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羽与刘邦》 第一部分《项羽与刘邦》 始皇帝回宫(10)
“当然,只要身为丞相的您点头同意。”
赵高又紧追不舍地逼迫道:幸好,这个秘密只有三个人知道,连天地神灵都不晓得。胡亥已经同意。只要您肯答应,问题就解决了。面对赵高的利诱,李斯一直在抵抗,看上去,他心里斗争很激烈。而赵高能言善辩,找出所有理由,像蜘蛛用网缠住小虫子似的抓住李斯不放。李斯终于答应下来。不过,他随后便仰天长叹道:生于无聊之世,关乎无聊之人,竟被拉入可耻之列!说完就伏在地板上,揪乱了头发,痛苦地呜咽不止。
赵高成了这次密谋的主角。
密谋的地点就在辒辌车内,始皇帝的遗骸就躺在一边。赵高首先伪造出始皇帝立胡亥为皇太子的遗诏,让胡亥和李斯过目。两人既已陷入这步田地,根本无需再对遗诏发表议论,都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件事,就是必须将扶苏和蒙恬杀掉。
“啊?”
胡亥脸色大变,仿佛被吓破了胆。
“要处死兄长和蒙恬吗?”
“当然要。如果不将理应当皇帝的长公子和秦朝第一流的名将处死,您即使登上帝位,扶苏公子也会愤愤不平,以其声望收买天下人心,加上蒙恬率大军把咸阳城团团围住,煞费苦心才制定出来的这套计划也就全部落空了。”
“非得处死兄长不可吗?”
“您和李斯丞相都同意伪造一份遗诏。在您同意的那一时刻,要将扶苏公子和蒙恬处死,就已经理所当然地包含在其中了。”
“是这样吗?”
胡亥还是犹犹豫豫。赵高厉声说道:我等是要从对方手里夺取权力。这才是要害所在。用一般手段是不行的。
就这样,赵高最终写好了赐给身在边境的扶苏和蒙恬的诏书,最后一句是:“与蒙恬一起自裁。”
这份以始皇帝口吻伪造的遗诏,开头第一个字用的就是“朕”,其大致内容是:朕巡幸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蒙恬率大军与匈奴作战十有余年,至今仍无尺寸之功。不仅如此,反而一直从政治上批判朕之所为。为抵扶苏不孝之罪,赐此剑以与将军蒙恬一起自裁。
“丞相看如何?”
赵高将草稿让李斯过目。
“可以。”
李斯也只好表示同意。
在边境营帐里,接到敕命的扶苏用那把剑毅然决然地刺入咽喉,当场自杀身亡。
自杀之前,蒙恬曾劝阻道:这道命令实在太突兀,颇令人费解,安知其非诈?臣以为还应再试一次,复请陛下开恩吧!如此才会真相大白。扶苏却说:那就等于对父命产生怀疑,成为双重不孝之罪了。他没听蒙恬的劝阻,急着走上了黄泉之路。
蒙恬却不肯自杀。因此使者下令将其捉拿,押送至咸阳投入大牢。几个月之后,蒙恬也在牢房里服毒而死。
辒辌车仍在冒着酷暑朝咸阳赶路。
因为天气太热,始皇帝的尸体腐烂很快。车内充满腐臭味。天下唯一至高无上的人,死后尸体也会发出臭味,既令人感到滑稽,也让人感到悲哀。对赵高来说,始皇帝必须继续是尸体。
“再稍微忍耐一下。”
车子里,赵高在心中说道,不是说给始皇帝的尸体听,而是说给自己听。装成皇帝的赵高被臭气熏得几乎喘不上气来。他只有到夜里才能恢复赵高的身份,到自己的住处去休息。从辒辌车上一下来,他立时感到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觉得又重新回到了人世间。夜里他都是让心腹宦官轮流住到车里。在这么强烈的臭气当中,根本无法入睡,受了一夜罪的宦官从车上下来时,脸上都带着临死前的那种蜡黄色。白天则由赵高待在车内。若非被贪欲迷住心窍,这个罪是无法忍受的。
唯一令人担心的,是这股臭气会跑到车外面去。为此,从几天前赵高就让马车并排前进。始皇帝当年开通的军用专线都是两车道,没想到他生前用得不多,死后却发挥了关键作用。赵高命人在并排前进的马车里装上一石(三十公斤)鲍鱼。说是鲍鱼,其实就是一种鱼干,臭气熏天。虽然事前已告知那些扈从是“陛下降旨要这样做的”,但随行人员却闹不懂始皇帝为何会有这种嗜好。赵高对此未作任何解释。故而大家都心存疑惑,不少人肯定已怀疑出了什么问题。
从边关回来的使者向他们报告,说扶苏已经自尽,蒙恬已被捉拿槛送咸阳。
“这下放心了。”
胡亥满脸轻松地说道。此前他似乎确实在担心是否会成功。李斯也很高兴,终于把世上可能会危害自己的势力除掉了。
巡幸队伍加快速度,日夜兼程向西行进。进入陕西北部之后,有一条南下直通咸阳的新路。这是蒙恬开通的,由匈奴出没的塞外荒漠地带向南延伸,经上郡直达咸阳。一旦北部边境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即可将大军从咸阳送上前线,这条路在当时被称为“直道”。不过自从直道开通以来,又慑于蒙恬的威名,匈奴自然有所收敛,再没有出现过需要运送军队的情况。这条直道为急于将始皇帝尸体运回咸阳的赵高立了大功。坏事做多了,最初的紧张恐惧也慢慢消失,反而觉得正在进行的一切空虚而又滑稽。
《项羽与刘邦》 第一部分《项羽与刘邦》 始皇帝回宫(11)
然而,坏事一旦干起来就无法收场了。
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之后,赵高又在新帝耳边悄声提醒道:
“陛下尚不能高枕无忧。”
赵高嗅到伪造遗诏的秘密已经泄露出去。据说,在诸位皇公子、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们之间,已在悄悄议论有关新帝即位的秘密。或许这只不过是赵高心中有鬼产生的幻觉,但对赵高来说,心中有鬼比事实本身更为重要。必须消除这种心理,尽管心中有鬼属主观世界,但其根源却在对手身上。所谓对手,即是指那些皇室成员和元老重臣还活在世上这一现实。只有把他们赶尽杀绝,才会消除整天惴惴不安的心理。
这段时间以来,赵高已升任为类似于宫廷总管的郎中令。宫中有关皇帝日常起居的全部活动,事无巨细地全由赵高一人掌管。与宫中相对的行政上的机构是内阁。内阁原本由丞相李斯主管,然而因年轻皇帝对赵高言听计从,凡事皆独断专行,致使李斯的权势已丧失殆尽。
精于法律的赵高针对每一个人罗织出罪状,逐个依法予以处决。始皇帝的十二个公子和十个公主全部被处死。与公子公主有牵连的还有数千名家族成员和仆人,这些人也全部被拉到咸阳城外砍掉头颅。元老重臣们也都遭到同样的命运。如果他们只是单独死去的话尚可不论,问题是一大批受到株连的家族成员和仆人,竟也无一幸免地断送了性命。咸阳本是帝王之都,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此类人等构成的。这项大规模的清除异己行动杀人如麻,造成政局不稳,更为严重的,是由此还埋下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种子,这种动荡不安已波及到全国各地。
受到波及而产生动摇的人群里,包括那些被强征来为官府大兴土木的农民,还有正被送往边境去充军打仗的人。后来曾大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这时就正跟好友吴广一起被送往边境一个叫渔阳的地方去充军。当这伙人来到一个叫大泽乡的地方时,刚好碰上大雨,道路不通。他们在大泽乡停留了好几天。按秦的法律,一旦被征去当兵或从事劳役的人不在规定日期内抵达目的地,就将被全体处以死刑。照眼前这种状况,根本无法赶上规定的日期,陈胜和吴广就以“逃也死,去也死”为理由向同行的伙伴们做说服工作,又说,上上策就是起来造反,拿起武器推翻秦朝廷,秦才是这条法律的祸根,由此得到伙伴们的赞同,杀死押解的官吏,燃起了造反的烽火。
不久这一造反的势头就波及到了全国,而陈胜吴广等人的起义正好发生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从外部景象来看,秦帝国的架构给人的感觉就是凭始皇帝一人在独力支撑的,因此,始皇帝一死就会土崩瓦解,这是人们的共同感觉。而陈胜吴广他们正是受到这种感觉的强烈驱使才奋起抗争的。
只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时,与始皇帝之死相去不久,因此他们是否得知这一消息颇令人怀疑。不过,之后如连锁反应般在各地纷纷起来造反的队伍却都知道了始皇帝的死讯。本书前面曾提到的沛的刘邦和吴中的项羽即在其中。他们就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仿佛受到强烈冲击一般,当即拉起了造反的旗帜。
然而,身在宫廷的赵高却对烽烟四起的叛乱之火熟视无睹,一味热衷于在宫廷密室之内扩大自己的权力。
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赵高即以向皇帝进谗言为由将李斯投进监狱。赵高随意为李斯捏造罪状,严刑拷打,迫使其认罪。李斯与家人一起被拖到咸阳的市集上斩首示众。当李斯被拖往刑场之时,回头望着被一起拖去的儿子说:
“还记得那条黄犬吗?”
他喜欢狩猎,家里养了许多条猎犬,黄犬即是其中之一。见到儿子点头,李斯又说:
“真想与汝再次回到故乡上蔡,带着那条猎犬出东城门去打兔子啊!”
父子二人只能相向落泪。
可以说,秦帝国真正的自我毁灭,要从李斯的头颅滚落到咸阳市集土地上的那一刻算起。围观人群大声叫嚷着。刑吏在行刑前高声念出李斯的罪状,但没有人相信那是真的。
反叛活动已如燎原之火,正在各地蔓延开来。看到李斯已死,围观者接下来最关心的,就是看众多反叛者当中谁能攻陷这座咸阳城,并继承秦帝国的基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