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25年弗吉尼亚大学开学数星期后,老头校长杰斐逊写道:“我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我们的后来人的学校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都起到有益而永久的影响。”是的,办一所大学,是成了杰斐逊“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那么绚烂。他办大学是为了有益而永久地影响后来人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不像我们现今某些办私立学校的人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挣钱,也不像我们现今某些办公立学校的人不免是为了赢取软政绩———请原谅我的片面的诛心之论。
1826年的7月4日,也就是1825年弗吉尼亚大学开张一年多一点时间,老头儿杰斐逊告别人世,溘然长逝了。他被安葬在蒙蒂塞洛山坡的墓地里。他从此长守在妻子身旁。他自己设计墓碑。他留下了“不得增添一字”的墓志铭:
托马斯·杰斐逊
美国《独立宣言》和
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的执笔人
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安葬于此
墓碑上的墓志铭,是人死后的名片,他竟然这样给自己印“名片”。他解释说:“因为,作为我活着的纪念,我最希望人们记得的就是这些。”这个奇怪的老头校长,我看大抵就像个执拗的顽童,竟然不希望人们记得他的真正履历,比如做过弗吉尼亚州州长,且做了两任(尽管按照州宪法的规定,一个人可以接连担任三任州长,他还是不干了);比如他干过华盛顿政府的国务卿,后来在亚当斯当选为总统的时候,他则被选为副总统;再比如,被选为总统,做了一届,弄得美国国泰民安,再次总统选举来临时,又被选上继续做了一届。当时美国总统没有规定只能干两届,但他还是不愿连任下去做第三届总统了,尽管已再次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可他坚决卸任退隐,这么傻的老头,。
这里面的文化密码是什么?或许,在他起草的那个思想卓越精神挺拔文采斐然的《独立宣言》里,我们可以找到起码的解释:“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了损害这些目的的政府,人民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而成立新的政府,要奠基于这样的原则上,以这样的形式组成它的权力,以期它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你瞧,他把“政府”看成是保障人的种种权利的东东。
“如果人类的生活像我们所希望和相信的那样应该一步一步地改善的话,教育应该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这是杰弗逊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的话。如果说美国经济社会之发达,是源于华盛顿、杰弗逊这些开国元勋们在当初弄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说,美国公共教育之发达,也源于华盛顿、杰弗逊他们在美国独立之初倡导公共教育的发展。
弗吉尼亚大学现在是美国排名第二的公立大学。它的“软件”设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他们的“荣誉体系”系列制度;更好玩的是,这些制度的主体执行者是全体学生———每个学院都会定期选出两名学生作为“学生法官”,一旦发现同学中有违反荣誉体系的行为,即由“学生法官”作出“法律制裁”。这大约可以说成是“以人为本”,或“以生为本”吧;学校的图书馆就设有13个,总藏书逾400万本,馆藏图书该是“硬件”中的“软件”。我们现今的一些大学,“软”的比不过人家,就让“硬”的硬过人家。最近有消息说,上海师范大学,一座完全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的教学楼将开建,这“也是全国首座”;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建的MBA教学大楼已正式落成,也非常现代豪华,地下还有“可停放70多辆车的车库”。很会折腾大楼的咱们的大师们,一定会将杰斐逊领衔创立的那所弗吉尼亚大学折腾什么“学生法官”看成是小儿科的。我在想,如果杰斐逊现在来咱们国度的大学走走看看,他会是怎样的嫣然一笑呢。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南北方女人
作者:古敏
南方女人
在春水荡漾的南方,不经间,走出了一个个娉娉婷婷的女郎。江南湿漉漉的空气润泽了南方女人的皮肤,也润泽了她们的心。
南方如水如雨如梦如诗如画。
踩着碎石款款细步的南方女人,风,吹不皱他们的皮肤;雨,打不残她们的青春。她们曲雅俊美。对人世也总温和一笑。
于是,她们也就尽情享受着生活给予她们的一切馈赠,她是这么珍惜那属于她的东西。她两眼不错地盯着她的配偶,她的爱巢,她的那些触手可及的实在。
于是,南方女人在婚姻爱情上要的是安稳平和,选择慎重,一次性婚姻对于她们显得格外重要。她们也做浪漫的梦,但行为上则格外恪守妇道。而且,无论文化怎样使她们走向现代与时尚,而她们本能地更恐惧前途莫测内心渴望一种稳定结构的婚姻。她们并非一定要把婚姻看作神圣,只是她们实在不愿意担了风险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闯荡奔波。她们不愿作这种说来颇现代实则自己很受难的冒险。
她们爱怜楚楚地望着你,嫣然一笑中,似乎一切化干戈为玉帛。
她们更容易是生活的或者艺术的,她们自觉的远离社会远离政治,保有女性特质。她们与异性更好相处,处处实则让人爱怜,在异性那里找到的是认可欣赏的目光。她们给人以审美的气息和氛围的笼罩,人们不自觉中远离了某种政治的残酷硝烟。
她们属于秩序生活的保守者维持者,并且也擅长把生活水酒酿就得绵软清香。南方女人并不清闲,但她们依旧在忙碌匆匆中留给人的印象是一份轻悠,她们把具体的生活内容调理得完美精致,她们勤勉孜孜有条不紊地做事,享受此岸的甜蜜和幸福。就这样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她们在平和安详的日子里生活久了,想不起要破坏和摧毁什么然后再建设开拓什么。为什么偏要悖谬什么呢?为什么要让一个弱柳扶风样的女人去承担那不该承担的风险呢?而且,如果女人不自我麻烦,她们是完全可以过着省心养神的生活。她们没有什么必要自己投入伤心动腑的折腾。那睡眠也是安详恬静酣沉,而脸上始终洋漾安居乐业了无动荡跌宕情绪的惬意之光。她们守着自己的婚姻与秩序,没有心理准备去承受着精神灵魂的烤灸与熬煎。南方女人不作颠覆秩序的狂想,她们的梦总是香甜甘醇,没有梦魇裹挟,充分享有生活的福祉。
这些在人间的女人,地狱和天堂都距离她们迢遥。
南方女人大都心性平和适中,层次齐整;(相对而言)而北方女人却极易分出极高悟性和极度沉沦的两极。
南方女人尤喜各自为战,不动声色,更见心智。她们面色苍白,骨格清奇,举止文雅,同时又表现得清高孤冷矜持,说话严谨分寸适当,有所保留。她们与人交往不会一下子表现出自己强烈的好恶感情,并且每每给人的印象是多修饰而少质朴。初次相遇,她们会更多把观望打量猜测的目光投向你,你会在这种目光中感到浑身上下的不自在。那里面有优雅的傲慢,礼节的清高,修养的矫情。而你在那不喜不怒的眸子里在失意和冷漠过后开始对人世的一些微妙思考。你不会走进感情的漩涡而无力自拨。你同时也学会了矜持与清冷,那样一段静虚般的情愫实则逼退了你的许多躁野之气。
她们更愿意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与谁都不发生过于亲密或者疏远的关系,这样倒也避免了许多日后诸如一下子翻脸和互相产生切骨仇恨的事情发生。这也许更符合现代人的交往原则。是的,她们深谙交往的个中三昧,对人对事并不轻易发表议论和见解,愿意的和不愿意的不轻率说出,高兴不高兴的情绪也不随便表露,她们总愿意与环境与现实保持和解与妥协。一般她们在摆平了内心以后不足与人事发生较大矛盾龃龉。
在此岸,南方女人总能为自己找到一个静息的屋隅。忙碌归忙碌,操持雪操持,但这一切于她们娴熟自在得心应手。她们把生活作为艺术来铺陈。在忙碌过后难得的闲暇,她们也善于调排得格外幽深和漫长,把自己久久浸泡其间,去体谙个中深意,并用难得的闲暇养憩和照料自己。
南方女人在此岸找到了一个屋隅并且躲在里面,她们在这里作女红。或纺织漂亮的毛衣,或缝纫时尚的服装,或洗涮打汰,或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短暂的休歇便能恢复精力,出门又可蕴藉逸人。
而出了门,这南方的世界仿佛是专为女人们准备的。橱窗陈设的各种时装及饰物令她们怦然心动,那街头飘荡的柔曼的轻音乐,那皮鞋踩在石子路面咯吱咯吱的脆响,那刺激人各种欲望的惬意的去处,还有走过自己面前的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同类。这都使得她们在反省检点之中。她们无法忽略自己,她们记得了性别,记起了过程,记起了女人不该消耗自己于无谓,她们更不会看重到外部世界争一时之高下,她们醒悟到自己在过程中才会找到欢悦和圆满。还有什么比柔情蜜意的生活更让人舒心宽怀的呢?
她们把日子安排得有滋有味。
在此岸世界,是不容易伤神动肺的,南方女人就这样葆有了自己的鲜亮宜人。
北方女人
北方女人眼见那昏暝不爽的天空,一株由绿转黄的白杨树枝叶凋落孤单地耸立窗外,还有几声恋巢的尚未南飞的鸟儿发出的凄清的啁啾。冷嗖嗖西北风,空气中总弥漫着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