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现代名人演说精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秩序或“制度”。唯其如此,所以他的政治主张是改良而不是革命,以致后
来转而为复辟保皇。

然而,在康氏看来,孔子又是一位在“制度政教皆无定”的时代中“发
愤而改制”之人;孔子是要以一种“言德”、“言民”或重仁义、重民命的
制度匡扶天下。这又成为康氏力倡变法维新的根据或楷模。康氏对当时天下
大势的看法是:“地球数千年来,凡二大变,一为春秋时,一为今时,皆人


才蔚起,创制立教。”他将今时与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相并举,其效法孔子
立教创制之志昭然明矣!在这里,他还特别提到了宋代变法的王安石,虽有
批评之语,但首先盛赞他“甚有气节,甚有毅力,甚有血性。当时创行新法,
条理颇备。。”由此亦可窥其崇尚维新之一斑。此外,在这篇讲学记录中,
还可以看到康氏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涉猎、吸收。

这是一篇讲学的记录,内容甚丰,当不是一次所讲,因而每有不衔接或
跳跃之处。原文如此,亦不便擅作梳理。但在选编时作了一些删节。

古今学术源流

自孔子出,百子所称道,皆孔子之制度也。孔子未生之前,制度政教皆
无定。当时诸子各有改制之心,如棘成子改文从质,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
或曰“以德报怨”之类,皆欲自立教,每托古以明权,孔子乃发愤而改制。
故诸子所称,皆儒、墨并举。与孔子争教者,墨子也。

诸子之教,以老、墨为最老辈。老子后学两派:一派清虚,在、列是也;
一派治国,申、韩是也。

与孔子劲敌者莫如墨子,老子不及也。墨子条理甚密,老子工于藏拙。

老子之教“为我”,墨子“兼爱”,但无差等,卒不能行,至今不灭者惟老

学。

《春秋》为孔子改制之书,《易》为穷理天人之书,皆暮年所作。制作、

义理,《春秋》兼有之;《易》则义理更多,莫如《乾》、《坤》二卦。孔

子有经亦有纬,纬是口说,多礼学,而以发明天道为主。

天文学、历学皆出孔门。

六代之乐,皆孔子所托。《咸池》、《韶》舞隔春秋时已二千余年,岂

尚有存者?余考宋乐十六调,至今只剩七字,何况当时!
李悝尽地力,即先行孔子井田之制。
魏文侯立博士,求六代之乐,即行孔教之第一人,然只行在一国。秦始

皇亦甚尊孔子,立博士二百余人,二世尚立七十余人,是行至天下。至汉武

帝崇尚经术,立(六经)于学官,孔教遂定一统,推行日盛,至后汉为极焉。
。。。。 
孔子之制度,在行井田,言性理在于仁,言人伦在父子。
孔门自七十子后学外,至战国时,传道者有孟子、荀子,分两派。孟子

学多在德性,荀子学多在礼,而传经则荀子为最多。
《史记·儒林传》述孔学,《任①侠传》述墨学。
晋太康九年立博士:《易》郑氏、王氏;《古文尚书》孔氏、郑氏;《毛

诗》郑氏;“三礼”郑氏;《左氏春秋》杜氏、服氏;《论语》郑氏;《孝

经》孔氏、郑氏。至此而西汉所立之今文皆亡矣。
《隋·经籍志》传《榖梁》者三人。传经学者至唐孔颖达而止。
六朝经学,南朝皆郑学,北朝皆王学,俱古文学也。
今文学与名节之风,至东汉大盛。汉末郑康成始集今古之大成,加以高

才硕学之徒侣最多,故郑学大行而今文寝息。至晋永嘉而今文遂绝。名节自
曹操荡扫于先,至何晏、王弼尚清谈,而王衍之徒唱和之,而名节遂绝。

① “任”,当作“游”。

加以老佛之学、词章之学陷溺既深,六朝佛学更盛,孔子之道坠地矣。
然六朝可取者尚有清议及九品中正之制。晋朝徵聘不绝,故风俗不至大坏。
自东汉之后,学术、风俗之一大变者,由于郑玄及曹操、何晏、王弼数
人也。

隋、唐亦立“五经”博士,由此途进者,谓之“明经”。既立科目取士,
以诗赋起自唐,故人皆习于词章,而通经渐少。故唐一代,无有能通经学者,
然其读书甚博,且最重骈体,故一时读文史者正多,论名节则无矣。其人皆
溺于科举,上下无复有言气节者,惟韩愈一人崛起,反骈体为古文,又能攻
佛、老异端,作《原道》诸篇,于是风气渐趋于义理,且气节又高,故宋学
由此而开焉。五代绝无一人言学。

论学术,分两大段:自孔子至东汉为一段,自汉末至唐、宋为一段。
孔子以前,皆讲“三世”。洪水时,人与水争;周公时,人与兽争;孔
子时,人与人争。
宋儒以气质言性,亦以义理言性。荀子“性恶”之“恶”,指质朴而言。

孟子之言性善未确。
武后令武士读《孙子》十三篇,遂立太公为武庙,孔子为文庙。
宋之学,始自欧阳修。激扬气节,始范高平。古文亦开于欧阳修,乃韩

昌黎再传弟子。昌黎学出于文中子,为古文之源流。有宋一代,言义理,折
衷于闽、洛;言文章,折衷于庐凌。宋学皆兼禅学,即本于孟子之心学,亦
圣人所有,未可厚非也。

南宋之学,朱、张、吕、陆四大家,别有永嘉之学,朱子集其大成,邵
子之数学,本于“先天”,“先天”本于“九宫”,“九宫”即出于《易纬》,
然究非经学正派。

朱子不治《春秋》,专言义理,于孔子之道得一半。
朱子疑《左传》,谓左丘明全无义理。其精力全在“四书”,而于《大
学》、《中庸》为最,于《六经》不甚精通。
通元世皆是朱学。延祐六年,立科学,以“四书”立学官,直至今日。
后汉气节,孔子治效之极也;晚明气节,朱子治效之极也。
凡人之学,皆学为圣人而已。圣人以孔子为一统。孔子之道,全在于“六

经”。《春秋》为“六经”之管龠,故孔子之道莫备于《春秋》。
。。。。。。 
《易经》阐明天道,兼及人道。《春秋》发明人道,兼及天道。
儒教,孔子特立。传道立教,皆谓之儒。
老之教曰道。墨之教曰侠。近耶教藉罗马之力,十二弟子传教,专在救

人,创为天堂地狱之说。马虾默德,谓之回。其教极悍。释迦牟尼,谓之佛。
其教专以虚无寂灭,亦藉天王之力。可知立教,皆藉国家之力。

史载以《史记》为最精,以其尊孔也。汉武未立学官之前,墨学最盛。
太史公特尊孔子为世家,弟子立列传,另立荀、孟两派,凡后学皆入儒林,
特有卓识。

史公之立《儒林传》,特为孔学未盛耳,后世之《儒林传》无谓也。至

《宋史》更别为《道学传》,甚谬。《晋书·释老传》特立,亦有卓识。
。。。。。。 
孔子之教,盛行于东汉,重气节,轻名利。
墨子之学,盛行于战国,任侠一派皆是。


老子之学,分为二派:清虚一派,杨朱之徒也,弊犹浅;刻薄一派,申、
韩之徒也。其与儒教异处,在仁与暴,私与公。儒教最仁,老教最暴,故儒
教专言德,老教专言力。儒教最公,老教最私。儒教专言民,老教专言国。
言力言国,故重刑法,而战国之祸烈矣。清虚一派,盛行于晋,流于六朝,
清谈黄老,高说元妙。刻薄一派,即刑也,流毒至今日,重君权、薄民命,
以法绳人,故泰西言中国最残暴。

同是法家,管子心最公,重民也;商君次之;至申、韩,直视民命如草
芥。

。。。。。。


中国开于有夏,故统言华夏。观于汉武,威行匈奴,今北番呼中国人为
汉人;唐太宗威行西域,故西番称呼中土为唐人,皆此意也。

地球自洪水以前一大劫。溯洪水之初,或为日所摄,或为他行星所触,
人类几绝。禹之治洪水,不过因势利导。是时日力之摄息,地球之轨平,洪
水必退,禹不过疏其未退者耳。洪水之劫,通地球皆同,可知不独中国为然。
观西人所考俱断于洪水后,便知。

王安石为人,甚有气节,甚有毅力,甚有血性。当时创行新法,条理颇
备,然其得力在《周官》,故流毒鲜,至害苍生,且以八股取士,沦落人才,
皆刘歆所丰蔀,而谬妄至此。

。。。。。。


上三千年,兽与兽争,中三千年,兽与人争,下三千年,人与人争。

地球数千年来,凡二大变,一为春秋时,一为今时,皆人才蔚起,创制
立教。

。。。。。。


墨子非儒,不非“尊天”、“明鬼”,为其相同。墨子之学,其最精处
在“兼爱”,“尚同”,其败绩处在“灭等威”“无差等”、“短裘薄葬”。
儒家言命以范人心,设乐以和人志,墨氏皆非之。盖墨氏全是粗迹,毫无精
义。

老氏之学,失诸虚;墨氏之学,失诸实。

墨子之道,与佛相类,而墨子行于身前,佛氏行于身后。墨子行之速,
故败之速;佛氏行之渐,故延蔓至今日。佛氏无父母妻子,故全讲虚理;墨
有父母妻子,故全讲实制。

墨子另有坚、白二派,观《大取》《小取》可知。侠派出于墨子,自汉
景帝禁之,而墨学始衰。墨学战国时与孔子并,至汉,墨学衰。老学盛于魏、
晋、六朝,盖墨学能行而不能传,老学能传而不能行。

。。。。。。。


清谈起于魏正始中何晏、王弼。阮籍当作《大人先生传》,谓世之乱法,
君子如虱之处裸。晋世尚清谈,而王戎、王衍等为领袖,士大夫翁然宗之,
晋于是亡矣。今日风俗之败坏,清谈之故也。顾亭林所谓古之清谈在老、庄,
今之清谈在孔、孟,然至今孔、孟清谈并无之耳。今日清谈,流为佛学。

。。。。。。。


孟子之学,心学也。宋儒陆象山与明儒王阳明之学,皆出自孟子。孟子,
传孔子心学者也。荀子,传孔子礼学者也。可知战国孟子、荀子为孔子二伯。
后人皆知孟子为孔子学,独不知荀子为大儒,甚可慨也。孟子、荀子是孔子
的派。


(选自《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陈独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