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养包子 作者:王宴宴(起点vip2012-10-09完结,帝王、家长里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辉礼暗暗送了口气:
  “也没什么,不过是个珍贵的小物件,祖父怕让叔叔他们闹将起来就悄悄给了孙儿。”
  静安王妃攥紧了袖子里的盒子:
  “什么样的东西,拿来我瞧瞧。你祖父好东西可是不少,还真没听说有这种可以让他们不顾脸面的物件。”
  程辉礼道:
  “孙儿让人把东西送回房间了。孙儿这就去拿。”
  静安王妃定定的看了程辉礼一眼,扬声道:
  “来人!”
  静安王妃的贴身丫鬟推门进来:
  “王妃。”
  “领着七少爷的丫头去拿件东西。”
  静安王妃看着程辉礼吩咐。
  静安王府里头,下人们对主子们的称呼俱都是王妃王爷,世子爷,世子妃,世子的儿子程辉裘兄弟几个都叫少爷,到了程胜睿这一辈儿都是孙少爷。没办法,静安王府人太多,王妃王爷又长寿,若是照着老爷。少爷,孙少爷叫下去。这小孙少爷叫的也不好听,也就这么着了。
  程辉礼有心去外面吩咐自己的贴身丫头去拿什么东西,无奈王妃盯的紧,他只得给那丫头使了个眼色:
  “就刚才我让你放到房间的东西,快去拿来。”
  那丫头愣了愣。然后点了头跟着王妃的贴身丫头下去了。
  静安王妃也不说话,也不说让程辉礼起来,就这么坐着喝茶,过了一会儿方道:
  “老爷到底跟你说了什么?”
  她今年八十了。十六岁嫁进的王府,在这个园子里住了六十四年了,这个王府有上百年的历史底蕴。同样的,这里也藏了个上百年的秘密,她一开始还对那个秘密好奇,后来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总想着临终前定能听到王爷亲口告诉她,没想到,王爷先她走了不说,竟是一句话都没有留给她。
  程辉礼睃了一眼静安王妃,见她陷入了沉思中。手指悄悄动了动袖袋里的东西,让它藏得更深一些:
  “祖父没说什么。只叮嘱了孙儿听父亲的话,和哥哥们好好孝敬祖母。”
  静安王妃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了一眼窗外:
  “就没说些别的,比如,这个王府里的秘密?”
  程辉礼指尖一颤,摇头道:
  “没有,这些事情,祖父应当跟父亲说才是。”
  王府里有个秘密,这几乎是静安王府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只不过年月久了,谁也不把这个当回事了,而真正知道这个秘密的也只有历代家主而已。世子爷为下一任家主自然应当知晓的,他虽是嫡子,却是第七子,论理,等着世子爷当了王爷,他也当不成世子更当不成未来静安王。
  静安王妃待要再说,她的贴身丫鬟和程辉礼的丫头打着白蒙蒙的灯笼从回廊上走了过来,她便住了嘴,转头看向廊下挂着的鸟儿,许是知道府里有了丧事,这平日里叽叽喳喳的鸟儿此刻也无了声息,无精打采的把脑袋埋到了翅膀下头。
  丫鬟推门而入,屈膝行礼后呈上了一个巴掌大的盒子:
  “王妃,正是这个,因没有盒子,这是临时找来的。”
  王妃接过了,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方黄橙橙的未经雕琢的灯光冻。这灯光冻是上等的印章料子,价比黄金。手上这方印三寸多长,一寸半见方,色泽嫩黄,她拿起了印迎着窗外的光看过去更加的喜人。
  她摩挲着那方印许久,笑道:
  “你祖父竟然把这个东西给了你。”
  程辉礼见王妃似是很喜欢的样子,忙道:
  “祖母若是喜欢,孙儿便送给祖母。”
  王妃抬首笑道:
  “你祖父给你的东西,我总不能给你要来。这样吧,暂且把这东西放我这里,我过段日子给你刻一枚印章。”
  程辉礼赶忙叩头道:
  “孙儿谢谢祖母!”
  王妃摆了摆手道;
  “行了快起来吧。”
  文姐儿适时进屋道:
  “祖母,房间收拾好了,您过去歇着吧。”
  王妃点了头,让程辉礼去外头忙去,自己跟了文姐儿去休息。
  等文姐儿去了暖阁睡着了,王妃半撑起了身子,接着窗外白蒙蒙的灯笼打开了攥在手心里的剔红盒子。这盒子是她进屋的时候踢到的,当时没注意,后来地上这么一个红彤彤的东西碍眼,让丫头给捡了起来,待看清楚这只盒子,她便悄悄收了起来。
  盒子不大,一只手便可攥在手里,她从小衣里头拿了钥匙打开盒子。盒子里头本铺就着黑色的绒布,许是长时间放着东西的缘故,绒布被压得变了形,王妃拿出了那枚灯光冻印章,长长的印章根本放不进去。王妃想起程辉礼那张恭敬的脸叹了口气。
  守夜的丫头听到动静忙起身问:
  “王妃可要起夜?”
  王妃摇头:
  “不用了。”
  王妃没了声音,守夜的丫头也不敢躺下,侍立在床边等候吩咐。只过了一会儿便听王妃道:
  “跟世子妃说一声,让她连夜把荣华园收拾出来,我明儿个就搬进去。”
  丫头愣了愣,方才应了一声,待王妃真的睡着了,方才悄悄退了出去找世子妃去了。
  这一夜,静安王府谁都没有睡着。(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坐
  聂祁宏这边刚要入睡,便听下人来报,静安王去了。
  次日一早,果然见静安王府的人派人来报丧,聂祁宏要出京去,就不能等着日子过去拜祭了,直接拿了行李到了静安王府上了柱香便带着小顺子和几个侍卫出了京城。
  静安王没了,除了静安王府的人不高兴,聂清婉也很不高兴。
  原本要去庄子的计划推迟了几天,要拜祭过了静安王才能离京,如今天气炎热,静安王世子,二爷年纪又大了,长时间的哭灵跪灵经受不住,静安王妃便发了话,原本停灵七七之数改成了七天,七天之后将棺木移到京城外庙里头,由孙儿曾孙们陪伴做够七七法事然后再下葬。
  是以过几天静安王爷出殡,身为端王府大少爷的聂耳要带着弟弟们代替出京的聂祁宏设路祭送一送静安王。
  这样一来原本定好的去庄子要晚几天不说,就连易敏之准备包包子给他们吃,也因为聂耳几个忙着而作罢了。
  聂清婉撅着嘴坐在清姐儿房里是怎么都不肯回自己院子里做针线,易敏之无法,只得把教引嬷嬷叫来,让他们在这边教聂清婉,顺带也教着聂清颜。
  姐姐们学规矩,清姐儿看着好玩也跟在后头。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一个人涵养的一面镜子。如《弟子规》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正确而有礼的举止,可以使人显得有教养,给人以美的好印象;反之,则显得粗俗失礼。”
  管嬷嬷边说着边瞅了眼斜靠在桌子上坐没坐相的易敏之,后者似无所觉,仍旧低着头绣自己的帕子。易敏之刚刚跟蓝蓝学刺绣,也没想着出什么成绩,不过打发时间罢了。
  卢嬷嬷走过去,直直看着易敏之,然后指着她对聂清婉聂清颜说:
  “勿箕踞。勿摇髀。就是说,落座后两脚不要分得太开。女性这样坐尤为不雅。切忌摇晃大腿。两脚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朝下。”
  卢嬷嬷的眼睛盯着易敏之那横出来的双腿上,两个膝盖间离了有一拳的距离,两只脚交叠在一起,不停的抖动着。
  易敏之被盯得浑身不自在。悄悄缩回了双腿,卢嬷嬷还是盯着她,她忙又直起了身子,卢嬷嬷还不放过她。她干脆放下了绣活,并拢了双腿,把手轻轻放到膝盖上。背脊挺的溜直,微微含了下巴。
  卢嬷嬷点了点头,道:
  “姑娘们都看见了,这样的坐姿才合适,不过还算不上端庄。”
  易敏之垂了眼。维持嘴角的笑容。老古板,咱不理她。
  管嬷嬷跟着道:
  “长者面前,要留意「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处处要守住「长幼有序」的原则。才是懂礼之人。同样,在主子面前,主子没有坐,当奴才的又怎么敢坐?”
  易敏之睃了一眼规规矩矩站在那里学规矩的聂清婉聂清颜,还有一脸兴味盎然跟着的清姐儿,不情不愿的站起身来。
  管嬷嬷这才对卢嬷嬷点了点头。
  卢嬷嬷道:
  “下面,奴婢给姑娘们示范一下坐姿。”
  语毕,她告了声罪,让易敏之去搬了个绣墩过来放到靠背椅前面。卢嬷嬷轻提了下裙子在绣墩三分之二处坐下,双腿双脚并拢,右手捏着帕子压着左手轻轻放到膝盖上,背脊挺直,下颚微含,端庄娴雅。卢嬷嬷又侧了下头,脸上显出一抹微笑,似是在静静倾听。
  下颚微微抬起,眼角飞扬,带着一抹倨傲的神色。
  眉目微敛,似是不经意间想起了什么暗自思索。
  帕子轻压唇角,偷偷掩了一抹笑意。
  眉头微蹙,眼睛泛起一汪水色……
  片刻之间,卢嬷嬷就这么静静坐着,不时抬头低眉,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变幻了许多动作。细微的动作配上脸上的表情表达了许多不同的意思。
  三十多岁的卢嬷嬷,一会儿风情万种,一会儿张扬明媚,一会儿羞涩娇怯,竟是让人忘记了她的年纪,只记得那如梦似幻的笑容。
  微微一笑过后,卢嬷嬷收敛了脸上种种神色,回复到那种恭敬的状态,缓缓起身道:
  “今天,我们练习坐。”
  ……
  到了晚上,易敏之已经累的直不起腰了,单单一个坐,起就让她练习了整整一天!
  为什么她也要跟着练?
  姑娘们做的不标准,嬷嬷总不好意思训斥,就让易敏之来做示范,她是想逃都不能逃。这里面还就数着聂清婉错的次数多,明明就那么坐下了,她偏偏要塌着肩膀,或者偏着头,或者坐的位置不对。易敏之一遍一遍学者聂清婉怎么做,然后嬷嬷指点着聂清婉看她这不标准的坐姿。
  清姐儿倒是学的精致勃勃,可惜人小没什么耐性,半个时辰后就跑了,然后这一天除了睡觉竟是没再踏进屋子半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