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想的北宋+番外 作者:冰蛇(晋江vip2013-09-0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怎么办?
  难道为了个床还去设计个弄个油灯的玻璃罩子不成?哪里有那个美国时间;李想有些郁闷,再一想,嗨,关他什么事儿,他的预算里哪有家具啊?只有建筑费用好不好,这不是瞎操心么。
  百姓的房屋实在是个问题,五贯钱一间的预算,按照一般人的思维似乎只能盖木板房了,可这东西李想真的不想弄,冬冷夏热还易燃!舒适性还不如盖窑洞咧。窑洞?好主意,这个似乎不错……
  “你要在官家面前盖土窑洞!?”石尚书按按太阳穴:“冀飞,我知道你是不忍心随便盖一片儿房子给百姓们住……可是窑洞的话,还是算了,我是并州人,自然之道窑洞的好处,可是官家最爱面子不过,你弄一堆土洞摆在那里,别人参你,一参一个准儿!”
  李想十分无奈,窑洞怎么了,总比点火就着的木板儿房好啊!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叫来下属们商议,还是耿德阳出了主意:“窑洞确实难看了些,可这个价钱,多费点人工,建出来结实的土坯房还是没问题的。”
  土坯房?这听起来真是好主意,这东西虽然也不算好看,可好歹有个房子的样式——普通的木板房也很丑的。雕梁画柱的古建筑什么的,那是富贵人家,就算是在凤城龙袖的开封,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是以遮风避雨为首要目的,美感,那是什么?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工部的一群工作人员凑到一起一商量,都觉得可以试试土坯房。土坯房的建造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小户人家随便建个土坯房,可能用版筑方式:就是即在夹版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傅说年轻的时候不就是干这个的么?当然泥土不可能是简单的泥土,要粘土啊里头还得加点草啊什么的。可是不管怎么说,这种建造方式都太麻烦了,而且开封城哪里有那么多土?全都运到城里头再和泥再弄板子夯实什么的,又费人力又脏,还慢!所以大家一商量,决定在城外买片儿没人要的土山什么的,就地做好一块儿一块儿的土坯然后把土坯运到开封盖房子……土坯可比砖头便宜太多了,一间房子弄个石头砖头的防水墙根儿,五贯钱绰绰有余,说不准还能有点余钱,给每家都弄个夹窗,冬天往夹窗(注1)里添上稻草,暖和的很!
  李想估算了一下,知道他来安排的话还能省不少,想起开封过几年要面临的劫难,真想说干脆咱们挖条出城的地道吧!可他自己也知道这想法实在天马行空,需要多长多宽多少人工且不必说,就开封这个多水的城市,你弄个地道,想要挖深一点儿绕过护城河这一点就根本不可能——那个深度一定会挖出地下水的!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来,买地皮是一定的,需要的土太多了,反正这种盖房子的土不适合种地,地皮便宜得很。没几天,小吏出身的赵主事就在开封城郊找到了合适的地皮:四十多亩粘土坡地,什么都种不成,可以说放到谁家都没啥价值,统共二十贯,搞定!
  李想的嘴角都抽抽了,什么是人才,这就是啊!夸夸其谈不算本事,事情摆在那里,能做好的才是本事!那么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一个开封周边罕见的粘土山包儿,就被他发现了,用最快的速度协议买下了,还很便宜!从定下来要找地到他拿了地契回来,一共花了四天的时间。这效率,怪不得工部临时工那么多,能定职的只有赵主事,人家是真的能干啊。
  李想让人去跟等待重建的市民们商议建房的事儿,绝大部分人愿意让工部帮忙盖房。自己盖房的弊端,何栗明白,这些百姓更明白,再说了,家都烧光了,开春了赶紧赚钱啊,哪有时间自己盖房子?管它盖得如何,大不了过几年条件好了重新盖,现在哪里有钱讲究这些啊。只有少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决定自己盖。原本李想很担心,比如一排房子,一起规划建造的话很方便,但是如果中间有两家要自己盖,那就讨厌了。结果一统计,李想发现贫民区跟富人区的划分神马的,宋朝就很明显了,决定自己盖房的人家集中在靠近大宗正司附近,而散布在家境一般的平民区的几户想要自己盖房的人家,发现邻居们都让官府盖了,索性也随大流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从众心理都很强的。
  看看图纸上大块儿空地,李想觉得非常满意,这样子整整齐齐的多容易规划啊!说是容易规划,也是相对而言,这不是后世,比如一些富裕的农村统一盖小楼,整整齐齐一般大小,这在开封绝对不可能啊!每家的地皮都不一样大,那里可能一模一样?李想想来想去还是放不下几年后的大难,于是便跟大家伙商量是不是给每家都挖个地窖。
  “山东那边天气冷,许多人在屋里都挖个地窖,放个莱菔什么的不容易坏——值钱的东西也可以放在里头,再遇到火灾,也省的一下子就烧的什么都不剩了了!”倘若那场灾难不能避免,一个地窖,起码能藏的下家中的女人孩子吧?
  别人当然不知道李想挖地窖的真实目的,赵主管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家中的财物都放在地窖里,就算不为了防火,日常也不容易被贼惦记啊!”
  李想忙道:“既然是防贼的,就不要都挖在一处……也不要大肆宣扬,盖到了谁家,与那家主人商议了选好地方给挖出来就是了!对了,施工的时候可以在这些居民中招人,给自己家盖房子,总会精心些。”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些地窖的秘密性……真到了那一天,也只能听天由命,但愿知情者不要把这些事儿传的谁都知道才好。
  民居的事儿基本定下来了,冰雪初融。钱主事带了人到民居那里开始了清理工作。这场火灾真是把这些市民坑惨了,虽然有一部分人投亲靠友先住到了别人家,还有一些人住到了寺院以及国家的救助点儿,但是火灾的范围实在太大了,尽管挤了又挤,还是有不少人只能原地搭了窝棚暂住。幸好开封有钱人多,捐了不少衣物被子,再加上政府优先收容老弱病残,住在窝棚里的以青壮年为主,总算没有出现火灾后又冻死人的惨剧……
  李想到现场视察了一下,看到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就放下了心,于是又跑到了大宗正司那边看情况。
  大宗正司这边的清理工作由孙主事主持,基本上已经弄得差不多了。比较幸运的事燕王殿下被官家加封了太傅,心情不错,正好是比较容易讲道理的时候,好说歹说,总算让他放弃了让后院儿变得更雅致的想法,但是,关于防火这一点却更执着了。
  “一定要不怕火烧,好不好看先放一边!”燕王被这场大火烧怕了:“幸好这次烧到后院的时候赶上下大雪,还没烧到库房……李郎中务必想办法把库房弄得保险些。图纸什么的不要管它了,修的再漂亮,一把火全烧了什么用都没有。”说这话的时候,燕王绝对想不到因为他去掉了对外形的要求,他的大宗正司的后院变成了什么德行。
  只要去掉对美观的要求,其他东西对李想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李想痛快的应下来,决定回去好好研究什么材料最防火。
  李想觉得很累,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太差了,感觉把自己劈成八瓣儿都不够用。当然,这其中也有他新官上任,许多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做的缘故。换了他的前任胡明远,哪里会一件一件事必躬亲?民居跟学校的宿舍的重建直接下放给下属去做就行了!原本他主管的这个小工部就是分管城防建造,土木修缮跟工匠管理的……一年到头工程不断,如果都像他这样儿但凡有个工程就自己上,确实得累死。
  要说这个道理,李想也不是不懂,可他总有一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离那个日子,越来越近了……他是一定要逃的,可是走前,他总要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做点什么……城市整个片儿区的重建,这样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他心里头隐隐的有许多想法,只是一时半会儿理不清。
  李想又跑到城墙上,这会儿城墙的工程已经收尾了,只有一些工匠在收拾零碎的砖石,还有些人在清理挖出来的淤泥,前阵子太冷了,一部分没来得及挖走的淤泥冻成了冰坨坨,只得先放在那里。李想皱着眉苦思冥想,拼命回忆着自己对于靖康之难的印象……
  历史书上,对于这些事情向来都是淡化处理的,涉及到民族问题嘛。身为理科生的李想,对于靖康之变的印象,大多数都是从课本以外得来的。这也是最让他无奈的一件事儿,如果是历史书上东西,那么年代之类的一定写的很清楚……而其他渠道得来的消息,让李想牢记了靖康之难中,徽宗父子是如何无耻的自毁长城不许民众抵抗,然后奴颜媚骨的向金人祈和,为了让金人退兵,送出了大批无辜女性作为“赔偿”,但依然挡不住金人的铁蹄,最终开封城破开封城内的赵氏宗亲,以及大批妇女被掳……
  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李想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曾经的他,刚刚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时候,最远大的理想不过是多赚点钱,带着阿姐她们逃到南方去……可现在,光是家里,就有几十口子人了。更不要说他做了官,想要做的就更多了。
  李想闭上眼睛,他无法想象如果他不带着纸坊里的小娘子们离开,在几年后,她们将会遭遇到怎样可怕的事情。他无力救天下,最起码的,要带着身边的人逃离地狱……可是愧疚感无时无刻的纠缠着他,让他不愿立刻逃走,让他总想尽可能多的在临走前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护城河上的火油,如果烧起来的话,可以抵挡一天半天,可是一天半天能起什么作用呢?金人还不是会入城?就算他能修一条通往几十里外的地道,那地道要多宽才能让这么多人逃走——更不要说有护城河的存在,挖地道根本不可能!到底还能做什么,还能……
  慢着,地道!
  李想忽然眼前一亮,就算不能通向城外,城内多几条地道也是很好的啊!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