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户女+番外 作者:大鱼鱼(晋江2012-09-0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莺有点懵说“怎么就一亩了呢?这房子也不是我的?”
  
  “房子成了积善堂,归置无家可归的人。记得,你姓刘的时候,那一亩地才是你的,如果你再回到本姓,可就没有了。”
  
  “怎么才一亩地呢?说好了二亩的。”刘莺有些不依不饶。
  
  女牢头一看是个闹不清的,就叱喝道“谁应你两亩地,你就找她要去!”
  
  说罢,就开始和那四个衙役贴封条。正房,厨房都贴上了,唯留了柴房和厕所。
  
  刘莺被冻的回过神来,来封房子的人已经走了,她肚子饿的很,想起灶台里还做着大米饭呢,赶紧吃去。
  
  看着厨房的门窗都被封了,她虽然不知事,可也知道封条不能撕,只能挨着。
  
  半夜里,刘莺饿的突发奇想,明天就去卖地,先把这一亩先卖了,等从干母亲那里再要一亩留着当嫁妆!想到好办法,忽然觉得都不饿了。
  
  第二日,刘莺直奔衙门,大喊着卖地呢。
  
  当韦县令听了她的话,直接就说“卖地?卖了你不姓刘跑了怎么办?”
  
  这地只能收成,卖都卖不了。
  
  刘莺垂头丧气的,饿的前心贴后背走出县衙。这怎么办?要饭去!
  
  所以刘家干女儿开始了满镇子讨饭的生活。
  
  郭婆子早就听说了三妮做了书生老爷的干女儿,成日的捂着脸见人。当听说三妮在镇子上要饭,哪里敢去相认?倒是躲躲闪闪的让自己兄弟给了两次馒头。
  
  来年后,人们都种地了,刘莺还在要饭中,等秋收的时候,刘莺也去地里收粮食,自然看到了一地荒草。刘莺见了人就说得了一亩荒地,连粮食都不长。逗得舍饭给她的老太太笑的大牙都掉了。
  
  在后了,刘莺不要饭了,她做了门娼,成日的吃香的喝辣的,两年后得了花柳死在了柴房里。
  
  
  
  除夕夜里,听着爆竹噼里啪啦的想着,李夫人带着儿子媳妇乐滋滋的品酒,尝菜,说笑着守夜。
  
  她看着儿子的手偷偷的握着儿媳的手,难得没有骂儿子,只是笑笑。这样的日子真是好,等来年再得个大孙子就更好了。
  
  “娘子,尝尝我给你剥的长生果。”方奎把手中的花生递给娘子。
  
  孙嫚子也把手心里的葵花籽递给他,二人看对眼,笑着。
  
  秦嬷嬷难道也坐了下来,看着小两口的恩爱劲,满眼的泪花说道“奴婢这辈子算是圆满了。看着三爷过上可心的日子。”
  
  李夫人笑话她道“阿土算你半个儿子,给你养老送终呢。还有更圆满的,来年见了孙子成群才最舒心的。”
  
  说罢,李夫人拿起一杯酒对秦嬷嬷说道“嬷嬷,莲山谢你三十多年不离不弃的帮扶。”
  
  秦嬷嬷赶紧举杯“奴婢更谢县主赏识。”
  
  方奎与娘子也敬酒,自是一派温馨。
  
  过了子时,新的一年来了,方奎带着娘子在院子看爆竹,看烟花。方奎趴在娘子的耳边小声说“娘子,今年你十四了。”
  
  孙嫚子当然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也开口答道“是啊,相公也十九了。”
  
  “那,那咱们”方奎说道。
  
  “咱们又老了一岁。”孙嫚子轻轻说。
  
  一句话儿,堵得想要说洞房的方三爷笑也不是,不笑也不妥。
  
  看着他那囧样,孙嫚子把手放进他手中,回握他,“等我过了生日好么?”
  
  方奎冷不丁听了这句话,心儿咚咚跳着,嘴里驴嘴不对马唇的说“今年会试我一定考得秀才,我还会勤练武艺,我,我还孝敬岳父岳母,我还更对你好,我…我…”
  
  最后结巴起来,平复了一下心情最终说出口“我答应!”
  
  …
  
  县衙的牢房里,过年伙食有荤腥。品箫肿着脸,扒着饭。隔壁就是她婆婆刘寡妇,也在狼吞虎咽的吃着。
  
  饭后,刘寡妇开始每天功课,趴在品箫那间牢房的栅栏边上,开始叨念“品箫,拿出钱财来,我们两个平分。”
  
  “品箫,你给我十两银子,我就让你改嫁。”
  
  “品箫啊,看着我那么疼骡子的份上,给我五两银子吧?”
  
  “姓姬的,你害的我家破人亡!把身上的钱全拿出来。”
  
  …
  
  品箫就当狗叫了,一概不理。
  
  刘寡妇骂着,摸着嘴皮子,费着唾沫。最后口干舌燥的说“刘姬氏,把碗里的水给我喝了。”
  
  听了这句话,品箫拿起牢门口的一碗水,走到刘寡妇面前两步远,看着刘寡妇嘴皮都爆皮了,扯着肿的像馒头的脸,一股气喝了碗里的水!
  
  刘寡妇本来等着水喝来,最后却是被人耍着玩,自然哇哇大叫。
  
  品箫挪着步子,扶风弱柳般回到原地里坐着不动。
  
  其实品箫不是不想骂回去,是她的脸太疼了。她得罪了那个秦典仪,当天就挨了五耳光,剩下的十五耳光也是分三次赏给她的。所以,她的脸稍微好点,不疼了就有人来给她五耳光,在稍好点,再五耳光。
  
  她才不会接刘寡妇的话儿呢,气死她!
  
  “我的儿啊,乾坤啊,你睁开眼看看,你娶得大户婢!要折腾死我呢。乾坤啊,乾坤啊,你来收了她吧。”
  
  听了这样的话,品箫一点都不担心,沾孙嫚子的光,刘乾坤的鬼魂根本就进不来唐莲镇!
  
  想到孙嫚子戴三翅凤凰,身穿正红宫装,随身丫鬟婆子一大串,品箫的心跟蚂蚁咬似的。这些,这些,都有可能是她的啊。
  
  再怎么难受,再怎么嫉妒,出了正月十五,她们婆媳二人,被判不孝无德,败坏伦理道德,期满诈骗,流放到边城不远处的一个小镇子。
  
  被衙役押送着,千里迢迢的往边城而去。刚出镇子,刘寡妇碰见了马各庄娘家哥哥。
  
  “妹子,你咋就这么糊涂?现在被你拖累的家里几个孩子都不敢出门了。家家都讲究孝道,你却,却做事没了伦理。”马老头(刘寡妇哥哥)看着妹子孩子没了,家业不保,还要这么大岁数被流放千里,想骂她,却又可怜她。
  
  “孩子怎么不来?”刘寡妇果然是个没脑子的。
  
  马老汉也不回她,塞给押解的官差每人一角银子,看着老乡的面子上,少吃些苦头。给完,马老汉就快步走了。
  
  倒是刘寡妇见哥哥走了,钱也没给她,跑着上前喊着“大哥,给我一两。大哥,大哥!”
  
  马老汉根本就不理走远了。
  
  品箫嘲笑的看了眼婆婆,理了理额前刚剪的刘海,特意剪得厚实些,能遮住上面的字吧?
  
  两个月后,一行人来到了边城,品箫皮肉好些,做了营妓,刘寡妇年岁大了,自然做了苦力,分开看管了。
  
  两人也是打不死的小强,三年后,又做成了婆媳。自然是,刘寡妇改嫁了一个老残兵,品箫靠着手里的银钱,瞅着机会花了钱,挣脱出来,嫁给了老残兵的儿子。
  
  二人倒是有默契,过往什么都不说,默默过日子。
  
  
  
  出了正月,方奎就与两个舅哥、好友徐二哥带着十几个随从到了大名府考秀才去了。
  
  今年的春天,雨水丰盈,风和日丽,镇子上人人安居乐业。
  
  方孙氏在相公离开的日子里,一开始闷头做鞋,随后又狠劲练箭,再后来在家呆不住了,打马带着两个丫头到大名府找那小眼男人去了。
  
  
        对成双
作者有话要说:众亲,这肉少,汤就稀了。鱼没本事啊,没能写出红烧肉,请原谅啊。还有三个番外,大家可以三日内看完了,字数不保证啊。  天召十六年,唐莲镇上出了六个秀才,孙家两个儿子都中了。
  
  整个唐莲镇都在传说着孙家一门四秀才,但凡家里有人读书的,准备考秀才的,都明里暗里打听了人家的书是怎么读的。闹得孙家熙熙攘攘来恭贺,来拜访,来取经。
  
  孙大娘和老伴乐的还不上嘴。这辈子算是功德圆满了,生的四个儿子,个个秀才爷,生了一个老闺女,嫁得好,还得了朝廷的诰命。这日子过得很是得意。
  
  孙小四,孙成瑞在会试回来后,看着孙李氏怀里揣着包子,那高兴劲可比考上了秀才还得意。
  
  “是个闺女吧?”孙成瑞高兴的问。
  
  孙李氏点头,说“可不是,和小姑子一样有福气的闺女。”
  
  孙成瑞高兴了四五个月后,得了一个胖胖的臭小子。
  
  孙成君看着四弟家有了后,很是羡慕啊。他与媳妇通房比人家早一年,还没有呢。孙大娘说道“不用急,等等吧。”
  
  孙王氏成了秀才娘子,也成天的笑的合不拢嘴儿。倒是两年后如孙家人愿的生了一个粉嫩的闺女。孙家人除了她都很满意。
  
  自此两年抱两个,又生了两个闺女,孙家继续高兴,她继续不满意。最后生了四个女娃,才生了一个儿子。
  
  孙大娘帮着老三家的养着二孙女,慢慢的,一样的教养,一样的看顾,可惜再也长不出嫚子那样的人品。孙大娘经常自言自语的说道“咋就不如呢?“
  
  孙大伯倒是笑话她“如果都一样了,嫚子还不稀罕了呢。”
  
  “那倒是。”
  
  …
  
  五月底会试一结束,方奎和徐二哥结伴出了考场,身子发酸,瞌睡的紧,正想着回客栈睡个半天,然后就快马加鞭的回家。
  
  “三哥!我在这!”一声三哥,方奎满身的疲惫早就没了。回身一望,果然看了方逊站在一辆马车前,还有两个从考场早些出来的舅哥。
  
  “咋就来了?我三四天就回去了。路上不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