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六课 20080805_生气通天论

由心情、大漠冰心整理
  
那么咱们接着来讲五味,这五味的重要性要说清楚一些,因为现在我们医药分家之后,学中医不知道中药,学中药的不知道中医,那么直接导致这医药的分家,这个对中医的整体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说希望双方能够互补一些,能够对药物的基本味道有一个认识,这个认识不仅局限在书本上的寒热温凉,酸甜苦辣咸,你还要实际的确实地去了解,就像我们知道白菜什么味,土豆什么味,西红柿什么味一样,这药物的味道最好也要知道,因为这个是指导我们开方用药的一个依据。关于具体的以后可以给大家讲一下,今天我们主要是再次从这个经典来强调下这五味对身体的影响。

关于这个敲胆经一会再说一下吧,现在先不说,先把这一段讲完,因为《生气通天论》就没有多少了嘛,所以上次我们讲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过酸会怎么样,过甜会怎么样,过咸会怎么样,也就是我们所吃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它的味道直接会反应他整个的气,整个的食物的气机,那么这个气机又对我们整个身体的气机产生影响,那么从味道当中我们可以稍微的体察一下气机的情况,同时作用在我们身体上会产生什么反应,比如我们吃辣的吃多了会怎么样?吃酸的、吃咸的、吃甜的我们都讲了,所以我再简单地重申一下,吃酸的过多,酸者收也,他把整个的气机收住,不能外发外放,直接导致身体的整个活力受到阻滞。那么过咸会使整个气机的凝滞,盐不能多吃,早晨你要是多吃一点盐,喉头发紧,嗓子发紧,嗓子附近的整个气机阻滞了,导致你感觉有点紧张的感觉。那味过甘,吃东西吃甜的太多了,甜味在《黄帝内经》说“甘者其气小弱”,不能到上焦,停在中焦不化,淤滞在那,像淤泥淤积在那一样使人喘满,所以甜的不能多吃,吃多了不仅肥胖而且加重身体的负担。

那么好下面我们来讲味过于苦和味过于辛,那个也是在很多医书上不断引用的,“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个简直成了一个经典了嘛,历来医家也有争议,我们还是用上次互相交流的这个方式,把后两段味为苦和味为辛的道理是什么,《内经》的原文为什么这么来写?咱们要搞清楚。“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个什么意思,大家有想法的都可以打出来,咱们就这样开始,尤其是胃气乃厚,这个厚字做何解释确实存在争议,大家开动脑筋。

因为是这样的,咱们讲的是气道中医,气道中医上接神界,下接形界,所以说他处在一个枢纽的阶段,如果我们能很好的了解气机气道是有莫大的帮助的。我不止一次的强调中医的最大的特点是认识到了气机的规律,并且应用于理论和临床,所以说我们讲了这么长的气道中医,不管是讲《黄帝内经》,讲养生,还是原先讲过的《难经》,都是本着从气机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中医的道理和如何应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医疗临床上,所以大家要从这方面想,开动脑筋,第一要抛弃五行,这个什么意思呢?因为大家对五行如果不从气机上了解五行,对五行的了解只是概念性的,不是否定五行,而是不要让五行局限住,不要讲木克土,土克水,互生互克,什么是木什么是土没搞清楚是很浮皮潦草的,所以说我们直接从一团气着手来解释,能够更直接了当,让我们更容易感受。

大家都来说一下,这个给大家引导一下。我们说过苦者发也,苦者破也,人嘴巴尝到了苦味会什么感受?如果长时间尝这种苦味又会什么感受?那么这个苦味下肚也会有相应的感受,为什么我一再给大家强调要如实地去感受药物和事物呢?道理就在于此,这个五官眼耳鼻舌心意,你的外在的感官会对一个事物有感受,会最直接的互相渗透与感染,这什么意思呢?牵一发动全身,你味觉的感受其实就是整个气机的感受,只不过表现在味觉,那么我们通过味觉就可以去推测这个药物或者这个外在的事物对整个人身的气机感受,触觉一样视觉也是一样,所以说我们这个气机是全息的嘛,牵一发动全身的嘛,触一点而波及整个的人身,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所以说我们学这气道中医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这个气球一个皮球啊,一个皮球是充满了气的,不论在任何一点放气,那么他都会影响这个皮球的整体,而不是只对放气的那一点产生影响,这么这个就是我们气道中医放眼于整体的这个一个思维方式。

人体的上中下三焦每一焦动则诸焦动,剩下两焦都会动,这就是我跟大家说过的,怒则伤肝,怒则肝举目张,人一怒,肝先怒,这个咱们可以这样说,但其实人要发怒的时候,人的毛窍五脏,任何一个细胞都处在那种发怒的状态。那上次我们说这个酸,怎么伤到了脾,这个有人这样来说了,酸伤到了肝,肝受到了抑制来克脾,这是不对的。其实酸气下去了之后,他直接作用于五脏六腑,这个还没来得及通过传导,五脏已经直接感受到了,直接就伤到了脾,并非是克了肝,肝再来克脾,有时候古人这么来说,他只是表明五脏或者说整个气机存在联系这样一个事实,所以说我们学中医,你学五行学阴阳也好,要活泼的来看,变动的来看,这个看上面的时候要看下面,看左边的时候要看右边,所有的你要照顾周全,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爱好者或者一个中医学者,你不能看一点,看一点就坏了,就像这个很多经脉一样,循经取穴,治某病循某经,其实这个容易陷到机械的经脉论这个层次,所有经脉互相络属,互相沟通,就像一个河网密布的地区一样,一处开口这一处水出现问题会波及到整个水系,这一经动则诸经动,而且现在很多慢性病,他并不是单单的某经之病,往往是多经并病,有的重有的轻,调理的时候,也是整体调理,不能说是一经调理,取某穴调理,但是从某穴下手倒是可以,所以说我们一定认识到一经动则诸经动,我们就把他想象成一个气团,就像一块石头砸到水塘里面一样,他产生的波纹会迅速的影响到整个水塘,而不是某一部分,那不是像拼砖似的,一块砖碎了不影响其它块砖,大家就想象是一个水塘就可以,一个石子投下水塘之后产生的波纹会迅速的波及到整个水塘。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水塘他还有个传导的过程,你就像暗室开了一盏灯一样,这个灯光会在零点零几秒的情况下照遍整个的房间,所以我们学中医你可以管它叫整体的中医,但是他整体观建立在气机观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形迹观的基础上。

好那看一看大家对上面的解答:苦为火之味,苦味发散,都是散的状态,胃气乃厚。这个有一个问题了,如果说都是散的状态,气散开了,他气怎么还厚呢?人都散场子了,人应该少啊,散则气少,你怎么去理解胃气乃厚啊。大家想一想啊,《内经》上的任何话,用词都是非常讲究的,如果说是阻滞的话,胃气受其影响而不能顺降而阻滞,他应该胃气乃滞,不应该胃气乃厚。厚他想表示一个什么意思呢?那大家再想一想,这个很有意思。就是抛开理论解释,古人他不会抛弃阻和滞两个词而用厚。涨也不对,胃气乃厚这个厚字很有意思,那么要是涨,脾气不足胃气做涨,胃气乃涨这样说更好一些,他这个厚字,大家想一想,这个存在争议嘛?感觉不灵敏,中满既涨满。这样吧,咱们先解释这个脾气不濡,什么叫做濡呢?如当濡润讲。

如果想学好气道中医,我建议要大家看一本书,就是《黄庭内景经》,前几章一定要看,通过神机和气道两个层次来表现内景的状态,对我们建立整体的气机神道观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这个想很好的理解脾气不濡和胃气乃厚,尤其这个前面的脾气不濡,那么要对脾气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

脾气的特点缓和之气,就像咱们喝这个白米粥一样,他的气是白米粥一样的特点,稍微有点稠,又不是很稠。这米粒气比较甘淡,这是脾气啊,只有这样的气,才能润达五脏,升清,斡旋。你看家里熬那个白米粥,细细熬的白米粥,你感觉一下,这个就是脾气,所以说脾气不足的时候,脾气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以粥来滋养,那勤喝粥吧,胃弱受到伤害的时候你要通过粥来养脾气、和胃气,他慢慢就调过来了,味贵乎淡,也就是说很多去脾湿的药都是淡药、甘淡,不会对胃造成过多的伤害,又使脾气濡润开达,这个大家要听好了,所以说脾气不能滞,脾气一凝滞了,就会中焦气机不化,这人就要得病,吃饭不香,四肢无力,大便不畅。

这我说一下脾气不濡啊,咱们都知道,大苦伤阴,苦败胃,这苦味是人们所不喜欢,苦有发破力没有建设里,就像这个苦能破气,苦能散热,苦能散结,所以说治一些淤血的病一定要用苦药,凡是调养的药尽量不要用苦药,苦药伤身啊,耗气伤身动血脉,比如说有一些慢性胃炎的啊,这个尽量不要投以苦药,苦药直接对胃有刺激嘛,黄连黄芩龙胆大黄这些都是苦药。

这里说一下关于龙胆泻肝汤啊,龙胆泻肝汤是被今世误用,而且龙胆泻肝汤这个药本身不好,伐正气的一个方子,龙胆泻肝汤,知道肝中有淤滞,有湿热用龙胆泻肝这个不是王道的治法,是霸道的治法,所以说只可偶用不可常服,所以说会有出现常服龙胆泻肝的导致肾衰的一些病证,本身就不对,这样治就不对。凡是常服的药必须有生养的药,其中少佐一些开经脉的药。大家可以看一下《伤寒论》里的一些方剂,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大家把《千金方》通读一遍,即便不能读《千金翼方》也要把《千金要方》通读一遍,大家对开方对方子就有一个基本的一个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