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伞K勒卟荒芨瓷坏┦Ю悦司氖科不岵蟮拇蚧鳌R虼耍魃鞔邮隆2文背さ牡昧χ致罂四味薪踔烈蠹苹Φ氖返贤急�65条理由说明不应执行“体育家”计划,以免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无谓地死亡。这项计划没能达成一致。    
    丘吉尔精明过人,明察秋毫。他发现,每当一些重大问题上两国争执不下时,总统总是支持他的参谋长。但是,他也没忽略他们意见中的不同之处。在谈到西北非问题时,马歇尔强调的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慎重初战,打有把握之仗,在条件不具备时,宁可持重待机。在必须打胜这一点上,总统同意参谋长的意见。但他还强调:“鼓起美国人民的士气,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正在进行战争,打击德国人的士气,让美国军队横越大西洋主动求战是十分重要的。”显然,他在出兵时间上的要求要比马歇尔急迫得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丘吉尔设法赢得了罗斯福对后来进军北非的战略计划的支持,并导致了马歇尔“铁锤”计划的流产。    
    圣诞节前,阿卡迪亚会议根据“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制定并通过了盟军联合战略计划,其基本原则是形成和紧缩对德国统治下领土的包围圈。具体做法是不断消耗德国的力量,预计到1943年扫清返回欧洲大陆的道路,即越过地中海,从土耳其进入巴尔干半岛或在西欧登陆。这一计划的形成,标志着英美在军事上协同行动的开端。    
    然而,仅有联盟作战计划,离战争的胜利还很遥远,怎样把盟国分散的兵力协同起来统一行动,即实行统一指挥,则成了联盟作战计划制定后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是马歇尔将军在圣诞节下午突然提出来的。他后来也毫不谦虚地把这一机制的建立看作是他为赢得战争所做出的主要贡献。    
    圣诞节下午,应英国要求,两国参谋人员就增援麦克阿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当谈到盟国在太平洋的兵力部署问题时,马歇尔接过了话茬。他首先说明“目前做这类决定的时机尚不成熟”,除非远东部队置于统一指挥之下。接着指出:“鉴于我在法国所看到的情形,再根据我所注意到的我们自己的经验,我强烈地感到,应该考虑的最为重要的事项就是统一指挥问题……我深信,整个战场——包括空中、地面和舰艇——必须由一个人来指挥。单凭合作,我们是无法应付的。人类的弱点就是这样,他们会非常不愿意把自己的一些部队置于别的军种的指挥之下。如果我们现在就制定一个统一指挥的计划,那么,我们的麻烦十之八九就会得到解决……我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不得不这么做,但直到1918年才办到,在这以前,大量宝贵的时间、鲜血和财富白白地牺牲掉了。”最后,他争辩说,如果盟国不能实现统一指挥,那么,他们“必须遇到极大的危险”。他要求在每一个战区都设立一名最高指挥官,此人将在设在华盛顿的一个联合机构指导下工作。由于之前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只是作为“个人的想法”提出来,将军讲话时明显显得拘谨气短,但决心却异常坚定,用他的话说,“我情愿竭尽全力来实现这件事”。    
    海军上将斯塔克一言不发。英国人在不了解首相意图的情况下,不愿讨论这一问题。英国空军元帅波特尔争辩说:“如果最高当局就兵力部署问题做出决定,并发布了指令,其他事情就将迎刃而解。”马歇尔当即反驳说:“美国和英国已就兵力部署达成了完全一致,但统一指挥显然还未实现。”谁也说服不了谁,当天的讨论到此为止,准备享用圣诞晚餐。    
    从这一事关重大的倡议提出后消极的回应中,马歇尔意识到这一建议仅这么笼统地提出容易引起人们的疑虑和戒心,也缺乏一定的基础。因此,会议结束后,他立即找到艾森豪威尔将军,要他马上为太平洋战区的最高司令起草一份指令,规定他的任务,确定他的权限,总之是“使其他与会者相信,任何一个有关国家的利益都不会遇到真正的危险,而另一方面,它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次日的会议上,他抽时间将自己的“统一指挥”计划向史汀生部长作了汇报,同时向他透露,为了博得英国人的赞同,他有意将太平洋司令一职交给英国的韦唯尔将军。陆军部长史汀生完全同意。


第二部分;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二战扩军 权倾朝野(3)

    27日上午,马歇尔带着一份关于建立联合司令部的协议草案去见总统。这位有过戎马经历的总统,也完全赞同。中午,在同海军部代表举行的一次特别会议上,马歇尔呼吁海军给予支持。尽管很多人对于选择英国人做最高指挥官表示怀疑,但由于欧内斯特·金上将全力支持此倡议,使这一方案得以在海军通过。    
    马歇尔得到总统和海军的支持后,遂于当天下午再次向英国三军参谋部发出呼吁。他警告说,敌人的军队处于高度统一指挥之下,而太平洋地区盟国力量却各自为战,没有比这种状况更糟糕的了。    
    出乎意料的是,当听到最高司令官由英国人担任后,这些极力抵制统一指挥的人不但同意这一建议,反过来倒批评参谋长的方案对司令官的束缚太多。他立即表示同意修改,使方案再现实一些。这次会议愉快地结束了。与会者都被马歇尔高瞻远瞩的气度和宽宏博大的胸怀所打动,或许这种品格只有遇到生存危机时才能表现出来。    
    事情并未办完,下一步是争取首相的同意。丘吉尔在第一次听到陆军参谋长的建议时,就开始拨动了自己的小算盘,在他看来,在太平洋对英、美、印、荷、澳等多国的陆海空实行统一指挥,会使英国对有关地区的控制变得模糊不清,并且会在世界一些重要的地区导致美国的势力取代英国的势力。因此,他坚决反对马歇尔的建议。在27日晚和罗斯福总统的讨论中,他指出:“某些特殊的战略据点必须守住,每一地方的指挥官,对于自己应做点什么都很清楚。”也就是说,各国军队各自为战即可。还是霍普金斯看到了首相持反对意见的症结所在,于是就找机会委婉地告诉丘吉尔,在了解到司令官人选之前,不要拒绝这个建议。然而,当罗斯福请他任命一名英国军官时,他的表现却远比他的部下深沉得多,碍于面子,他不能立即转舵。这一任务又一次落在马歇尔的身上。在霍普金斯的安排下,马歇尔于28日上午来到丘吉尔的寝室同这位首相进行私下会谈。马歇尔最终赢得了这场舌战。    
    其实,成败的意义并不在于太平洋自身。参谋长的目光已跨越了时空,他做这件事的主要目的是将来在各个战区实行统一指挥开辟道路。万事开头难,太平洋的事只是个头。随着战争的发展,盟军在各战区都任命了最高指挥官,有力地协调了各盟国军队的作战行动,保证了联盟作战的胜利。    
    战区内部的统一指挥问题解决后,建立统一指挥各战区的“联合机构”自然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在马歇尔将军的努力推动下,这个名为“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机构很快成立,并在具体构成等问题上双方迅速达成一致。这个机构“以两个民族从未有过的谅解和效率发挥着作用”,直到战争胜利结束。就连丘吉尔也认为,这是阿卡迪亚会议最有价值和最有持久意义的成果。之后,双方还讨论通过了成立军火分配部和战时生产部等美英联合机构,保障了战争的顺利进行。    
    在短短的三周内,马歇尔的倡议连续三次得到认可。英国首相丘吉尔已对他另眼相看。当他飞往佛罗里达休假时,即恳请总统同意马歇尔将军一同前往,好有机会接触这位雄才大略的将军。    
    在二战期间,马歇尔大胆启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军官,这批军官用战场上卓越表现和战绩回报马歇尔的知遇之恩。这些在大战中获得奇功伟绩的著名将领,就是马歇尔上将知人善任的注脚。马歇尔有一本黑皮笔记本,上面记着一些有才华和培养前途的壮年军官的名字。第3集团参谋长艾森豪威尔上校的名字便在其中。根据艾森豪威尔上校在演习中的出众表现,马歇尔建议予以破格提拔,担任陆军作战计划处处长,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马歇尔亲自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写报告,请求把我提升为少将,他说他在美国陆军中创立的作战处并不真正是一个参谋位置。他说我是一个指挥官,因为我做的工作是调兵遣将等等。此后不久,他决定派我去英国,当他派我去那里时,他给我加了一颗星,接着又是加了一颗星。”在大战中,马歇尔全力支持艾森豪威尔全权指挥作战,使这位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创造了一系列佳绩,并在战后以卓著的战功进而当选美国总统。毕业于西点军校的乔治·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和欧洲战场是一位著名的骁将,他也是马歇尔启用的。马歇尔在笔记本里巴顿名字后面写有三句话:“他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但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套住他的脖子”、“一有装甲部队,就交给他指挥”这三句短语,足以证明马歇尔对巴顿的了解是如何地入木三分。曾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当过马歇尔下属的奥马尔·布莱德雷也是马歇尔大胆启用的一名高级军官。布莱德雷在欧洲战中显示出杰出的指挥和外交才能,战后获五星上将军衔并出任参谋长,被公认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有才干的领导人之一。此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军官在马歇尔的大力提拔启用下大放异彩。例如,中校参谋军官马克·克拉克在大战前被马歇尔破格提升为四星上将,指挥一个集团军。在二期间,马歇尔作为陆军参谋长和罗斯福总统的主要助手,领导并且组织了多次重大战役,参加了每一次的盟国首脑会议,为夺取大战的胜利而竭尽全力。    
    珍珠港被突袭使美国海军遭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