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79…
宋史演义 ·700·
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创立社仓法
宋孝宗重定内禅仪
却说太子(忄耆)殁后,庆王恺依次当立,孝宗因第三子惇,
英武类己,竟越次立为太子。孝宗自己亦未见若何英武,所以
子更不逮,后且为悍妻所制。惟进封恺为魏王,判宁国府,命
宰执设饯玉津园。宴毕,送恺登车。恺顾语虞允文道 :“还望
相公保全 !”允文当然劝慰。恺乃挈眷而去。既而吴太后妹夫
张说,攀援亲属,竟擢为签书枢密院事。诏命下后,朝议大哗。
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林。遂上疏切谏,且诣朝堂责虞允文道:
“宦官执政,自京、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 。”允文不禁
惭愤,入白孝宗,孝宗乃收回成命。至乾道八年,改左右仆射
为左右丞相,左相仍属虞允文,右相任用梁克家,嗣复出张栻
知袁州,仍命张说入枢密院。侍御史李衡,右正言王希吕,又
上书谏阻,直学士院周必大,不肯拟诏,给事中莫济,封还录
黄,孝宗将他四人一齐罢免,都人士称为四贤。虞允文因谏院
乏人,特荐用李彦颖、林光朝、王质三人,孝宗不报,独用幸
臣曾觌所荐的人员,于是允文力求去位,孝宗竟调他宣抚四川,
但进封雍国公。允文莅任逾年,即疾终任所,诏赠太傅,赐谥
忠肃。他本隆州仁寿县人,夙具智略,采石一战,遂得成名。
入相后,遇事纳忠,知无不言,也是一位救时良相。梁克家外
和内刚,自允文去后,独相数月,旋与张说论及外交,语多未
… Page 280…
宋史演义 ·701·
合,亦乞外调,遂出知建宁府。说好为欺罔,渐被孝宗察觉,
才加罢斥。
乾道八年残腊,又拟改元,越日元旦,改为淳熙元年,左
相虚位不设,右相亦屡有变更。曾怀、叶衡等,忽进忽退,多
半是庸庸碌碌,没甚建树。叶衡且荐举左司谏汤邦彦,为金国
申议使。邦彦至金,为金所拒,旬余乃得引见,两旁列着卫士,
统是控弦露刃,耀武扬威,吓得邦彦心惊胆战,一语都不能发,
竟匆匆辞归。孝宗恨他辱命,流戍新州。自是申请陵寝的朝议,
乃不再提及了。徒向他人乞怜,究竟无益。是年冬季,立贵妃
谢氏为后,后本丹阳人氏,幼年丧父,寄养翟氏,因冒姓为翟。
及长,颇有容色。入宫侍吴太后,太后转赐孝宗,封为婉容,
越年晋封贵妃。淳熙三年,孝宗挈妃至德寿宫,谒见上皇,上
皇见她端肃恭谨,因谓可继位中宫。孝宗仰承亲命,乃立贵妃
为后,复姓谢氏。孝宗不喜渔色,宫闱里面,除谢后外,只有
蔡、李两妃,此外不载史乘,小子据实叙明,不必多表。
惟当时有一位道学先生,远师孔、孟,近法周、程,专讲
正心诚意的功夫,称为南宋大儒,看官欲知此人姓名,就是上
回叙及的朱熹。郑重出之。从前北宋年间,有周敦颐、张载、
邵雍及程颢、程颐等人,均以道学著名。程门中有谢良佐、游
酢、吕大临、杨时四子,俱宗师说,称为河南程氏学。杨时授
学罗从彦,从彦授学李侗。婺源人朱松,曾为吏部员外郎,生
子名熹,字元晦,幼即颍悟,甫能言时,松指天示熹道 :“这
就是天呢 。”熹问道:“天上尚有何物?”松不觉惊异。及就
傅,授以《孝经》,熹题注书上,有“不若是非人也”六字。
暇时与群儿出游,诸儿在沙上嬉嬲,独熹择僻处端坐,用手画
沙。至群儿过视,乃画的先天八卦图,及后天八卦图,大家有
笑他的,有敬他的,他毫不动容。叙熹幼时所为,可作儿童教
… Page 281…
宋史演义 ·702·
育一则。松与李侗本同学友,因遣熹从学,熹尽得师传。绍兴
十八年登进士第,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日与秀民讲论圣道,未
几卸职,改监潭州南岳庙。孝宗践阼,诏求直言,熹上陈圣学,
且力排和议。孝宗颇为嘉纳,拟加擢用。汤思退等暗地阻挠,
止授武学博士,熹即辞归。见前回。后来陈俊卿、胡铨、梁克
家等,相继荐引,屡征不至。会孝宗复怀念史浩,召为醴泉观
使,兼侍讲,孝宗复召史浩,仿佛高宗再用秦桧。浩欲延揽名
人,借塞众口,遂荐熹知南康军。熹再辞不许,没奈何受命赴
任。适值南康大旱,乃力行荒政,民赖以生。暇辄与士子讲学,
且访唐李渤白鹿洞书院,奏复旧规。儒学大兴,一时称最。及
史浩复入为相,曾觌、王、甘昪等,联作党援,招权纳贿,
任意黜陟。继而浩亦与有嫌,竟至罢相。淳熙六年,夏日亢
旱,又有诏访求直言,朱熹自南康上疏道:
臣闻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
以立纪纲,盖纪纲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无
偏党反侧之私,然后有所系而立。君心不能以自立,必亲贤臣,
远小人,讲明义理,闭塞私邪,然后可得而正。今宰相台省师
傅宾友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二
三近习之臣,上以盅惑陛下之心志,使陛下不信先王之大道,
而悦于功利之卑说,不乐庄士之谠言,而安于私之鄙态,下
则招集士大夫之嗜利无耻者,文武汇分,各入其门,所喜则阴
为引援,擢置清显,所恶则密行訾毁,公肆挤排。交通货赂,
所盗者皆陛下之财,命卿置将,所窃者皆陛下之柄。陛下所谓
宰相师傅宾友谏诤之臣,或反出其门墙,承望其风旨,其幸能
自立者,亦不过龊龊自守,而未尝敢一言以斥之。其甚畏公论
者,乃能略警逐其徒党之一二,既不能深有所伤,而终亦不敢
正言,以捣其囊橐窟穴之所在。势成威立,中外靡然。向之使
… Page 282…
宋史演义 ·703·
陛下之号令黜陟,不复出于朝廷,而出于一二人之门,名为陛
下独断,而实此一二人者,阴执其柄,盖其所怀,非独坏陛下
之纪纲而已,并与陛下所以立纪纲者而坏之,使天下之忠臣义
士,深忧永叹,不乐其生,而贪利无耻,敢于为恶之人,四面
纷然,攘袂而起,以求逞其所欲,然则民安得而恤?财安得而
理?军政何自而修?土宇何自而复?宗社之仇耻,又何自而雪
耶?臣且恐莫大之祸,必至之忧,近在朝夕,而陛下尚可不悟
乎?臣应诏直陈,不知忌讳,幸乞睿鉴。
孝宗览到此疏,不禁大怒道 :“这是讥我为亡国主呢。”
幸枢密使赵雄在侧,上前奏解道 :“士人多半好名,若直谏被
斥,反增其誉,不若格外包容,因长录用,看他措置,是否合
宜,那时优劣自见了 。”孝宗才觉霁颜,乃诏令熹提举常平茶
盐。未几,即调任浙东。浙右大饥,熹单车入阙,复面奏灾异
由来,请孝宗修德任人,且指陈时弊凡七事。孝宗改容静听,
并褒他切直。熹乃陛辞至浙,甫下车,即移书他郡,募集米商,
蠲免赋税,米商大集,浙民始无忧乏食。熹遂钩访民隐,按行
境内,轻车简从,所经各处,往往为属吏所不及知。郡县有司,
多惮他丰采,不敢为非。才阅半年,政绩大著。乃进熹入直微
猷阁。时各地尚旱蝗相仍,民多艰食,熹尚在浙,上言 :“乾
道四年间,曾在乡请诸官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赈贷乡民,夏
受粟,冬加息,计米以偿,逐年敛散,岁歉蠲半息,大饥将岁
息尽蠲,先后历十四年,除原数六百石还官外,积得三千一百
石,立为社仓,不复收息,每石止收耗米三升,所以一乡四十
五里间,虽值荒年,民不歉食,此法可以推行”云云。孝宗闻
言称善,因命熹草定规则,颁诏各路,一律仿行,当时号为社
仓法,大略如下:
法以十家为甲,每甲推一人为首,五十家则推一人通晓者
… Page 283…
宋史演义 ·704·
为社首。其逃军及无行之士,与有税粮暨衣食者,并不得入甲。
其应入甲者,又问其愿与不愿,愿者开其一家大小口若干,大
口一石,小口五斗,五岁以下者不预,置籍以贷之。
其以湿恶不实还者有罚。
越年,熹按行至台州,适知州唐仲友为民所讼,熹察得实
情,确系仲友贪妄,进上章弹劾,接连三疏,并不见答。原来
金华人王淮,累擢至左丞相,仲友与王淮同里,且有戚谊,因
此暗中庇护,所有朱熹奏本,概行藏匿,但调仲友为江西提刑。
熹不肯徇情,索性贻书王淮,但说是要入朝面陈,淮知不可匿,
乃将熹疏进呈,仲友亦上疏自辩。恐亦由王淮指导。偏淮想了
一法,竟将江西提刑一职,转授朱熹,不令仲友莅任,一面擢
大府寺丞陈贾为监察御史,令他与熹反对。阳示德,暗报怨,
却是个好法儿。贾受职入朝,即奏言 :“道学二字,无非假名
售奸,愿陛下悉心考察,摈弃勿用,免为所欺 。”这数语虽不
指名斥熹,其实是为熹而发。还有吏部尚书郑丙,亦迎合淮意,
力诋二程学说。借程倾熹,也是良策。看官!你想朱晦翁并非
笨伯,闻得这种蜚语,怎肯贸然拜受新命?遂累乞奉祠,诏令
他主管台州崇道观。右文殿修撰张栻,幸与熹学说相合,甚为
投契。淳熙七年病殁,世称为南轩先生。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