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7-石室秘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亦定一门之治法,非教医者,执此以消导之耳。 
张公曰∶仁心仁术,于此方并见。实病甚少,天师言多者,乃言邪气之实,非言正气之实也。邪气 
之实,伤寒门最多。天师言有专门者,说有伤寒之书也,倘人病邪气之实。幸于伤寒门查而治之,无差毫 
发。伤寒书卷繁多,兹不能备载耳。 
华君曰∶予未传。 

卷二(乐集)
寒治法
属性:x论吐血衄血 目肿 口舌生疮x 
天师曰∶寒治者,乃火盛而正折之也。如人病目痛,口舌生疮,鼻中出血,口中吐血是也。此等之 
症,乃火气郁勃于上焦,不能分散,故重则上冲,而为吐血衄血,轻者目痛而口舌生疮也,法当用寒凉之 
品,以清其火热燎原之势,并泻其炎上巅顶之威。方用生地一两,当归一两,川芎五钱,元参五钱,黄 
芩三钱,三七根末三钱,甘草一钱,荆芥炒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不纯用寒凉以逐火,而反用微寒 
之药 
以滋阴,盖阴气生则阳气自然下降。尤妙用荆芥引血归经,用三七末以上截其新来之路,又加黄芩以 
少清其奔腾之势,诚恐过于寒凉,恐冷热相战,又加甘草以和之,此治热之最巧、最妙法也。若竟用寒 
凉折之,非不取快一时。然火降而水不足,则火无所归,仍然焰生风起,必较前更胜,而始以清补之药 
救之,则胃气已虚,何能胜任,予所以乘其初起,即用之为妙也。 
目肿而痛,亦是火症,然必看其眵多泪多,红肿而痛,如有物针触二般。用柴胡三钱,甘草一钱, 
炒栀子三钱,半夏一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此方之妙,全在直散肝胆之郁火,火散则热自退。不攻之 
攻胜于攻,不下之下胜于下也。一剂即可奏功,正不必再服。 
口舌生疮,又不可如是治之。乃心火郁热,而舌乃心苗,故先见症。法用黄连二钱,菖蒲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愈,神方也。此方不奇在黄连,而奇在菖蒲。菖蒲引心经之药,黄连虽亦入心经,然未免 
肝脾亦入,未若菖蒲之单入心也。况不杂之以各经之品,孤军深入,又何疑哉,此所以奏功如响也。倘不 
知用药神机,轻混之以肝脾之药,虽亦奏功,终不能捷如桴鼓,此治热之又一法也。 
张公曰∶寒治之法,世人最多,予皆不取。今天师之法,不容予不首折也。用寒而又远寒,用散而 
又远散,真奇与巧并行,而攻与补兼用也,予又何必多言哉。无已,则更有一方。在治火初起之时,尚未 
现于头目口舌之际,亦可化有为无。方用柴胡二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炒栀子三钱,半夏一钱,羌活五 
分,茯苓三钱,水煎服。一剂可以散火。方名先解汤。乘外症之不见,而先解之。亦争上流法,医者宜 
留意焉。 
华君曰∶亦无有传我。 
孙真人曰∶予有吐血方传子。生地汁一碗,无鲜生地处,用干者一两,煎汤半碗,调三七根末三钱, 
炮姜灰末五分,服一剂即止,吐血神效,衄血亦可治,妙。 

卷二(乐集)
热治法
属性:x论肾寒吐泻 论心寒胃弱x 
天师曰∶热治寒也。寒症不同,举一二症言之,如呕吐不已,食久而出是也;或下利不已,五更 
时分,痛泻四五次是也。此等之症,人皆以为脾胃之寒,治其胃,则呕吐可止,治其脾,则下利可遏。 
然而终岁经年,服胃脾药而不愈者何也?不得其故耳。盖胃为肾之关,而脾为肾之海。胃气不补命门之 
火,则心包寒甚,何以生胃土而消其谷食;脾气不补命门之火,则下焦虚冷,何以化其糟粕而生精微。 
故补胃必宜补肾,而补脾亦宜补肾也。方用熟地三两,山茱萸二两,茯苓三两,人参三两,肉桂一两,附 
子一两,北五味一两。吴茱萸五钱,山药四两,各为末,蜜为丸。饥服一两。此方之妙,全在用肾药居 
多,而脾胃药居少,尤妙用热温之药于补肾补土之中,则火足而土健。谁知水足而火生也,此种议论,举 
世未闻。然岂徒托空言以示奇乎,实有至理存焉。试之无不效奏顷刻,愿世人加意之。此热治之妙法,一 
方可兼治之。凡如此等之病,无不可统而兼治也。 
张公曰∶真妙绝之论,快心之语。天师言补肾之法,而余更有论,乃言补心方也。胃与脾虽同是属土, 
而补胃,补脾宜辨。凡人能食而食之不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当以 
补脾,而补脾尤宜补肾中之火,盖肾火能生脾土也。有人不能食,食之而反安然者,乃胃病而非脾 
病,不可补肾中之火,当补心中之火,盖心火能生胃土也。世人一见人不能饮食,动曰脾胃之病,而不 
知分胃之寒、虚责之心,分脾之虚、寒而责之肾也。天师之法,心肾兼补,予可不必更立奇方。然 
而治脾胃两虚者,用之神效。若单是胃虚胃寒者,自宜独治心之为妙。余所以更定一方,以佐天师之未 
及。方用人参一两,白术三两,茯神三两,菖蒲五钱,良姜五钱,莲肉三两,山药四两,半夏三钱,白 
芥子三钱,附子三钱,远志二两,炒枣仁五钱,白芍三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三钱,饭 
后服。此方专补心火,并疏肝气。专生心火,内加附子、良姜,以助火热之气。心火足,自然生胃土, 
胃土足,而饮食自然能进而无害矣。此方实可济大师之未及也。 
华君曰∶治法与余相同,无可言。 

卷二(乐集)
通治法
属性:x论痢下通治 论火泻通治 论下血通治x 
天师曰∶通治者,因其通而通之也。如人病下痢者是。痢疾之症,多起于暑天之郁热,而又感以 
水湿雨露之气以成之。红白相见,如血如脓,甚者如屋漏水,如鱼冻水,里急后重,崩迫痛疼,欲下而不 
能,不下而不快,一日数十行,或一夜数百行,或日夜数千行,气息奄奄,坐而待死,此通之病也。若骤 
止其邪,则死生顷刻;不止其邪,则危绝如丝;欲补其气,则邪气转加;欲清其火,则下行更甚。此时 
惟有因势利导之法,可行于困顿之间。或疑人已气虚血败,更加利导,必致归阴。不知邪气一刻 
不去,则正气一刻不安。古人之痢疾无止法,信不诬也。方用白芍三两,当归三两,萝卜子一两,枳壳三 
钱,槟榔三钱,甘草三钱,车前子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止,二剂全安,可用饮食矣。(〔批〕此方前 
已有了,止分两不同耳。多车前子一味。)此方之奇而妙者,全在用白芍、当归。盖水泻最忌当归 
之滑,而痢疾最喜其滑也;芍药味酸,入肝以平木,使木不敢再侵脾土;又有枳壳、槟榔,消逐其湿热之 
邪;又加车前,分利其水湿,而又不耗真阴之水,所以功胜于茯苓也。尤奇者,在用萝卜子一味,世多不 
解。盖萝卜子味辣,而能逐邪去湿,而又能上下通达,消食利气,使气行于血分之中,助归、芍以生新 
血,而祛荡其败瘀也。少加甘草以和中,则无过烈之患。此奏功之神奇,实有妙理耳。 
张公曰∶固然奇妙通权。通因通用,痢疾立论,最为妥当。然而通因之法,不止痢疾也,水泻亦是, 
下血亦是也。水泻者,人见其如潮而来,如瀑而下,皆曰急宜止之,以免亡阴之症,用粟壳、莺粟、乌梅之 
类止之。其论则是,其治则非也。水泻虽不比痢疾之断不可止,然而水泻之中,亦有不可遽止之病,如疼痛 
于腹中,后重于门口,皆是有火而泻,不比虚寒之直泻,俱当用通因之法治之。方用人参三钱,车前一 
两,白芍三钱,槟榔一钱,甘草一钱治之。此方之妙,妙在车前以滑之,而又佐以槟榔之去积,自然有 
滞皆行。况车前性虽滑而能分消水谷,则水气自然分开。第大泻之后,自然亡阴,又用人参以补气,则气 
足而阴自生。又虑久泻自然亏中,又加甘草以和之。虽是通因之法,实乃扶正之方。 
下血之症,其人之血虚,不言可知,似乎宜补其血矣。然而血之下也,必非无故,非湿热之相侵,即酒毒 
之深结,若不逐去其湿热酒毒,而徒尚止涩之味,吾未见其下血之能止也。方用熟地一两,地榆三钱,白 
芍三钱,当归三钱,黄连三钱,甘草一钱,葛根一钱,柞树枝五钱,水煎服。(〔批〕解酒散火汤。) 
一剂必下血更多,二剂略少,三剂全愈。盖此病不用通因之法,永不奏功,必如此而能愈也。方中妙在用 
熟地、当归、芍药以生新血,新血生则旧血必去。又妙在地榆以凉大肠,用柞木以去酒毒,所以相济而成 
功也。此二方亦通因之妙用,人亦亟宜知之。 
华君曰∶同。 
雷公曰∶通因通用,张公补论之,尤为酣畅,我无以赞一言。虽然,尚有一说。在大泻之后,虽是火 
泻,毕竟宜温补之,以生其阴。泻一止,即宜用四物汤,加人参、炮姜以温补。而不可谓水泻忌滑,而禁 
用归、熟也。 
(痢症按昔贤谓如屋漏水者,为不治症∶鱼冻水者,为虚寒症。后方恐宜酌用,李子永识。) 

卷二(乐集)
塞治法
属性:x论气虚中满 论饱食填塞x 
天师曰∶塞者,因其塞而塞之也,如人气虚中满是也。凡人气虚,多不能食,食则倒饱,人以为多食 
之故,以香砂、枳实等丸消导之。其初未尝不少快,久则腹饱,又消之,久久不已,必变成中满之症矣。腹 
高而大,气喘而粗,人又以为臌胀也,用牵牛、甘遂等药以利导其水,水未必去而臌胀益甚,又以为药之 
不胜也,又用大黄、巴豆之药下之,又不 
应;以为风邪袭之,又以辛散之品,如龙胆草、茵陈之类。杂然纷进,不至死不止。犹然开鬼门,泄净 
府,纷纷议论,皆操刀下石之徒也。谁知初起之时,即以补胃健脾之药,先为速治,何至此哉,初用 
之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陈皮三分,甘草一分,萝卜子一钱,薏仁五钱,芡实五钱,山 
药三钱,水煎服。(〔批〕消胀至神汤。)此方绝不去消导,而专以补为事,世医未有不笑其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