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怆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些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曾如此有力地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终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灿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受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他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祥,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秋色喧哗终于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融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和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该骨的悲哀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2期
信任的力量
作者:陈文海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是一个杀人犯。为了逃避追捕,躲到了一处深山里帮人种植梨树。每一个惊恐寂寞的夜晚,他的灵魂都会受到痛苦地折磨。四年来,他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可以听他说话的人。后来,他买了一台收音机,劳动之余把全部的时间都送给了它。
他很快便从电波里认识了她。她是一个晚间节目的主持人,她那邻家妹子一般亲切的话语深深地震撼了他。他记下了她留给听众的短信号码。
2005年3月的一个黄昏,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给她留了言:我是个杀人犯,想去自首,你能陪我去吗?她的心一颤,一下子牢牢记住了这个陌生的手机号码。
以后几天,他又连续发来了多条短信。从他的短信中,她逐渐知道了他的事:因为他的老婆生性风流,与人私通,他一怒之下杀死了那个男人。自知罪责难逃,便只身逃亡在外。好在他有一手绝好的种梨本领,为了不至于流浪,他靠给别人种梨树以维持生活,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说:“这样的日子我不想再过下去了,我想去自首,希望你能陪我去,好吗?”
他终于不再仅仅满足于短信交流,而是开始给她打电话。
她听到了一口浓重的陕西方言,他们之间的距离又一次拉近了。她说:“还是我给你打电话吧,长途电话费挺高的。”他说:“我怎么能让你花电话费呢?你能听我说话,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她问他准备什么时候去自首。
他说:“等梨树的第二拨虫药洒过之后就去。因为如果不治了这拨虫,梨树将没有收成,主人就会损失惨重的。”他激动地述说着,她听着,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4月1日的早晨,她还没有起床,便接到了他的电话。这是他已经干了半天活后从果园里打来的。他说:“第二拨虫药已经洒过了,等不到第三拨治虫了。我已买好了去北京的车票,明天就能见到你了。”他显得无比兴奋,她也是特别高兴。
他们约好了在她电台门口的传达室见面。
第二天上午10点半,她和两位同事在传达室里见到了他。他穿着胶鞋,一身很旧的牛仔工作服,每个指甲缝里都残留着泥土屑,憨憨地笑着。他说:“我来了。很高兴你信任我,没有现在就带警察来抓我。”
她把他带到附近的小吃店,给他要了两大碗馄饨。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着,她的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吃完馄饨,警察来了。他把手一伸:“来吧,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他的脸上无比坦然。他回过头来,又对她说了声:“谢谢你!谢谢!”
这是从一档电视访谈里看到的节目。他叫袁炳涛,陕西人。她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节目的主持人向菲。
在采访向菲的时候,我几次看到了她红红的眼圈里闪动着泪光。那是一种被信任而感动的泪花。那一天,我也哭了。
袁炳涛原本是个善良诚实的农民,是偶然地失足让他成了杀人犯。他以为自己的世界完全塌了,他已成了一个被所有人所不耻所唾弃的罪人。他的心灵是孤独的、卑微的。可是当他听到了向菲的节目,听到了她真诚的话语,他的心灵又开始复苏了。为了与她交流,他省吃俭用专门买来一部手机,她是他唯一的听众。他将自己的心扉毫无保留地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敞开着。只因为,他信任她。
信任,使他完成了从卑微堕落到迈向光明的关键一步。而她与他素不相识,却凭着电波里的声音,轻易地,便击破了他心灵的防线。
信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也许,只是几句坦诚的话语,便能打开一扇紧闭的心门,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2期
一个贫穷的小提琴手
作者:凡华
在繁华的纽约,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
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贫穷的年轻艺人仍然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站的门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年轻艺人跟前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第二天黄昏,年轻的艺人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地铁站门口,把他的礼帽摘下来很优雅地放在地上。和以往不同的是,他还从包里拿出一张大纸,然后很认真地铺在地上,四周还用自备的小石块压上。做完这一切以后,他调试好小提琴,又开始了演奏,声音似乎比以前更加动听更悠扬。
不久,年轻的小提琴手周围站满了人,人们都被铺在地上的那张大纸上的字吸引了,有的人还踮起脚尖看。上面写着:“昨天傍晚,有一位叫乔治·桑的先生错将一份很重要的东西放在了我的礼帽里,请您速来认领。”
人们看了之后讨论纷纷,都想知道是一份什么样的东西,有的人甚至还等在一边想看个究竟。过了半小时左右,一位中年男人急急忙忙跑过来,拨开人群就冲到小提琴手面前,抓住他的肩膀语无伦次地说:“啊!是您呀,您真的来了,我就知道您是个诚实的人,您一定回来的。”
年轻的小提琴手冷静地问:“您是乔治·桑先生吗?”
那人连忙点头。小提琴手又问:“您遗落了什么东西吗?”
那个先生说:“奖票,奖票。”
小提琴手于是就从怀里掏出一张奖票,上面还醒目地写着乔治·桑,小提琴手举着彩票问:“是这个吗?”
乔治·桑迅速地点点头,抢过奖票吻了一下,然后又抱着小提琴手在地上疯狂地转了两圈。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乔治·桑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他前些日子买了一张一家银行发行的奖票,昨天上午开奖,他中了五十万美元的奖金。昨天下午,他心情很好,觉得音乐也特别美妙,于是就从钱包里掏出五十美元,放在了礼帽里,可是不小心把奖票也扔了进去。小提琴手是一名艺术院校的学生,本来打算去维也纳进修,己经定好了机票,时间就在今天上午,可是他昨天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张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奖票,想到失主会来找,于是今天就退掉了机票,又准时来到了这里。
后来,有人问小提琴手:“你当时那么需要一笔学费,为了赚够这笔学费,你不得不每天到地铁站拉提琴。那你为什么不把那五十万元的奖票留下呢?”
小提琴手说:“虽然我没钱,但我活得很快乐;假如我没了诚信,我一天也不会快乐。”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22期
有一种情,叫相依为命
作者:萧音
一
第一次见到良子哥的时候,他12岁,我9岁,他上四年级,我上二年级。他的个子经我高出整整一头,脏兮兮的样子让人看了极不舒服。
良子哥喊我妹妹,我却不喊他哥哥,我喊他的名字李国良,或是干脆叫他“哎”,在我心里,他只不过是我家收留的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而已。
我父亲当时是村上的民兵连长。1982年,村上搞联产承包,父亲和母亲一起承包了村南的一片苹果园,父亲能干,又懂技术,我们家苹果的产量比一般人家的都高,日子过得在村上数一数二。
然而,好景不长。1984年夏天,父亲从果园锄草回来,到村西的河里洗澡,一个猛子扎下去就再也没能上来。后来,家里的一个远房亲戚给母亲介绍了继父。继父家里很穷,好不容易讨上媳妇,媳妇却因为忍受不了贫穷跟一个倒卖粮食的外省人跑了。于是,从那天起,继父和他的儿子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