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有人对我们说,你们对于列伊田战役(这是倾斜式战斗队形的杰作)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不错,这个战役显示腓特烈的军事天才非常出色,并且使他的声名永垂不朽。但其中毕竟没有什么东西和波茨坦的战术行动相似。他②的胜利应归功于突然性。因此这种胜利属于偶然性胜利。只要洛林亲王手下有两名哨兵或一班侦察兵走在前面,那么他就能探悉国王向右边前进,通过似乎不能通过的沼泽,打算进攻亲王的左翼,于是亲王就可以派自己的预备军增援左翼,而让右翼和中锋转取攻势,从侧面进攻,击溃普鲁士军队,在“犯罪现场”赶上它。把突袭和某种战术队形混为一谈,是大错特错的。
②腓特烈。——俄文版编者
也许有人会肯定说:达乌恩在哥根基尔亨战役中曾使用倾斜式队形,因为当打响第一枪的时候,他就已经包围了普军整个右翼。可是,这个见解只是玩文字游戏。应当直截了当地说:达乌恩是突然进攻国王的,因为后者占据着一个不好的阵地,并且是顽固地在这个阵地上呆了好几天。自从发明火药以后,就再不应当犯这种错误。
第八个战役是库涅斯多夫之战。起先国王直对着敌军右翼驻扎着。因此他的战斗队形是十分倾斜的。这种配置法不是在战场上作战术运动的结果,而是借森林和沼泽躲着敌人移动军队的结果。俄军统帅最初把阵线对着法兰克福,后来把部队配置改成下面这个样子,即让他的阵线和普军阵线形成一个“E”字形。不能通行的沼泽使国王不能实现他的攻击计划。但他还是从他所占据的阵地上进攻,并对意外碰上的俄军左翼取得若干优势。可是当俄军中锋形成战斗队形与普军平行的时候,他们就大获全胜了,这个胜利造成普军的全军覆灭。
这次战争中的第九个战役——利格尼茨战役,是一次偶然的遭遇战,它救了腓特烈,使他没有陷入由于一些极其错误的战术行动给他造成的危险境地。
第十个战役发生在托尔加乌附近。国王在这次战斗中一切命令都是极其有害的,筹谋得不周妥,也执行得很拙劣。根据这个战役来评判腓特烈,我们对他的天才获得一个非常不能令人满意的印象。无论是在利格尼茨附近,或是在托尔加乌附近,不但看不到一点新的东西,就连轰动一时的所谓倾斜式队形,也是一点影子也没有。
腓特烈老人在波茨坦阅兵中,曾微微地嘲笑法国、英国和奥国那些如此向往倾斜式队形的青年军官。这种队形其实只宜于给某些参谋人员制造声誉。严格分析战争会开导这些军官,而下面这种实际情况则更应当能够完全驱除他们的错觉和幻想。这种情况就是腓特烈从不采用展开部队的办法,而总是一列一列地,从侧翼相机行动。
由此可见,这十个战役中没有哪一个战役具有特点,具有新的性质。国王在十次战役中失败了几次,这是因为他一意孤行,在排成战斗队形的敌人面前作侧翼运动。他在科林附近和措恩多夫附近所受的教训,以及列瓦耳德元帅、违迭耳将军和苏比兹亲王等人在耶格尔斯多夫战役中、在卡伊耶战役中、在罗斯巴赫战役中所受到的教训,证明这些战术动作的全部危险性。
法国军官们(其中包括吉别尔)崇拜倾斜式战斗队形,竟迷信到这样程度,以致断言,斐迪南公爵在克列费尔德附近和维耳姆斯塔列附近对抗法军两翼所采用的战术行动,乃是采用倾斜式队形的极其辉煌的范例。他们完全忽视了下面这条规则:不在自己的战斗队形各部分之间保留间隙,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如果说他①违反了这条规则而结果很好,那只是因为克列芒伯爵在指挥法国军队。
①腓特烈。——俄文版编者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秋林元帅战争论纲》摘要
第九章 第三节
围攻军队是不是要利用堡垒线来掩护自己呢?
反围攻军队在进攻的时候,是不是要等待围攻军队来进攻自己的战线呢?
要不要把军队分成两队,以其中一队从事围攻,而以第二队来掩护第一队,并把他们分别称之为“围攻军”和“监视军”呢?
这两个队伍相距多远呢?
罗马人、希腊人、十五和十六世纪的大统帅们,以及帕尔马公爵、斯品诺拉元帅、奥兰亲王、大康得、秋林元帅、卢森堡元帅、叶甫根尼亲王等,在围攻的时候,都利用堡垒线作掩护。但古人不能给我们作榜样,因为他们所用的武器跟现在用的是大不相同了。十五和十六世纪那些大统帅们的作战方式值得大加注意,但那时军队拥有的大炮不多,他们也不懂得使用榴弹炮。
某些不赞成建立任何堡垒线以及不赞成建筑土方工程,或者只赞成建筑极小规模土方工程的军人,向围攻军指挥官建议一开始就击溃敌军,借此获得对该地区的控制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好的建议。但围攻可能持续几个月,敌人在紧要关头会重新派兵来搭救要塞,而围攻军队的统帅又可能希望不冒战斗的危险而占领要塞。在这种情况下,统帅该怎么办呢?
在敌军在场的条件下,从事围攻的军队其实力一方面应当足以进行围攻,同时又足以阻止敌援军前来支援。军事工程师们要求围攻军队比要塞守军实力强大六倍。如果要塞守军是一万人,反围攻军队是八万人,那么这就说明围攻军队需要十五万人。甚至即使把围攻军队减少到最低限度,即减少到比要塞守军只多三倍,究竟还是需要十二万人。如果围攻军队只有九万人,那么监视军就不会超过五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后者就不能独立行动,它的驻地必须近到使围攻军队能在几小时以内赶来支援。如果围攻军队只有八万人,那么监视军就只能留四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它就必须配置在围攻军附近,甚至要摆在战线后面。离开了围攻军队,它就会遭受极大的危险。
奉命进行围攻的各师团,围着要塞周围布置着。每师团围攻圆周的一部分。军队必须这样布置:一列正面朝向要塞,以防守军突围,另一列正面朝着野外,以便监视四周,防止所有企图偷进要塞的敌方信使、援军和车队。但为了更准确地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利用包围线和堡垒线。构筑这些工事总共需要好几天。沃班用作堡垒线的一号断面规定每长一法尺需土二点五立方法尺,而六号断面则需土十六立方法尺。六个人在八小时内能筑成一个断面的堡垒线一段,三个人在四小时内能筑成另一个断面的堡垒线一段。只有到敌人和要塞里面任何联络都不可能的时候,封锁才有保障,围攻军队才能高枕无忧。即使有一个三千人到一万二千人的支队,或一个两万五千人的军团(从反封锁军里拔出来的或从其他地点调来的)瞒过监视军,在拂晓时候出现,但在侦察好这些包围线和堡垒线以前、在收集好梢捆和土木工具以前,以及在作好其他一切必要准备以前,他们将被这些不能强越的包围线及堡垒线阻止住。但反封锁军队是不是能够在六、九、十二个小时内,避开监视军,出现在要塞面前呢?
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如果围攻军队不利用堡垒线作掩护,则要塞就会获得增援,兵站仓库和炮兵纵列会陷入险境,自己建筑的工事会受到破坏,就是监视军团赶来帮助,也为时已晚,解救灾难自然办不到。
由此可见,为了在不击退敌人①的条件下围攻要塞,就必须利用堡垒线掩护围攻。如果兵力很强——强到分出一个兵力等于守军四倍的军团去担任围攻,剩余的兵力还同反围攻军队一样多,那么它就可以离开要塞一站多路远。如果在分兵以后它的兵力弱于敌人,那么它就必须布置在距要塞五、六法里远的地方,以便围攻军团能够在一夜之间前往援助。最后,如果我们的围攻军团和监视军团的所有兵力同敌方反围攻军队的兵力相等,那就必须在要塞前面的包围线内或包围线附近,把全部兵力集中起来,尽可能地使出全力从事围攻。
①指敌反围攻军队。——译者
当围攻阿拉斯②时,西班牙军队有三万二千人(一万四千步兵、一万火枪兵和八千持矛兵)。它可以指靠它那一万火枪兵的火力,来防卫一条一万五千法尺长的战线。尽管如此,大公在秋林元帅目击下(秋林的营房离大公只有大炮射程远)围攻了五十八天,还剩下十八天去占领要塞。如果他不利用堡垒线掩护自己,那么他在要塞下面就一昼夜也呆不住。由于有堡垒线,所以大公能够在三十七天期间,继续围攻并轰炸要塞。
②阿拉斯属法国。——译者
1708年,叶甫根尼亲王在布尔贡德公爵军队目击下围攻里尔,因为没有堡垒线,他就什么也不能作。
1712年,他在维拉尔元帅军队面前围攻兰德累西。维拉尔元帅懂得不让这座法兰西屏障陷落的全部重要性。他几次走进堡垒线打算冲破它,但结果他认为不可能,叶甫根尼在维拉尔目击下放心继续围攻。围攻进行顺利,可是在维拉尔占领迭年后,战争的命运就改变了。叶甫根尼亲王经由斯卡尔普河获得自己所需的一切物资,并且把这些物资运到马尔兴(马尔兴是一座要塞,亲王的仓库建在那里)。从马尔兴到兵营可以利用有专门部队押送的大车队,每月一次或两次地运送军需品,以供应军队。可是亲王不这么办,他在马尔兴到兵营之间建筑了一条堡垒线,并因此修成了一条长七法里的有掩护的道路——士兵把这条道路叫做巴黎路。这样一来,线和路就一共长达十四或十五法里。因为线和路在迭年附近要越过些耳德河,所以亲王在这个地点配置了二十四营兵力,作为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