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虚空,非常非无常。离常、无常、一异俱不俱、常无常过,故不可说。是故如来非常。复次大慧,若如来无生常者,如兔马等角,以无生常故,方便无义。以无生常过故,如来非常。复次大慧,更有余事,知如来常。所以者何?谓无间所得智常故如来常。大慧,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毕定住。声闻缘觉,诸佛如来,无间住。不住虚空。亦非愚夫之所觉知。大慧,如来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识,彼诸阴界入处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实妄想所生。如来不从不实虚妄想生。大慧,以二法故,有常无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静,一切法无二生相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非常非无常。大慧,乃至言说分别生,则有常无常过。分别觉灭者,则离愚夫常无常见。不寂静慧者,永离常无常,非常无常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众具无义者 生常无常过 若无分别觉 永离常无常
从其所立宗 则有众杂义 等观自心量 言说不可得
如来是否常住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如来应世,证得正觉之后的法身,是历劫常住?或是无常的呢?”佛回答说:“如来证得正觉的法身,不是常住,也不是无常的。倘使说它是常或无常,便落在二边的错误之中。法身若是常住的,便有所主宰了。这是所有外道们的说法,他们说另有作为万象之主者,它是无所作的。但如来法身,并非有为有作,所以乃是常而非常。如果如来法身是无常的,等同有为有作之物,例如身心五阴的能所作用,都无自性,阴境界坏灭了,作用和现象也就断灭了。但是如来法身,却非断灭的。大慧啊!一切有所作成的,都是无常,例如瓶子和衣服等物,有所作成,便有坏灭,所以无常。如果一切都是无常,那么一切智,以及一切功德方便等法,也应该都属于无常了。因为这些也都是出于有作的阿!可是一切所作,又都是如来的相和用,因为有和无,本来都无自性,也无差别之因可得。所以我说如来法身,既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其次,如来法身,也并非如虚空一样的常住,如果像虚空一样的常住,那么,所谓圣智和功德具足,便都是没有意义的事了。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正因为它离常和无常,非同异,离俱和不俱,所以无言语可说,有说即落于边见,便成为错误。如果如来法身,是无生常住的,那么,例如兔马等角,也是无生常住的,它就不能具足方便,能生万法了。也正因为它不是无生常住的,所以如来法身是非常的。但是还有余事,可证如来法身是常住的,是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内证身觉所得智,是无间常恒,清净不变的,所以说是常住。大慧啊!无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法性是毕竟常住的。声闻、缘觉们,他们不知诸佛如来都是无间常住的,而一般愚痴凡夫们更不能觉知这道理。
佛法是否常存
大慧啊!如来所得智,是般若的成就,不是心、意、识和身心五阴、根尘、界处等妄想熏习所成。三界一切诸法,都是不实妄想所生,如来却不从妄想所生。所谓常和无常,是二边对待之法,既落相对,就不是一,唯有了然于不二寂静者,方知一切诸法的不二无生之旨。所以如来应世,证得正觉,既不是常,也不是无常。乃至有言语可说,妄生分别,就落在常或无常的谬误里。如果灭了分别妄觉,就远离愚痴凡夫们的常和无常的妄见,心自寂静。须知寂静之慧,是远离了常和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妄想熏习之所生。”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众具无义者。小常无常过。若无分别觉。永离常无常。
从其所立宗。则有众杂义。等观自心量。言说不可得。
(这是说:一般不知真义的人,就会产生常或无常的对待妄见,如果妄心不生分别觉知,就永离这些边见和执著了。无沦落于何种境界和理论,既有所立,便有对待的理论纷然杂陈,这些无非都是妄心分别之所生。如果观一切诸法,无非都是自心现量的境界,本来便了不可得,也就无言语可说了。)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槃。佛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其诸馀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著名相。不觉自心,所现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次第不生。余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解脱,修行者作解脱想。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藏。七识流转不灭。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进,余外道见,不能倾动,是名住菩萨不动地。得十三昧道门乐。三昧觉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自愿。不受三昧门乐,及实际。向自觉圣趣。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所修行道。得十贤圣种性道及身智意生,离三昧行。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藏识名。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大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今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七识俱生。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 而与七识俱 二种摄受生 智者则远离
如镜像现心 无始习所薰 如实观察者 诸事悉无事
如愚见指月 观指不观月 计著名字者 不见我真实
心为工伎儿 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 妄想观伎众
唯识的精义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请佛为我们解说身心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入、十八界的生灭作用,既然都是无我,那又是谁在生灭呢?一切愚夫们,只依于生灭的流转,却不知尽灭苦因,所以不识涅槃,流浪于生死。”佛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善和不善的因,它能创造六道众生生死的因缘,譬如能变幻术的伎师,变化各种人物,他所变现的各种东西,却没有我和我所作的作用。一切愚夫们,因为不自觉内证其中事理,所以遇根、尘、识三缘和合,就随业力而入各种种类的生趣了。外道们不知比理,便执著另有一造物主的存在,这都是因为无始以来,被虚妄恶习所熏,才有这些妄见。其所以名为如来藏,或藏识,是由于和无明等七识同则俱生(第七识名为末那,即是俱生我执意根和异熟等作用,合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共为七个识。)犹如大海中的波浪,重重连续,长生不断,如果远离了生灭无常,觉知无我,便内证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了。其余的诸识,是有生有灭的,意识等等的念念起灭,便形成了七个识,它们都是因为不实的妄想所生,执著各种境界,执著各种形状和名相,不能觉知诸法色相那是自心所现。愚夫们不知此中苦乐之因,所以不得解脱,只是被各种名相所缚,由贪恋浮生尘境而生贪著。如果不起妄想攀缘的因,那些根尘觉受都灭,识相次第不生,自心妄想不起,便不生苦乐等觉受,于是就进入受想都灭了的灭尽定中,便得四禅了。
四禅的灭尽定
如果是善于修行真谛解脱者,他不生解脱的妄想,殊不知不离不转,才名为如来藏。识所藏者,才名为藏识。藏识含藏七识,流转不灭,其所以生起流转者,都是因为妄想的攀缘作用,才引起诸识的生灭。这就不是声闻、缘觉们所修行的境界。因为不知人无我和法无我,及自他的共相摄受,使有了身心的五阴、十二根尘、十八界的生灭。如果证见如来藏,所谓五法、三自性、人无我和法无我,(此处诸名相,详见前三卷),便寂灭清净了。由此从菩萨地依次相续转进,就不会被其余的外道谬见所动摇,便能进入菩萨的第八不动地,可以得到十种三昧的道门乐,纯粹在三昧正觉所持的境界中,观察不可思议的佛法,只缘愿力自发不愿享受三昧之乐,不住寂灭的真际,所以不趋向自觉圣趣的如来地。这种境界,是不同于一切声闻、缘觉,以及外道们所修行的途径。这是得到菩萨境界的十贤圣的种性道,及如来的意生身之智,离三昧行的无为之乐,得无功用道。所以说:修大乘菩萨道的人,要求上上胜进者,应当自觉内证清净的如来藏,转了识和藏的作用,不被名相所缚。大慧啊!如果没有藏识的现象和作用,所谓如来藏的体性,就本来了无生灭的。可是一切凡夫和圣者,都是有生灭的作用,一般大乘的修行者,因为了知识藏的关系,虽然自觉内证圣智,现前使能住于法乐境界,但他们仍然不舍功德方便,勇猛精进而不休息。一切声闻、缘觉们,虽然也知道了如来藏和识藏的道理,但他们却只是一心要入涅槃。可是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受无始以来客尘烦恼的污染,虽一再用心求证,但所见的仍是不净的识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