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故在志则悲哭。”我跟大家说一下,像这样的解释,他本人可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你这样解释就相当于绕圈圈了,搞文字游戏了,因为这个商,怎么能是那个伤呢,虽然是谐音,但是你不能说这个“商”和那个“伤”说的是一个道理,“秋者,愁也”这个也不能这么说,虽然愁是秋底下加心来的,但其实他是没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就是“故在志则悲哭”,这样我就不知道他是知道这个意思,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还是不能正确来理解。古人写的注解很有意思,以两种人为主,第一种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喜欢引章据典,旁征博引,给你胡来一通,这种人大有人在,并不是说古人几千年来说的话都很正确,注解的都很好,这是一类人。第二种人是知道一点意思,但是这一点意思不愿意直接说出来,不断地通过文字语言间的组合,隐在里面,也没有完全说出来,这两种人最多了,往往是写注解很多的人有这两点的毛病,还有一种人是他知道这个意思,他一语中的,后来人由于他的注解很少,就忽略它的含义,或者完全不理解。
  
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有说是“不愉快之感”,有说是“悲”,有说是“气喜升恶降故为哭”,还有说“哭则悲也,悲则下降,有下降之意。”基本大家说的还是对的,我再补充几点,既然肺具备开性和降性两个特点,为郭,那么这个哭就会体现这两种状态,一个哭的时候是一种宣泄,这种宣泄应了这种肺主宣降的含义,同时肺哭又是带悲伤色彩的,又主降,因宣而降,因为都哭出来了,悲和哭是不一样的,悲只是有悲伤的意思,悲则气下,哭是代表宣泄的意思,所以说哭和悲是有区别的。还有就是悲伤的时候,泣声无力,很悲愁的时候胸脯都挺不起来,两眼无神,不能昂首挺胸,既然不能昂首挺胸,那这胸郭之气就不能充盈,就停在下而不能上,整个生机就不能畅快地流行。
  
有人说“不能认为是气消所致吗?恐则气下,悲则气消。”这个跟你说一下,什么叫“恐则气下,悲则气消”。大家说一下什么叫“悲则气消”吧,这个地方消代表什么意思。看看大家的解释,“宣散出去就消吧。”有的说是“宣散”,有的说是“损耗,消散”,“恐能引起二便失禁,所以说是气下。”大家来看一下,它没说哭则气消,它说“悲则气消”,一般悲伤的人不具备宣泄的条件,有的说是“过度悲伤肺气消耗之意,过度悲伤上焦郁而化热消耗肺气。”

从气道中医上来讲应该说是没有说到点子上,上次跟大家说过“思则气结。”首先大家要认同哭和悲是两个过程,哭是宣泄,悲没有宣泄。像某网友说的,“过度悲伤肺气消耗之意,过度悲伤上焦郁而化热消耗肺气。”这是拐了好几个弯来回答,气道中医是以简易的方式来回答,一般不提倡这样的回答方式,没有一语中的。
  
首先说悲为什么气消,大家说的其实都对,但是我希望大家往根上更进一步,像某网友说的,“悲则神无所主,气涣散而消。”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悲你说神无所主,这个不像是,你说惊则神无所主,这个可以理解。你看这个气道中医,直接用一个词直截了当来形容就可以了,什么叫悲呢,直接用一个整体观来走,不要说悲就是肺,悲其实是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悲,而不独肺悲,怒的时候不光是肝怒,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怒,这就是一个全息理论,千万不要把它划为哪归哪,所有中医理论讲的东西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家吵架都会影响其他人,没有说是其他人没有动静的,所以说古人用一个气字来表示这个全体,每一个毛孔、每一个毛发都在悲伤,而不仅是你的心悲肺悲,这个是一个大的原则,这个原则大家不能很好的掌握,你看病疗病的效率不会很高。

为什么用肺来说,因为肺最具备这个特点,有人解释“悲则不生气”,这个是对的,这个气指的是气机,悲则不能产生更多的气机来了,这个无气是对的,这个气不生也是对的,但这是现象,不是本质。有人说“悲生郁气”,悲愁,这个愁生郁气,悲不生郁气,这个有区别,悲是光在那儿悲伤,没有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愁是想解决而解决不了,这是愁。悲、愁、哭各有各的特点,大家仔细去揣摩。有的说“气消,小也。”这是对的,“气消者,生气消失,悲气消也。”这样解释是对的,这就倒到根上了,生机起不来了,像一盏灯一样,生机起来灯很亮,气很足,稍微悲愁一下,气机马上就弱下来,灯就不亮了,这不是消吗?消不当消耗讲,消者,退也,当消退讲,悲则气消退,消字用的很讲究,消长嘛,消字跟长字相对应,消息,消是消退减弱,息是往上长,消长,退潮叫消,涨潮叫涨。消者,退也,减少,弱化,不当消耗讲。

一个人一天不见,一点生机也没有了,人也萎靡了,这个悲就是萎靡了,为什么消退了?这个人活一口气,人的神旺了,则从肾中生出的生机自然就跟着起来了,人一悲愁,一悲观,生机马上就弱下去了,神统气,神旺则气旺,神弱则气弱,一悲伤,小苗就不长了,不长了,精气就不从下面生出来了,气就弱了。就像我讲课,如果不跟大家去沟通,那大家的神一下就散了、消了,为什么会消呢,大家不愿意听了嘛,这个是倒到根子上了,然后才是气不升,不升则节制,升不到上面来,使气更少,这都是标象,不是本质,神一旺,这个灯一下就亮起来,神一弱,灯马上就暗下来,所以说中医讲究用神志治病的道理就在这里,这就是高手。为什么查出一个晚期癌症,晚期之前他怎么活着的呢,为什么一知道得了癌症没几个月就死了,心神乱了,心神乱了百脉就完了,病邪进去了,自然一下就死了,要是不知道得癌症,该干啥干啥,照样能活着,神不知而气不觉,可能再挺几年也没问题,也就是神志对气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人很高兴,说我喝水都长胖,那是他心情好,他喝水长胖,你看他哪天失业在家,父母给一定的压力,父母看不起,你看他喝水还长胖不长胖,我估计他吃肉都不香。
  
悲则气消,消当消退讲,不当消耗讲。如果说哭则气消,咱们可以理解,因为哭都是暂时的,没有人从早哭到晚,哭是一种宣泄,把气宣泄出去,身体就弱了,这个可以当消耗讲。悲绝对不当消耗讲,人一悲伤所有的气血流动都缓下来了,气往里收,所有的生机都呈现一种萎缩的状态,自然气消了,都弱化了,没有那种神采奕奕的劲儿了,这表现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脏腑,并非只表现在某一处。为什么要反复唠叨这一块呢,就是大家在学中医的时候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这几段不仅仅涉及到一个文字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个对中医思维理解的问题,所以说多费些口舌吧。   

下面是“在变动为咳”,这个就好说了,大家来说一下。先说一下什么叫“变动”,再说一下什么叫“咳”。还有肺气在不变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这个大家一对照就出来了。
  
大家说“气逆为咳”“开阖不顺畅则咳”“肺主肃降,变动为逆,故气逆上冲则咳”,这个基本都对了。当时给大家讲“肝在变动为握”,这个握不单是手可握,肝主生发,主伸展,以伸展为顺,以弓角反张,手脚缩在一起为逆,所有的弓角反张、聚在一起的、不顺畅的都叫握。在这里也这样, 肺以肃降为顺,所谓的变动,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逆,上逆作咳,古人一般都讲咳逆。开阖不顺畅则咳,气要开,开才能肃降,开不开就会往上泛,往上顶,《内经》所说的“肺气焦满”,这个很有意思,古人说话非常直接地去反应气机的状态,现代人不好理解,说肺中有火,火气刑金,木气刑金,这些用词都是间接用词,不如肺气焦满用词好,这个词用得特别好,焦是烤糊了的意思,满是充满、郁满,肺气焦满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肺中之气被火气烤焦了,满闷在胸中不能宣散。有很多外面中寒气了,或里面有内伤了,导致肺气不能宣散,聚在胸中化热,肺叶不是娇嫩的吗,把肺叶烤焦了,满闷在里面又不能宣,就是肺气焦满,再往上顶就是咳逆喘促,或者是咳血,胸闷,胸痛,两胁痛,鼻干口燥,吐黄痰或者带血的痰,很多的肺痨,总之,“肺气焦满”这个词用得恰如其分,所以古人的用词不是在作文字游戏,都是用最简练的方式把气机的状态表达清楚,没有教材上写得阴啊,阳啊,金木水火土全上了,这个不对。
  
“在窍为鼻”上次说过了,“在味为辛”,也说过了,辛者,散也,与肺气开阖宣散的特性是相符合的。“在志为忧”与上面的“在声为哭”,“在志为悲”是一个道理,悲忧嘛,悲就是忧,忧就是悲,这两个词是通用的,哭和它不一样,愁也不一样,这个大家区分好了。“悲伤肺”气过度了,悲伤过度了必然伤它本脏之气。“喜胜忧”人一高兴了,忧伤就解除了,很多疾病都是忧愁出来的,有时候吃药不管用,让他高兴比什么都强,顺其性而为。比如说爱喝酒,想让他戒酒,这不是一个明智的治疗办法,这样一辈子了,突然发生改变,只能是两种情况,要么他大彻大悟了,痛改前非,这样人极少,要么他身体出了大的问题。比如说馋酒馋了一辈子,突然不想喝酒了,完了,他哪根筋断了。有的人天天想唱歌,突然一天不想唱了,不管好的习惯,坏的习惯,长期养成就是他的一个性质,这种性质突然发生改变往往预示着生命的衰微。所以有的人喝了四十年的酒,突然不让喝了,捆起来或者绑起来什么的,违其性容易产生更严重的问题。所以说做医生也好,处理事情也好,不能强来,

只能顺其性而为,像大禹治水一样,不能堵,只能疏。有的小孩打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