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想的北宋+番外 作者:冰蛇(晋江vip2013-09-0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能……
  慢着,地道!
  李想忽然眼前一亮,就算不能通向城外,城内多几条地道也是很好的啊!小时候看过的地道战是多么的有趣?当然开封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肆无忌惮的把地道打的哪儿都是,毕竟土质不同……但是,把地窖扩大成为类似于防空洞的大型地道是绝对没问题的!做好通气,防水工作,挖的深一些,里面的声音传不出来,一个地道藏几百人甚至上千人都没问题……入口做的隐秘些的话,在空中打击力量几乎可以忽略的宋朝,这样子的地道几乎是绝对安全的!
  李想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对,地道,就是它了,可能的话,在开封的各个角落多建几个大型地下避难所,入口隐秘一些,只要没人出卖,金人绝对想不到地下藏着人!
  慢着,出卖?李想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他忽然想到,历史上,靖康之难时,投敌的大宋官员实在太多了,如果地下真的藏人,再被出卖的话,那可真的是瓮中捉鳖了。这不像每家每户的小地窖,小地窖的话,盖房子顺便就挖出来了,一个地窖几个人挖,一天都用不了,挖的那点儿土谁能注意到?可是这种大型地道不一样,这样大的工程,一旦开工,人员的调配,土石的运输,根本不可能瞒了人去,保密性太难得到保证了。
  李想的脸色忽明忽暗,不停的在各种想法中纠结,正纠结着,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他。
  “大哥,你果然又来这里了。”
  李想扭头一看,岳飞顺着台阶走上了城墙,他穿着一身的轻甲,看样子是才下班:“大哥这阵子,经常来这里,怎么脸色不好?”
  对于岳飞,李想向来是坦诚的,听他问,便十分自然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最后无奈的叹息:“我有自信建得出通风透气,地面上绝对发现不了的地道……可是却没办法保证这样的东西不被自己人出卖。”
  岳飞略一思忖,慢慢说道:“金人残暴,若真的城破,满城男女皆不可得幸免。有地道,里头的人起码有一线生机,如果没有地道……”
  聪明人一点就透,李想一下子就明白了岳飞的意思。
  是啊,他在纠结什么?果真城破的话,所有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尤其是女人们,对她们来说,如果钻进了地道,好歹还有一半儿的可能逃过一劫,如果不进地道,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有什么好纠结的,有一定比没有强!
  李想转过身,夕阳西下,晚霞照在城内一座座的鳞次栉比的房子上,越发映衬的这座古城十分的美丽,街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没钱租店面的小贩逐渐走上街头,开始为晚市做准备……
  这座城市的居民,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居民。他们生孩子有补助,上学有免费的学堂,遇到灾祸政府会救济,真的老无所依,还可以去善堂读过残年……
  “五哥,我救不了这个国家。”
  “我觉得我懂得不少东西,可是站在这里我才发现,我只能像只老鼠一样,到处挖洞……”
  “老鼠就老鼠吧!至少,我不是祸国殃民的硕鼠,我挖洞,大洞也好,小洞也好,总能救几条人命……五哥,以后说不准有人笑话你有个老鼠大哥呢!”
  李想说到这里,觉得有些可笑,直捣黄龙的岳鹏举,居然有个到处打洞的大哥,禁不住露出一丝微笑。岳飞扭头看看他,轻声道:“大哥不怕做老鼠,我这个鼠弟有什么怕的。”
  作者有话要说:注1:夹窗,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在宋朝叫什么,只能按照现在某些地方的叫法叫了。在过去,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里,穷人家是没有钱弄太多的取暖设备的,所以密封性很重要。许多人家的窗户弄成了双层的,两层之间有一尺的距离,冬天的时候,便往里头填满稻草锯末之类的东西……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简直太可怕了,这样子做,屋子里岂不是黑死?可是这就是真实的古代,采光什么的是奢侈的想法,能少漏一点儿风才是真的。
  而且,不要以为这是很古老的时候才采取的办法,实际上,我爸爸小时候跟着我爷爷东北西走,在那个年代,北方许多农村的家庭还是这样子呢………
  这里又要说到北方的地窖,可能南方同学会认为地窖是凉快的,而实际上,北方农村许多人把地窖挖在了室内——为了保温,因为室外的话,太冷了,地窖会变成天然冰柜,土豆都会被冻的没法吃,更不要说别的东西。所以许多人家堂屋中间就是地道口儿……
  好了背景交代完毕,现在说说为毛我爹会给我讲这些事儿……那是他经历过的一件超级悲催的事儿,那会儿他才十来岁,去同学家玩儿,冬天,那家是夹窗,夹窗里填满了锯末保暖,屋里没什么光亮,只靠床边的小油灯,他一进门就一脚踩空掉地窖里了……原来同学妈妈拿完菜忘了盖地窖。
  所以穿越真不是咱们现代人受得了的,不要说古代了,就穿到四十年前的中国农村,估计大部分人都会疯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靖康之耻
  从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第二次包围京城到靖康二年四月张邦昌伪政权建立前,宋徽宗、宋钦宗及北宋官员一直幻想不惜任何代价、通过斡旋方式保留政权。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双方达成协议,该协议规定:(金国)准免道宗(宋徽宗)北行,以太子康王、宰相等六人为质,应宋宫廷器物充贡;准免割河(黄河)以南地及汴京,以帝姬(公主)两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宫女二千五百人,女乐等一千五百人,各色工艺三千人,每岁增银绢五百万匹两贡大金;原定亲王、宰相各一人,河外守臣血属,全速遣送,准俟交割后放还;原定犒军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须于十日内输解无缺。
  附加条件是:“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从正月二十八日起,北宋政府开始履行以上协议,按照金人的要求向金军营寨输送女性,最早送去的是蔡京、童贯、王黼家的歌妓各24人,其中福金帝姬(公主)作为蔡京家中的女眷也在遣送之列,被送往皇子(斡离不)寨。史载,福金帝姬见到斡离不后,“战栗无人色”,斡离不下令奴婢李氏将福金帝姬灌醉,乘机对其实施强暴。福金帝姬是“靖康之难”中第一个被金军统帅蹂躏的宋朝公主。
  尽管开封府官员刮地三尺,却无法满足金人的索求。为苟延残喘,宋徽宗、宋钦宗开始拿妇女抵债。开封府官员除对照玉牒将宫廷、宗室妇女全部押往金营外,还搜括京城民女甚至已经嫁人的宫女充数。这些被强行抓来的女性“皆蓬头垢面,不食,作羸病状,觊得免”,而开封府尹徐秉哲为了邀功,竟“自置钗衫、冠插、鲜衣”,将上自嫔御、下及乐户的5000名妇女盛装打扮送出京城,交付金军。以胜利者自居的金军从选送的5000名女性中“选收处女三千,余汰入城”,当然,被淘汰的2000名女性应属于被金兵糟蹋后由于身体虚弱等原因不便带走而已。
  由于无法满足金军索要的金银数目,宋徽宗和皇室成员也没能逃脱这场噩运:二月初七日中午,在金军元帅粘罕、斡离不和上万名骑兵的严密监视下,宋徽宗率妻妾、子婿妇、女奴婢从皇城络绎而出,经内侍指认点验后,“太上后妃、诸王、帝姬皆乘车轿前进;后宫以下,骑卒背负疾驰”。在交接过程中,金兵对其行李也进行了严格检查,凡金银玉帛“不许带往南熏门交割”。随后一些躲藏在民间的宫廷、宗室女性也被金兵陆续搜出,除了死去的女性需要特别注明外,任何与皇室有直接血缘关系哪怕是年仅一岁的儿童都在被掳之列。据《靖康稗史》之三《开封府状》所保存的少量与皇室关系密切的女性资料统计,这些女性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
  根据《开封府状》记载,北宋妃嫔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嫔御98人,王妾28人,宗姬52人,御女78人,近支宗姬195人,族姬1241人,宫女479人,采女604人,宗妇2;091人,族妇2;007人,歌女1;314人,贵戚、官民女3;319人,共记11;635人被以不同的价格抵押折价统计。 另据《南征录汇》记载,靖康元年12月初10,宋臣“吴开、莫俦传宋主意,允以亲王、宰执、宗女各二人,衮冕、车辂及宝器2;000具,民女、女乐各500人入贡。”
  以上妇女共折合金60万7千7百锭、白银258万3千1百锭。即便如此,除去已经缴纳的金银数目,北宋政府还欠金人“金三十四万二千七百八十锭、银八十七万一千三百锭”。
  这个事情更悲惨的后续,我不想提了,想知道的,可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剩下的内容,里头有介绍,
  靖康耻的后续
  请注意,这个链接里的东西,史料或许是对的,但是某些相关评价绝对是岂有此理,可以当他是放屁。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靖康耻,绝对不止是被外敌欺凌的问题。
  面对侵略者,为了苟延残喘,北宋的两任帝王,竟然亲手把自己的妻女送给金人凌辱……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没有因此逃过这场劫难,他们拉上了整个开封从上到下的人,做了他们昏庸的陪葬。
  金人的浣衣院里,塞满了大宋的皇室女子与普通的良家女子——不要以为浣衣院是干粗活的地方,在那个年代,浣衣院,就是金人军士的大妓院。公主,皇妃,还有多少个无辜的平民女性统统成了娼妓……自古以来王朝覆灭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唯有靖康之变用了“耻”这个字,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自南宋起,男人们越来越在意女人的贞操……提起这个,表妹跟我都赞成一个观点,靖康耻绝对是一个推手。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