仍然愿意保存这张照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