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45-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的意思是中共今后“于本党领导之下”,亦即在他的领导之下。这么一来,国共不是对等的政党,而是在国民党领导之下的政党!虽说如此,蒋介石的谈话毕竟意味着公开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承认了国共合作。    
    毛泽东迅速作出反应,以解放报记者采访的名义,发表了一大段中共中央负责人的话,借此公开对蒋介石谈话的表态。当时的报道原文如下:解放报记者以共产党中央最近由南京中央社广播发表之宣言,影响中国时局甚为广大,特请共产党中央负责人发表意见如下:“关于国共两党联合救国之伟大事业已在九月二十二日经过中央通讯社所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及九月二十三日该社继续发表的蒋介石的谈话,建立起必要的基础了。蒋氏的谈话,指出了团结救国的深切意义,发出了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的诺言,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是值得赞许的。但是在蒋氏谈话中尚没有抛弃国民党自大主义的精神,尚没有能坦    
    白的承认国民党过去十年来在民族危机中的自己所应负的责任,不免遗憾!……”以上三篇文献耐人寻味,妙趣无穷:先是蒋介石对毛泽东起草的宣言品头论足,紧接着毛泽东又对蒋介石的谈话品头论足。    
    蒋介石和毛泽东就是这样又合作又对立。不过,中共宣言的发表,蒋介石庐山谈话的发表,毕竟是历史性的:宣告国共第二次合作,从此正式开始!第五章并肩抗日    
    


第五部分:并肩抗日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抗日中分工合作

    蒋介石和毛泽东在大敌当前之际,终于握手言和:从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算起,到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三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国共之间整整十年的内战画上句号。从此,蒋介石称毛泽东为“先生”,不再像往日那样骂“毛匪”、“共匪”;从此,毛泽东称蒋介石为“蒋氏”、“先生”、“蒋委员长”,不再像往日那样骂“蒋贼”、“卖国贼”。毛泽东当时这么论及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民国十七年国共分裂的时候,原是违反着共产党的志愿的。共产党一向不愿意和国民党分裂。过去十年来国共双方及全国人民都经历了艰苦的经验,这种经验能增强今后的团结。毛泽东把第二次国共合作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共早年的文献中则称之为“联合战线”,如中共“二大”便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正是在抗日的旗帜下,蒋介石和毛泽东、国民党和共产党结成了统一战线。对于抗日,蒋介石和毛泽东有着共识。蒋介石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八日发表《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一文,首先提出了持久战的概念: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们强横的兵力,我们就要以逸待劳,以巧制拙,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倭寇所有的,是他侵略的骄气,我们就要以实击虚,以静制动,拼死抗战,来挫折他的士气。他不能实现速战速决的企图,他就是失败,也就是我们的胜利。    
    蒋介石此文,十分重要。他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持久战的方针。他明确宣布:“敌之最高战略为速战速决,而我之最高战略为持久消耗。”蒋介石还指出:应该“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以争取最后胜利”。蒋介石制定的这一抗日战略方针,是颇有见识的。毛泽东呢?他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六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题目便是《论持久战》。毛泽东的见解,与蒋介石一致:“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周恩来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介绍给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白崇禧又向蒋介石作了介绍,蒋介石颇为赞赏毛泽东的见解。白崇禧此人,向来有“小诸葛”之称。他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概括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据李宗仁的机要秘书程思远回忆,这两句话曾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其实,这两句话是国共两党的共识,也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共识。不过,蒋介石拥有三百多万军队,而毛泽东手下只有数万部队。悬殊的力量对比,决定了中国的抗日统帅、抗日领袖必定是蒋介石。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国民党中央召开临时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建立最高国防委员会,以汪精卫为主席,张群为秘书长。当天又召开国防最高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作为抗战最高统帅部,任命蒋介石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授陆、海、空大元帅。这么一来,蒋介石成了抗战最高统帅,成了大元帅!蒋介石在南京穿上了威风凛凛的大元帅服。    
    顺便提一笔,毛泽东虽说从来把军权紧紧抓在手中,但他对大元帅之类的衔头无多大兴趣。正因为这样,一九五五年,当毛泽东给朱德等十位元帅授衔时,他自己却什么军衔也不要——虽然许多人劝他当大元帅,像蒋介石、斯大林那样,况且毛泽东是名副其实的大元帅,那十位元帅一直在他的指挥下作战。可是,毛泽东却谢绝了大元帅的头衔。诗人气质的毛泽东,除了一九二八年在井冈山上时因误传被“开除党籍”(其实是开除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不能当政治委员了,只好当了一阵子师长。他一辈子没有当过什么军长、司令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也就不当什么大元帅。至今,人们无法想象这位平时总是敞着衣领的诗人,如果戴上大盖帽、穿上笔挺威武的大元帅服,究竟是何等模样……不过,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毛泽东也很清楚蒋强毛弱的形势,所以他对国共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分工,说得明明白白:“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条件说来,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这样,蒋介石和毛泽东并肩抗日,但分工不同:对于日军的“正面的正规战”,由国民党军队担负;对于日军的“敌后的游击战”,由共产党军队担负。    
    


第五部分:并肩抗日蒋介石在上海血战日军

    蒋介石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不过,不管怎么说,通观他的一生,有三件事是受到人们赞赏的:一是领导北伐,二是领导抗战,三是振兴台湾经济并坚持一个中国。虽说蒋介石对于抗日曾有过一个曲折的过程:先是“不抵抗主义”,寄希望于妥协,而且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导致发生了西安事变。然而,在西安事变促进之下,他转为抗日,成为中国的抗日领袖。当然,就其抗日态度而言,不如毛泽东坚决,中途曾寄希望于与日本妥协,但他毕竟是领导中国抗战全局的领袖,为抗日做出了贡献。如毛泽东所言,蒋介石担负起抵抗日军的“正面的正规战”的责任。    
    蒋介石领导着三百多万国民党军队,跟日军展开了三次大搏斗: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就在蒋介石就任陆、海、空大元帅的第二天,随着“八一三”的枪炮声大作,日军猛扑上海,淞沪会战便开始了。淞,是因为黄浦江又称吴淞江。淞沪,即上海。那时的上海警备司令部称淞沪警备司令部。淞沪会战,又称上海会战。日军的战略,确如蒋介石所言,乃是速战速决。日军在突袭上海之时,便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进攻上海的日军,达二十多万人,有三百多门大炮,二百多架飞机,几十艘兵舰。面对强大的日军,蒋介石调集了自己的精锐部队七十三个师迎战日军——当时,蒋介石可调动的部队总共约一百八十个师,他这一回投入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何况大多是他的嫡系部队,表明他确实下了抗日的决心。    
    蒋介石先以冯玉祥为总司令,以张治中为前敌总指挥,后来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以陈诚为前敌总指挥。    
    酷烈的战争在上海展开。坐落在上海苏州河畔的一座仓库——四行仓库,一度成为两军争夺的焦点。由副团长谢晋元率八百战士坚守,激战四昼夜,这才最后奉命撤进英租界,成为一时佳话,人称“八百壮士”。蒋介石亲临前线指挥,也差一点遇险。那是在十月间,蒋介石夜巡苏州前线。忽地几十架日机闯来,狂轰滥炸,蒋介石躲进火车站月台。所幸月台未被炸中,蒋介石因此脱险。    
    宋美龄奔走于前线,慰劳战士。十月二十三日这天,她和端纳以及一位副官在上海乘车慰问伤兵。下午四时多,空中出现了日军飞机。司机一边开车,一边不时仰望天空。一不小心,急速奔驰的汽车驶离了公路,翻在路边,一下子把宋美龄甩到了烂泥地里。端纳倒是安然无恙,他跳下了车,疾步奔向蒋夫人。据端纳回忆,宋美龄躺在离车二十英尺的沟渠里,满脸污泥,不省人事。    
    端纳和副官赶紧把宋美龄抬到附近一户农民家里。那时的宋美龄只穿着普通的衣装,看不出是一位贵夫人。端纳见到宋美龄尚有呼吸,放下了悬着的心。端纳唱了起来:“她轻松地飞向天空,秋千上那勇敢的少女……啊,夫人,醒醒!我希望你现在能看一看自己,你绝对是个美人!”    
    在端纳的歌声中,宋美龄渐渐苏醒,端纳笑了。司机把车子修好了。端纳问宋美龄:“你还要去看望伤兵吗?你自己也成了伤兵了!”宋美龄答道:“去!”宋美龄去几个营地慰问之后,回到了上海。经医生检查,她断了一根肋骨。她不得不卧床休息了一个星期。端纳去看望她,宋美龄问:“我受伤的时候,你怎么还唱歌?”端纳笑道:“一个女人倒下来的时候,如果说她受了伤,也许她再也爬不起来。”那时,蒋介石夫妇出入于日军的枪林弹雨之中,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