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椤伽大义今释(196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撸热欢嘉拮孕裕悄┯指菔裁慈ニ得髡飧觥拔蕖蹦兀咳绻蛲梦藿嵌低帽臼俏藿堑模墒羌脚5挠薪牵炙低玫闹肿邮俏藿堑模饩褪呛懿缓侠淼穆劬荩钦呔筒挥Φ弊髡庵植缓侠淼乃急妗R蛭饬秸叩囊颍热徊⒉幌嗤荽死此涤兴滴蓿愣济挥欣砺鄣母荨K哉饬街致壑ぃ际遣荒艹闪⒌摹�

 

 

虚空与形色的分析

“大慧啊!还有其他一类外道们的见解,他们只知执著物理的色相和虚空,以及其间的一切现象和法则,却不能分析归纳,了知虚空分别等差的道理,便把色相和虚空,分离为绝对不同的两物;把虚空当作无,把色相认作实有,因此产生分别等差的妄想见解。大慧啊!须知虚空,也就是一种色相,它是渗入于一切色相之中。而且色相即是虚空,只是能持性和所持性的差别,但只有现象和名相的不同而已。(换言之:虚空是能持色相的一种性能,色相只是虚空中所呈现的现象罢了。)色相自性本来是空,空中具有现象,所以你就应当善自分别色相与虚空的究竟事理。当四大种生起形成的时候,四大种的各自本相,都自有它的差别。它们的自性虽然是超虚空而存在的,不住于虚空本位,但四大种中,并非无虚空。因为它们产生作用时,必须以虚空为依据。你如果了解这个道理,同样的,便了解观牛有角,便说是有,观兔无角,便说是无,这理论的似是而非了。再说:如果把牛角加以分析,变成微尘,再又分析微尘,分之再分,刹那不停,试问他又根据什么而说有一个“无”呢?由此法则,再来观察其余的东西,也是如此。大慧啊!所以你们应当远离如上面所列举的,以兔无角来执著于无;以牛有角来执著于有等观念;乃至还要舍离虚空和形色等等同异的—切妄想;只应反求自心,静虑思惟,便自能看出种种妄想。以此须随众生,入于一切刹土,才是最殊胜的妙法。以诸法唯自心所现的方便法门,去教授一切初学的众生和佛子们。”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语说:

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身受用安立。识藏现众生。

(这是说:形形色色的色相,以及分别色相的心理妄想。它们都是无自性的。但凡夫众生们,却依色相等等形色的关系,而滋长增强妄心的作用,因此色身也在其中产生感觉和领受,由此安身立命而形成了众生界的形形色色。其实,心、物、众生三者,都是由于如来藏识的种子所显现的啊!)

心意及与识。自性法有五。无我二种净。广说者所说。

(这是说:如来为了使众生解悟,所以一再解释心意等八识,和五法、三自性及人和法的二种无我的境界。)

长短有无等。展转互相生。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

微尘分别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处。恶见所不乐。

(这是说:宇宙间的形形色色,是互相对立,互为变化的。所以长短相形,有无相生。它们都是互为因果,递相嬗变,生生不已。物质微尘的生灭法则,就是如此。所以智者于色空二者之间,便不妄认色尘是实有的。须知心物众生,原来都为唯心现量所起,由此建立世界的形形色色。但这个道理,却不是无智邪见的人所能了解,所以他们也就不能净除心中的妄想恶念了。)

觉想非境界。声闻亦复然。救世之所说。自觉之境界。

(这是说:须知此理的真意,绝不是从觉受与思想上可以体证得到的。即使达到声闻道果的境界,也不能了解它的究竟。大慈大悲的救世佛陀一再地叮咛我们,如要证得此中真际,乃是自觉的境界,便必须在心中去自证自觉。)

尔时大慧菩萨,为净除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佛告大慧:渐净非顿。如庵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大地渐生万物,非非生也。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种种伎术,渐成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

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有所有清净境界。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如来为离自心现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智最胜境界。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诸依佛,亦复如是。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于彼色究竟天。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相有性无性恶见妄想,照令除灭。

大慧,法依佛,说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续妄想自性计著因。种种不实如幻。种种计著,不可得。

复次大慧,计著缘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起种种妄想。彼诸妄想,亦无真实。如是大慧。依缘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种种妄想心。种种想行事妄想相,计著习气妄想。是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说法。大慧,法佛者,离心自性相。自觉圣所缘境界,建立施作。大慧,化佛者,说施戒忍精进禅定,及心智慧。离阴界入解脱识相分别,观察建立。超外道见,无色见。

大慧,又法佛者,离攀缘,攀缘离。一切所作根量相灭非诸凡夫声闻缘觉外道,计著我相所著境界。自觉圣究竟差别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觉圣究竟差别相,当勤修学。自心现见应当除灭。

顿渐法门的指示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怎样才能够净除一切众生自心分别妄想的流注?此中究竟是顿然而住的顿法呢?还是惭修而成的渐法呢?”佛说:“如要净除自心分别妄想的流注,那是渐修而净的,并非是顿然而住的;譬如果木,是渐熟而成,并非顿然而长的。譬如制造陶器,是渐渐造成,并非顿然而成的。又譬如大地生长万物,都是渐渐而生,并非顿然而生的。又譬如人们学习音乐、书、画等种种技术,是惭惭学成,并非顿然而得的。

“可是又不尽然如此;譬如明镜,顿时显现一切有无的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分别妄想的流注,也是同样情形,要顿时呈显无所有的无相清净境界。又譬如日月一样,顿时照见一切色像,如来为众生净除自心流注的习气过患,也是同样情形,要顿时呈显不可思议智的最胜境界。又譬如藏识,顿时可以分别而了解自心的现识,以及安立色身的受用境界。譬如一切依报的佛身,也是同样情形,顿时可以成熟—切众生所处的境界,将修行的人安然静处于他的色究竟天中。又譬如法身所生的正报的佛身,光明照耀,顿时可以产生无量的化身;而已证人自觉圣趣的人,也是同样情形,他能够顿时照见法相,净除执有执无等等邪见妄想。

法报化佛的三身内义

“大慧啊!法身和报身佛,乃说明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都因自心流注的习气所生起。人们由于不能了解自性,便执著相续的妄想而轮转不已。其实,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都是不实如幻,所有的执著根本都是了不可得的。

“再说:因为众生们执著缘起自性,不知其自性本空,却以它为实,所以便生起妄想的自性现象。譬如善用魔术的幻师们,借草木瓦石等物,变出种种的幻像,便构成一切众生界种种的形色。人们见到这些幻像,便生起种种妄想,其实,这些种种妄想虚构的境界,根本就了无真实的。众生妄想,也是如此,因为自己不了解依他缘起自性,便于其中认为妄想有自性作用,由此而形成种种妄心,生起种种行为的形相和妄想的现象,由此执著,便形成了妄想的习气,这便是妄想熏习的自性现状。大慧啊!这就是报身佛所说的依报所生的法相之法。至于法身佛呢?那便是由于远离妄心自性和一切法相,而自觉内证圣智所处的境界。那么化身佛呢?那便是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内证自心的般若智慧,远离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的缠缚,解脱诸识行相,却于其中随顺众生根机,而建立诸法,使离一切苦,而得究竟乐,这是超越于一切外道邪说和二乘偏见的。

“大慧啊!再说佛的法身境界,它是远离一切攀缘不息的妄想心的。既离了妄心的攀缘,那么一切有为的根尘识量和法相,便都自然寂灭。这却非一切凡夫和声闻、缘觉所知的境界,更非外道们执著我相所能知的境界。这是由内证自觉圣境的究竟差别现象所建立的。所以你们对自觉圣智究竟差别相,应当勤加修学,而对于自心流注的分别妄想,却应当加以除灭。”

复次大慧,有二种声闻乘通分别相。谓得自觉圣差别相。及性妄想自性计著相。云何得自觉圣差别相声闻。谓无常、苦、空、无我、境界、真谛。离欲寂灭,息阴界入自共相。外不坏相如实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禅定解脱,三昧道果,正受解脱。不离习气,不思议变易死。得自觉圣乐住声闻。是名得自觉圣差别相声闻。大慧,得自觉圣差别乐住菩萨摩诃萨,非灭门乐正受乐。愿愍众生及本愿,不作证。大慧,是名声闻得自觉圣差别相乐。菩萨摩诃萨,于彼得自觉圣差别相乐,不应修学。

大慧,云何性妄想自性计著相声闻。所谓大种青黄赤白,坚湿暖动,非作生自相共相。先胜善说。见已,于彼起自性妄想。菩萨摩诃萨,于彼应知应舍。随入法无我相,灭人无我相见。渐次诸地,相续建立。是名诸声闻性妄想自性计著相。

两种声闻的境界

佛说:“大慧啊!所谓声闻乘,他们有共通的两种差别之道,就是‘得自觉圣差别相,及性妄想自性计著相’。如何是得自觉圣差别相声闻呢?就是指能够明见无常、苦、空、无我的境界,得真谛之道,位于离欲寂灭之境,见息灭阴界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