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明之至,浮大而短”由少阳初生之气以乍大乍小乍短乍长的方式长到了气血方盛,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已经浮大开来了,像气球一样吹起来了,又浮又大(浮大是脉象起来了,好理解),但为什么是短呢?有说阳明主降,有说爆发力,有说在里,都基本正确。阳明主合说的比较接近,因为气浮大起来之后,虽然很盛大,但还没有开疆扩土,还是在积聚,所以现短象,合(阳明主合)嘛!还没有完全的延展开来,相当于粮草兵马已经集结了,这是一个集结的过程非常壮观,但还没有开拔。“短”可以说是距离短,也可以说是规模短,都聚着呢没动,所以说浮大代表规模,短代表集聚的一种状态。这样来理解《难经》、《内经》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条文都是暗合气机的,这就马上明白了古圣先贤字里字外的意思了,对人是一种享受,读到这时候就发现读书是一种天大的乐趣。就像看电影一样,脑子里都有一部气机电影,和所有的文字暗合,怎么解释怎么通了。

“太阳之至,洪大而长”的时候,部队已经集结开拔了,四散的开拓疆土,又洪又大,洪比浮要大,宏伟了嘛!长是指队伍绵延数千里争战不休,元气也一样都蒸发到表上去了,太阳经脉嘛!都贴到表上去了,表是展开面积最大的嘛!所以说叫洪大而长,也可以叫浮大而长,气都到表了也是浮大而长嘛!

这样来讲气机生长的三种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点一点地不断受到挫折,成功,挫折成功,壮大了,然后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了,最后把这个资金投放出去做事。从乍大乍小到大而短再到洪大而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摸脉能摸出来吗?肯定不是那么回事,上哪去摸太阳之脉洪大而长呢?很难去体会。    

“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紧。”同样用前面的道理来解释后面的现象。“太阴之至”,物极必反,由升转降的一个转折枢纽这叫太阴。太阳之至,所有的部队都布散开来了,再无征伐之力了,停顿在这个状态就是“紧大而长”,开始收紧了嘛!银子也花光了,粮草也用光了,开始紧缩银根了,但目前还是大和长的状态,只不过要收紧,所以叫“紧大而长”,这话多么生动啊,而且贴切入微,入木三分。

“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帝国土崩瓦解了,紧缩银根,部队粮草供应不上,各方面都吃紧,往回缩了,元气分崩离析,帝国的疆土开始崩裂。“细而微”代表物资和人气的缺乏和匮乏。“紧”还在收紧,帝国还没有完全灭亡,还有一个中心在,如果没有这个中心那“紧”也没有了,如果“细微而浮”那一下亡阳亡阴了,就完蛋了,所以还是往回收的,仅亡失周围的一些土地。“细”就是整个运输线管道很细,“微”是整个的形势很微,细微并且很紧缩,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嘛!只能不断地往中心收。很多病人身体极度虚弱,到了晚年就是“紧细而微”。

“厥阴之至,沉短而敦。”就剩种子了,什么东西都丧掉了,没了。“短”是已经逃避到最里面去了,气就是神气,主宰之气跑到最里面去了。“敦”就是不动了,敦敦实实的挺不起来了,即将覆灭。但这只是最终的一种状态,接下去是敦,然后马上生机又起来了,因为物不可以终绝嘛!由生到死都是互相接续的,马上少阳之气就升起来了,带着厥阴之气一起起来了,这里说的厥阴之气是指厥阴之气的前半部分,没有说后半部分,厥阴主肝,肝脉能是沉短而敦吗?不可能,如果是敦那生机就绝了,所以说整个的气机是流运不停的,无环无端的,一个环不断的转来转去的,没有转到头的时候,“沉短而敦”就马上现肝脉的条达而出了。

这里讲了六经的所有的正脉,叫王脉,就是当盛之脉,少阳、阳明执政的时候是什么脉(执政就是王)。

下面刚才讲了,把一年分成六块,按顺序来分,用四季来解释六经更形象,而且容易把握能够感觉,光讲六经没有比照理解不透。《系辞》上:“法象莫大乎天地;通变莫大乎四时”,观象观的是气象,观四时之象就能够充分理解人体各方面的气机变化。  


八  难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这是《难经》首次揭示肾间动气确立了生命之源,这也是《内经》中所没有的,所有的十二经脉,气机运化都是秉生气之源,生气之原在哪呢?就在两肾之间,这是五脏的根本,十二经脉的根本,呼吸的根本,三焦循行运化的根本,又叫守邪之神,但不知道是有错误还是另有所指,受正守真之神都可以不能讲守邪之神,怎么讲也讲不通。《难经》后面有论左为命门右为肾,这里又说肾间动气,如果叫真来说是有矛盾的。关于生命之根,气道讲越是源头越是根越是无象的,不可体察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没有位置的。有人(民国时候)说肾间动气指肾间的油膜,这都是到了形体的层次上了。有形的东西都是粗的浅的,不能说有形的东西摆在那说是生命之门,这样就是滑天下之大稽过于执着了。所有的生命之根都是无形无象的,只不过借肾间动气来表示一下生命之根这个形象而已,左为命门右为肾是对形体的执着,可以权宜理解为左边阳气多一点右边阴气多一点。生气之源从里面发出,肾的确是一个根本,肾间有东西但不能说是绝对的根本。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是气机所化,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根就是气机之根,气指之根是无形无象的,暂寄寓肾间动气。

三焦者,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焦”是平原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道路的意思,上中下三焦嘛!“故气者,人之根本也”,这里的气就是我们讲的气机的气,所以说经典都是在论述气道的概念。

“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就是说一个人外面好却死了,一定是里面先绝于内了,祸起萧墙,皇帝先驾崩了或者大臣内争了,一下子突然绝灭。

这一难要理解两个问题:一,气的根本不是那么容易琢磨的;生命之本决定所有气机的变化,所有气机的变化化成了十二经脉,五脏六腑。


九  难

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耶?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寥寥数语蕴含的东西却不少,直接指导对气机的理解和以后的临证。下面讲一下脏腑,藏精而不泄者是脏,运化而不停者是腑;脏是体,腑是用;脏藏精,精是精微之气,精微之气都藏在脏腑,气分五,心肝脾肺肾,五种气的状态化而为精藏于五腑,气无形不托嘛!形是依于气的,气是托于形的,形气是不能分离的,没有了形气就容易散失,形体一毁灭气马上就散掉了,必须有结结实实的形在那,就像有房子人才能住进去,没了房子人就走了。同样,形体要靠气来充养,就像房子没人住就很容易坏,人在里面修修补补形体才能存在。我们讲气道,但绝对不鄙视形体,没有形体气无以立啊!物质和精神(或者说气)是相互关联的。同样脏腑也一样,五脏之精藏于五脏,运化之精化为六腑去运化,运化什么呢,吐纳嘛,吃了吐吐了吃,我们可以把二便的排泄叫吐。所以说腑外在一些,脏更在里面一些,腑就是工厂,脏就是办公室,工厂很热闹,气血充沛,必须要做呀,所以说“数”,“数”就是气血运行加快,不断地运化,让气机旺起来,阳明脉很容易变数。用脑子去思考的却主宰着腑的运化所以说脉是“迟”,藏精藏在那里。理解迟数的关系就好说,搭脉感觉出五脏的脉是迟,六腑的脉是数很困难啊,这里只是讲这么一个关系,生机旺,表面旺就是数,就是腑;生机藏在里表面静就是脏,脏者藏也。

“数则为热”,很热闹,气血充盛,有那么多气血,那么多体力劳动者能干活就是热像;“迟则为寒”,里面相对来说是寒,是脏腑的寒热,气安静就是寒,气动就是热,很多人跑一圈浑身就热了,生气也热,呆着就寒,这就是气之动者为热,气之静者为寒。就像分子碰撞越快就越热,寒热其实就是气机动静的表现。

“诸阳为热,诸阴为寒。”可以说诸阳是腑,诸阴是脏,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虚指,可以说诸阳是代表运化,热闹的,都是热;所有安静的,静止的,藏在里面的都是寒,这里气机用阴阳来解释。“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前面交待了脏腑,以后就可以推断脏腑致病的特点了。就像“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一样,“少火生气”气机徐徐然而生,气就能不断地产生,太壮盛了反而会使气机耗散得过于剧烈,气机就容易虚乏下去。


十  难

十难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于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这一难论一脉十变。这里用心脉来代表其他四脏之脉,其实就是说的就是气,用心气代表了。前面在气道八大原则中讲过一团气的流转变化是升降开合的,应在五脏,(肝脉就是升的)心脉就是开的,肺脉就是降的,肾脉就是闭的,这里是心脉,就理解是开气。正常的开气当然是开的很和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