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摊卖娃娃,因为搬了三十几套回来都只是小型的。
付钱的时候,我心中有那么一丝内疚对先生的。这几十套小人的价格,合
起来,可以买上好几套最大的了。
我没有买给先生,却买给了朋友们。
这批娃娃来到台北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每一个朋友都喜欢她们。有一次在
一场酒会里,那只我很喜欢的“笨鸟”王大空走到我身边来,悄悄的问我∶“你那
组娃娃还有没有?”
当时,就有那么巧皮包内正放著一组,我顺手塞给王大空,心里好奇怪这
只好看的笨鸟居然童心未泯到这种地步,实在可喜极了。
后来家中手足眼看娃娃都快送光了,就来拿,又被拿去了最后的那一群。当时
也不焦急,以为回到了加纳利群岛还是买得到的。
以后,先生和我去了奈及利亚,搬来搬去的,可是先生心中并没有忘记他的“
兵”。
我说那不是兵,是娃娃,他就叫她们“娃娃兵团”。
好多次,我们有了钱,想起那组娃娃,总又舍不得去买。
那时,我们计划有一个活的小孩子,为著要男还是要女,争论得怪神经的。
反正我要一个长得酷似先生的男孩子,先生坚持要一个长得像我的女孩。而我
们根本不知道活小孩什么时候会来,就开始为了这个计划存钱了。
那组大约要合七千台币的“娃娃兵团”就在我们每次逛街时的橱窗里,面对面
的观望欣赏。
等我失去了先生,也没有得到自己的孩子时,方才去了那家小店。放足了钱,
想把她们全买下来,放到先生墙上去陪伴他。
那个女主人告诉我,苏俄娃娃早就卖完了,很难再去进货。她见我眼中浮出泪
水,就说∶“以后有了货,再通知你好吗?”
我笑著摇摇头,摇掉了几串水珠,跟她拥抱了一下,说∶“来不及了,我要回
台湾去,好远的地方,不会再回来了。”
回到台湾,我的姐弟知道这组娃娃对我的意义,他们主动还给了我两套都
是小的。
常常,在深夜里,我在灯下把这一群小娃娃排列组合,幻想先生在另一个时
空里也在跟我一同扮“家家酒”。
看到了这篇文章的读友,如果你们当中有人去苏俄,请千万替我带一套二十三
个的娃娃回来给我好不好?请不要管价格,在这种时候,还要节省做什么呢。
在美国,我常常看一个深夜的神秘电视节目,叫做“奇幻人间”。里面讲的全
是些人间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当然,许多张片子都涉及到灵异现象或超感应的事
情上去。
一个人深夜里看那种片子很恐怖,看了不敢睡觉。尤其是那个固定的片头配乐
,用著轻轻的打击乐器再加时钟嗒、嗒、嗒的声音做衬出来时,光是听著听著,就
会毛发竖立起来。
我手中,就有一个类似这样的东西。
是以前一个德国朋友在西柏林时送给我的。一块像冰一样的透明体,里面被压
缩进去的是一组拆碎了的手表零件。
无论在白天或是晚上,我将这样东西拿在手中,总有一种非常凝固的感觉在掌
中如同磁铁似的吸住我。很不能自拔的一种神秘感。
我是喜欢它的,因为它很静很静。
许多年了,这块东西跟著我东奔西跑,总也弄不丢。这与其说是我带著它,倒
不如说,是它紧紧的跟著我来得恰当。
有一年,在家里,我擦书架,一不小心把这块东西从架上的第一层拂了下去。
当时先生就在旁边,他一个箭步想冲上来接,就在同一霎间,这块往地上落下去的
东西,自己在空中扭了一个弯,啪一下跌到书架的第三层去,安安然然的平摆著,
不动。
我是说,它不照“抛物线”的原理往下落,它明明在空中扭了一下,把自己扭
到下两层书架上去了。这是千真万确的。
先生和我,看见这个景象呆了。
先生把它拿起来,轻轻再丢。一次、两次、三次,这东西总是由第一层掉到地
上去,并没有再自动转弯,还因此摔坏了一点呢。
那么,那第一次,它怎么弄的?
从那次以后,我就有点怕这块东西,偏偏又想摸它从来舍不得把它送人。
那些静静的手表零件,好像一个小宇宙,冻在里面也不肯说话。
写到这儿,我想写一个另外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我家中的。这个故事没有照片
,主角是一棵盆景,我叫不出那盆景的名字,总之。
在我过去的家里,植物长得特别的好,邻居们也养盆景,可是因为海风吹得太
烈,水质略硷,花草总也枯死的多。而我的盆景在家中欣欣向荣,不必太多照拂,
它们自然而快乐的生长著。
每当有邻居来家中时,总有人会问,怎么养盆景。那时候我已经孀居了,一个
人住,不会认真煮饭吃,时间就多了一些。我对邻居说,要盆景好,并不难,秘密
在于跟它们讲话。“跟盆景去讲话?!”邻居们大吃一惊。
“我没人讲话呀!”我说。
说著说著,那一带的邻居都去跟他们的盆景讲话了。
我跟我的盆景讲西班牙文,怕它们听不懂中文。
就在一个接近黎明的暗夜里,我预备睡了,照例从露台吊著的盆景开始讲,一
棵一棵讲了好多,都是夸奖它们的好话。
等我讲到书架上一棵盆景时,它的叶子全都垂著,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我一
看就忘了要用鼓励的话对它,就骂∶“你呀!死洋怪气的,垂著头做什么嘛?给我
站挺一点,不要这副死相呀!”
那个盆景中的一片手掌般大的叶子,本来垂著的,听了我的好骂,居然如同机
器手臂一样□□、□□往上升,它一直升,一直升,升到完全成了举手的姿势才停
。
那一个夜晚,我被吓得逃出屋去,在车子里坐到天亮。等到早晨再去偷看那片
吓了我的叶子它,又是垂下来的了。
第二天,我把这盆东西立刻送人了。
在我的家里,还有很多真实的故事,是属于灵异现象的,限于“不科学”,只
有忍住不说了。
这明明是一只孔雀,怎么叫它一棵树呢?
我想问问你,如果,如果有一天,你在以色列的一家餐馆里,听到那首李泰祥
作曲,三毛作词,齐豫唱出来的《橄榄树》你,一个中国人,会是什么心情
?
以色列,有一家餐馆,就在放橄榄树这首歌。
当时,我不在那儿,在南美吧!在那个亚马逊河区的热带雨林中。
是我的朋友,那个,在另一张南美挂毡的照片故事中提到的朋友他在以色
列。是他,听到了我的歌。那时候,我猜,他眼眶差一点要发热,因为离开乡土那
么远。
回来时,我们都回返自己的乡土时,我给了他一张秘鲁的挂毡。他,给了我一
只以色列买来的孔雀。然后,把这个歌的故事,告诉了我。
一九八九年,如果还活著,我要去以色列。在那儿,两家犹太民族的家庭,正
在等著我呢。
前年冬天,我在西雅图念书。开始胆子小,只敢修了一些英文课,后来胆子大
了,跑去选了“艺术欣赏”。
在选这门课之前,我向注册部门打听又打听,讲好是不拿画笔的,只用眼睛去
看画,然后,提出报告,就算数。这才放胆去上课了。
那堂课,大概是二十个学生,除了一群美国人之外,我是唯一的中国人。另外
两个犹太人,一个叫阿雅拉,一个叫瑞恰,是以色列来的。
阿雅拉和瑞恰原是我英文班上的同学,因为三个人合得来,就又选了同样的课
。
在“艺术欣赏”这门课上,一般美国同学的态度近乎冷淡。那个女老师,只看
她那纯美国式的衣著风格,就知道她不是一个有著世界观的人,看书也相当狭窄。
我猜,在美国著名大学中,这样的人是轮不到做教授的。
以前也上过西班牙的“艺术课”,那个马德里大学的教授比起这一位美国老师
来,在气势上就不知要好多少。
主要是,那个美国老师,把教书当成一种职业,对于艺术的爱之如狂,在她生
命中一点也没看见。我就不喜欢她了。
我知道,老师也不喜欢我。第一次上课时,我报出一大串伟大画家的名字,而
且说匣在某时某地看过哪一些名画的真迹。那个气量不大的女老师,深深的看了我
一眼,我当时就知道完啦。
小小的西雅图,有人容不下我。
同学们,怎么交朋友,都谈不上来。人家讲话,他们只是回答∶“是吗?是吗
?”不肯接口的。冷得很有教养。
那个犹太同学阿雅拉本身是个画家,因为先生被派到波音公司去做事一年,她
好高兴的跟来了。也只有她和瑞恰,加上我,三个人,下课了就叽叽喳喳的争论。
阿雅拉不喜欢具象画,我所喜欢的超现实画派,正好是她最讨厌的。我们经常争辩
的原因是,彼此说匣哪一幅名画或哪一个画家,两个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背景来。
可以争,只因为旗鼓相当。
后来我要离开美国了,阿雅拉很难过很难过。她拿起久不动的相机和画笔,特
别跑到西雅图城里去拍照,以照片和油彩,绘作了一幅半抽象半具象的街景送给我
,算是一种“贴画”吧。
这幅《西雅图之冬》我非常喜爱,其中当然也加进了友情的色彩。目前正在等
著配个好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阿雅拉在西雅图已经开过了一次个展,报纸给她好评,也
卖掉了一些画。没多久以前,阿雅拉回到以色列去,我回到台湾。我们通信,打电
话,约好一九八九年由我去以色列看看她和瑞恰,我们正在热切的盼望著再一次的
相聚。
“如果他是亚当,那时候上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